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位】2021年度十大前沿科技报告
我们正处于一个崭新的技术创新周期,生命科学进入数据驱动时代、侵入式脑机接口落地、新型AI芯片引领后摩尔时代、XR和AI生成虚拟内容催熟元宇宙……种种现象放在一起,都在表明这是时代级的变革,也是我们每个人面临的机遇。
报告特别指出,能够提供多样信息、脱离现实束缚的虚拟世界正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架空于现实的影音作品、大型游戏等能够提供部分体验,但其沉浸感和整体效果相对有限。虚实相生将成为下一阶段虚拟世界发展的重点。由于能够基于数据和生成能力发挥自己的创造性,AI将通过提升内容生产效率、降低内容生产门槛,帮助人类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象与创意,搭建起内容丰富、还原度高的虚拟世界。同时也以XR等新交互方式,引导我们走向内容更具沉浸感、更为真实的第二世界。
报告认为,随着深度学习的发展,AI生成虚拟内容正在文本、图像、视频,甚至AI训练数据等多个创作领域落地深化,甚至出现了同时覆盖多模态的虚拟人技术。过去,AI在视觉领域的内容生成主要集中在2D领域,制作难度按照图像-录播-直播递增。随着沉浸式体验成为一种愈发明显的趋势,AI+3D的虚拟内容,包括VR/AR产业、三维交互、数字孪生都将成为虚拟内容生成的新的发力点。
影谱科技的核心技术“AI影像生产技术”是AI生成性技术的典型代表,根植于计算机视觉技术、XR等前沿技术,在虚拟内容生成领域有着天然优势:影谱科技推出的AI影像工业化引擎AGC被头部传媒机构、知名电视台、电信运营商、短视频平台、文化场馆、科教机构等广泛采纳,打造虚拟主播、虚拟导览、虚拟教师等各类虚拟数字人,同时可构建虚拟演播室、虚拟课堂、虚拟竞技场等多种数字场景,观众将切身感受沉浸式、互动式的视觉效果。此外,影谱科技推出的数字孪生引擎ADT,将AI生成技术与数字孪生技术相结合,与影谱持续完善的AI生成产品矩阵组合,为数字商业提供底层支撑,影谱数字商业从“数字商品”切入进行虚拟内容规模化生产,因为有AI自动化生成技术加持,影谱科技ADT引擎不仅支持物理环境下的商业内容服务虚拟“复制”,亦支持脱离物理环境和数据的、依托AI生成技术下的数字商业服务,如3D虚拟柜员、虚拟发布会、3D虚拟Mall、虚拟3D培训等,还可以在多个平台以AR/VR/MR的形式实现沉浸式虚拟交互。
AI虚拟内容生成的广泛应用使得内容制作从早期的高度依赖人,开始逐渐向“人力+算力”转变,在极大降低创作门槛的同时,推动内容高度定制化和创作民主化,而这将使得未来的内容产业发生巨大变化。
市场现象表明,AI虚拟内容生成已在全球范围内流行起来,并在AI内容制作、内容治理、内容商业化方面形成了全链条的良性循环。在此过程中,XR对视觉和空间数据的需求通常依赖于AI技术,从而实现动作捕获、重建处理和上下文理解等关键目标,AI与XR这两个市场将继续重叠,并创造大量机会。包括华为、影谱科技、网络运营商等在内的硬件、网络、内容生态这三大产业链的发展都很好地认证了这一趋势。
以CRISPR-Cas9为代表的基因编辑技术,正在一步步走向成熟,从实验室迈向临床应用。
去年6月,全球首个人体体内CRISPR基因编辑临床试验结果公布。两家公司——Intellia和Regeneron联合给出的临床数据首次证明,体内疗法能有效抑制遗传病相关的蛋白质表达。
国内,博雅辑因的相关CRISPR疗法研究产品ET-01已成国内首个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开展床试验的基因编辑疗法产品。
在寻找到合适的基因递送载体、进一步深化基因组学研究,并解决长期稳定性等问题后,基因编辑将为疾病治疗和物种改造开创新蓝海。
基因疗法方面,理论上能彻底治愈所有先天性基因缺陷引起的遗传病、基因突变引起的癌症。同时,在血液瘤、罕见遗传病等基因相关疾病意义重大,有望为更多疾病填补疗法空白。
除此之外,基因编辑还可与细胞治疗结合,完成CAR-T细胞疗法等体外基因治疗。
在业界看来,由于可基于病患情况快速且针对性制备患者所需细胞(尤其是同种异体细胞),未来有望推进重大疾病的个性化治疗,并改变过往药物标准化生产及分发的医疗流程。
而在合成生物学上的应用,可利用不同的基因控制模块创造更为复杂的生物系统。
分子育种,作为代表领域之一,相较于传统利用表型与自然选择筛选方式,结合基因编辑后可以有目的性地改变物种的应激耐受性、组成、产量、繁殖等性状,缩短物种驯化周期,创造性状更加优良的物种。
此外,在辅助其他医疗手段、DNA存储等领域也正在发挥作用。
简单总结,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生命科学研究有望实现「精准规划+精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