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电子行业报告:汇创达外延收购与新能源布局分析
1 植根消费电子领域,多元布局进军新能源板块
1.1 以背光模组为核心逐步扩大业务外延
厚积薄发,步步为营。公司成立于2004年,深耕消费电子领域,以金属薄膜开关和小尺寸导光膜为主,逐步开发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并成功在2010年开发了应用于笔记本的键盘背光模组。2017年公司打破了日本企业对防水轻触开关的技术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自2020年创业板上市后,公司于2021年开启收购信为兴,在丰富公司消费类产品基础上逐步开发汽车连接器产品,并于2022年通过投建CCS&FPC模组,正式开启从消费电子向新能源板块的业务转型。2023年,公司获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
公司以导光膜和精密按键开关为业务主干,在技术转化和业务拓展上双线并进。技术转化: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实现进口替代,同时依托在导光膜领域技术积累开发MiniLED技术在背光模组产品上的应用;业务拓展:收购精密连接器公司信为兴,实现研发、客户、供应链多角度协同,培育业务新增长点;同时投建CCS&FPC模组,将业务版图开拓至新能源板块,已形成高效协同的业务布局。
1.2 股权结构稳定,子公司专注细分领域
公司具有较为稳定的股权结构。截至2024年4月9日,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明直接持有公司35.68%的股份,配偶董芳梅除直接持股3.54%外还通过宁波通慕对公司形成间接持股,二者作为共同实际控制人合计能够直接影响的股权比重占到了56.27%,公司股权相对集中,股权结构稳定。
控股子公司专注于各细分领域,实现了高效协同的业务布局。东莞聚明在满足公司主营产品零部件产能需求基础上,在FPC以及SMT加工方面的长期积累也为公司CCS业务提供了技术保障,同时对外承接组装业务,加大了代加工业务。博洋精密长期致力于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和制造,主营业务涵盖精密机械加工、工装夹治具、模具及钣金、非标自动化设备研发、设计、销售与服务,主要服务的客户群体有:三一重工、蓝思科技、大族激光等。新并表的信为兴则专注于精密连接器及五金屏蔽罩等产品,与头部品牌终端如华为、传音、小米和联想等保持密切合作,并通过向华勤、龙旗等公司供货将产品应用在OPPO、VIVO、三星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上;未来公司也将借助信为兴持续拓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
1.3 核心业务毛利率稳定,新业务有望增厚公司业绩
多元布局收获成果,拉动营收回升。2022年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核心业务承压;但代加工及配件业务的快速扩容以及精密按键开关业务的稳定增长使得公司2022年营收规模与2021年持平。信为兴并表后,2023全年营收达到13.56亿元,yoy+63.85%。在精密按键开关成为营收重要增长点后,新能源结构组件也开始贡献营收,预计随着2024年消费电子逐步复苏叠加公司FPC&CCS组件产品逐步渗透,营收中枢有望进一步提升。
核心业务毛利率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相对较小;2023,低毛利率的代加工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信为兴的连接器业务并入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公司毛利率,但总体可控.
