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叉车轴承行业报告:市场复苏与电动叉车增长趋势分析

1、工艺+技术驱动产品性能领先,叉车轴承全国第一全球第二

万达轴承主要产品为叉车门架轴承。轴承的结构通常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密封件等组成。其中,内圈和外圈统称为轴承套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环形零件,内圈通常固定在轴颈上,与轴连接,外圈与门架系统轨道或链条连接;滚动体安装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是承受负荷的零件,其形状、大小和数量决定了轴承承受载荷的能力和高速运转的性能;保持架将轴承中的滚动体均匀隔开,使每个滚动体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正常滚动;密封圈主要是防尘作用。

2024叉车轴承行业报告:市场复苏与电动叉车增长趋势分析

公司叉车门架轴承于2021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第六批单项冠军产品”。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关于组织推荐第六批制造业单项冠军和复核第三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的通知》,第六批单项冠军申请要求包括:

1)坚持专业化发展。企业长期专注并深耕于产业链某一环节或某一产品领域。从事相关领域10年及以上,属于新产品的应达到3年及以上。

2)市场份额全球领先。企业申请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前三。产品类别原则上按照《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8位或10位代码,难以准确归入的应符合行业普遍认可的惯例。

3)创新能力强。企业生产技术、工艺国际领先,重视研发投入,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主导或参与制定相关领域技术标准。

4)质量效益高。企业申请产品质量精良,关键性能指标处于国际同类产品领先水平。经营业绩优秀,盈利能力超过行业企业的总体水平。重视并实施国际化经营和品牌战略,全球市场前景好,建立完善的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并取得良好成效。

1.1、工艺+技术驱动产品性能领先,产品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万达轴承产品附加值高,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同时价值量高于五家可比公司。从盈利能力角度来看,2021-2022年公司毛利率为30.35%和30.59%,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毛利率3.77pcts和4.22pcts。从产品价值量来看,2021-2022年,公司单位设备产出比为4.71和3.83,高于可比公司均值2.90和2.84;此外,2023年公司单位设备产出比为3.63,高于国机精工。

2024叉车轴承行业报告:市场复苏与电动叉车增长趋势分析

通过引进国外产品技术后逐步自主创新,在产品和技术填补了国内叉车轴承的空白。2003年开始推出第二代有过渡区的碳钢渐变硬度系列产品,实现自主技术原创,具有更高的冲击韧性与使用寿命,并逐步实现了进口替代,主要应用于国内叉车企业并逐步向海外推广,弥补了国内叉车市场专用轴承的空白;2015年,公司第三代采用特殊热处理工艺研制的沟道与端面均具有高硬度的回火索氏体的新型渐变硬度系列产品,精度与性能指标得到进一步提升,已实现技术的完全自主创新,产品工艺也实现了进一步节能、降耗的技术升级,相关产品获得了MITSUBISHI、TOYOTA、LINDE、KOMATSU等国际知名企业的认可,成功为其配套。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100项专利,其中31项发明专利,68项实用新型,1项外观设计。

热处理是公司产品生产的关键和核心工序。轴承的可靠性则不仅取决于轴承材料,同时受到热处理的影响。热处理作为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和核心工序,能够提高产品的耐腐蚀、长寿命、高精度等指标。

(1)整体热处理:该工序为关键工序及核心工序,整体热处理主要针对轴承钢材料,结合公司的热处理与表面防护处理技术,可大幅增强轴承钢的金属强度,增加轴承产品的硬度和使用寿命。

(2)感应热处理:该工序为关键工序及核心工序,感应热处理可对轴承钢、碳钢材料进行热处理,通过使用感应电流对材料局部进行热处理,可以使得金属获得双硬度或渐变硬度性能,进而大幅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2024叉车轴承行业报告:市场复苏与电动叉车增长趋势分析

公司具备轴承生产的八大核心技术,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主要应用于热处理、表面处理和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等方面。通过热处理、表面处理,公司新型0.5t-10t叉车门架专用轴承具备承载负荷大、表面硬度高、心部韧性好、抗冲击性能强等显著技术优势。与日本同类产品通过试验对比:径向载荷相当,轴向载荷明显高于日本同类产品30%以上,该产品在量产后迅速打开了日本市场,目前该类产品已占据日本门架轴承较高的市场份额,已广泛应用于低速重载的各类工程机械和物流机械领域;另外,应用激光防锈防腐、自催化镍-磷及微纳技术的工业车辆和智能装备专用轴承可在多盐、多酸碱、多湿、超高低温等特殊工况场景下应用,应用领域得到有效拓宽。


