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面底部指标“亮灯”率提升,杠杆属性资金的压力或已有所释放近期市场在地产数据偏弱、海外地缘问题扰动下再度调整,显示出市场交投热情不高,关注资金面的三个变化:①增量资金规模指标底部波动加大→市场分歧明显、短期难以形成合力,②内资话语权在汇金入市下却有提升,但内外担忧交织下对增量资金缺位的担忧使得内资决策踌躇,资金底部信号中融资活跃度、新发公募已“亮灯”,产业资金几近“亮灯”,③观察四类具备杠杆属性的资金,按年内私募新发及融资净流入高点推测,私募及融资资产或已驶入价格预警区,雪球产品及股权质押资产离价格预警区仍有距离,但或较难进入,这意味着内部资金面的尾部压力或有缓解。上周,央企领衔A股回购增持潮再起,或能有效平滑从政策底到市场底间外资流出的扰动,增强内资话语权:①观察北向vsEPFR口径数据,9月中旬以来配置/交易型北向资金净流出幅度、斜率均边际减缓;②上周北向净流出约240.46亿、交易活跃度回落至7.05%,截至10月18日,上周EPFR流出2.67亿美元,净流出放缓。③上周,国企回购金额达75亿,环比上上周(9亿)大幅提升,且国企为上周增持主要企业。QDII方面,截至上周,QDII存量3403亿份,较8月初增加409亿份,净流入约250亿元。上周散户资金(以小单交易金额衡量)较上上周净流出环比扩大,流出312.83亿元,预估证券开户变化趋势小幅下降至0.87,仍处于5月中旬以来趋势性下行通道中。上周ETF净流入63.47亿元,相比7-8月申购额快速回落;结构上,消费、中游制造大类板块ETF净流入居前,行业角度中,TMT、公共产业板块净流出,医药生物、传媒及电子等ETF净申购规模居前。上周融资资金净流入13.3亿元,环比回落,融资活跃度略有下降(8.46%),结构上,上周家电、国防军工、食品饮料交易活跃度上升幅度居前,综合金融、建筑、消费者服务融资交易活跃度下降幅度居前。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15.23亿份(上上周:15.92亿份),环比基本持平,处底部修复区间;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小幅下降至76.64%、预估申赎比环比回升至0.76,显示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的申购意愿增强。最新(截止10.13)私募基金权益仓位为79.7%,近期仍震荡;供给角度,上周产业资本净减持17.04亿元,环比上升,医药生物/电子/基础化工等行业净减持规模居前;上周新增IPO数量持平,定增募集资金121.34亿元,可转债募集资金15.30亿元,上周解禁规模366.49亿元,本周解禁市值820.06亿元,股票供给侧压力环比有所上升。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36.31亿元,环比上上周净流入额(75.3亿元)规模回落,表明内地投资者对港股市场信心有所回落,医药(23.54亿元)、消费者服务(10.65亿元)、通信(5.74亿元)等板块净流入规模居前,石油石化(-16.75亿元)、传媒(-10.04亿元)、银行(-6.51亿元)等板块净流出规模居前;整体外资方面,上期(10.7-10.11)海外共同基金净流出港股4.67亿美元,其中主动型外资为流出主力(3.57亿美元);上周恒指沽空比例环比小幅上升,沽空压力增加;上周港股公司回购案例数(172起)环比增加,回购金额(16.82亿港元)环比下降。
市场当前增量资金规模仍停留在底部震荡区,且自8月以来,增量资金规模的波动有所增强→市场分歧仍较大,各类资金短期难以形成合力,市场或偏震荡运行。上周机构资金净流出253.27亿元,环比上上周(92.08亿元)环比下降,差异主要源于北向资金流出、融资资金流入放缓,总体资金净流出566.10亿元,环比上上周(净流出155.85亿元)有所上升。上周我们提到汇金入市、规范限售股减持下内部资金话语权或有提升(10.17《内部资金定价权正在提升》),但考虑到当前内外扰动交织,对后续增量资金的不确定使得内资在入场方面颇有踌躇。近期市场调整较多,指数突破压力位使得投资者对内部资金面的尾部风险关注度提升,我们这里对融资资金、股权质押、雪球产品和私募产品四类杠杆属性资金当前的压力状况进行测算:融资资金:假设平仓线40%、预警线50%、参与投资者平均杠杆率为3倍,测算4-6月份入场的增量融资资金的压力(4-6月份融资资金净流入规模较大、交易活跃度提升较多),当前融资资金资产价格或已驶入预警区间;私募产品:假设预警净值0.8、平仓净值0.7、私募平均杠杆率为2倍(《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运作指引》要求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总资产不得超过该基金净资产的200%),测算1-3月份新建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的压力(1-3月份新成立私募证券基金规模较大、权益多头仓位提升较多),当前私募证券基金资产价格或已驶入预警区间;股权质押:假设平仓线140%、预警线160%、质押比例按板块假设(主板60%、创业板/科创板50%),测算目前存在股权质押的资产的压力,当前股权质押资产离预警区域仍有一段距离;资料来源:Wind,Choice,EPFR,私募排排网,华泰研究
散户资金:7月开始散户资金累计流入进入平台期,转为ETF申购(对应7、8月ETF净申购额快速提升),9月开始散户资金净流出、ETF净申购明显放缓,说明居民资金入市意愿下滑,10月至今散户资金入市意愿有所修复,预估开户指数回升,目前跟6月末的水平类似;杠杆资金:9月中旬融资保证金下调后,融资资金有明显回升,9月中旬至今为累计净流入,融资交易活跃度快速回升;公募资金:公募新发仍较为低迷,变化不大,9月以来ETF净申购额快速回落,电子、医药ETF流出额较多;私募资金:2023年10月13日,权益多头仓位为79.7%,变化不大;北向资金:净流出较8-9月有所减缓(配置型和交易型流出规模差异不大),交易活跃度开始从高位回落(但还处于较高区间),结构上上周汽车、电力及公用事业净流入规模居前。供给侧:供给侧压力显著减小。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减持17.04亿元,环比增加1.6亿元。一级市场新增IPO规模21.01亿元,较上上周减少15.40亿元。上周定增募集资金121.34亿元;上周周度解禁市值366.49亿元,较上上周减少851.23亿元。向后看,本周周度解禁市值820.06亿元,解禁带来的资金流出压力或将有所增加。上周散户资金(以小单交易金额衡量)净流出312.83亿元,环比幅度上升;散户资金开户的前瞻高频指标上周预估证券开户变化趋势为0.87,环比下降,仍处于5月中旬以来的趋势下行通道中。月度数据来看,9月沪深A股新增开户数133.84万户,同比下跌25.87%。
A股账户新增开户数(月度,万户)杠杆资金方面,上周杠杆资金净流入13.30亿元,较上上周净流入260.33亿元环比略有下降。市场的领先指标——融资交易活跃度上周为8.46%,环比(8.91%)略有下降,融资活跃度的锚——风险溢价近期回升至滚动一年均值以上。分行业来看,上周家电、国防军工、食品饮料交易活跃度上升幅度居前,综合金融、建筑、消费者服务交易活跃度下降幅度居前。
