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研究报告2022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提出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新形势下,研究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情况,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彰显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低碳成色、更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具有现实意义。


鉴于此,本报告选择了20余家代表性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兴主体(售电公司、增量配售公司、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根据企业公开披露数据信息和相关调研资料,结合企业2021~2022年度低碳转型实施进展,设置了27项企业低碳转型年度议题,包含6项框架议题和21项细分议题。框架议题总结代表性企业在低碳发展、低碳服务、低碳管理维度的主要实践进展;细分议题选取企业低碳转型典型实践案例,展示项目实施成效、总结有益经验做法。


在此基础上,研判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趋势,分析电力企业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进行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展望,提出促进电力企业深化低碳转型的行动倡议。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优化电力供应结构,创新低碳服务模式,推动管理绿色升级,企业低碳转型实践焕发蓬勃生机,带动电力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全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41克/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

【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研究报告2022

综合考虑电力企业在推动低碳转型过程中的产业发展布局、用能用电服务、管理提质增效等主要影响因素,将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总体划分为低碳发展、低碳服务、低碳管理3个主要维度,分维度梳理分析各类电力企业推动低碳转型的典型案例和有益做法。低碳发展:聚焦电力企业主营业务低碳发展布局和创新驱动主业转型升级,包括增量业务布局和存量业务优化,重点关注发电企业的发电业务、电网企业的输配电业务、新兴主体的售电/负荷聚合/综合能源服务业务。


电力圆桌(全称电力可持续发展高级圆桌会议)项目于2015年9月启动,旨在紧扣应对气候变化、调整能源结构的国家战略,邀请业内专家和各利益方参与,共同探讨中国电力部门低碳转型的路径和策略。通过建立一个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平台机制,电力圆桌将各方关心的、有争议的、目前决策困难的关键问题提交到平台讨论,选出核心问题委托智库开展高质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和政策建议提交到平台征求意见,从而支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推动中国电力行业的改革和可持续发展,提高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提供了方向指引。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1〕23号)提出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提升绿色创新水平。新形势下,研究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情况,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彰显电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低碳成色、更好满足全社会日益增长的绿色电力消费需求具有现实意义。鉴于此,本报告选择了20余家代表性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兴主体(售电公司、增量配售公司、虚拟电厂运营商、综合能源服务商等),根据企业公开披露数据信息和相关调研资料,结合企业2021~2022年度低碳转型实施进展,设置了27项企业低碳转型年度议题,包含6项框架议题和21项细分议题。框架议题总结代表性企业在低碳发展、低碳服务、低碳管理维度的主要实践进展;细分议题选取企业低碳转型典型实践案例,展示项目实施成效、总结有益经验做法。在此基础上,研判电力行业低碳转型趋势,分析电力企业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进行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发展展望,提出促进电力企业深化低碳转型的行动倡议。


2022年,中国电力企业统筹能源安全保障与绿色低碳转型,持续优化电力供应结构,创新低碳服务模式,推动管理绿色升级,企业低碳转型实践焕发蓬勃生机,带动电力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全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41克/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相当于减少国内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

【中电联电力发展研究院】中国电力企业低碳转型实践研究报告2022
上一篇

【艾瑞咨询】2023年中国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研究报告

2023-11-20
下一篇

【IDC】计算机行业:下一代计算机超能云终端白皮书

2023-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