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电子行业2024年度策略报告:把握创新与复苏双主线.pdf

2023-12-14
28页
3MB

创新+复苏”双线推进,电子板块投资机遇重重

复盘:AI 引领投资热情,电子板块涨幅靠前


年初以来电子行业涨幅 7%,全行业排名第四。2023 年初以来,由 ChatGPT 掀起一轮 AI 浪潮,大模型对算力的需求高增,AI 算力和服务器成为各大厂商大模型训练和推理不可或 缺的“基础设施”,也是提升大模型性能的关键,AI 掀起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下,以算力和 服务器为中心,受益方向持续向上游和下游传导。同时进入下半年以来,以手机为代表的消 费电子需求逐渐恢复,部分细分领域开始走出下行周期拐点。截至 12 月 13 日,电子(申 万)指数涨幅达 6.9%,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四。


消费电子和光学光电子景气高涨,半导体调整向上。细分板块看,消费电子、光学光电子和 元件涨幅领先,年初至 12 月 13 日涨幅分别为 13.7%、13.4%和 3.2%;半导体板块自 8 月 份以来进入调整阶段,截至 12 月 13 日跌幅-5.0%,我们预计下游需求恢复逐步向上传导, 行业有望进入复苏周期。


海外板块涨幅领先,对国内电子板块具备前瞻指引意义。在 AI 投资主线及消费电子复苏拉 动作用下,年初至今(12/13)中国台湾电子指数涨幅 33.3%,费城半导体指数涨幅 57.1%。 展望 2024 年,我们认为 AI 应用创新多点开花,下游需求复苏逐渐向上游传导,创新和复 苏或将成为全年投资双主线,驱动板块持续上行。




创新:既要远眺“日月星辰”,也要细览“山川河海”


创新是电子行业的核心增长动能,既要远眺“日月星辰”,也要细览“山川河海”。我们认为, 无论是革命性的大创新,还是探索式的小创新,都将为电子行业注入新的驱动力。把握创新 周期下核心产品及核心技术的渗透节奏,有助于不断探索和抓住衍生而出的投资机遇。展望 2024 年,我们认为,伴随大模型持续升级和终端应用多点开花,以 AI 和 MR 为代表的阶跃 式创新主线或将贯穿全年,而以折叠屏和钛合金为代表的探索式创新也有望带来产业链革新。


阶跃式创新


ChatGPT 揭开 AI 产业革命序章,核心算力成为 AI 基建重中之重。人工智能引领新一轮科 技产业革命,AIGC 成为主要方向,在生产效率、交互方式等方面大幅改善,或将推动信息 技术时代向人工智能时代加速发展。以 Transformer 为核心的大模型 AI 路径已被 ChatGPT 等模型证实,AI 算力的“基础设施”或成为关键。


“云端 AI”与“终端 AI”两大阵营发力:


云端:当前,大多数 AI 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都在云端进行,云端仍是 AI 的中心。AI 服 务器具有超高计算性能,是 AI 应用的核心基础设施。英伟达相继发布基于 Ampere 架 构的 A100 和基于 Hopper 架构的 H100/H200 GPU,搭载最先进 HBM 显存芯片,成 为当前 AI 服务器主流算力芯片。同时,AMD 也发布专门针对 AI 需求的芯片 Instinct MI300/MI300X,将 CPU、GPU 和 HBM 封装在一起。我们认为,大模型对算力和存力 提出较高要求,短期内云端仍将是 AI 的主战场,2024 年 AI 芯片和服务器出货量或将 持续保持较高增速,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终端:终端 AI 芯片主要应用在智能手机、PC、智能汽车、可穿戴产品、XR 和物联网 等领域,随着终端产品类型增加和出货量的增长,催生了大量芯片需求。与此同时,终 端 AI 芯片直接面向下游产品,往往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对芯片的性能与成本有更高的 要求。联想在 Tech World 2023 上首次展示 AI PC,可在 PC 端运行个人大模型,公司 预计最快明年 9 月上市;高通推出第一款面向 PC 的平台“骁龙 X Elite”,可在端侧运 行 130 亿参数大模型。我们认为,2024 年 AI PC 和 AI 手机的推出或将驱动端侧 AI 加 速普及,激发新的消费需求,长期看伴随大模型逐渐走向端侧,AI 渗透有望进一步提 速。


