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汽车行业新趋势报告:电动化与国际化浪潮

1、车企横向对比:龙头车企经营更加稳健,出海超预期

1.1 公司财务对比:龙头车企表现稳健

车企经营稳健业绩多超预期:23年及Q1车企经营状况稳健,其中比亚迪、长城、赛力斯等表现超预期。新势力中理想年报表现强势,小鹏、蔚来亟待回暖。营业收入上:24Q1看,目前已出24Q1业绩的4家核心车企中,1)赛力斯24Q1营收265.61亿元,同/环比+421.76%/+38.61%,系问界系列交付量大涨带来,表现符合预期;2)长城营收428.6亿元,同/环比+47.6%/-20.2%,系车型换代期后规模效应提升、车型结构性改善带来营收大涨。3)长安营收379.2亿元,同/环比+7.1%/-14.1%。4)比亚迪24Q1营收1249.4亿元,同/环比+4%/-30.6%;其中汽车及电池业务营收884.6亿元,同/环比-5.7%/-37.8%。公司在价格战背景下表现稳健。23年看,理想大超预期。1)吉利营收1798亿元,同比+21%;2)蔚来营收556.2亿元,同比+12.9%;系6月降价3万销售拉低ASP。3)小鹏全年营收306.8亿元,同比+14.2%;4)理想全年营收1238.5 亿元,同比+173.5%。理想受益于23Q4交付大涨,营收表现大超预期。5)比亚迪2023年营收6023.15亿元,同比+42.04%。

2024汽车行业新趋势报告:电动化与国际化浪潮

毛利润上,24Q1比亚迪/赛力斯毛利超预期:1)赛力斯24Q1公司毛利57.1亿,同比增长11.6倍;毛利率21.5%,同比+12.6pct。公司官方称系公司降本增效带来,毛利率超预期;2)长城24Q1毛利85.9亿元,同/环比+104.0%/-13.4%,毛利率20.0%,同/环比+21.2pct/+1.6pct。;3)比亚迪24Q1毛利273.4亿元,同/环比+27.4%/-28.4%,毛利率21.9%,同/环比+4pct/0.7pct;其中汽车及动力电池业务毛利248.3亿元,同/环比+27.8%/-30.4%,毛利率28.1%,同/环比+7.4pct/3pct。公司降本效果明显,成本大幅下降,带动毛利水平大超预期。23年看,新势力盈利复苏。23年蔚来、小鹏、理想均为销量调整后增长的大年,因而呈现盈利复苏的迹象,其中理想毛利水平最高,23Q4达23.5%,全年亦超20%,长期维持强势;蔚来受车型换代影响毛利率在Q2触底,随后促销政策下反弹至8%水平;小鹏则受制于车型老化原因,销量于Q4开始放量,毛利亦在Q4转正。


净利水平上:长城净利超预期,赛力斯净利转正。1)赛力斯Q1归母净利2.2亿,较上年同期增加8.45 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1.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38亿元。2)长城汽车:24Q1归母净利32.3亿元,同/环比+1752.5%/+59.3%,净利率7.5%。其中包含非经常性损益12亿元,主要系中国增值税抵减及海外工厂落户后获得的税收优惠和返还。去除后净利20.2亿元,净利率4.7%。表现超预期。3)长安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12亿元,同比-92.4%。4)比亚迪Q1归母净利45.7亿元,同/环比+10.6%/-47.3%,净利率3.7%,在价格战背景下公司让利明显,净利下滑系费用支出所致,总体符合我们预期。


23年看,1)吉利净利51.1亿元,同比+17%,净利率2.8%,维持稳定,公司表示领克&极氪将在24年净利转正,后续或将迎来盈利拐点;2)蔚来亏损211.48亿,其中Q4亏损56.7亿,同/环比-7.2%/+17.8%。3)小鹏亏损103.8亿,其中Q4净亏损13.5亿,同/环比-42.9%/ -65.3%。4)理想净利依旧大超预期,Q4 净利润57.5亿元,同/环比+2068.2%/+104.5%,净利率13.8%。23年净利润118.1亿元,扭亏为盈。


