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企业分析报告:聚焦科技创新后备军

1、后备军新质生产力储备丰富,包含新能源、新材料等方向

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24 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

截至2024年6月14日,北交所已有91家公司获受理,覆盖高端装备制造、TMT、化工新材料、消费、生物医药等多元细分领域;584家披露意向,其中545家辅导中,23家已辅导验收。2024 年四批进层公司质地优良、类型新颖,整体呈现出高盈利、高成长特征,进一步推动创新层提升层级质量、增强层级活力,壮大了北交所上市“后备军”阵容。

受理公司中已过会企业共9家,包括科志股份、飞宇科技、扬德环能、用友金融、金则利、图南电子、万源通、宇星股份、金康精工。PE 2023均值为17.07,2023年营收均值为4.20亿元,2023年归母净利润均值为6985.66万元。

2024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企业分析报告:聚焦科技创新后备军

待上会企业共32家,其中TMT行业9家,2023年营收均值为4.76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8家,2023年营收均值为2.89亿元;化工新材料7家,2023年营收均值为7.70亿元;医药行业1家;大消费行业1家;环保行业4家。

2024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企业分析报告:聚焦科技创新后备军

2、聚焦6家北交所后备军优选企业

本期聚焦海图科技、华来科技、世昌股份、六九零六、格如灵、嘉晨智能6家创新层公司,该6家公司2023年营收均值3.95亿元,归母净利润均值4609.57万元。其中海图科技、世昌股份、六九零六、嘉晨智能4家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024北交所新质生产力企业分析报告:聚焦科技创新后备军

2.1、海图科技:音视频智能分析系统“小巨人”,可比公司PE 2023均值46X

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音视频智能分析系统软硬件产品定制开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以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技术为核心,以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模型为支撑,结合行业客户场景的需求,基于国产芯片,将软件算法嵌入自主设计的硬件形成产品。公司主要产品为嵌入式音视频模块、工业摄像仪组件、工业视频分析管理平台等产品。

创新属性截至2023年年报,拥有54项专利其中25项发明专利。公司已获得河南省煤炭学会认定的河南省煤炭学会科技技术奖一等奖;中国安全生产协会安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主要客户公司的主要客户有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华洋、曙光、石化盈科,产品终端应用在国家能源、中煤集团、山东能源、中国石化、中国铁路等大型知名企业,获取了客户的广泛认可,客户资源优势逐渐凸显。

财务情况2023年实现营收1.37亿元,归母净利润4,300.53万元。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元,同比增长45.12%,毛利率达54.59%。从利润端看,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300.53万元,同比增长123.20%,净利率31.38%。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50%和55%。

行业空间煤矿智能化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地质保障系统、掘进系统、综采系统、主运输系统、辅助运输系统、综合保障系统、安全管控系统、分选(井下或地面)系统及煤矸石回填(充填)系统、经营管理系统共10个方面内容。其中,信息基础设施、智能综采系统、智能掘进系统以及主运输系统是目前煤矿智能化建设改造潜力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领域,投资需求强度高,市场空间前景广阔。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预计到2025 年我国煤矿智能化升级市场规模将超400 亿元,到2035 年将超过800 亿元。

根据安永发布的《智慧赋能煤炭产业新万亿市场》,已有生产型矿井单矿智能化改造升级费用约在1.49 亿元人民币至2.63 亿元人民之间,新建型矿井单矿改造费用约在1.95 亿元人民币至3.85 亿元人民币之间,结合全国数千座煤矿的存量,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将创造万亿级的广阔智能矿山领域市场。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1年,公司荣获全国绿色矿山三等奖。2023年,公司荣获中国安全生产协会科学技术奖、河南省煤炭学会科学技术奖。公司还被评为江苏省瞪羚企业、江苏省矿山安全生产视觉智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取得74项知识产权,其中发明专利25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20项。公司在国家关于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指导政策之下积极把握智能矿山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在与一线客户的充分接触中主动分析智能矿山行业的需求痛点,不断完善产品体系,以满足行业的更新换代需求。