信为兴正式并表叠加新能源电池模组投建,公司期间费用率提升。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为16.55%,主要系:信为兴并表落地,公司的销售及管理费用有一定的提升;同时,公司在2022年底确定了布局新能源电池模组业务的规划,意在打造消费电子外的第二增长曲线,由此拔高了转型所需的期间费用,但这是所有制造企业在实现技术和产品升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总体可控。
盈利能力短期承压。公司立足消费电子领域,在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应用领域发力,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电池模组业务,使得营业成本有较大提升,叠加上半年消费电子终端需求疲软,使得公司盈利能力受到冲击,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减少27.15%,预计随着2024年费用回归正常水平及毛利率逐步回升,公司盈利水平有望恢复增长。
2 静待市场回暖,高端产品稳步渗透
2.1 嵌入头部笔电厂商供应链,期待市场回暖带动业绩回升
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导光结构件及组件主要包括导光膜、背光模组等产品,其主要功能在于通过将LED光源发出的平行光线进行折射、反射,把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从而使消费电子产品输入设备、液晶显示设备、照明设备等指定区域发光。背光模组是以导光膜为核心基础部件的组件产品,按其下游应用领域可分为输入设备背光模组、显示设备背光模组、照明设备背光模组等,最终应用于笔电、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产品。
导光膜是将LED点光源转换为面光源,从而实现指定区域发光的薄膜光传导结构件,具有发光效果好、光强度高、低耗能等优点。公司导光膜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音箱及部分智能手机机型的按键背光,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拓展导光膜产品的其他应用领域,包括家用电器、汽车电子、仪器仪表面板等。
产品嵌入全球知名笔电厂商供应链。输入设备背光模组是依托于微纳米热压印工艺的核心业务,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电脑键盘背光,属于消费电子产品主要部件细分领域。公司先后通过了群光电子、达方电子、光宝科技、精元电脑等全球知名笔记本电脑键盘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为其提供笔记本电脑键盘背光模组产品,最终应用于联想、惠普、戴尔、华硕等全球主流笔记本电脑品牌。
先进工艺为产品带来更优异的性能。公司将微纳米热压印工艺应用于导光膜表面光学微结构网点的印压,使导光膜具有网点精度高、发光亮度高、发光均匀、视觉效果好、性能稳定、品质稳定、良品率高、制程环保等优点,只需要少量LED灯珠即可让整个键盘均匀发光,相较传统的油墨印刷工艺具有更好的效果。
笔电有望在换代升级和AI PC兴起背景下迎来周期性复苏。据TechInsights预测,笔记本电脑在历经两年的需求疲软下有望在内部调整和外部因素的推动下迎来周期性复苏,从底层因素来看,Windows 10到11的升级周期,AI PC的增长,以及基于ARM的PC(苹果和高通)更激烈的竞争,再加上疫情期间PC购买的升级浪潮,都将成为推动笔记本电脑复苏及进一步增长的动力。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期,2024年笔电市场需求力道会逐季好转,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呈现温和成长,出货年成长率约3.60%,达1.72亿台。
键盘背光模组有望在终端需求复苏下迎来修复。公司是笔电键盘背光模组领域的龙头,据公司2024年1月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笔电键盘背光模组产品在全球笔电中的渗透率大约为40%。我们认为随着终端需求的复苏,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也会迎来修复。公司的MiniLED背光模组单个价值量是传统产品的2-3倍,该产品已在戴尔2023年发布的高端产品线上采用,未来随着MiniLED背光模组的进一步适配,该业务的营收中枢有望上调。此外,2024年被认为是AI PC的元年,目前联想、苹果等头部品牌也已相继推出AI PC旗舰产品,我们认为新世代产品会带来更多的PC场景应用,加快笔电产品迭代,或将对拉动公司笔电背光模组的需求具有积极作用。
2.2 车用MiniLED背光产品市场空间广阔
车载显示需求持续提升,MiniLED加速渗透。汽车智能化带动车用显示器相关技术设备快速进化,智能座舱也对车载显示提出新的需求,从而激发车载显示技术的创新和迭代。其中,Mini LED背光显示器由于具有更好的综合显示效果与更高的性价比优势,因此得到汽车整机厂的广泛认可,车厂采用Mini LED背光显示器意愿愈发强烈。目前理想、蔚来、上汽、凯迪拉克、比亚迪、特斯拉等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都已采用Mini LED车载显示屏,覆盖车内外应用。据DSCC预测,到2025年Mini LED在汽车显示屏中的渗透率将达到10%。
公司前瞻卡位Mini LED背光技术,有望成为业务新增长点。对比之下,MiniLED背光技术为LCD赋予了长寿命、高亮度、高对比度、更广的HDR色域、更高的颜色饱和度等优势。公司凭借自身在光学模组业务上的技术积累,背光产品扩展到车载显示屏,并与下游客户联合开发进行车内氛围灯、指示灯结合按键交互领域应用领域的拓展,目前产品已有小批量订单交付。