单车指标上:1)赛力斯:公司24Q1单车ASP 28万元,单车毛利6.0万元,扣非后单车净利0.1万。2)长城:24年Q1单车ASP15.57万元,同/环比+17.9%/+59.3%;Q1单车净利1.17万元,同/环比+1380.0%/+112.1%;扣非后单车净利0.74万元,同比为负。3)比亚迪:剔除比亚迪电子后,我们计算24Q1单车ASP为14.2万元,同/环比-17.2%/-6.1%。单车毛利3.98万元,同/环比+12.1%/+5.1%;单车净利0.67万元,同/环比-4.5%/-21.5%。23年看,与净利润状态保持一致:1)吉利单车净利0.96万元,维持稳定;2)理想单车净利超4万元;总体看:比亚迪经营依然稳健,在价格战背景下凸显其成本控制能力和产品销售能力,态势稳固,预计后续将维持强势。其他车企伴随结构性转型,如长城、赛力斯等盈利均出现改善,盈利态势有望维持。

1.2销量对比:龙头车企强势,自主品牌崛起

乘用车表现符合预期:乘联会口径,24Q1国内乘用车销售558.8万辆,同比+10.4%,环比-27.5%。年前油车促销趋势延续,带动市场强势;节后由于“以旧换新”政策尚未落地,叠加电车价格战影响,市场观望情绪浓重,导致销量出现波动,并延伸至4月。伴随4月底“以旧换新”政策正式落地、补贴幅度超预期,市场积累的观望情绪将得到释放,Q2乘用车终端消费有望从疲软中恢复。

2024汽车行业新趋势报告:电动化与国际化浪潮

龙头车企经营强势,自主品牌加速崛起。Q1比亚迪销售624398辆,同比+14%,环比-33.8%,市占率11.2%;去除出口后,比亚迪市占率为11.6%。1-2月比亚迪处去库状态,公司销量偏低;2月下旬开始公司大范围降价,带动销量陡增,单月销售突破30万辆。Q2公司中高端新车批量上市,价格战凸显公司产品优势、成本优势,“以旧换新”政策下公司获益将放大,预计Q2经营持续向好。其他传统自主车企亦表现强势,多半符合预期:1)奇瑞Q1销售51万辆,同比+66%,环比-15.4%,超预期;公司电动化转型带来明显增量,出口亦表现强势。Q2公司电动化转型持续、出口市场开拓,预计经营将持续强势;2)长安Q1销售42.2万辆,同比+10.1%,环比+4.8%,市占率7.7%,表现符合我们的预期;3)吉利Q1销售47.6万辆,同比+47.5%,环比-10.5%,市占率8.5%,表现亦符合预期;4)长城Q1销售23.2万辆,同比+35.4%,环比-26.9%,市占率4.1%,公司23年同期正处产品切换时期,同期基数较低,销量表现整体符合预期。


合资已是强弩之末。Q1合资车企虽在1-2月进行促销冲量,但3月在价格战影响下销售乏力,同环比均有大幅下滑,预计Q2销售持续疲软。1)一汽大众Q1销售40万辆,同比+4.6%,环比-24.9%,市占率7.2%;2)广汽丰田Q1销售15.6万辆,同比-29.1%,环比-40.9%,市占率2.8%;3)奔驰Q1销售13.8万辆,同比-8.1%,环比+7.9%,市占率2.5%;4)东风日产Q1销售16.9万辆,同比-3.2%,环比-22.2%,市占率3.0%;