苹果 Vision Pro 或将于 2024 年初发售,MR 或为 AI 终端集大成者。2023 年 6 月 WWDC 上,苹果发布首款 MR 产品 Vision Pro,具备较强的空间计算能力。空间计算有望成为数字 革命的一次新的跨越,包括所有关联人、虚拟生物、机器人于真实或虚拟世界的软硬件技术, 常见的场景包括 GPS、物联网、语音识别、VR/AR 等,Vision Pro 作为空间计算的标志性 产品之一,其空间音频、眼球动作、手部行为捕捉等都是 AI 的应用。苹果第一代 Vision Pro 或将于 2024 年初在美国发售,我们认为 Vision Pro 有望成为划时代的产品,若将 MAC 和 iPhone 作为参考系,我们预计未来出货量有望达到千万级,建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


探索式创新


折叠屏市场快速扩张,成为智能手机新增长极。在手机市场需求疲软背景下,头部厂商将产 品重心转向更具韧性、更高利润的高端市场,而折叠屏凭借创新的外观设计和差异化的体验, 出货量不断增长,所占份额不断扩大。根据 Counterpoint 数据,23Q2 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 出货量 210 万部,同比增长 10%;中国折叠屏出货量 120 万部,占全球份额 59%。 Counterpoint 调研显示,中国消费者对折叠屏智能手机有着极大的兴趣,曾消费价格在 400 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用户中,有 64%的用户表示在下一次购买时有意愿选择折叠屏手机。 需求端,折叠屏手机的消费者接受度不断提升;供给端,手机品牌的技术不断升级、创新增 多,我们认为 2024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或将保持高速成长。


钛合金导入手机中框,材料升级提升用户体验。钛金属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具备轻 质、强度高、抗腐蚀性强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医疗、高端运动装备等领域。2023 年 下半年发布的 iPhone 15 Pro 和小米 14 Pro 钛金属特别版,边框均采用了钛金属,提高了 中框的硬度、耐刮性和耐摔性。我们认为,由于钛合金轻量化和耐刮擦的优势,未来更多中 高端机型或将采用这一新式材料,带来相关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复苏:手机需求率先回暖,景气度迎向上拐点


消费电子需求回暖


华为回归引领手机需求复苏,PC 出货量渐出低谷。智能手机连续多个季度去库存,产业链 库存已至低位。23Q3 全球和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复苏,根据 IDC,23Q3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 量 3.03 亿部,同比+0.3%、环比+14.1%;根据 Canalys,23Q3 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 6,670 万部,同比-4.7%、环比+3.7%,出货量回暖主要系库存改善和下半年苹果/华为/小米等品牌 新机型的推出,拉动换机需求。其中华为 Mate 系列的回归重塑竞争格局,或将驱动手机品 牌加速创新和新机型推出节奏,引领手机需求持续回暖。根据 Canalys 预测,2023 全球智 能手机出货量将达 11.29 亿部,预计 2024 年同比增长 4%;2023 年全球 PC 出货量将达 2.48 亿台,预计 2024 年同比增长 8%。


存储芯片率先涨价


存储周期拐点率先出现,Q4 价格全面回升。存储市场具备大市场、强周期的特征,对整个 半导体周期有一定放大作用,可作为半导体景气度的重要风向标。存储芯片价格经过多个季 度下行,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研究显示,23Q4 起 DRAM 与 NAND Flash 均价开始全面 上涨。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数据,预计四季度 DRAM 合约价季涨幅约 3%~8%,其中 应用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 LPDDR5(X)涨幅最高,达 5%~10%。NAND Flash 方面,预计四 季度合约价涨幅 8%~13%,其中 3D NAND Wafers 涨幅达 13%~18%。我们认为,当前原 厂供给策略仍较谨慎,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随着下游需求恢复或出现部分供不应求,由原厂 控产主导的涨价或将持续至 2024 年上半年,下半年随着需求恢复涨势仍有望持续。


消费电子:终端需求复苏,关注重大创新主线

终端需求复苏明显,行业周期低点已过


全球智能手机 Q3 出货同比转正,复苏趋势有望持续。据 iFind 数据,全球智能手机 2023Q3 出货量达到 3.03 亿部,同环比+0.3%/14.1%。智能手机市场因宏观经济等因素拖累已连续 多个季度下滑,终于 2023Q3 同比增速转正,且 2024 年或有 AI、潜望镜、5.5G、卫星通讯 等多重助力,市场有望从复苏转为成长。




国内方面,Q3 智能手机出货跌幅企稳,华为、小米表现超出预期。据 Canalys 数据,2023Q3 国内智能手机出货 0.67 亿部,同环比-4.7%/+3.7%。Q3 以来华为 mate 系列及小米 14 系 列发售,销量超出预期,尤其华为重返市场带来产业链上较多个股大幅上涨。展望 2024 年, 新机持续发布,创新动能不减,且 2021 年 5G 小高潮的购机者或迎换机需求。