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车载显示市场扩容有望拉动公司传统核心业务业绩。据亿欧网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我国智能电动车销量在乘用车中渗透率已达到35%,智能化已成为当下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旋律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激发车载显示的创新迭代与扩容。据Omdia数据统计,车载显示器的市场需求年均复合增速将维持在5%-6%左右,至2026年,全球车载显示屏出货量将达2.40亿块。高工产研LED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数据也显示,2022年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屏出货量超过了12.50万片。随着Mini LED背光成本的下降和车厂加速引入Mini LED背光车载显示屏,GGII预计,2025年车用Mini LED背光显示屏出货量将突破100万片大关。我们认为,在汽车智能化渗透率持续提升、智能座舱的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的大环境下,公司车载Mini LED背光产品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2.3 打破技术垄断,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大有可为
金属薄膜开关是采用PET膜作为电路图形载体,并贴装金属弹片的一种结构件产品。金属薄膜开关作为公司传统优势产品,质量稳定,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从2007年起,金属薄膜开关及导光膜产品陆续进入华为、中兴、诺基亚、小米、OPPO和VIVO等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厂商供应链。同时公司也将金属薄膜开关应用领域延伸至Click Pad,得到了下游笔记本电脑键盘厂商的认可。
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率先突破国际垄断,覆盖手机市场并不断向可穿戴设备推广。在金属薄膜开关的基础上,公司通过超精密、高速冲压技术与精密激光熔接技术的结合,成功研发出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产品。汇创达实现技术突破前,市场主要由松下电器、阿尔卑斯、西铁城等日本企业垄断。公司突破了国外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的技术壁垒,实现了国内相关产品的进口替代。公司的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主要覆盖手机,公司能够以较低的价格,根据客户的定制化需求生产高度一致性的产品。
精密防水开关需求渐起,有望在国产替代下拉动公司业绩增长。轻触开关是一种仅在按压操作时导通微小电流的开关,可作为各种电子设备的操作信号输入用开关,具有设计灵活、手感好、寿命长等特点。该类小器件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小型电子终端的按键上,随着消费电子产品对防水、防尘等功能需求见长,我们认为有效的防水保护对于延长设备寿命至关重要。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平均每台智能手机需要3颗金属薄膜开关或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而平均每只可穿戴设备则需要配备2-3颗超小型防水轻触开关。全球智能手机和智能可穿戴设备需求体量庞大,随着公司产品逐步进入国内头部智能终端厂商供应链,在国产替代推动下精密按键开关结构件及组件业务有望实现增长。
持续研发更优质的小型开关及相关设备以提升竞争力。目前,公司仍在针对小型开关及相关设备进行针对性研发,以期打造更符合终端需求同时具有更优秀性能的开关产品从而提升自身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
3 外延收购结合新业务拓展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3.1 收购信为兴,丰富消费类产品线同时开发汽车连接器
信为兴2023年正式并表,助力结构件及组件业务规模壮大。信为兴在3C消费电子领域深耕多年,消费电子用精密连接器、五金屏蔽罩等产品覆盖华为、传音、联想、荣耀以及三大ODM厂商,二者结合能够实现技术研发、客户资源及供应链上的高度协同,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的产品服务。
自动化生产布局不断完善,精密连接器业务线未来可期。公司持续优化精密连接器生产布局,形成了以模具加工中心、自动化装配部、高速冲压部、注塑成型部为整体的精密连接器生产链条,且模具及自动化全面导入载具式、模组化生产方式,大大节省自动化设备及模具在规格切换的周期,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目前公司的精密连接器已进入华为供应链,有望成为2024年的重要业绩增长点。同时,公司依托已有车规级连接器目前正在持续开发高频、高速、大电流连接器以期打造完整的新能源车规级连接器产线,终端客户已覆盖比亚迪、开沃汽车等。
连接器市场持续扩容,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数据与通信、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的持续发展和产品升级需求,全球连接器市场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根据Bishop&Associates数据,预计到2023年,全球和中国连接器市场规模将分别达到963亿美元和293亿美元,其中国内市场规模增速慢于全球平均,考虑到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庞大增量,国内连接器市场依然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3.2 增拓CCS&FPC业务,助力公司基本盘向新能源领域转移
