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四十年
| 私募股权投资20世纪初期起源于美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一些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成熟的国家,私募股权投资已经成为仅次于银行贷款和IPO的重要融资方式。
| 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迅猛。20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的概念开始引入中国,1986年,成立了“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成为我国本土第一家创业投资机构。在本土股权投资萌芽的阶段,由于当时民营资本发展较弱,市场开放程度有限,我国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设立与发展主要由政府主导。
| 相关制度逐渐完善,加上较为宽松的监管环境,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快速扩大,到2017年底,在中基协登记的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数量迅速达到2.8万家,管理基金规模超过7万亿元。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下也孕育出了百度、阿里、腾讯等未来的互联网巨头,投资中国市场的中外投资机构也从中获得了丰厚的回报。
—中国市场概览
| 截至2022年12月,大中华区私募股权与创业投资行业的总资产管理规模达1.6万亿美元。2016-2022年间,行业的可投资金额(drypowder)也稳步攀升,2022年12月达2160亿美元。
| 通过与客户沟通我们发现,当前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利率波动、中美贸易争端等因素已经引发基金管理人出现谨慎情绪。他们表示,如果要找到稳定又优质的项目,并兼顾估值合理、交易完成后能够顺利退出,仍然十分困难。
| 但是从2020年至今,行业年复合增长率仍有3.24%,且整个市场中仍然存在相当一部分资金尚未匹配到合适的投资机遇。
| 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在2016年以前不相上下,此后每年人民币基金规模屡创新高,目前已经是美元基金规模的4.5倍。截至2022年12月,大中华区人民币PEVC基金和美元PEVC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分别约为1.27万亿美元和2800亿美元。
—投资者展望
| 2023年疫情动态清零政策的放开令投资者重拾对中国经济的信心。但是,政治不确定性和对互联网及教育等行业日趋严格的监管,令投资者对投资中国变得更加谨慎,中国PEVC行业的资金流入也受到了股市估值的影响。2023上半年投资者展望调研显示,尽管存在政治局势紧张和监管改革等不利因素,但仍有34%的受访投资者认为中国是新兴市场中最具VC投资吸引力的市场,24%则认为中国是新兴市场中最具PE投资吸引力的市场。全球科技竞争的背景下,国家突出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本土人民币基金主导中国PEVC市场,热门投资赛道包括I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
| 值得注意的是,家族办公室已经开始增配另类资产。今年6月出版的亚太地区家族办公室报告显示,出于对股市下跌导致的估值担忧,近半数受访家办认为未来12个月内其持有的私募股权资产将下跌。但这并不影响亚太地区家办继续投资私募股权:仅有21%的受访家办计划未来12个月内减配私募股权,他们表示可以通过在当前估值较低时进场,并从资产的长期增长中获益。加之香港推出家族办公室税收优惠法案,粤港澳大湾区也存在巨大的投资机遇,因此我们预计长期内将有更多资金流入大中华区,更多外国高净值人士将在香港设立家族办公室。
| 总体而言,PEVC行业的未来展望仍受到股市表现、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而LP谨慎的投资态度也必然会影响市场资金流动。但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PEVC市场,其重要性不容忽视。中国市场的消费力、对科技创新进步的追求以及大湾区的重要投资机遇,将继续吸引投资者兴趣。
➢近年,面对风云变换的国际竞争格局,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日益凸显。在此过程中,股权、创业投资积极调整自身的定位,践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宗旨,成为科创企业直接融资的主要渠道之一,支持和推动科技创新。支持股权、创业投资发展壮大也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对银行保险的出资释放“松绑”信号,吸引更多周期长、资金体量大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开展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一方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推进全面注册制,试点私募基金份额转让平台,推动S基金发展,拓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退出渠道。2022年,在内外部环境双双承压的情况下,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的募资规模总量维持在2万亿元以上,市场整体保持韧性。
➢伴随着中国的私募股权投资的发展,极具中国特色的政府引导基金也逐渐从探索走向成熟和升级,时至今日,政府引导基金已经成为私募股权投资市场上的重要力量。政府产业引导基金通过基金运作扶持创业型或科技型企业发展,利用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作用,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特定的产业投资领域,在整合区域产业资源、推动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