上周新成立偏股型基金份额总计15.23亿份,较上上周发行份额(15.92亿份)环比减少0.69亿份。上周主动偏股型基金权益仓位小幅下降至76.64%(上上周:76.68%)。其中,偏股混合型、灵活配置型基金、普通股票型基金于上周的权益仓位分别下降至79.79%、63.54%和86.59%。
以基金投资者每日申购/赎回基金的金额比例(预估)衡量的公募基金预估申赎比可以反映基金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的申购意愿,上周主动偏股型公募基金预估申赎比小幅上升至0.76,显示投资者对于公募基金的申购意愿增强。
图表20:医药生物、传媒及电子ETF上周净申购规模提升幅度居前(亿元)根据华润信托披露数据,9月私募股票多头平均仓位58.72%,较8月(59.27%)环比下降。根据私募排排网周度私募平均仓位数据,十月(截至10.13)私募权益平均仓位回落至79.73%。
EPFR数据显示,截至10.18,海外共同基金净流出A股2.67亿美元,较上期流出减少。其中海外主动型基金为本期流出主力,海外主动型基金净流出2.11亿美元;海外被动型基金净流出A股0.56亿美元。
上周北向资金(10.13-10.20)相较于前期(9.29-9.13)仓位上调较多的行业有汽车、家电及银行。市值占比方面,家电、煤炭及汽车等行业市值占比上升较多。
上周二级市场重要股东净减持17.04亿元,相比上上周净减持量(15.44亿元)环比小幅上升。分行业来看,按照申万一级行业口径,上周大股东减持额排名第一的行业为医药生物,其次是电子和基础化工,净减持额分别为14.83/3.29/3.09亿元。上周周度解禁市值366.49亿元,较上上周减少851.23亿元,本周周度解禁市值820.06亿元,资金流出压力环比上升。上周二级市场股票回购金额共计72.50亿元,较上期环比减少174.75亿。
截至10月20日,2023年QDII产品共发行45只,发行份额为87.59亿份,上周有1只QDII产品发行。上周,QDIIETF流通份额约为3403亿份,环比回升,处于7月以来持续回升的趋势中,QDIIETF产品资金净流入25.08亿元,环比有所回升。资料来源:Wind,华泰研究上周新增IPO个数为3个,较上上周持平,IPO募集资金21.01亿元,较上上周减少15.40亿元。上周定增股票数量为7个,较上上周增加2个;定增募集资金121.34亿元,较上上周大幅增加105.4亿元;可转债个数为3个,较上上周持平;可转债募集资金15.30亿元,较上上周减少3.22亿元。
整体外资方面,截至10.11,海外共同基金对港股净流出4.67亿美元,持续净流出态势。其中主动型海外基金净流出港股3.57亿美元,较上期净流出规模下降。被动型基金净流出1.10亿美元,较上期净流出规模环比下降。
南向资金方面,上周南向资金净流入36.31亿元,环比上上周净流入额有所回落。分行业来看,周度净流入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医药、消费者服务、通信,净流出排名前三的行业分别为石油石化、传媒、银行。南向资金持仓方面,上周医药、消费者服务、银行等板块仓位上升幅度居前。此外,超(低)配比例上升幅度居前的行业为消费者服务、医药、食品饮料。
估算模型失效:我们采用公募基金净申购/净赎回来估算申赎比,若估算模型失效,则相关指标对于微观流动性的解释变差。数据统计口径有误:若所采用数据的统计口径出现偏差,将引发相应数据的代表性及准确性不足风险。
本人,王以、王伟光,兹证明本报告所表达的观点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对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个人意见;彼以往、现在或未来并无就其研究报告所提供的具体建议或所表迖的意见直接或间接收取任何报酬。本报告由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具备中国证监会批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以下简称“本公司”)制作。本报告所载资料是仅供接收人的严格保密资料。本报告仅供本公司及其客户和其关联机构使用。本公司不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以下统称为“华泰”)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华泰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同时,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价格、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以往表现并不能指引未来,未来回报并不能得到保证,并存在损失本金的可能。华泰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华泰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不是FINRA的注册会员,其研究分析师亦没有注册为FINRA的研究分析师/不具有FINRA分析师的注册资格。华泰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不构成购买或出售所述证券的要约或招揽。该等观点、建议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客户私人投资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华泰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形式的分享证券投资收益或者分担证券投资损失的书面或口头承诺均为无效。除非另行说明,本报告中所引用的关于业绩的数据代表过往表现,过往的业绩表现不应作为日后回报的预示。华泰不承诺也不保证任何预示的回报会得以实现,分析中所做的预测可能是基于相应的假设,任何假设的变化可能会显著影响所预测的回报。华泰及作者在自身所知情的范围内,与本报告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不存在法律禁止的利害关系。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华泰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为该公司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或向该公司招揽业务。华泰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或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交易观点。