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行业概况:2024Q1板块持仓提升整车表现优秀

1.1样本选择

我们以申万汽车行业分类(2021)的成分股加港股新势力整车、几家未分类在申万汽车行业但为重要汽车零部件企业的A股作为本篇报告分析的样本,共计280家上市公司,其中乘用车10家,商用车11家,汽车零部件232家,摩托车及其他17家,汽车服务11家。截至2023年5月9日收盘,287家样本企业合计市值40,060亿元。

1.2业绩总结:零部件利润高增整车营收规模向上

业绩兑现程度高,零部件优于整车:2024Q1乘用车整车、汽车零部件、商用车、摩托车及其他、汽车服务营收同比增速分别+9.6%、+10.5%、+12.9%、+11.6%、-1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12.4%、+42.3%、+42.7%、+36.3%、-60.9%。受益新能源渗透率提升及单车ASP向上,自主车企营收高增;零部件规模效应叠加原材料价格趋稳,零部件板块利润端表现显著好于收入端,且高于乘用车板块。摩托车受中大排行业高速增长带动,保持高速增长。

2024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1.3基金持仓:2023Q1板块持仓提升

2024Q1 基金汽车行业重仓持股占比为4.75%,同比与环比上升。2024Q1基金汽车行业重仓持股占比为4.75%,同比+1.12pct,环比+0.73pct,2024Q1板块新车周期向上,需求上行,叠加智能化催化,持仓稳步恢复。


汽车零部件、乘用车和商用车等板块持仓占比提升。重仓持股市值占比看,2024Q1零部件占比2.83%,同比+0.88pct,环比+0.60pct,持仓占比环比大增;乘用车占比1.45%,同比+0.13pct,环比+0.05pct,持仓占比小幅上升;商用车占比0.33%,同比+0.22pct,环比+0.16pct;摩托车及其他占比0.13%,同比-0.06pct,环比-0.06pct;汽车服务占比0.02%,同比-0.05%,环比-0.03pct。


乘用车2024Q1重仓持股占比1.45%,环比+0.05pct。2024Q1乘用车行业(申万二级行业,含港股)重仓持股占比为1.45%,同比+0.13pct,环比上升0.05pct。个股持仓方面,北汽蓝谷持仓市值环比提升451.5%,提升明显。


商用车2024Q1重仓持股占比0.33%,环比+0.16pct,中国重汽、东风集团股份持仓环比增长较大。2024Q1商用车行业(申万二级行业,含港股)重仓持股占比为0.33%,同比+0.22pct,环比+0.16pct。个股方面,中国重汽、东风集团股份持仓市值环比分别增长186.4%、157.7%,持仓环比提升明显。

汽车零部件2024Q1重仓持股占比2.83%,环比+0.60pct,福耀玻璃持仓环比增长较大。2024Q1零部件行业(申万二级行业,含港股)重仓持股占比为2.83%,同比+0.88%pct,环比+0.60pct。个股方面,2024Q1持仓环比提升较多的为福耀玻璃,持仓市值环比+41.4%。


摩托车及其他2024Q1重仓持股占比0.13%,环比-0.06pct。2024Q1摩托车及其他行业(申万二级行业,含港股)重仓持股占比为0.13%,同比-0.06pct,环比-0.06pct。个股方面,2024Q1持仓占比环比提升较多的为春风动力,持仓市值环比+55.6%。

2乘用车:分化加剧出口+高端支撑盈利

2.1销量总结:出口+新能源驱动增长

出口、新能源为主要增量,以旧换新政策有望驱动需求。2023年,受益出口、新能源增长,全年乘用车批发销量2,593.4万辆,同比+10.1%。2024Q1,受益去年低基数及出口强劲增长,乘用车批发销量合计568.4万辆,同比+10.7%,环比-27.9%;乘用车上险销量463.2万辆,同比+14.5%,环比-25.9%。进入4月,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将落地导致消费者观望情绪较重,影响短期需求,4月下旬起需求已逐步好转。伴随优质供给加速推出、报废置换政策落地,预计2024Q2需求有望环比改善。新能源渗透率站稳30%,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加速突破。新能源产品力撬动需求,加速对燃油车的替代,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898.1万辆,同比+37.4%;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34.6%,同比+6.8pct。2024Q1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98.0万辆,同比+31.2%,增势强劲;新能源乘用车批发渗透率34.8%,同比+5.4pct。伴随供给丰富度提升,2024年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加速突破。