公司目前已经形成了包含智能矿山通信、监控、集控及装备配套四大类信息系统的较完善产品体系,各类智能矿山系统产品广泛运用于多种煤矿生产作业场景,能够有效满足煤矿生产过程中诸如井下信息高可靠传输交互、煤矿工作全场景可视化监控及智能分析、煤矿生产设备智能集中控制等需求。从智能矿山平台构架来说,公司是国内少数产品能够覆盖其全部层级的智能矿山领先企业,具备较强的行业竞争力及发展潜力。同行可比可比公司包括北路智控、梅安森、维海德等,可比公司PE 2023均值46X。

2.2、华来科技:专注“家庭视觉”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可比公司PE 2023均值42.9X

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以光学/图像处理、设备协同控制、IoT 和AI 四大核心技术能力为依托,以满足终端用户“家庭视觉”需求为核心的智能家居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创新属性截至2024年1月12日,公司已拥有境内外专利146 项(包括发明专利15 项)、软件著作权51 项。主要客户公司已在智能家居行业深耕多年,在行业内建立了良好口碑,在产品质量、技术实力、服务效率等多方面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公司产品远销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或地区,与主要客户Wyze、客户A、小米、客户B 等境内外知名企业或上市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财务情况2023年实现营收10.45亿元(+17.93%),归母净利润8066.55万元(+11.38%)。2023年毛利率/净利率25.04%/7.73%,盈利能力较强。2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4.26%、-6.21%。

行业趋势智能家居是传统家居产品结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根据Statista 的统计数据,全球智能家居行业规模自2017 年398 亿美元增长至2021 年1,044 亿美元,CAGR27.26%。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家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2,078 亿美元,行业发展空间广阔。

市场地位根据IDC 数据统计预测,2022 年全球家庭监控/安防产品(包括摄像机、门铃、门锁及其他产品)的出货量为1.89 亿台。据此测算,2022年公司智能摄像机和智能可视门铃的销量合计为465.56 万台,占全球家庭监控/安防产品的市场份额约为2.47%,在全球市场占据重要地位。发展战略以“家庭视觉”产品为核心,逐步横向拓展“智能家庭”多场景品类产品,坚持定制(ODM)和自有品牌“两条腿走路”、海外和国内市场“内外贸并举”的业务布局,并不断推动向上游产业链整合,实现核心元器件的技术突破,持续打造行业级爆款产品。同行可比可比公司PE 2023中值为42.9X。

2.3、世昌股份:塑料燃油箱总成“小巨人”布局氢燃料系统,可比公司PE 2023 均值为21.1X

业务情况汽车燃料系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汽车塑料燃油箱总成,具备较为成熟的全链条能力。深入布局新能源氢燃料电池汽车零部件。创新属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2022 年11 月油箱模块被认定为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78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0项。主要客户经营区域覆盖全国,主要客户为吉利、领克、奇瑞、一汽、长安、北汽等大型整车制造厂商,凭借多年来为国内一线自主品牌配套经验,持续为客户提供燃油箱总成解决方案,2023年获得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定点。

财务情况2023年实现营收4.06亿元,归母净利润5193.26万元。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06亿元,同比增加44.24%,毛利率达26.19%,盈利能力较强。从利润端看,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193.26万元,同比增加186.67%,净利率12.80%。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5.09%和38.93%。公司亮点2024年新增软件著作权“氢浓度传感器系统”,2022年与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浙江吉创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浙江吉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行业发展2023 年插电式混动汽车销量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已达到29.53%。插电混合动力汽车整合传统燃油汽车及纯电动汽车的多方面优势,成为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有效方案之一,适配于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高压塑料燃油箱成为燃油箱行业的重要增长点。募投项目拟募资1.71亿元用于项目建设和补充流动资金,其中“浙江星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万台新能源高压油箱项目(二期)”拟投入募资1.31亿元。同行可比

2.4、六九零六: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可比公司PE TTM中值102.9X

业务情况分别基于我国特种卫星和北斗卫星应用系统,进行定制化地面应用系统的研制、建设和服务保障,并可提供覆盖各兵种的军用通用指挥控制系统类装备技术服务保障,以军品业务为主,民用信息化业务为辅。创新属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军兵种军用第一、二类通用指挥控制系统类装备重点维修保障单位,军用通信指控装备大修保障基地和部分重点武器系统通信指控装备生产、维修单位。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取得了22 项专利和47 项软件著作权。主要客户2023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63.64%,2022年解放军系销售收入占比大。

