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

《报告》指出,随着餐饮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餐饮行业发展韧性、抗风险和抗冲击能力不断增强,为推动餐饮行业稳步发展、促进新增就业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外卖对餐饮行业的促进作用越来越突出。报告指出,外卖已经成为餐饮数字化的代表形态,也是未来引领餐饮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2021年限额以上单位餐饮配送及外卖送餐服务营业额年均增速超过15%,其中2021年比上年增长超过30%,增速明显快于餐饮业整体水平。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2022年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不含团餐)比重约为25.4%。外卖对餐饮业增量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不少餐饮商户也通过线上平台获得更多订单。美团研究院2020年一份问卷调查显示,分别有83%和83.4%的受访商户表示开通外卖帮助自己扩大了服务半径或增加了收入,有近6成商户表示上线外卖增加了营业流水。


为此,《报告》建议,大力推动以外卖为代表的新业态高质量发展。相关部门应研究制定餐饮业数字化专项支持政策和发展方案,引导和鼓励餐饮业数字化发展,为餐饮平台、餐饮企业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指导性、纲领性规划文件;鼓励平台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并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高质量推动外卖行业发展。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餐饮业数字化发展报告

报告首次对餐饮业数字化的内涵进行了界定,提出餐饮业数字化是产业数字化在餐饮业应用的具体表现,是餐饮业相关主体将数字技术应用到餐饮生产、采购、运营、营销、交易、管理等餐饮业各流程和环节,以数据要素化为主要驱动力量,以效率和质量提升为主要特征,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多场景需求为目的,推动餐饮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报告指出,随着互联网等数字技术的发展渗透,新技术、新模式不断涌现,中国餐饮业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在稳增长稳就业、提升政府治理、助力企业发展、保障食品安全、弘扬中国饮食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一是随着餐饮业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餐饮行业发展韧性、抗风险和抗冲击能力都不断增强,为推动餐饮行业稳步发展、促进新增就业奠定了基础。二是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正在快速融入餐饮业监管各个环节,成为政府治理重要抓手。三是餐饮数字化能够推动企业拓展销售渠道、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创新活力,助力餐饮企业提升效率、增加收入。四是利用餐饮数据能够实现食品安全的全生命周期监测,为食品安全装上一道更为规范的智慧“保险”。五是通过线上宣传营销、建立数字标准等多种方式,餐饮业数字化有利于弘扬中国饮食文化,助力中国饮食行业走向世界。


报告指出,下一步应充分发挥我国餐饮行业的数据优势、平台优势、制度优势、生态优势,引领餐饮业数字化发展。一是以数据要素为核心,加强餐饮业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交易流通,为餐饮企业、平台、政府提供数据支撑。二是以行业治理为抓手,加强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市场秩序,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餐饮业主体实现数字化转型提供制度基础。三是以构建餐饮数字化新生态为关键,通过强化政府与企业协同合作、加强消费者与餐饮企业互动,构建平台企业、餐饮企业、消费者和政府良性互动的生态体系。四是以平台企业为引领,通过为链上企业提供数据采集和分析服务,帮助链上企业提升业务贯通和协同能力,提高整个餐饮行业数字化水平。五是加快发展餐饮行业新业态,通过推动在线外卖、新型零售、餐饮跨界融合发展等,更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报告认为,为加快推动餐饮业数字化发展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研究制定餐饮业数字化专项支持政策和发展方案,引导和鼓励餐饮业数字化发展。二是明确餐饮业数据要素确权机制,加快餐饮业数据要素交易流通,探索餐饮业数据要素收益分配模式,不断提升餐饮数据要素化水平。三是强化平台赋能引领作用,鼓励平台企业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推动平台企业及其共生中小微餐饮企业共同发展。四是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政策,鼓励培育餐饮业数字化人才,制定触达性强、优惠力度高、有效便捷的财税金融支持方案。五是秉持包容审慎监管方式,研究制定支持以外卖为代表的餐饮行业新业态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和方案,充分发挥其丰富供给、促进消费、稳定就业用。


上一篇

【华为】迈向智能世界白皮书2023-自动驾驶网络(ADN)篇

2023-11-30
下一篇

【新华网&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潮玩产业发展报告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