2024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尾部合资加速出清,自主替代优势凸显。2023年自主品牌在各个价格带布局新能 源 产品 进 一步 完 善, 持续 抢 夺燃 油 汽车 份 额, 自主 品 牌乘 用 车销 量 同比+23.9%,市场份额为56.2%,同比+5.7pct。美系、日系合资销量承压,市场份额逐渐下降,2023年日系市场份额为14.5%,同比-3.4 pct,欧系市场份额为18.8%,同比-1.8pct,美系市场份额为8.9%,同比-0.4pct。


当前,合资折扣率处于历史高位,再降价的空间比2023年减少,政策支持+新能源产品力驱动下,预计将利好自主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自主品牌加速高端化,20万元以上市场取得显著突破。电动智能化背景下,自主品牌打破原先中低端价格带的束缚,迈入高端市场的“新蓝海”。2019年-2023年,伴随新能源供给驱动需求,自主乘用车5-10万元车型销量占比从48.1%下降至17.2%;25万元以上车型占比从1.3%提升至13.2%。2024Q1,由于华为系、理想销量表现相对坚挺,自主品牌在25-30万元、30-35万元车型市场份额比2023年度提升2.0pct。新能源市场中,自主品牌20万元以上价格占比从2019年的7.8%提升至2024Q1的24.3%,产品力驱动品牌向上和高端化。

2024Q1乘用车出口增势强劲,新能源实现快速突破。2023年自主乘用车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全球地缘冲突变化中展现出适应性和韧性,乘用车出口数量已达414.0万辆,同比+63.9%。2024Q1,乘用车出口延续去年末强势增长特征。随着红海危机对出口影响下降,3月乘用车出口42.4万辆,同比+39.2%,环比+34.6%,创历史最高月度出口量。2024Q1累计出口110.8万辆,同比+34.2%。结构端,2024Q1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8.7万辆,同比+48.3%,占出口总销量的25.9%,已占据重要份额。分品牌看,2024Q1比亚迪、长安、长城出口销量高增,大幅跑赢行业。根据车企公告数据,2024Q1比亚迪、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吉利汽车、奇瑞汽车增量明显,分别出口9.8、10.9、9.3、8.7、23.3万辆,同比+152.8%、+80.1%、+78.5%、+65.0%、+35.6%,优质自主出口增速跑赢行业。由于国内整体价格竞争激烈,而海外竞争格局相对较好,随着海外渠道、生产基地的完善和品牌形象的逐步建立,中国优质自主品牌有望加速迎来全球份额提升。

2.2业绩总结:分化加剧出口+高端支撑盈利

2023年,乘用车企业营业收入整体增长。2023年,乘用车样本企业营业收入达20,640亿元,同比+21.1%,主要系自主品牌高端化车型放量及销量增长(蔚来、小鹏、理想、零跑、上汽、广汽、比亚迪、长安、长城、赛力斯等8家自主样本企业2023年销量达1,277.1万辆,同比+18.0%);其中2023Q4营业总收入达6,261亿元,同比+18.3%,环比+11.6%,乘用车企业营收整体同环比增长;2024Q1营业总收入达3,960亿元(蔚来、小鹏、理想及零跑财报数据未出,暂时未计入),同比+9.6%,环比-27.8%。2023Q4乘用车企业营收整体同环比增长,赛力斯、理想表现亮眼。分企业来看,2023Q4整体乘用车企业营收呈同环比增长趋势,表现相对亮眼的为赛力斯、小鹏、理想、吉利,赛力斯受益高端车型问界M7上量,销量、ASP 均升,2023Q4销量达11.6万辆,环比+161.0%;理想受益L系列车型同环比大增2023Q4销量13.2万辆,同比+136.4%;吉利受益销量环比提升及产品结构升级、优化。


2024Q1乘用车企业营收同比分化,环比整体下跌;赛力斯、长城表现较好,主要受益高端化、出口量价增长。2024Q1乘用车整体营收环比下降约15%~35%不等,赛力斯受益问界M7、M9等高端车型上量,量价齐升,实现营收265.6亿元,同比+421.8%,环比+38.6%。长城受益出口、坦克高端车型量增及ASP环比提升(2024Q1ASP 15.57万元,环比+2.9万元),2024Q1营收428.6亿元,同比+47.6%。

