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证券】周期下行又逢中美摩擦升级,国产化机会正显现.pdf

2022-11-07
52页
5MB

现状:设计端下行且分化明显,制造、材料表现坚挺


全球半导体行业处于下探周期,当月增速已进入下降区间


半导体行业具有典型的周期性特点,会经历需求爆发(新应用刺激居多)、涨价、扩产、产能释放、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和 价格下跌的往复波动。行业在经历了2021-2022H1的较快增长之后,地缘政治、经济及下游主要应用疲弱以及供应链等问题叠 加的效应加速显现,行业月度增速进入快速下行通道。从月度数据看,7、8月份已经进入同比下降区间,尤其是8月份当月销 售收入下降4.02%。


分地区:中国依然是半导体最大市场,但下滑更为剧烈


中国作为全球电子信息制造和消费大国,集成电路和分立器件的自身需求和外销量都十分巨大。2022年以来,国内经济下行 压力加大,外需不振,半导体整体下降也十分明显。 从SIA数据来看,前8个月中国大陆半导体销售收入接近1280亿美元,全球市场份额超过32%。8月当月,中国大陆销售收入约 150亿美元,同比降幅在主要地区中最大。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1-8月,国内集成电路产量累计为2181亿块,同比下降 10%(上年同期增速为48.2%)。


分产品:除存储和微处理器之外,其他赛道仍维持较快增长


消费电子疲软继续蔓延,存储、CPU等产品需求延续弱势,存储(DRAM、NAND)需求均出现大幅下降,CPU等微处理产 品也进入负增长通道。 工业、汽车等赛道供给依然偏紧,传感器、模拟电路和分立器件维持较快增长。


设计:镁光、英特尔单财季收入大幅回落,英伟达增幅也在放缓


存储正在加速探底。镁光2022年第4财季(截至9月1日)疲态显现,实现收入66.43亿美元,在连续9个月季度增长之后,出现 大幅回落;公司还下调了2023年的资本支出预期。 微处理器面临较大压力。英特尔在2020年前两个季度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之后,此后再无起色,截止到7月2日的单财季收入大 幅下降21.69%,降幅明显放大;曾经火热的GPU赛道,龙头英伟达同样进入下行周期,截止到7月31日的单财季收入增幅出现 大幅放缓,仅为3.03%(前一个财季为46.41%)。


设计:模拟、功率等赛道供需依然偏紧,主要公司表现仍旧亮眼


模拟和功率赛道依然表现出非常强的需求韧性。2022年以来,英飞凌、 ADI等行业龙头的收入延续快速增长势头。 市场还处在补库存的阶段,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在上升,但是整个市场 供需偏紧的格局并没有改变。这两个领域的景气度在延续。


中游代工:毛利率走高,台积电、联电等企业收入增长较快


台积电在2022年前三季度表现亮眼,3季度当季收入同比增长47.86%,毛利率也从上年同期的51.33%上升至60.43%。良率提升、 新技术量产顺利等是公司毛利率提升的最主要原因。其中,公司5nm工艺快速增长,成功弥补了7nm制程增长的放缓;从公司 终端产品收入结构看,智能手机占比在回落,但高性能计算、IoT和汽车等增长快速,相关产品在收入中的占比在扩大。联电最近表现也在向好,2季度业务收入增速达到41.5%,较上年同期上升26.80个百分点;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1.2%上升至 46.5%,较上年同期提升了15.3个百分点。


上游设备:压力开始凸显,收入增速下降且库存增速上扬


半导体上游设备也受到行业景气的影响,2022年以来也面临着较大压力。其中:阿斯麦2022年1季度火灾影响尚存,产品交付 受到影响,叠加上相对较弱的需求,上半年财年收入增速也仅为7%(上年同期为45.4%),全年看会有所改善,预计收入将 增长10%;应用材料收入增速在上年8月份之后开始下滑,截至到7月的第三财季单财季增速降至个位数;泛林研究同样面临 着收入增长的压力,截止到3月和6月的单财季收入增速相较上年大幅放缓,相反存货增速大幅上扬。


上游硅片:出货面积仍保持增长,龙头企业经营状况良好


硅片是半导体行业最主要的材料,虽然应用端出现分化,但是在生产端目前产能 利用率目前仍保持在较高水平。所以我们看到,全球的硅片出货量增速虽然出现 回落,但仍保持增长。 龙头企业的经营状况良好。日本胜高2022年前两个季度的收入增速均保持在30% 左右,德国世创收入增速也维持在较高水平,中国台湾的环球晶圆增速也回到 15%左右的较高位置。


