2024年IT服务行业分析:印度经验与中国展望

1. 引言

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和维护业务需求激增,IT服务业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影响日益增强,IT服务行业未来发展潜力不可估量。中国IT服务业整体仍处于发展期,相较于海外顶尖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借鉴海外成功企业经验,夯实自身IT服务质量,使本土IT服务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印度IT服务企业一直稳居世界行业前列,整体发展阶段略快于本土IT服务企业,且都具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和先进的IT上游技术支持。因此,印度IT服务企业将会是中国本土IT服务企业效仿学习的方向之一。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的数据,2021年全球数字化服务贸易的出口总额达到了3.8113万亿美元,这占到了服务贸易总额的62.8%。这一数据表明,数字贸易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和贸易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力量,并且对全球经济和贸易的发展趋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近期,中国为了充分把握数字服务贸易带来的机遇,已经开始主动与全球标准接轨。在2021年,中国递交了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的申请。国内方面,政府也在积极推出政策,以促进国有及私营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旨在加强其在数字服务贸易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但是,当前中国整体数字服务贸易领域仍缺乏竞争力。根据WTO 2014年到2021年的统计数据,中国数字服务贸易总额一直为逆差,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指数一直小于0,这意味着数字服务贸易总体竞争力小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细分领域方面,也仅有ICT服务领域和其他商业服务领域实现了数字服务贸易总额顺差,以及数字服务贸易竞争力略优于世界平均水平。


在未来,借鉴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经验,国际数字贸易的规则可能会促使中国对其数字服务市场进行进一步改革。预计中国将参考并融合已经存在的“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的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同时发展出一套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这意味着中国在对外开放其数字服务市场时,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从而加剧市场竞争。此外,参照中国加入WTO后对汽车制造业的影响,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后,中国数字服务行业的服务成本将会下降,市场整体利润将会迎来高速发展,中国将会催生出更多IT服务合资企业;类比中国汽车行业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迅速发展,诞生了吉利汽车等一系列优秀的民营企业一样,假如中国加入CPTPP,国内民营IT服务企业也可能借助这一新的国际贸易环境实现快速崛起。

为应对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后带来的挑战,借鉴优秀海外经验,夯实自身IT服务质量,形成本土IT服务企业核心竞争力迫在眉睫。

印度的软件出口仅次于美国,位列世界第二。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印度通讯技术服务出口量从2000年至2022年,一直远高于中国;星展集团的报告显示,2023 财年印度软件出口额达到320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全球计算机服务出口中的份额增加至约11%;德勤2023 年全球共享服务和外包调查的最新结果显示,印度是全球共享服务中心的首选地点。因此,印度IT服务企业将会是中国本土IT服务业学习效仿的方向之一。

2024年IT服务行业分析:印度经验与中国展望

2. IT服务业,新经济增长点

IT服务旨在满足用户信息技术需求的服务产品与服务流程。这类服务产品涵盖了硬件集成、软件集成(统一归类为系统集成)、通用解决方案、特定行业解决方案以及综合性IT服务。服务流程是满足IT需求的全方位过程,该过程起始于IT服务提供商向用户提供咨询,涉及到确定IT需求、选择适宜的IT服务提供商及服务产品、实施IT项目、进行项目检测验收与服务效果评估,以及后续的维护与升级工作。

2.1. IT服务业助力世界经济新发展

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日益增加,IT服务业市场规模呈增长趋势。根据Statista 2023年12月的统计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IT服务业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了12,410亿美元,较2022年将同比增长了10.5%。根据Statista的预测模型,2024年世界IT服务业整体规模将会继续同比增长10%,达到13,640亿美元。到2028年,世界IT服务业整体规模较2023年,将会增长42.7%,达到17,710亿美元。

近年来,IT外包业务逐渐在IT服务业中脱颖而出,成为IT服务业的主流需求之一,其需求量呈指数增长。相较于2016年,2023年IT外包整体市场规模将增长61.1%,整体将达到了4,601亿美元。IT外包在整体IT服务市场的占比,也从2016年的32.9%增长至2022年的36.67%,预计2023年将达到37.1%。预测2024年IT外包业务在IT服务业务的市场份额仍会上升至37.6%,且整体市场需求将会同比增长11.4%,整体规模达到5,125亿美元。预测2028年,IT外包业务整体市场规模预计将到达7,777亿美元。