电脑市场,PC 及平板电脑跌幅快速收窄。PC 方面,2023Q3 全球出货 6820 亿台,同环比 -7.6%/+10.7%。平板电脑出货 0.33 亿台,同环比-14.2%/+17.3%。全球 PC 出货量 2021Q1 同比增幅过半,此后增速下滑,今年 Q1 触底回暖。AI 大模型突破以来,AIPC 系重要终端, 2024 年有望推出新品。平板方面,2023 年因宅经济需求下降,平板电脑出货骤减,2024 年 有望复苏。


关注重大创新主线,多点开花跌浪重重


创新主线#1:苹果 Vision Pro 或将发售,有望开辟消费电子行业新周期


空间计算时代是数字革命的新阶段,Vision Pro 是标志性产品之一。空间计算有望成为数字 革命的一次新的跨越。在苹果的愿景中,空间计算意味着“虚拟与现实的无缝衔接”。 Vision Pro 强大的传感器阵列、硅基屏幕、空间音频、软件生态模糊了虚拟和现实的界限,是空间 计算的标志性产品之一,我们认为 Vision Pro 有望成为划时代的产品,不管是在苹果的历 程还是在消费电子行业的历程上,其创新程度超过了之前的产品,不管从经验、还是技术上 都是苹果公司的集大成者,有望成为新一代 iPhone4,再开辟消费电子产业的黄金十年,建 议关注产业链相关机会。


创新主线#2:折叠屏或成趋势,渗透率有望加速


折叠屏诞生于 2019 年,工艺难点主要为屏幕、铰链等。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供应端技术瓶 颈逐渐突破,成本持续降低,消费者端观念逐渐转变,折叠屏手机获得一定认可。2024 年 折叠屏手机或加速放量,其中 UTG、铰链等赛道尤其值得关注。


创新主线#3:通信技术或跨越发展,持续看好 5.5G/卫星通信等领域


通信技术通常十年一变革,当前系 5G 与 6G 的过渡之年。5.5G 或将带来十倍于当前的网 络能力,实现万兆体验、千亿联接和内生智能,满足丰富多样的业务要求,有望成为迈向智 能世界的关键道路。华为已经发布了 5.5G 解决方案,高通也在 2023 年初发布了基带芯片, 我们认为 2024 年有望出现 5.5G 手机,并迎来渗透周期。


卫星通信质量或逐步改善,有望成为旗舰标配。卫星通话功能在华为 mate 60 系列上搭载 获得了消费者的较大认同,且 iPhone15 等高端机型也支持该类功能。展望未来,我们认为 卫星通信 2024 年或也将成为旗舰标配,基站、射频、天线等赛道蕴藏一定布局潜力。


创新主线#4:AI 终端或迎突破,AIPC/AI 手机/AI Pin 等市场潜藏良机


AI 持续发展,AI 终端或结累累硕果。自大模型赢得突破以来,各界均在探索大模型相应的 应用,AI 手机/AIPC/AI 音响等概念相继出世,并持续有产品落地。此外,AI Pin 等增量市场 或旋踵而至,建议持续关注。


半导体:周期拐点已现,布局优质赛道

半导体行业兼具周期与成长属性,创新和需求驱动下新一轮周期复苏已然开启。全球半导体 市场受到产品周期、产能周期和库存周期多重因素影响,技术创新和下游需求景气度决定电 子产品推出节奏和销售规模,上游资本开支和稼动率直接影响产能扩张和缩减,而供需双方 的博弈、时滞则会反映到库存周期的不同波动阶段。站在当前时点,我们认为,产品端迎来 AI 算力核心的一系列产业趋势变革,产能端资本开支规模缩减而稼动率触底回升,库存端 去化效果逐渐显现。根据 WSTS,23Q3 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同比下降 4.5%,跌幅已大幅 缩窄;环比提升 6.3%,自 Q2 以来开启逐季好转。


预计 2024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全面复苏,存储芯片市场同比提升 45%。根据 WSTS 数据, 2023 年半导体周期下行阶段,预计全球市场规模同比下降 9.4%。2023 年下半年以来,随 着库存去化和下游需求复苏,2024 年或将开启全面复苏阶段,其中 WSTS 预计集成电路、 分立器件、光学光电子和传感器市场规模同比分别提升 15.5%、42.0%、11.0%和 3.7%。集 成电路产业中,模拟芯片、微处理器、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市场规模同比分别增加 3.7%、 7.0%、9.6%和 44.8%,存储芯片市场具备较强弹性,对整个半导体周期有一定放大作用。