1.3国车出海:汽车出口超预期

竞争力凸显,Q1国车出海再超预期:Q1汽车出口106.3万辆,同比+36.7%,环比-7.7%。Q1由于国内春节等因素影响,环比微幅下滑属正常现象。Q1出口表现再超预期,主要来源于自主汽车海外渠道布局的完善,以及自主汽车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接受程度超预期。伴随自主车企24年海外部分KD工厂投产,布局深入下自主车企出海仍将维持强势,我们预计全年出口量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事实上,此前市场对自主车企海外出口较为悲观,提供了超预期演绎的机会。此前市场主要担忧1)海外市场空间小、2)海外政策影响及3)对自主电车接受程度的问题。我们测算自主车企在海外出海空间依旧广阔。Marklines口径,截止24Q1末自主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只有3.3%;去除美欧日韩印等较难进入的大市场后,自主车企在海外市场的市占率为12.8%,仍远低于日系、韩系竞争对手,且该市场年销量可达1500-2000万辆,自主车企市占率低、市场空间大,依旧具有成长空间。同时,自主车企面对海外政策不确定性,采用生产本地化的方式规避风险,短期内政策风险具备可规避性;最后,虽海外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但相对国内更适配家充桩的使用,且自主车企会采用赠送家充桩的战略,在亚非拉国家高额补贴的情形下,电车性价比凸显,接受程度是超预期的。分车企上看,多家车企超预期:1)奇瑞Q1出口25.3万辆,同比+47%,环比-8.5%,公司继续维持强势,销量来自俄罗斯,并新开拓欧洲、东南亚市场,预计在海外布局加深下公司出口将继续维持强势;2)上汽Q1出口12.4万辆,同比-14.1%,环比-45.5%,上汽主要出口在欧洲,受法国剔出补贴名单&欧洲反补贴调查影响,Q1上汽出口受影响,符合我们的预期。3)吉利/长安/长 城 分 别 出 口8.7/8.7/8.2万 辆 , 同 比+65%/+77.9%/+90.5%,均表现强势。.


电车上,比亚迪兑现潜能,出海维持强势。1)比亚迪Q1出口9.8万辆,同比+152.8%,环比+0.7%,公司在泰国、巴西市场持续发力,出口表现维持强势。后续比亚迪还将进入墨西哥、印尼等海外市场,并将针对拉美地区推出电动皮卡比亚迪鲨鱼,出海前景依旧可观;2)哪吒出口8704辆,依旧集中于东南亚地区,表现稳健;3)小鹏Q1出口2017辆,公司仍处出海起步期,伴随出海策略推进有望迎来较大增长。4)特斯拉Q1出口8.8万辆,同比-3.7%,环比+12.3%,受制于上海工厂产能问题,特斯拉贡献的出口维持稳定,但总体上看占出口总量的比例仍在不断减少,已从2022年的18%下降到2024年的8%,后续仍将持续下降。

2024汽车行业新趋势报告:电动化与国际化浪潮

而在地域分布上,Marklines口径,俄罗斯依旧是自主车企零售口径中最大的出口目的地和出口的主要增量来源,我们统计Q1自主车企在俄罗斯销量13.3万辆,同比+106.8%,俄罗斯市场供给匮乏,同时又处高速修复时期,预计24-25年自主车企仍将持续受益;其他地区上,拉美、欧洲仍稳居第2-3大市场。拉美自主车企出口量仍处快速增长期,占比从14.4%上升至18.5%,欧洲则维持稳定。最后,东南亚市场是自主车企又一大重点,Q1总计销售4.4万辆,同比+42.1%,东南亚与中国地缘接近,政策支持力度高,竞品日韩系车辆竞争力薄弱,后续有望成为自主车企出海新爆点。

1.4电车:销量与渗透率超预期

电车销量与渗透率超预期:Q1电车批售194.6万辆,同比+29.6%,环比-34.2%,渗透率34.8%,同比+5.1pct;零售177.4万辆,同比+34.7%,零售渗透率41.6%。1-2月节前燃油车销售旺季,合资车企大幅让利带动燃油车冲量,1-2月渗透率仅30%+;自3月起,电车周度渗透率便稳定在45%附近,当季渗透率41.6%,带动电车销量超预期。电车渗透率走高来自电车自身大幅度降价,比亚迪2月中旬掀起价格战,海洋/王朝系列全系降价2-3万元,价格已低于油车竞品,而油车自身已作出大幅让利,厂商不愿跟进降价,加之“以旧换新”政策拉高市场观望情绪,油车销量惨淡,此消彼长下电车渗透率走高;预计Q2渗透率将维持强势,有望提升至40%附近。同时,新车上市亦是电车增量的重要来源,Q1问界M9/元UP/极氪007/零跑C10/阿维塔12等新车上市,环比共计贡献11.7万的销量增量,与之相对应的电车Q1环比下降。其中问界M9/元UP/极氪007三款车贡献增量破万,问界M9、元UP后续有维持销量破万的潜力。4月末北京车展盛大启幕,理想L6等新车上市,预计在Q2-Q3转化为销量增量,电车车型供给增加下表现将愈发强势。