2023年乘用车样本企业毛利率同比提升。2023年乘用车样本企业毛利率为14.6%,同比+1.5pct,主要原因是10家样本整体销量提升,规模效应加强。其中2023Q4乘用车样本企业毛利率为15.5%,同比+1.7pct,环比-0.2 pct。2023Q1乘用车样本企业毛利率为15.4%,同比+2.2pct,环比-0.1pct,尽管行业竞争加剧,但出口、高端拉动盈利。2023Q4毛利率表现分化,受益规模效应,新势力毛利改善显著。2023Q4乘用车企整体毛利率表现分化,零跑、赛力斯、小鹏受益规模效应加强,毛利率环比改善显著,分别6.7%、13.5%、6.2%,环比分别+5.6pct、6.0pct、8.9pct;吉利、理想、长安亦分别受益规模效应,毛利环比小幅改善,环比分别+1.5pct、1.4pct、1.2pct。


2024Q1行业竞争加剧,赛力斯、比亚迪、长城表现较好,出口、高端拉动盈利。2024Q1比亚迪以价换量,行业竞争加剧,乘用车企毛利率表现分化,出口、高端化、规模效应为盈利主要支撑。赛力斯受益问界高端车型上量,毛利率同环比分别提升12.6pct、8.0pct,实现大增;比亚迪实现毛利率21.9%,同比+5.2pct,环比+0.7pct,其汽车+电池毛利率28.1%,同比-4.9pct,环比+3.0pct,受出口、高端车型拉动毛利率表现超出预期;长城受益出口、坦克销量增长,毛利率同环比分别提升4.0pct、1.6pct。

2024汽车行业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23年,乘用车企业归母净利增长,新势力大幅扭亏。2023年,乘用车样本企业归母净利404.4亿元,同比+71.6%;归母净利率2.0%,同比+0.6pct;主要系样本企业蔚来、小鹏、理想、零跑等大幅扭亏。2023Q4归母净利123.7亿元,同比+812.1%,环比-14.8%(受比亚迪、长城2023Q4利润环比下降影响),归母净利率2.0%;2024Q1归母净利131.1亿元,同比-12.4%(受长安2023Q1非经收益导致高基数所致,剔除其影响同比增速为31.1%),环比-10.3%;归母净利率3.3%,同比+1.4pct,环比+1.3pct。2023Q4车企净利有所承压,表现分化,规模效应、出口为盈利提供支撑。2023Q4车企净利表现分化,规模效应、出口为盈利提供支撑。赛力斯、零跑、小鹏、理想等新势力受益规模效应,盈利普遍改善。长城坦克品牌、出口贡献较大盈利弹性。其中理想2023Q4单季归母净利润为56.6亿元,同比+2102.1%,环比+100.4%,主要受益上游电池等供应链降本以及规模效应加强提振毛利,以及质保金计提转回。2024Q1车企净利润分化加剧,赛力斯、长城受益高端、出口,比亚迪盈利韧性突显。2024Q1车企净利润分化加剧,赛力斯受益规模效应、高端车型M7、M9上量盈利转正;长城受益坦克、出口销量提升,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0.2亿元,同比转正,环比+97.3%。比亚迪一季度王朝海洋重点车型推出荣耀版以价换量,但在出口、高端车型拉动下,实现归母净利为45.7亿元,同比+10.6%,龙头盈利韧性突显。


2023年乘用车企费用率整体表现稳定,新势力受益规模效应,费用率改善显著。2023年乘用车企费用率整体表现稳定,销售管理费用率为8.1%,同比+0.2pct;研发费用率5.2%,同比+0.8%;财务费用率-0.1%,同比+0.2pct。2023Q4~2024Q1,车企整体费用率保持稳定,赛力斯等新势力受益规模效应,期间费用率环比改善显著。