产品端:下游应用景气度结构性分化,消费电子需求率先回暖。自 2020 年消费电子景气度 进入调整阶段,2021 年开始需求持续疲软,而受益于“双碳”目标下新能源汽车以及风光 储等发电端渗透率上行,汽车、工业应用景气度明显提升,通信需求相对平稳。2023 年产 能紧缺情况缓解、下游需求放缓,汽车和工业的景气度开始调整下行。而消费电子端经过多 个季度去库存,叠加换机周期和新品频发,下半年景气度显著回暖。我们认为,未来伴随消 费电子景气度逐步向上传导,以及汽车、工业需求好转,多轮驱动下半导体行业有望迎强上 行周期。


产能端:资本开支规模缩减,晶圆厂产能利用率承压。根据 Statista 数据,预计 2023 年全 球半导体资本开支绝对值同比下滑 19%,SEMI 预测 2023 年全球晶圆厂在前道设备的资本 开支或下滑 15%,主要归因于市场需求疲软和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厂商的制裁。考虑到下游 景气度下滑,部分厂商扩产愈发谨慎,尤其是 DRAM 和 Flash 制造商大幅消减 2023 年资 本开支预算,并主动控制产能利用率。下游晶圆厂资本开支变化将密切影响半导体设备行业 收入增长,展望 2024 年,若需求回暖向上传导渠道通畅,晶圆厂有望重启扩产计划,上游 设备和材料景气度或将复苏。




库存端:终端库存已恢复正常水位,上游库存去化接近尾声。存货周期主要反映企业供给与 下游需求间存在时滞性。分下游应用来看,消费电子自 2022 年初便开启主动去库存阶段,至 2023 年中已逐步调整至正常区间,而汽车电子和工业领域从 2022 年底开始去库存,目 前仍有一定库存压力,我们预计明年或将恢复。根据 SEMI 数据,全球 IC 库存在 3Q22 达 到峰值后开始逐季下降,预计 3Q23 由于下游补库和终端更新需求驱动,库存水位有所回升。 我们观察日本集成电路生产者产成品库存情况发现,库存指数于 2022 年 12 月触达峰值后 开始下调。我们认为,产业链库存调整已接近尾声,2024 年各下游应用领域库存或将逐步 进入正常区间。


IC 设计:存储价格强势上涨,模拟景气度分化


供给收缩叠加需求复苏,四季度存储价格全面回升。存储芯片市场通常 3-4 年一个波动周 期,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显著。供给端看,各大原厂减产已显现出实效,四季度部分产品出 现供给短缺;需求端看,手机需求率先复苏,新机型单机容量提升显著,拉动位元出货增长, 2024 年 AI 或将成为存储需求主要驱动力,推动价格进一步上行。价格端看,四季度存储价 格全面回升,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数据,预计四季度 DRAM 合约价季涨幅约 3%~8%, NAND Flash 合约价涨幅 8%~13%。


HBM 快速增长,产业链迎来新机遇。HBM(High Bandwidth Memory,高带宽存储器)是 一种基于 3D 堆栈工艺的高性能 DRAM,通过增加带宽,扩展内存容量,让更大的模型,更 多的参数留在离核心计算更近的地方,从而减少内存和存储解决方案带来的延迟,适用于高 存储器带宽需求的应用场合。从技术角度看,HBM 使 DRAM 从传统 2D 转变为立体 3D, 充分利用空间、缩小面积,契合半导体行业小型化、集成化的发展趋势。根据 TrendForce 集邦咨询预测,HBM 相比其他 DRAM 产品的平均单位售价高出数倍,预期 2024 年将对存 储器原厂的营收有明显助力,预估 2024 年 HBM 营收年增长率将达 172%。


射频方面,卓胜微 Q3 收入创历史新高,单季度营收 14.1 亿元(同比+80%,环比+48%), 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 4.5 亿元(同比+94%,环比+81%)。基于长期技术积累和芯卓平台 的资源优势,公司自建的滤波器产线稳定有序规模量产,主要用于公司模组产品。目前公司 产品仍处于从分立器件逐步向射频模组过渡阶段,射频模组产品收入占总营收的比重呈现逐 年提升的趋势。后续伴随手机端需求复苏和模组占比不断提升,公司业绩有望持续改善。