响应电池模组轻量化需求,FPC市场空间广阔。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具有可静/动态弯曲、卷曲、折叠及轻薄等特点,有助于解决系统内线路布局复杂多样的问题,同时有效节省空间和成本。CCS模组性能优异,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及储能领域。CCS模组(CellsContactSystem,又被称为“集成母排”或“线束板集成件”)是一种新型的应用在锂电池模组上的连接排,由金属电连接系统、信号采样系统和绝缘系统等多系统构成的集成组件。
通过热压工艺将其连接成一个整体,实现电池电芯的串并联,并进行温度和电压的采集。CCS集成母排通过利用高度集成的模块化结构,使得自身具有更小的体积和更高的可靠性,能够更好的实现规模化生产,因此在新能源汽车和储能设备端得到应用。
多重优势助力CCS模组业务顺利开展。公司利用自身在FPC及SMT加工方面的成熟经验和客户资源,将业务延伸至CCS模组,持续协同客户探索CCS模组的落地应用。CCS模组是新能源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的优化解决方案,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先进的加工技术、较强的设备适应性以及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
公司已投入5.65亿元用于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系统用CCS及FPC模组建设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CCS 模组1,200万套和FPC模组3,900万件。公司CCS产品已收到储能领域客户订单,生产与交付顺利进行中,新能源领域项目正在验证中。我们认为随着产能建设的逐步落地和订单的成功交付,CCS&FPC模组业务有望成为未来两年公司的重要增长点.
新能源、储能端锂电池需求依然存在,CCS模组产品前景可观。为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对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全球主流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意愿明确,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的企业中国厂商占据6席,且装机量同比增长情况除宁德时代(92.50%)外,均高于100%。近年来风电、光伏装机持续增长,新型储能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带动储能电池的发展。在新能源和储能快速发展背景下,中国市场动力&储能锂电池的规模出货也在快速提升,据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动力&储能锂电池的出货量分别达到630GWh和206GWh。公司卡位锂电池CCS模组细分领域,有助于提升整体产业配套能力,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1)导光结构件及组件键盘背光模组是公司的传统核心业务,2023年受到终端需求下降影响,预计随着下游笔电厂商库存调整,笔电市场有望在2024年换机周期和AI PC的推动下迎来复苏,我们预计2024-2026年导光结构件及组件业务收入增速分别为12.00%、10.00%、7.00%,2024-2026年的毛利率分别为40.00%、41.50%、43.00%。2)精密按键开关结构件及组件该业务目前涵盖公司自身的精密按键开关及并入信为兴后的精密连接器产品,公司的超小型防水开关和消费电子用连接器均有望在2024年持续扩大市场占有率。我们预计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1.88%、5.00%、5.00%,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6.43%、27.33%、28.24%。
3)代加工全资子公司东莞聚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满足公司主营产品零部件产能需求的基础上,在FPC以及SMT加工方面的不断积累,根据公司2023年年报指引,上半年公司加大了消费电子代加工业务的拓展力度,业务规模有明显提升。我们预计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0.00%、10.00%、10.00%,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6.00%、6.50%、7.00%。4)其他业务其他业务占比较小,我们预计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0.00%、10.00%、10.00%,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27.00%、27.00%、27.00%。5)新能源结构组件公司自2022年底正式制定并投资5.65亿元用于CCS & FPC 模组,公司制定了明确的产能规划,业务已在2023年收到储能领域客户订单,生产与交付顺利进行。我们预计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2500.00%、50.00%、20.00%。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33.50%、34.00%、34.50%。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