3零部件:规模效应驱动盈利能力向上

规模效应显现业绩表现亮眼。2024Q1,乘用车批零数据同比上行(批发558.9万辆,同比+10.6%,环比-27.6%);且规模效应显现、原材料价格整体稳定,零部件营收、利润同比表现亮眼。营收端,2024Q1零部件板块营收同环比高增,合计营收2,161.0亿元,同比+11.6%,环比-14.3%,其中轻量化、智能化、华为产业链、理想产业链等细分领域优质公司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端,2024Q1规模效应增强,原材料价格整体保持稳定、汇率走势趋于平稳,尽管面临下游价格战、海运费价格上升等压力,零部件整体盈利能力改善明显,2024Q1零部件板块扣非净利同比增速+59.4%,环比+33.8%;单季度归母净利率6.4%,同比+1.3pct,环比+2.1pct,盈利改善明显

3.1营收同比增长轻量化、智能化赛道表现亮眼

核心自主品牌、头部新势力强势表现驱动零部件板块营收同比增长。2023年,零部件板块营收8,975.7亿元,同比+13.3%,2024Q1零部件板块营收2,161.0亿元,同比+11.6%,环比-14.3%,同比增长主要受益于核心自主品牌、头部新势力强势表现,环比下降主要受下游乘用车产量季节性回落影响。其中轻量化、智能化、华为产业链、理想产业链、轮胎等细分领域优质公司营收增速高于行业平均,瑞鹄模具、爱柯迪、嵘泰股份等轻量化赛道公司,华阳集团、德赛西威、上声电子等智能化赛道公司,以及赛轮轮胎、森麒麟等轮胎企业营收实现同比高增长。

3.2毛利率同比提升规模效应增强释放盈利弹性

零部件板块2024Q1毛利率同比提升,环比略微下降。2023年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为17.7%,较2022年上升0.7pct,2024Q1年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为18.1%,较2023Q1上升0.9pct,较2023Q4环比下降0.1pct,预计同比提升主要受产能利用率提升,规模效应增强影响,环比下降主要受产能利用率季节性回落影响。重点公司中,瑞鹄模具、科博达、精锻科技、豪能股份、赛轮轮胎、森麒麟等公司毛利率环比改善幅度较大。

3.3期间费用同环比改善明显

汽车零部件板块2024Q1期间费用率同环比有所改善。2024Q1期间费用率为11.9%,同比下降0.4pct,环比下降0.3pct,受益规模效应提升、原材料、海运费价格下降及美元升值,整体费用管控能力稳步提升。管研费用率同比下降0.1pct,环比下降0.1pct;销售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下降0.3pct;财务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环比增长0.1pct,整体波动较小。重点公司中,赛轮轮胎、森麒麟、文灿股份、双环传动、精锻科技等公司期间费用环比改善显著,主要受益美元升值,出口利润率提升;光峰科技、银轮股份等公司期间费用环比下降主要受规模效应增强,各项费用摊薄。

3.4规模效应增强零部件盈利改善明显

汽车零部件板块2024Q1扣非净利润同比+59.4%。2024Q1,受益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同比高增,规模效应增强,以及原材料、海运费、汇兑受益等多重改善因素向好,尽管面临价格战压力,零部件整体盈利能力改善明显,2024Q1零部件板块扣非净利同比增速+59.4%,环比+33.8%;单季度归母净利率6.4%,同比+1.3pct,环比+2.1pct,盈利改善明显。

4商用车:业绩整体改善出口带动增长

随内需市场复苏、出口持续发力和以旧换新政策催化,重卡行业周期底部向上。2023年我国重卡累计产量为91.6万辆,同比+45.1%;累计批发量为91.1万辆,同比+35.6%。分季度看,2023Q1-4我 国 重 卡 市 场 销 量 分 别 为24.1/24.7/21.8/20.4万辆,销量同比分别+4.3%/+66.7%/+52.4%/+37.3%,实现同比持续正增长。随行业复苏,2023年重卡产批增量明显,但尚未恢复到2020-2021年水平。2024Q1我国重卡产量为26.5万辆,同比+8.3%,环比+20.7%;批发量为27.2万辆,同比+12.9%,环比+33.3%,表现符合预期,超过2022、2023年同期水平,接近2020年同期水平。我们认为,2024年商务部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有望进一步推动重卡淘汰置换,为行业持续复苏提供上行力量。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中国电影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24-06-21
下一篇

2024交通运输行业周报分析

2024-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