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2023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

产出方面


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受益于去年较低基数,二季度工业生产同比增长4.5%,较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但是也要看到,相对于服务业来说,工业生产的表现依然偏弱,去年较低的基数并未给工业增加值带来较高的增速。企业依然处于去库存的阶段,工业利润下降,叠加出口增速放慢等因素,工业生产仍面临压力。展望未来走势,高炉开工率、水泥运转率等高频数据显示,7月产能利用率有所回升,生产动能预计将进一步恢复。


需求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5%,较一季度继续提升。上半年社消零售增速8.2%,较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特别是餐饮、旅游等服务性消费回升明显。不过,从过去两年平均增速来看,一季度为4.5%,二季度为2.8%,二季度消费增长动力已有所回落,距离疫情前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当前消费修复动能仍然温和,居民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展望前期,收入增速回暖将为下半年消费稳定增长提供保证,随着宏观政策在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新能源汽车等大宗消费领域进一步发力,消费有望延续复苏态势。


投资方面


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放缓1.3个百分点,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房地产投资拖累加大。民间投资依然低迷,上半年同比下降0.2%,连续两个月录得负增长,反映企业家信心仍然不足,市场投资的内生动力未有效激发。展望前期,在政策支持下基建投资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制造业投资在高技术和装备制造业的支撑下也将保持一定韧性,房地产投资由于当前房地产销售依然面临压力,房地产投资链前端的拿地以及新开工面积仍在下降,未来房地产投资还将会低位运行一段时间。


出口方面


以美元口径计算,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下降3.2%,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7个百分点。今年前四个月,在前期积压订单集中释放以及新能源产品优势增强等因素的支撑下,中国出口好于其他主要出口型经济体,也好于市场预期。不过5月份以来,随着外需进一步走弱叠加基数抬高,出口增速重新转负。贸易伙伴方面,俄罗斯、中亚五国和非洲成为上半年中国外贸的主要增长点,但与欧美等发达经济体的贸易增速延续去年的回落趋势,与东盟外贸增速也转为负增长,欧美终端需求走弱对中国与东盟贸易的负面影响已有所显现。展望前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短期内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动力不足,我国出口增长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不过“新三样”等新能源产业链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具有较高的可持续性,有助于缓解海外需求不足对我国出口的拖累。

【毕马威】2023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

报告预计随着居民收入的改善,叠加政策支持和消费意愿的回升,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将继续增强。此外,创新动能持续赋能经济增长,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将对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预期中国经济2023年有望实现5.5%的增长。


产出方面,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点。


但是也要看到,相对于服务业来说,工业生产的表现依然偏弱,去年较低的基数并未给工业增加值带来较高的增速。


需求端,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持续增强,二季度最终消费支出拉动经济增长5.3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5%,较一季度继续提升。


不过,从过去两年平均增速来看,距离疫情前水平仍有不小差距,当前消费修复动能仍然温和,居民消费信心有待进一步提振。


投资方面,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8%,较一季度放缓1.3个百分点,其中基建和制造业投资继续发挥支撑作用,房地产投资拖累加大。


出口方面,以美元口径计算,上半年中国出口同比下降3.2%,降幅较一季度扩大1.7个百分点。


展望前期,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制造业PMI仍处收缩区间,短期内国际市场需求回暖动力不足,我国出口增长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财政政策方面,低基数以及经济恢复性增长带动财政收入持续改善。


货币政策方面,上半年我国货币政策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切实服务实体经济。


国际方面,7月IMF发布了最新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报告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测值上调至3.0%,较4月预测值高出0.2个百分点,2024年预期保持不变。

【毕马威】2023年三季度中国经济观察
上一篇

【CTR移动用户指数事业部】2023年上半年广告市场投放数据概览

2023-11-20
下一篇

【云计算开源产业联盟】中国DevOps现状调查报告2023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