华泰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华泰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投资者应当考虑到华泰及/或其相关人员可能存在影响本报告观点客观性的潜在利益冲突。投资者请勿将本报告视为投资或其他决定的唯一信赖依据。有关该方面的具体披露请参照本报告尾部。本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的机构或人员,也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因可得到、使用本报告的行为而使华泰违反或受制于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的机构或人员。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无论整份或部分)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需在使用前获取独立的法律意见,以确定该引用、刊发符合当地适用法规的要求,同时注明出处为“华泰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本报告由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制作,在香港由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向符合《证券及期货条例》及其附属法律规定的机构投资者和专业投资者的客户进行分发。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受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监管,是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在香港获得本报告的人员若有任何有关本报告的问题,请与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联系。
•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员或其关联人士没有担任本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有关重要的披露信息,请参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网页https://www.htsc.com.hk/stock_disclosure其他信息请参见下方“美国-重要监管披露”。•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雇员或其关联人士没有担任本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有关重要的披露信息,请参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的网页https://www.htsc.com.hk/stock_disclosure其他信息请参见下方“美国-重要监管披露”。在美国本报告由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向符合美国监管规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发表与分发。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是美国注册经纪商和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的注册会员。对于其在美国分发的研究报告,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根据《1934年证券交易法》(修订版)第15a-6条规定以及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人员解释,对本研究报告内容负责。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联营公司的分析师不具有美国金融监管(FINRA)分析师的注册资格,可能不属于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的关联人员,因此可能不受FINRA关于分析师与标的公司沟通、公开露面和所持交易证券的限制。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是华泰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后者为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任何直接从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收到此报告并希望就本报告所述任何证券进行交易的人士,应通过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进行交易。•分析师王以、王伟光本人及相关人士并不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董事或顾问。分析师及相关人士与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并无任何相关财务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关人士”包括FINRA定义下分析师的家庭成员。分析师根据华泰证券的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获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不时会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户出售及购买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其高级管理层、董事和雇员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证券(或任何相关投资)头寸,并可能不时进行增持或减持该证券(或投资)。因此,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分析师王以、王伟光本人及相关人士并不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董事或顾问。分析师及相关人士与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并无任何相关财务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关人士”包括FINRA定义下分析师的家庭成员。