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财智库】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监管白皮书:中国AI治理的独立思考

自1956年“人工智能”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已过60余年,此间,人工智能从虚化的代码逐渐转化成实践应用,催生出一批批商业故事。不过,人工智能规模化商用并非坦途,概念的火热一直以来未能助推技术突破与商业应用。


时间来到2022年,生成式AI发展为人工智能发展再注入一针强心剂。ChatGPT横空出世,被视为通用人工智能的起点和强人工智能的拐点,引发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人工智能发展似乎找到了自己的主流叙事。


不过,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带来了监管难题。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中国正在摸索自己的AI治理路径。南财合规科技研究院与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推出《中国AI治理的独立思考——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白皮书》,通过分析生成式AI的发展现状、政策导向、实操中面临的风险,以及各国的监管路径,以期为未来的AI治理提供有益思路。

【南财智库】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监管白皮书:中国AI治理的独立思考

2022年被认为是“生成式AI元年”,Dall-E2、Midjourney、StableDiffusion等文生图应用的出现引起广泛关注;12月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更是使得生成式AI的风头一时无两。自1956年概念的首次提出至今,人工智能技术已发展超60年。然而,时至今日,其仍未实现大规模应用。生成式AI的出现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了新纪元,机器开始能够模拟人类的创造性思维,并有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幅跃进。


根据技术实现及应用路径,生成式AI可以细分为数据层、算力层、模型层和商业化应用层。数据层包括数据提供、数据分析以及标注等环节;算力层是AI训练的基础设施,包括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高性能的AI芯片;模型层位于生成式AI的中游,是生成式AI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商业化应用层则涵盖文本、音频、图片、影片的生成等,是产业链的最下游,但也是AI能否大规模应用、能否真正创造价值的关键。


可以看到,2023年各类大模型井喷式爆发,上中下游产业链持续高涨,技术应用热潮席卷全球。


热潮之下,各国、地区对于AI规则的“军备竞赛”已然开始。当欧盟正试图通过专门的《人工智能法案》来展现他们对于生成式AI基于风险的治理思路时,中国在7月发布的《办法》则体现其对于生成式AI治理的不同思考。“发展”正逐渐成为中国AI治理的第一视角。


与此前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有较大的思路调整,“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单设了“技术发展与治理”章节,同时也新增了不少有力措施来鼓励生成式AI技术发展。

【南财智库】生成式人工智能行业发展与监管白皮书:中国AI治理的独立思考
上一篇

【罗兰贝格】通用人工智能行业的曙光: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影响

2023-11-16
下一篇

【亚马逊】利用生成式AI解决方案重塑客户体验

202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