上游|碳化硅衬底:供需处在两旺状态,汽车应用超预期


SiC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轨交牵引等领域的应用快速增加,上游衬底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状态。 供给端,衬底龙头Wolfspeed正计划比预期提前释放莫霍克谷产能,并继续扩大在Durham工厂的衬底材料产能;除了Wolfspeed 之外,安森美、II-VI等也在计划扩大产能。国内来看,山东天岳、露笑科技均在大举投资SiC衬底材料。 需求端看,汽车领域需求十分旺盛,应用速度超出预期。以Wolfspeed为例,截至8月份的2022第四财季,公司已经获得了26亿美 元的项目定点。其中,大约有70%-75%是汽车行业应用,包括汽车OEM、汽车Tier 1等客户。


资本支出规模:部分厂商在收缩,增速呈现高位回落


相比于2017-2018年由中国投资带来资本支出快速增长不同,这一次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代工厂产能投资。2020年疫情刺激了线上经济需 求,整个电子信息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产能都开始吃紧,主要代工厂基于这一轮强劲的需求启动了较为激进的投资计划,行业资本支出 快速上升。2022年下半年,由于半导体行业下行周期的确认,一些厂商的资本支出在缩减,其中台积电2022年的资本支出就落在其资本支出的下 限(400-440亿美元)附近;海力士也推迟了新厂建设。相较于2021年的水平,行业资本支出增速开始回落。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 球半导体资本支出额预计增长21%。


资本支出区域:中国大陆晶圆厂积极扩产,但不确定陡增


国内晶圆厂商中芯、华虹等主要晶圆代工厂及士兰微、华润微、闻泰、长江存储等IDM厂商积极扩产,12英寸逻辑扩产主要 集中于28nm及以上的成熟制程,预计到2023年形成产能106.5万片/月,相较2020年产能提升270%。存储国内厂商也在积极扩 产,3D NAND 计划从2020年的5万片/月扩产至2023年的27.5万片/月,DRAM从2020年的4万片/月扩产至2023年的25万片/月, 但可能由于美国制裁升级而延宕。


趋势:2023年行业将探底,汽车、工业等机会仍在


周期判断:“硅周期”和经济周期叠加,2023年可能是底部


大周期:半导体技术作为经济数字化转型的基石,正在为传统行业赋能,此前的单一应用,开始走向多元化。但也会受到宏观经济的景气度的 影响。从全球来看,行业周期性表现的较为明显,是硅周期和宏观经济周期叠加的结果。1)“硅周期”:3-5年,产品创新应用周期,历次的 泡沫都是硅周期的体现,比如2000年IT泡沫、2016年的内存泡沫……2)宏观经济周期:2008年的金融危机,大幅下调;2019年以来的疫情影响 等;IMF最新数据预计,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增速将触底(2.7%),此后会逐步恢复,2024年之后回到3%以上。


周期位置:WSTS最新预计(8月底)显示,2022年全球半导体行业增速将降至13.9%,2023年为4.6%;IC insights预计2022年行业增速将降至7%, 2023年可能将是0增长,但此后将逐步恢复增长。综合判断,2023年是行业底部的可能性非常大。


周期趋势:支出趋弱且稼动率降低,可能带来供需格局改变


2024年,行业有望开始恢复。重要的是全球半导体库存周期的改变。主要原因来自两个方面:1)资本支出的收缩,可能带来 产能扩张的降速,消费电子等过剩领域的压力在减缓。根据IC Insights预测,2023年资本支出将下降,从目前走势看,可能下 降幅度可能更高;2)代工厂、存储厂将考虑减产,控制产能利用率,消化客户端库存,预计2024年行业库存水平有机会回归 正常。


周期需求:手机、PC将先后进入出货量回升通道


5G手机有望加快其他空口手机的替代:随着量产的持续,5G手机 的价格会更快下降,市场接受度将持续提升,出货量延续快速增长, IDC预计2023年5G手机将正式超越其他类型的手机,此后将延续平 稳增长势头。


C也有望在2024年实现反弹:目前行业仍处在去库存阶段,个人和 教育市场也较为疲软,下行的状态可能会持续到2023年下半年。 2024年,对Win 7的更换将加快,处理器平台性价比也会因为竞争加 剧而更有吸引力,出货量可能实现正增长。


博弈:中美半导体摩擦升级,设备等替代空间打开


变迁:经历两次转移,美国依然保持着绝对领先的地位


60S-90S中期:日本曾经辉煌。自身半导体行业发力于消费电子,比如收音机等,并开始承接美国封测产业转移;70年代伴随着存储器(DRAM) 的应用扩大,日本企业如NEC、东芝、日立、三菱、富士通等联合启动研发,并在该方面的技术积累效果显现,且相对于美国产品物美价廉, 80年代一度超过美国。