模拟芯片方面,消费市场率先复苏,国产车规布局进展顺利。自 2022 年来在下游需求疲软、 宏观环境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背景下,国内模拟 IC 设计厂商面临利润率下行、库存增加的 压力,2023 年上半年延续了这一趋势。下半年消费电子需求回暖,产品应用领域中消费占 比较高的公司迎来业绩修复的拐点。与此同时汽车和工业景气度仍处于底部,我们认为伴随 库存去化节奏加快及需求整体复苏,工业车规等新型赛道积极布局的公司将具备更强的经营 韧性,有望释放更多业绩弹性。




半导体设备:关注光刻机核心产业链,国产化仍为主旋律


景气度短期承压,国产化仍是产业发展主旋律。2023 年二季度以来,受全球半导体行业景 气度影响,半导体设备销售额绝对值和增速均下行;第二季度国内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同比增 长 15%,可见行业成长性依旧保持动能。展望 2024 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改善、预期转暖, 下游消费电子、IC 等景气度逐渐好转,向上游传导至晶圆厂、设备、材料等环节,我们判断 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业绩、估值有望迎来双重修复。


下游景气度持续向上传导,晶圆厂稼动率有望回升。由于 2022 年下游需求疲软逐渐传导至 上游制造环节,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开始出现显著下滑,其中存储芯片晶圆厂主动调控投片量 以应对需求大幅下滑所带来的压力,2023 年全年晶圆厂会将维持较低产能利用率水平,但 从下半年开始,随着部分需求开始好转,景气度逐渐向上传导,稼动率有所回调。以中芯国 际为例,2023Q1 产能利用率为 68.1%,Q2 和 Q3 分别提升至 78.3%和 77.1%。我们判断, 2024 年上半年晶圆厂稼动率或将小幅回调,下半年有望迎来全面提升。


先进封装:破局后摩尔时代,重塑半导体产业链价值


先进封装成为超越摩尔定律的重要途径。先进工艺节点下 IC 设计复杂度及设计成本不断提 升。以先进工艺节点处于主流应用时期设计成本为例,工艺节点为 28nm 时,单颗芯片设计 成本约为 0.41 亿美元,而工艺节点为 7nm 时,设计成本快速提升至 2.22 亿美元。即使工 艺节点达到成熟应用时期,设计成本大幅度下降的前提下,相较同一应用时期的上一代先进 工艺节点,仍存在显著提升;此外,设计复杂度的提升也将对芯片良率产生影响,间接提高 了整体制造成本。但随着 AI、高性能计算等应用对芯片性能日益增长的要求,先进封装技术 逐渐成为破局之道。 与传统封装方式相比,先进封装根据应用的要求、性能和成本,采用不同的 I/O 密度和 I/O 间距,可以增强功能、提高性能并提供附加值。根据 Yole 统计,2022 年全球先进封装市场 规模为 443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将增长至 786 亿美元,2022-2028 年 CAGR 为 10.6%, 远高于传统封装市场 3.2%的 CAGR,有望成为未来封测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CoWoS(Chip On Wafer On Substrate)是一种 2.5D/3D 封装技术,可以分为 CoW 和 oS 两个环节,其中,CoW 主要整合各种 Logic IC(如 CPU、GPU、AISC 等)及 HBM 存储器 等,另外,oS 部分则将上述 CoW 以凸块(Solder Bump)等接合,封装在基板上,最后再 整合到 PCBA。CoWoS 可以减少芯片的空间,同还减少功耗和成本,目前是 AI 算力芯片的 主流封装方式。未来随着高端芯片走向多个小芯片、内存,堆叠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在高性 能计算、AI、数据中心、物联网、车用电子等领域,CoWoS 封装技术或将扮演着越来越重 要的角色。


国内企业相继发力先进封装,市场重构下推动各环节价值重塑。随着生成式 AI 应用领域的 不断扩展,先进封装技术将继续推动创新,实现更小、性能更强的电子终端产品。在传统封 装领域已经具备一定竞争实力的国内封装企业,正积极布局先进封装赛道,产业链优质标的 将在激增需求下获得崭新业绩增长空间,我们看好先进封装/第三方测试/封测设备/IC 载板 优质标的受益于先进封装浪潮有望实现价值重估。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电子行业2024年度策略报告:把握创新与复苏双主线.pdf

电子行业企业管理-保险公估人年(电子习题).docx

湿电子化学品行业深度报告:AI赋能,湿电子化学品渐入佳境.pdf

电子商务之电子支付工具.pptx

电子税务局.pptx

管理信息系统电子教学课件.pptx

【信达证券】电子行业2024年度策略报告:把握创新与复苏双主线.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