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量算数】住造美好家·2022中国理想居住观察报告

家居被当作房地产的下游市场,其发展一直与房地产行情的优劣息息相关。近几年房地产下行的市场,不免为家居行业的发展陇上阴霾。但是相比房地产的重伤,家居行业似乎开始跑出了自己的道路。


首先是,重线下的家居行业开始在线上大放异彩,小到建材零件,大到家具家电,都在线上渠道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其次是用户的变化。当有了更便捷的方式可以实现心中理想的家,谁还会愿意费时费力呢,因此家居用户对线上资讯的关注度表现出明显的提升,也愿意尝试各种线上的工具解决自己的问题。


最后,巨量算数发现,当代人心中对于居住开始有了更多的思考,尤其是长久的居家后,唤起了更多人想要翻新房屋的想法,寄希望于家可以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栖息之地的一个空间。因此,巨量算数联合住小帮居住研究院开启了关于当代人理想居住的研究课题,通过数据洞察揭示当代人理想居住的样子。

【巨量算数】住造美好家·2022中国理想居住观察报告

居住一词包含的两层概念:居和住,往往是大众对于居住的理解:先有居(房屋),才有住(体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人对于居住的理解,不再停留在房屋本身,开始更多追求居住的价值。


通过调研数据巨量算数发现,用户对于打造理想的居住环境,关注点体现为三个方面:房屋基本属性、居住体验、心灵和审美归属。从整体来看,用户对于居住软性价值的追求高于居住的硬性指标,居住归属感相关选项的用户占比均高于其它两个方面。


随着居住在房子里的我们在成长,随着时间推移带来的角色转变,使得家也是一个在成长的个体。用户在打造理想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喜好、习惯、隐私也全部归入其中,在家里可以轻松做真实的自己,这才是【理想的家】。


下面,巨量算数将从房屋属性、居住体验和风格审美三个方面展开,描绘对当代人心中的理想居住究竟是什么样子。


理想家·恰到好处的居所


户均居住面积破百,房屋布局比面积大小更重要


据住建部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中国人均住房面积超过40平方米,以家庭户为统计单位的居住面积达到111.82平方米。对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均住房面积提高超过80%。目前中国的居住条件平均值已经达到了“舒适”的衡量标准*,人们住房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印证了居民居住环境开始向“安居”迈进。随着家庭户均居住面积开始破百,人们对于大面积住房的“执念”反而开始降低。通过住小帮内容可以发现不管是创作者还是用户,90-120平方米的内容受关注度最高。


从功能房到功能区,居家场景的多元实现


居住空间的功能区通常会围绕住户的家庭活动进行拆分,随着人们居住面积的增长,引发了用户居住需求的细分化趋势;同时,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居家时间,房屋承担了更多的工作、娱乐、社交的角色,也催生了用户对于进阶型功能区的追求。聚焦到家居用户,通过住小帮居住空间*相关的内容关注度,可以发现用户细分需求的落地场景正在从【空间】变成【区域】。这类非实体的空间分割灵活性高、空间开放度高,反而开始得到用户的关注并积极实践。


理想家·舒适高效的体验


合理收纳、开放空间和空间一体化,解决空间利用率低的储物问题


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近八成用户对居家空间有不同程度的不满意,而最引发共鸣的设计问题是空间利用率不高。如何提高空间利用率、合理的增加储物空间,成为大多数用户装修时都关注的难题。通过住小帮近两年的内容趋势,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总结为:合理收纳、开放空间和空间一体化。


首先是合理收纳。在对空间进行规划和功能分区后,最后一步就是在生活过程中的收纳环节。空间利用率不高可能并不是房屋的问题,也许是缺少一些小技巧来实现整洁高效的收纳。用户对于居家收纳的需求,激发了创作者对此类内容的积极性。


其次是开放空间。对于居家空间的软性切分,可以很大程度的提升住户想要随时随地装扮家的灵活性。通过调研可以发现,近40%的用户会时常更新居家环境以追求新鲜感,其中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偏好更高。


第三就是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在多样的空间组合一体化设计中,客餐厅一体的设计形式用户接受度最高;此外,2022年关于餐厨一体设计的内容持续增长,未来可能成为用户积极实践的设计方式。


优化居住体验,高薪、年轻群体更信赖设计师


前文提到对房屋功能区的划分,如何实现最好的效果,用户在装修居住的过程中往往会寄希望于专业、有经验、懂设计的专业人员来实现。调研数据显示,18-24岁的年轻群体愿意/有计划通过设计师的实现更合理的家居设计,而随着年龄增长尝试意愿也开始下降。而收入水平*也是影响用户对于设计师看法的的因素之一,5000元成为认知两极化的分界线。


从单品到全屋,以便捷和高效为目标实现家居智能


对于智能家居的态度,巨量算数通过调研发现,已经购买过智能家居产品的用户仅占三成,但有近五成的用户对智能家居表现出较高的尝试意愿;而购买智能家居产品的原因也集中于智能家居的便捷性和高效率。


理想家·审美和生活理念的归属


从调研用户对于智能家居单品和全屋智能的态度可以发现:当家满足了基础的功能、提供了预期的体验,住户的需求开始更多的集中于家居软环境的打造。那么除了家居硬件的属性,用户对于家居的软环境又有哪些需求呢?


小众风格出圈,装扮家也要颜控


住小帮数据显示,在过去两年用户最关注的家居风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现代简约风仍是用户最喜爱的家居风格。虽然大众的选择不会错,但是却有越来越多的小众风格开始被看见。尤其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掌握家居装扮的话语权,居住在房屋里的两代人关于家居风格,正在产生奇妙的碰撞。


成品家具要环保,新型建材仍属小众


通过住小帮2022年家装建材和家具相关内容表现,可以发现用户的关注点较高程度的集中在材料的美观和风格上,而对于成品家具则开始更在意其是否环保。对于正在装修的用户来讲,减轻家装污染的有效动作就是从源头把关。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材料甚至意想不到的材料开始在家居产品上得以运用,比如自然纤维家具、液体壁纸、pu石材等新材料的出现,为理想家的装扮提供了更多元丰富的可能。通过计算住小帮2022年1-9月各类家装建材的热度,可以发现新型材料在建材届仍属于小众产品,用户的关注点仍集中于比较成熟的建材产品和家居设计。


提高生活质感,家纺软装更能满足感官需求


家具家电类产品的购买动因以刚需为主,但值得关注的是,家纺软装类产品的购买动因则更靠近满足感官和款式更新的需求,由于原有款式不喜欢、定期更换和被新款种草的购买品类中,家纺软装品类的占比最高。通过关键词的热度词云可以发现,家纺软装类产品如何搭配是用户最关心的问题。不同于过去专注于家纺软装款式、色彩选择标准,当代人的理想家寄希望于家纺软装类产品可以提高居家生活的质感。


上一篇

【易观】2021年中国音乐市场年度洞察

2023-11-29
下一篇

【WebEye】2022跨境电商数据分析白皮书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