财务情况2023年实现营收2.23亿元,归母净利润3406.04万元。公司2023年实现营收2.23亿元,同比-32.43%,毛利率19.33%。从利润端看,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406.04万元,净利率14.65%。行业空间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2010 年到2017 年我国的装备费支出由1,773.59 亿元上升至了4,288.35 亿元,复合增长率达13.4%。根据财政部《关于2021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2 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2022 年我国国防支出预算为14,504.5亿元,增长7.1%。我国C4ISR 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研究数据,2020 年全球电子对抗市场规模约158.11 亿美元,预计2028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35.60 亿美元,复合增速约5.11%。

优势公司可作为军方项目的总体单位,直接独立地承担军方的核心项目总体,在软硬件适配性方面,能更好地研究开发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和应用解决方案。获得过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省部级一等奖、湖南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多个奖项,核心技术人员拥有高等院校相关行业较资深的学术科研背景。公司坚持技术创新,掌握了特种卫星信息应用增强、地面高精度授时、混合卫星导航抗干扰的关键核心技术。

2.5、格如灵:教学实训体系XR一体化全栈建设专精特新企业,可比公司PE 2023均值47X

业务情况国内领先的虚拟现实软件研发及推广的高新技术企业,致力于为教学实训体系提供XR(包含AR、VR、MR)一体化全栈建设解决方案,产品涉及高职校等教学实训以及企业实训。创新属性截止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4项专利,其中19项发明专利。公司为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高新技术企业、连续三年中国VR50 强企业、2022 元宇宙最具投资价值榜年度行业创新企业等荣誉或资质。主要客户公司主要客户为高职校等学校、同行业的集成商、代理商,以及商业类客户,销售模式主要为直销,同时应部分企业要求,也会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获取订单。

财务情况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归母净利润1763.53万元。公司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加46.41%,毛利率53.14%。从利润端看,202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763.53万元,净利率9.62%.

据《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白皮书(2022 年)》预测,2025 年国内虚拟现实产业的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随着虚拟现实技术对实体经济赋能作用的逐渐释放,2025 年有望带动万亿级规模的庞大市场。根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5 年中国虚拟现实教育类企业级应用市场规模将达到291.91 亿元,预计2030 年中国虚拟现实教育类企业级应用市场规模将达490.43 亿元。客户优势公司已与西南石油大学、武汉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西安理工大学等高校,浙江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金华职业技术学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等职业技术院校以及中核第四研究设计工程有限公司、北京航天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所等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且公司目前已经和全国多家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有利于公司提升行业影响力和企业声誉。

2.6、嘉晨智能:工程车辆控制系统+车联网“小巨人”,可比公司PE TTM中值为30.30X

业务情况嘉晨智能主要产品包括电机驱动控制系统、整机控制系统和车联网产品及应用等,目前下游主要应用场景为工业车辆,并已逐步拓展至挖掘机械、高空作业机械等其他工程机械场景以及场地车、移动机器人等多元化应用领域。公司以“致力于提供使操作更轻松、更安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为使命,助力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以工业车辆应用场景为例,公司将车辆“运动控制”(包括电机驱动控制和整机控制)与“车联网”有效融合,目前主要为工业车辆整车制造厂商提供“运动控制+车联网”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车辆信息的感知、运算、决策和运动控制,以及车辆运行的远程监控、故障智能诊断和关键部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创新属性截至2023 年12 月31 日,公司获得的授权专利共计182 项,其中发明专利73 项,取得著作权158项,荣获了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河南省第一批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22 年度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信部“2021 年绿色制造名单”企业、河南省“瞪羚”企业等荣誉奖项,拥有河南省工业设计中心、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分站。主要客户2023前五名客户销售占比87.72%。主要客户包括杭叉集团、安徽合力、诺力股份、徐工、柳工、龙工等。

财务情况2023年实现营收3.76亿元(+11.93%),归母净利润4927.49万元(-12.97%)。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毛利率和归母净利率分别为30.44%和13.09%。公司重视研发,研发费用率稳步增长,2021-2023年研发费用率为9.34%、9.71%和10.91%。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银屑病治疗药物行业分析报告:市场扩容与国产替代加速

2024-06-24
下一篇

2024快充芯片行业报告:南芯科技领先与市场扩展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