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科技行业报告:西部利得数字产业投资策略与业绩分析
1基金经理何奇
1.1基金经理基本信息
基金经理何奇先生:曾任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分析师、高级分析师,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投资部研究员、高级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基金经理。2015年8月被破格提拔为基金经理,彼时从业仅三年,是全市场晋升最快的基金经理之一。2020年6月加入西部利得,现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总监、研究总监。当前在管五只产品,管理规模总计3.95亿元。
基金经理投资研究重心在科技板块,同时也深谙金融、周期、制造等板块的投资研究,管理产品重仓行业能够灵活应对市场风格切换。作为西部利得基金权益投资部负责人,对产业风口具备出色的前瞻判断力,在其领导下西部利得于2021年与2022年,及时布局了碳中和、数字产业、芯片以及人工智能主题,并在2021年-2023年取得了三年期优异业绩。
投资理念:基本面右侧+市场面左侧,倾向选择基本面正发生积极变化,但市场一致预期尚未形成的优质标的,注重标的资产的成长性;以新兴产业为抓手,重点关注新科技、新制造板块;相对比较关注商业模式、竞争格局、行业空间、增长速度、估值水平、公司管理以及交易热度。
组合构建方法:引导团队坚持“四度”体系,即宏观的高度、产业的深度、量化的宽度和个股的精度,通过量化和主观结合的模式择时和判断市场风格。围绕产业方向进行上下游深度研究,筛选优质股票;配置风格上呈现长期行业相对均衡,短期风格集中的特点。
2代表基金——西部利得数字产业A(015412.OF)
2.1基本信息:偏股混合型基金,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西部利得数字产业成立于2022年6月28日,为偏股混合型基金,基金经理何奇自2022年6月28日开始管理,截至2024年2月23日,任期回报-14.32%,相对比较基准超额收益6.79%,最大回撤为-50.62%。基金经理认为未来三年市场可能是以及科技成长为主线的结构性行情。西部利得数字产业A由于过去三个月科技股的暴跌目前业绩相对低迷,任期回报排名位于同类产品前15%,在科技股暴跌之前的业绩排名始终位于同类产品前10%。
整体上看,何奇管理期间,基金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截至2023年Q4,基金最新规模达0.87亿元。何奇管理期间,基金持有人中个人投资者持有比例较高,机构投资者比例在2023年H1有所增加。截至2023年H1个人持有者占比97.69%。
2.2业绩表现:业绩弹性较大,进攻属性突出
从绝对收益来看,截至2024年2月23日,今年以来总回报1.00%。从相对收益来看,截至2024年2月23日,任职以来相对中证800年化超额收益为6.59%,相对偏股混合基金指数超额收益高达14.47%。
从市场行情划分区间来看,该产品在2022年10月28日至2023年6月30日的上涨行情区间中,相对同类平均超额收益分别为59.11%,同类排名2/3368,上涨行情中具备很强的进攻能力。在近一年经济弱复苏、宽流动性的大环境下,产品的排名位于同类基金的前27%,充分体现了基金经理擅长把握投资机会,注重资产性价比的特质。
2.3持有体验:长期持有更易获利,持有1年平均收益为6.97%
基金持有一定时期的盈利概率和平均收益:历史数据回测显示,在单次买入该基金的情况下,持有3个月盈利的概率为37.05%,平均收益为-0.67%;持有6个月盈利的概率为55.15%,平均收益为5.06%;持有1年盈利的概率为76.62%,平均收益为6.97%。整体来看,基金胜率较高,随着持有时间的拉长平均收益显著提升。
2.4资产配置:淡化择时操作,产品持续高仓位运行
持仓数据显示,西部利得数字产业A在何奇任职期间,股票仓位波动较小,股票仓位整体较高。2023年Q1基金股票仓位为94.16%,2022年Q4基金股票仓位略有下降,下降至92.30%。截至2023年Q4,西部利得数字产业A的股票仓位为94.09% 。
2.5行业配置:板块配置集中,行业偏好科技制造
板块配置集中,近2年重仓TMT板块,TMT板块配置比例有所增长,医药,消费和金融地产板块配置逐渐减少,周期板块配置有所增加。截至2023年H1,基金最新板块配置比例为:TMT板块93.02%、周期板块6.98%。
行业配置较为集中,主要布局新科技与新制造主题行业。根据历史各报告期披露的持仓数据,2022年H2至今,高仓位配置计算机行业。最新一期持仓的行业配置较上一期变动较大,2023年H1,主要减配了医药、轻工制造、传媒及房地产行业;增配了通信、电子与基础化工行业。
2.6个股配置:大盘风格显著,坚持高估值投资,偏好高成长
大盘风格显著,持股市值有所下沉,沪深300与中证500成分股配置比例有所下降,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配置比例显著提升。基金持有的非打新股中,持仓股票主要来自沪深300指数与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截至2023H1,持仓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占比下降至29.52%,中证1000指数成分股占比提升至43.71%。
高估值风格显著,成长风格相对均衡,高成长风格配置比例有所提升,均衡成长风格配置比例有所下降。基金经理任期内,持仓成长风格较为均衡,高成长风格配置比例有所提升,均衡成长风格配置比例有所下降;高估值风格显著,基金经理任期内高估值风格平均配置比例为51.94%,2023H1均衡估值配置比例有所下降,低估值配置比例有所上升。
基金重仓股超额收益显著,超额胜率亮眼。基金经理任职期间,基金重仓股超额收益显著,重仓股加权平均超额收益为9.89%,2023年Q1重仓股加权平均超额收益高达62.23%,体现出基金经理出色的选股能力。
重仓股抱团程度显著下降。从抱团广度(即前十大重仓股中核心抱团股的数量)和抱团深度(即前十大重仓股中核心抱团股的配置占比)两个角度来看,基金抱团现象减弱明显。2023年Q4持有的核心抱团股数量和比例下降至0%,近两年次抱团股的数量和比例较高且波动小,历史各期均未重仓冷门股。
2.8业绩归因分析:精选行业超额收益表现亮眼
Brinson业绩归因模型是常用的基于持仓的业绩归因方法,我们将该模型应用于基金中计算权益仓位在行业层面的资产配置贡献和基金经理的个股选择能力,将Brinson分析结果中的交互收益合并至选股收益。选取基准为中证800指数。
近两年超额收益显著,行业配置超额收益表现亮眼。根据Brinson模型分析结果,基金经理任期内,2个报告期中有2个报告期实现正向总超额收益,超额胜率100.00%,平均超额收益为21.63%,其中行业配置超额收益达31.17%。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