分车企上:销售龙头稳步增长,新势力增势迅猛。Q1比亚迪电车销量62.4万辆,同比+14.0%,环比-33.8%,市占率32.1%,稳居中国电车龙头地位。2024随海外市场布局深入以及腾势、方程豹、仰望高端品牌车型上市,电车销量有望进一步获得增幅。其他传统自主品牌表现强势。1)吉利汽车Q1电车销量14.4万辆,同比+130.9%,环比-23.1%,电车正成为吉利汽车的重要增长引擎。随银河系列、领克、极氪新车型推出,销量增长后劲十足。2)长安汽车Q1电车销量11.7万辆,同比+49.8%,环比-18.7%,已成为传统品牌转型新能源最成功车企之一,电车销量明显超过蔚来、小鹏、理想等一众新势力车企,2024年长安汽车继续推进启源、深蓝、阿维塔三个新能源品牌的带动作用,有望持续实现电车销量增长。


3)长城汽车Q1电车销量5.9万辆,同比+112.4%,环比-35.4,长城汽车电车势头强劲,新能源车型占比持续提升,预计实现电车销量增长。4)奇瑞汽车Q1电车销量5.0万辆,同比+186.7%,环比+4.9%,ICAR 03、智界S7等电车有望成为爆款,再加上已有的海外市场优势,将持续推动奇瑞电车销量继续提升。新势力品牌增势迅猛。1)赛力斯汽车Q1电车销量9.4万辆,同比+700.1%,环比25.0%,问界系列已成爆款,带动规模效应显现,预计24年经营情况将持续向好。2)理想汽车Q1电车销量8.0万辆,同比+52.9%,环比-39.0%,L系列全线降价带来的销量增加明显,理想L7成为爆款24Q1销量同比增幅高达322.9%,预计L6发布带动销量进一步增长。3)小鹏汽车Q1电车销量2.4万辆,同比+30.8%,环比-61.3%,MONA品牌下探至10-15万元市场,有望带来小鹏销量增长新引擎。

2、展望:出海和华为智选迎来大周期

2.1总量:“以旧换新”政策催化,Q2销量迎拐点

4月26日,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汽车以旧换新政策终于落地,我们认为:1、政策超预期,且在单车补贴额、财政安排和潜在刺激的盘子等方面均超预期。(1)此前3-4月汽车终端销量走向不佳,消费者由于预期到后续有政策落地,会选择在政策落地后购车,导致市场长期处于观望状态。因此,政策落地就是行业终端和市场预期的拐点。(2)总盘子+单车补贴额问题:单车补贴额决定市场行为。此次文件未明确说明总盘子大小,之前市场存在较大分歧。更重要的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单车补贴额超过预期。(3)央地资金匹配问题。此次文件解决了市场担忧的地方政府出不起钱的问题。(4)普惠还是支持新能源?此次文件,明显更加倾向于新能源。2、政策落地是板块预期的拐点。此前市场担忧今年汽车销量的持续性和价格战问题,在政策的护航下,今年国内汽车景气度有望再超预期。整车方向看好比亚迪、吉利汽车、理想汽车、长安汽车等,尤其是比亚迪,今年具备销量超预期的潜力。

2.2出海有望继续超预期

东南亚拉美尚有空间+车企本土化加速,海外增长有望持续。1)海外仍有较大空间:去除中国本土,及美欧日韩印等较难进入市场,中国汽车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虽然目前中国车企在俄罗斯、中亚、中东已有较高市占率,但在东南亚、拉美等大市场空间仍广阔,亦为未来国产电车出口的重要目的地。目前看,自主车企在拉美、东南亚布局正持续加速,Q1长城正式进入巴西市场,巴西工厂亦将投产;比亚迪推出海鸥、宋PLUS等新车持续放量。而在东南亚市场,长安、广汽、奇瑞、吉利、长城等车企布局正持续加速,在新市场开拓下出海仍将维持强势,尤其在亚非拉地区自主电车缺乏竞品,产品力相对欧系两厢车/日韩系紧凑型车大幅增强,将成为亚非拉地区电动化的主导力量。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锂电行业报告:利润分化与材料环节转型机遇分析

2024-06-08
下一篇

2024光伏行业报告:供需博弈与技术革新前景

2024-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