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同咨询行业洞察】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
2020年9月,致同中国发布了关于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的调研报告。报告中,致同中国高度提炼了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并分享了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
致同中国在《致同咨询行业洞察——生命科学与健康行业》中高度提炼了中国医药行业的现状,并分享了医疗行业的最新动态。
致同中国对医药行业的
洞察与前景展望
从短期来看,新冠疫情的全球爆发直接推进了疫苗及防控等相关产业急速发展,加速了医药及医疗产业向新商业模式开展转型。从国内来看,“4+7”带量采购持续落地、医药企业合规的强化、CMO 产能转移以及数字医疗蓬勃发展等一系列行业新趋势,将给行业参与者带来管理上的持续挑战和新机遇。在此大背景下,进行业务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已经成为相关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
新冠疫情全球爆发,
加速互联网+医疗发展
2020年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常见病、慢性病患者在互联网医疗机构复诊可依规进行医保报销。该项政策的推出,意味着处方外流道路上的医保支付得以打通。在此影响下,医药电商迎来新的机遇。而对于制药企业来说,迅速抢占处方外流后的市场,进行有效整合渠道是新形势下的突破口。此外,疫情期间,区域信息化建设和医疗公卫一体化建设使得疾控部门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医院流行病住院情况,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同时,5G 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丰富了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手术、实时病患监控等场景,远程医疗进一步普及,一定程度上缓解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问题。这些新兴技术加快了医疗产业的优胜劣汰和转型升级,要求企业积极调整业务方向并对企业结构进行相应调整。
“4+7”带量采购常态化,
重塑医药行业格局
2020年1月,国家医保局牵头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取消试点地区限制,进一步完善招采机制,实现一次招采全国同步实施,推进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制度的常态化。同年7月,上海阳光医药采购网正式发布《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文件(GY-YD2020-1)》开展第三批集采,顺延了第二批集采的基本构架和规则,并在局部进行了微调。此次价格降幅(平均降幅53%)与“4+7”带量采购(平均降幅52%)和第二批带量采购(平均降幅53%)基本持平,总体来看价格降幅正逐渐走向常态化。仿制药的大幅降价和医保控费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低成本规模化与制剂差异化将成出路,这将考验企业的质量控制能力、资金规模、生产成本等管理能力。
DRG(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助力实现医保控费
2020年6月,按照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安排,国家医保局组织制定了《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细分组方案(1.0版)》,以落实试点工作“三步走”目标,指导各地规范 DRG 分组工作。2020年上半年时间内,北京、天津、河北等省市地区相继开展和完善了关于 DRG 付费的改革和落实。全国30多个 DRG 国家付费的试点城市也已确定,预计在2021年全面铺开。按照DRG相关疾病组支付医保,可以使支付标准从”单个药品/检查”变为“单个诊断组”,从而规避过度医疗,实现医保更加合理化的使用。
打击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等不正之风
2019年6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开展2019年度医药行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工作的通知》,选取了77家医药企业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将费用成本作为重点,延伸检查关联方企业和相关销售、代理、广告、咨询机构,部分场景下甚至穿透到相关医疗机构,目标直指不合规行为及商业贿赂。在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20年7、8月份违法税收案件信息中,有35家药企被通报,涉及虚开发票的就有34家,其中大部分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虚开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药企税务合规成为药企又一条“生命红线”,在调整企业发展方向与销售渠道的同时,企业的内部控制与合规,尤其是税务合规,必须得到重视。
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
促进 CMO 市场发展
2019年12月,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正式执行,MAH(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制度结束4年试点,全面推开。MAH 制度推动我国制药产业专业化分工的细化,是我国药品注册制度由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的“捆绑制”向“分离制”转型的突破口,使得药品研发、生产和销售实现分离,直接促进 CMO 快速发展。同时,MAH 制度使得持有人的利益能得到保障,药品管理责任从分散制转变为统一制,药品全生命期管理都由许可持有人负责。此外,MAH 将促进 CMO 不断向上游 CRO 领域延伸,形成 “CRO+CMO” 一体化运作模式,同步药企研发各阶段,实现各环节数据精密衔接,保障药品质量稳定性。对于 CMO 企业来说,及时抓住行业发展契机,快速提升管理水平和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致同中国为医药行业客户
提供全方位优质服务
中国医药行业经历结构性转型之际,医药研发、制造、销售企业以及医疗机构、药店连锁企业等均面临着战略转型、组织变革、绩效改善、合规管理等一系列课题。致同中国的生物医药与健康行业专家团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审计、税务服务,助力客户实现增长潜能,驾驭变革时代。
借助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春风,致同中国咨询团队也为诸多制药企业提供 IPO 上市辅导、上市审计、企业税务筹划、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等全方位专业服务。
致同中国在积极协助制药企业确立市场进入战略及发展路线,抢占市场先机并扩大市场占有率;助力企业实现组织变革,强化核心业务,重新评估、整合非核心业务,以促进企业的高速发展。致同高度重视组织结构再造后运营管理的落地,例如:数字化转型、业务流程再造以及自动化操作等。同时,通过深入调研,致同与企业共同寻找更加合适的市场定位、并购对象并且为贵公司度身定制开源节流的绩效改善方案,以切实帮助仿制药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
我国的药物创新正迎来新的机遇。国家提供了加速创新药审批的政策保障,也积极推进罕见病药物研发进程。致同中国立足创新型药企,共同探讨高效进入市场并长期立足于市场的最优策略。由于前期需投入高额的研发成本,资源整合亦是中国制药企业的一项重大课题。致同中国的专业服务为企业在研发期开拓融资渠道、开展企业并购及并购后的整合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的见解和沟通渠道。
在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医药行业尤其需要在内控与合规体系的加持下稳步前行。致同中国借鉴行业领先实务经验和风险管理及内控管理框架,协助制药企业建构或优化内控管理体系,提供全面风险管理,以辅助药企识别并应对潜在风险;能够从医药购销领域反商业贿赂等国家法规出发,深入调查并识别特定舞弊风险以尽可能消除舞弊。致同亦从流程再造、IT 系统导入、员工培训等层面切实帮助企业落地内控合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