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通院】工业互联网术语与定义(版本1.0)
1、工业互联网定义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业系统全方位深度融合所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生态,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关键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对各类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馈,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发挥制造装备、工艺和材料的潜能,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创造差异化的产品并提供增值服务。
工业互联网包括网络、平台、安全三大体系,其中网络是基础,平台是核心,安全是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是支撑制造源泛在连接、弹性供给、高效配置的载体,主要包括四大层级,即边缘层、IaaS层、PaaS层和SaaS层。
2、工业互联网政策环境演进
2015年,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工业互联网”;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提出研究工业互联网网络架构体系,引导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基础共性标准、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及推广。这一时期工业互联网多以“互联网+”“两化融合”的形态出现。
2017年1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确立了工业互联网的战略发展地位,明确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任务和路径。此时《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版本1.0)》《工业互联网标准体系框架(版本1.0)》相继发布,工业互联网领域已涌现出一批典型平台和企业。
2017年后,工信部作为工业互联网发展的主要推进机构,一方面针对工业互联网细分领域,如在工业控制系统、工业互联网APP、工业互联网平台等领域不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完善工业互联网标准、评测体系,并开展试点示范项目申报和经验推广工作。
截至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已顺利实现起步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平台打造、优质企业及供应商培育、新模式新业态发展方面初具成效。2021年1月,工信部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了五方面、11项重点行动和10大重点工程,着力解决工业互联网发展中的深层次难点、痛点问题,推动产业数字化,带动数字产业化,未来三年将是我国工业互联网的快速成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