90S年代中期-:韩国的崛起。80年代开始,美国对日本半导体行业进行限制,并开始有意扶持竞争对手韩国,韩国三星在政府支持下持续逆势 投资存储器,市场份额开始提升。同期,我国台湾地区的腾飞,主要依托于行业的垂直分工带来的代工产业的发展,台湾地区通过官产学研结 合在该领域形成的强大的竞争力,并延续至今。


2000年之后:消费电子开始兴起,中国大陆政府对半导体重视力度提高,市场规模稳步提升,2021年增加值占比达到7%。


日本:成为美国打压的战利品,半导体行业式微


兴起的因素:1)冷战环境,美国技术转移;2)日本国家启动举国体制支持;3)大型机对半导体,尤其是DRAM的质量稳定性的要求高,日 本质量管理方面的优势开始显现,产品寿命长、良率高。


衰败的因素:1)个人PC时代的开始,相比大型机,使用寿命和质量要求大幅缩短,价格成本成为重要因素,日本的产品优势下降;2)美国对 日本半导体企业的持续高强度打击;3)日本对代工产业的忽略,以及此后韩国、中国台湾地区的崛起,对日本形成了较强的替代。


韩国:政府、企业合力,在夹缝中寻找到生存空间


外部因素:1)出口导向政策:扶持和保护本土半导体企业;2)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法案和政策措施予以保护和扶持,包括《电子工业振兴法》、 《电子工业振兴八年计划(1969~1976年)》、《推动半导体产业发展六年计划(1975~1981年)》、《半导体工业扶持计划》、《半导体工 业振兴计划(1983~1987年)》、《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共同开发计划(1986~1993年)》等;3)建立官产学研联盟;4)美日半导体之争, 给韩国创造了相对良好的环境,即使美韩后续也在半导体领域出现争端,韩国政府也表现出了更强的主动性,成为半导体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内部因素:龙头企业如三星集团的持续坚持;成功的逆势扩张策略,在DRAM等领域击垮大量竞争对手,并确立持续的领先地位。2021年三星 市场规模就处在全球第一位,SK海力士位居全球第三。


10.7升级版制裁:博弈还在持续,但“练好内功”仍是首选项


与韩日不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子系统和终端制造国。中国在庞大的消费能力和 OEM厂商支持着美国打造的半导体产业体系,是美国半导体体系的重要环节。但是,“紧耦合”的中美半导体产业走向 割裂之后,双方都会受损。随着中美在该领域博弈的加剧,虽然短期内国内一些厂商获得“豁免”,连续经营可能不会受 到影响;但是从中长期看,中长期上升的空间被限制,需要我们在基础材料、设备、工艺和基础件等领域做到自主可控。


“危中有机”:加大成熟产能和特色工艺布局,实现短链生产


由于在中国大陆建设和运营一座晶圆厂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加上美国此次限制政策以及国内旺盛的市场需求,成熟制程和 特色工艺可以应用于中小容量的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含驱动IC等)、MCU、电源管理芯片、模数混合芯片、CMOS 传感器、 传感器等,国内增长潜力大。从未来制造工艺节点变化情况来看,28nm以上的成熟节点需求增长较快,预计占比将达到75% 以上,其中新增产能中有65%都是28nm以上的成熟制程。此外,第三代半导体如SiC、氮化镓国内发展也较为迅速。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半导体行业研究报告:周期下行又逢中美摩擦升级,国产化机会正显现.pdf

2024半导体行业薪酬报告.pdf

锡行业研究报告:半导体上游核心材料,供给趋紧+需求复苏下价格中枢有望持续提升.pdf

京仪装备研究报告:国内半导体专用温控废气处理设备专精特新“小巨人”.pdf

半导体设备行业专题报告:键合设备,推动先进封装发展的关键力量.pdf

半导体封装设备行业深度报告: 后摩尔时代封装技术快速发展,封装设备迎国产化机遇.pdf

2024工业发展报告.pdf

现代工业工程培训课件.pptx

工业无线电磁环境(已规划频段)白皮书.pdf

工业企业现场管理实战.pptx

现代工业企业管理.pptx

东南亚经贸简报(2023):增长放缓游回升,汽车和资源贸易活跃.pdf

固定收益专题:汽车行业转债大盘点.pdf

(汽车行业)浙江豪情汽车制造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docx

中汽协:2024年3月中国汽车工业运行情况.pdf

赛力斯研究报告:轻舟已过万重山,引领智能汽车潮流.pdf

【平安证券】周期下行又逢中美摩擦升级,国产化机会正显现.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