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年度香港银行业报告中,我们回顾了2021年香港各大银行的财务业绩,并就银行业的前景提出了我们的看法。2021年,新冠疫情仍然严重拖累香港的整体经济表现。虽然日常生活在下半年一定程度上回归正轨,但旅行限制继续影响香港经济。这一点在香港银行业的业绩中有所反映。随着经济活动下降,且不确定性挥之不去,香港银行业的贷款增速下滑。
正如我们去年所预测, 由于净息差被挤压,低利率导致银行面临持续的创收压力。在计划增加投入推动转型之际,高企的成本收入比成为银行的绊脚石。此外,香港银行业还面临多个领域的成本攀升(特别是员工成本)。在2022年通胀走高和加息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我们预计银行业的净息差在年内余下时间将有所改善,且这一趋势可能持续至2023年。
这将有利于推动银行收入增长,并部分缓解上述压力,但是通胀走高可能将影响运营费用以及信贷成本。 在去年的报告中,我们首次对虚拟银行的业绩进行了分析。2021年是在港开业的八家虚拟银行的首个完整经营年度。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它们的业绩,并展望了它们的未来。2022年是香港回归25周年。值此之际,我们确认了在港设立分支机构的中资银行日益重要的地位。
我们还借此机会,检视了它们在过去数年发挥的影响力,并放眼未来25年,展望了它们将继续在香港银行业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人才问题是香港银行业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许多企业在吸引和挽留人才方面遇到重重困难。我们审视了香港人才市场的萎缩局面,及其对香港银行业重要趋势的影响。在各大银行着手提升ESG、运营韧性及转型等方面的能力之际,是否拥有合适的人才将是决定银行能否成功部署此类战略的重要因素。
我们预计,ESG未来将仍然是香港及本地银行业的重要议题。目前的关注焦点主要在风险管理及气候适应力上,但在本报告中,我们也考察了ESG为银行业带来的机遇(特别是在转型和可持续金融领域)。最后,银行业目前继续寄希望于转型,以削减成本,提升客户体验,改善风险管理和合规。在本报告中,我们讨论了银行业如何从监管角度看待转型,积极利用合规科技提升风险管理和合规工作。
我们还探讨了推进运营转型和利用托管服务提供商的理由。我希望我们关于2022年香港银行业的见解对您有所裨益,并期待与您讨论银行业的业绩及当前行业格局。
2021年,随着全球经济从上一年的衰退中逐步恢复,香港银行业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年内,持续的政策支持和疫情形势的好转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在此背景下,香港经济在2021年有所改善,增长6.4%1(2020年收缩了6.1%)。香港银行业的资产负债表2021年继续增长。在存款增长的同时,所有持牌银行的总资产增长4.9%至24万亿港元,其中贷款和垫款增长6.6%。
尽管如此,并非所有趋势都令人振奋。低利率大环境叠加经济不确定因素,继续影响银行业的盈利能力。这与我们在《2021年香港银行业报告》中所作的预测一致。2021年,所有持牌银行在计提减值损失准备前的经营利润下跌了15.4 %,从2020年的2,320亿港元降至2021年的1,960亿港元。2021年持续的低利率环境也导致所有持牌银行的平均净息差下降9个基点,从上一年的1.40%降至1.31%。
2022年3月,美联储宣布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并在5月再次上调50个基点至1%。美联储还向市场发出了在2022年余下时间继续加息的信号。与此同时,香港金融管理局在3月将基准利率上调至0.75%,并在5月上调至1.25%。我们观察到香港银行同业拆借利率(HIBOR)在2022年3月至5月间显著上升,3个月期HIBOR从0.26%上升至0.83%。2 利率上升有助于改善银行的净息差,但需要时间。
我们预计,利率上升对银行财务业绩的影响要等到2022年末或2023年初才能完全显现。对于企业而言,利率上升意味着融资成本增加,这可能进一步挤压企业的盈利能力,削弱它们的偿债能力。银行未来需要保持警惕,以稳健的方式开展企业信贷风险敞口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