分析师根据华泰证券的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获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不时会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户出售及购买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其高级管理层、董事和雇员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证券(或任何相关投资)头寸,并可能不时进行增持或减持该证券(或投资)。因此,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可能存在利益冲突。•分析师王以、王伟光本人及相关人士并不担任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的高级人员、董事或顾问。分析师及相关人士与本报告所提及的标的证券或发行人并无任何相关财务利益。本披露中所提及的“相关人士”包括FINRA定义下分析师的家庭成员。分析师根据华泰证券的整体收入和盈利能力获得薪酬,包括源自公司投资银行业务的收入。•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不时会以自身或代理形式向客户出售及购买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研究所覆盖公司的证券/衍生工具,包括股票及债券(包括衍生品)。•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其子公司和/或其联营公司,及/或其高级管理层、董事和雇员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所提到的任何证券(或任何相关投资)头寸,并可能不时进行增持或减持该证券(或投资)。因此,投资者应该意识到可能存在利益冲突。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含此期间的股息回报)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股市场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500指数),具体如下: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含此期间的股息回报)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股市场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500指数),具体如下:买入:预计股价超越基准15%以上增持:预计股价超越基准5%~15%持有:预计股价相对基准波动在-15%~5%之间卖出:预计股价弱于基准15%以上暂停评级:已暂停评级、目标价及预测,以遵守适用法规及/或公司政策无评级:股票不在常规研究覆盖范围内。投资者不应期待华泰提供该等证券及/或公司相关的持续或补充信息
法律实体披露中国: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香港: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美国: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成员,具有在美国开展经纪交易商业务的资格,经营业务许可编号为:CRD#:298809/SEC#:8-70231法律实体披露中国: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香港: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美国: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成员,具有在美国开展经纪交易商业务的资格,经营业务许可编号为:CRD#:298809/SEC#:8-70231法律实体披露中国: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香港: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美国: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成员,具有在美国开展经纪交易商业务的资格,经营业务许可编号为:CRD#:298809/SEC#:8-70231法律实体披露中国: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核准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91320000704041011J香港: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具有香港证监会核准的“就证券提供意见”业务资格,经营许可证编号为:AOK809美国: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为美国金融业监管局(FINRA)成员,具有在美国开展经纪交易商业务的资格,经营业务许可编号为:CRD#:298809/SEC#:8-70231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228号华泰证券广场1号楼/邮政编码:210019电话:862583389999/传真:862583387521电子邮件:ht-rd@htsc.com北京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A座18层/邮政编码:100032电话:861063211166/传真:861063211275电子邮件:ht-rd@htsc.com北京北京市西城区太平桥大街丰盛胡同28号太平洋保险大厦A座18层/邮政编码:100032电话:861063211166/传真:861063211275电子邮件:ht-rd@htsc.com华泰金融控股(香港)有限公司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99号中环中心58楼5808-12室电话:+852-3658-6000/传真:+852-2169-0770电子邮件:research@htsc.comhttp://www.htsc.com.hk华泰证券(美国)有限公司美国纽约公园大道280号21楼东(纽约10017)电话:+212-763-8160/传真:+917-725-9702电子邮件:Huatai@htsc-us.comhttp://www.htsc-u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