自2020年开始,IT服务业整体市场需求呈高速增长。主要推动因素在于:1. COVID-19驱动世界IT服务市场需求繁荣。COVID-19重塑了企业和个人使用技术的方式。随着疫情迫使人们留在家中并遵循社交距离措施,远程工作和在线活动迅速成为主流。其中,云计算成为了一条生命线,使企业能够通过提供员工在家工作所需的工具和基础设施,快速适应并确保业务连续性。对基于云的解决方案的需求激增,不仅限于远程工作,还扩展到教育、医疗保健和电子商务等领域,促进了远程学习、远程医疗服务和无缝的在线购物体验。IT服务企业则为不同领域云平台的搭建和维护,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和维护服务。因此,这一企业和个人生活方式向远程工作和协作的范式转变,促进了IT服务业需求市场的繁荣;2. ESG改变企业投资与发展方向,促进IT服务需求增长。随着社会对企业环境保护、履行社会责任意识的不断深化,ESG准则逐渐被各大企业管理者、投资者、政府管理者重视。根据波士顿咨询(BCG)2022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60%的公司考虑采用数字化举措,主要是为了满足ESG评估要求;同时,超过80% 的公司计划增加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其中,数字化转型是他们的主要投资方向之一;3. 企业“云优先(Cloud First)”策略日渐常态化,刺激IT服务需求增长。自从2010年美国在《25点实施计划改变联邦信息技术管理》中提出'云优先(Cloud First)'策略以来,这一策略已逐渐成为企业的常态。世界各国的中小型企业正在转向“云优先(Cloud First)”策略,以跟上不断变化的业务环境。企业对敏捷性、可扩展性和安全性的需求推动了向“云优先(Cloud First)”策略的迁移。Gartner 预测,到2025 年,多达85% 的组织将采纳“云优先(Cloud First)”策略。实现云策略的底层逻辑是需要IT服务业公司对各行各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云技术支持。因此,这一企业战略端的转变,直接刺激了IT服务业的整体需求的爆炸式增长。

当前世界IT服务业公司市场占比相对分散,行业内还未出现超级巨头企业。根据Statista 对世界IT服务行业202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爱尔兰的埃森哲是IT服务业的龙头,占全球市场份额的6%,紧随其后的是日本的日立制作所,占全球市场的5%。同时,印度公司表现同样亮眼,世界前十大公司市场占有率公司中,印度的印孚瑟斯和塔塔咨询服务公司就独占两席,分别都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

对于未来世界IT服务业市场,鉴于该行业当前仍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全球范围内尚未形成由单一或少数超级巨头企业主导的市场格局。根据2022年世界IT服务业统计数据显示,相较于规模较大的公司,中小型企业在整个市场中仍然占据了约69%的份额,表明市场结构尚未完全稳定。在此背景下,中国的IT服务企业无论在本国市场,还是面向国际市场仍具有巨大发展潜力。

2024年IT服务行业分析:印度经验与中国展望

2.2. IT服务业助力中国经济新发展

中国本土IT服务需求量同样呈高速增长趋势,且相较于全球IT服务行业增长速率更快。根据Statista的统计数据,从2021年至2022年,中国IT服务业市场,年增长率均保持在12%左右;2023年中国本土IT服务业需求总量将达到728.7亿美元,较2022年的总体市场规模将同比增加11.78%。并且预测2024年,总市场规模将达到815.9亿美元。预测2028年,市场规模将会达到1,100亿美元。

其中,经过近几年的发展,IT外包业务已经成为行业内市场规模最大的业务。在2022年,国内IT外包业务占国内IT服务总市场的35.4%,达231.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2.74%。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近一倍。预计到2023年,其市场规模将达到255.6亿美元;到2024年,它的市场规模将会达到287.6亿美元。同时,中国本土业务流程外包业务的市场规模也迎来了高速增长,预计从2016年的90.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231.3亿美元,将增长156%。预测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8.9亿美元。

根据Statista的数据,2019年中国IT服务市场的增速相比之前有所减缓,这主要归因于中美贸易冲突的激化,美国对华为及其关联的70家企业施加了出口管制和技术封锁措施。这一政策限制了IT领域上游技术研发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影响了中游IT服务企业的供给能力,导致其整体利润增长放缓。2020年,随着疫情的全球爆发,欧洲及亚洲多国实施了“封城”措施,这一策略极大地限制了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市场需求,导致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中国市场,根据艾媒咨询的数据显示,由于2020年中国直播电商市场规模的逆势增长,相对削弱了疫情对中国IT服务市场的影响,使其在2020年到2021年的市场规模增速继续维持在9%左右。


自2016年以来,中国IT服务业整体市场规模呈爆炸式增长,且增长速率均高于全球市场增长速率。主要推动因素在于:

1.政策上的扶持与刺激,助力中国IT服务业高速增长。在2021年7月发布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2021年和2023年作为两个节点,并提出阶段性发展量化标准,以优化技术,增强算力和实现绿色低碳为终极目标,在3年时间内,引导组织和企业基本实现从传统数据中心到新型数据中心的革新。

在2022年1月发布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预计至2025年,数字经济将进入全面扩展阶段,其核心产业的增加值在GDP中占比将达到10%。届时,数字化创新将显著促进发展能力的提升,智能化水平将得到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将显著提升产业效率和创新能力。同时,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将更加完善,促使我国在全球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增强。

在2023年12月29日,包括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在内的八部门,共同发布了《关于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该意见指出:到2027年,希望我国传统制造业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面的发展水平得到全面提升,以此有效支持制造业比重的基本稳定,并进一步加强我国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具体目标包括:到2027年,将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的普及率和关键工序的数控化率分别提高到90%以上和70%以上,并持续降低工业能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

2024年IT服务行业分析:印度经验与中国展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城投美元债市场分析:投资价值与风险评估

2024-06-14
下一篇

2024原料药行业分析:森萱医药市场拓展与盈利前景

2024-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