轴承结构创新设计与优化改进技术所有叉车门架轴承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借助该技术开发的工业车辆专用滚动轴承,有效解决了工业车辆在改型换代和轻量化设计过程中,现有的轴承产品疲劳寿命不足、可靠性差、抗冲击性弱、不适应恶劣使用环境等问题链轮链槽感应加热技术链轮轴承感应热处理借助该技术开发的双硬度链轮轴承,很好适应了针对特殊工况下使用的工业车辆门架提升链轮对链槽硬度的特殊要求,具有加热无死角、无软带、变形小、产品使用耐疲劳等显著技术优点热处理与表面防护处理工艺技术所有叉车门架轴承、回转支承热处理、表面处理以新型0.5t-10t叉车门架专用轴承为例,其具备承载负荷大、表面硬度高、心部韧性好、抗冲击性能强等显著技术优势。


与日本同类产品通过试验对比:径向载荷相当,轴向载荷明显高于日本同类产品30%以上,该产品在量产后迅速打开了日本市场,目前该类产品已占据日本门架轴承较高的市场份额,已广泛应用于低速重载的各类工程机械和物流机械领域;另外,应用激光防锈防腐、自催化镍-磷及微纳技术的工业车辆和智能装备专用轴承可在多盐、多酸碱、多湿、超高低温等特殊工况场景下应用,应用领域得到有效拓宽。


特种轴承高精度检测与装配技术所有叉车门架轴承、回转支承产品检测、产品装配保证了工业车辆和智能装备专用轴承的产品检测的准确性与装配工艺的科学性,为实现主营产品质量稳定的可持续性奠定了良好基础轴承复杂曲面成形工艺与加工设备的研发所有叉车门架轴承、回转支承车削与磨削加工有效推动了产品关键设计与工艺指标的进一步提升,为工业车辆和智能装备专用轴承产品结构创新设计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工艺基础精密回转轴承结构创新技术回转支承结构设计与工艺设计为工业车辆和智能装备专用轴承产品结构创新设计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工艺基础,


也可按用户使用场景定制化开发,满足全气候作业、轻量化、免维护等各类特定要求带组合支架的轻质合金特种轴承研发技术特种装备轴承结构设计、材料选用、装配工艺、表面处理借助该技术开发的新型轻质合金特种轴承具有重量轻、旋转灵活、噪音低、耐冲击、抗疲劳等技术特征,符合现代特种装备轻量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未来可广泛应用于针对轻量化要求较高的智能物流、特种装备等领域精密三圈特种装备轴承研发技术特种装备轴承产品设计、热处理、装配工艺、表面处理精密三圈特种装备轴承可以实现不同向的双回转运动,其特有的双回转、耐腐蚀、长寿命、高精度等关键技术拓展了其应用领域,未来可广泛应用于特种装备领域。

产品关键性能优于国际头部企业万达轴承部分型号产品的关键参数优于国际头部企业。公司的国际主要竞争对手为德国INA轴承及日本KOYO轴承。其中德国INA轴承成立于1946年,拥有30多家生产厂及三万多名员工,轴承产品涉及行业包括机械、建筑、水力和风力工程、机床及制造机械、材料处理及包装等多个行业,是全球最大的叉车轴承企业;日本KOYO轴承为日本四大轴承生产集团之一,2006年与丰田工机株式会社合并成为新公司JTEKT Corporation(捷太格特),捷太格特是在轴承、汽车动力驾驶和机械设备领域的日本龙头企业。


(1)与日本KOYO相比公司产品在疲劳寿命性能与日本KOYO产品一致,压碎负荷性能优于日本KOYO产品。公司选取了自身销量较大的轴承产品及KOYO对应的相同规格型号、应用于同一吨位叉车的轴承产品进行比较,根据无锡市检验检测认证研究院于2023年出具的《检验检测报告》,在疲劳寿命方面,公司与KOYO的叉车门架用滚轮轴承在径向加载试验185h后,径向载荷不变,同时轴向加载继续试验21h后,样品轴承均未失效,均符合GB/T 24607-2009《滚动轴承寿命与可靠性试验及评定》标准规定的要求;在压碎负荷方面,公司产品与KOYO产品进行了额定静载荷为29.3kN的静压试验,实验结果表明,公司轴承样品的压碎负荷检测结果平均值优于KOYO的轴承样品。

(2)与德国INA轴承对比万达轴承产品的冲击载荷优于INA。根据全球叉车某头部企业提供的公司产品及德国INA轴承同型号产品样本并委托的行业某公共服务平台(由工信部科技司招标并管理)检测,《检验检测报告》显示:在冲击载荷方面,公司与德国INA轴承的叉车门架滚动轴承均进行了冲击载荷实验,INA轴承在冲击高度提升到500~600mm时轴承开始破裂,WANDA轴承在冲击高度提升到1,200mm时轴承开始破裂,仅有2套轴承在冲击高度达到800mm时旋转有阻滞,轴承样品最大冲击实验高度为1,300mm。


(3)尺寸精度指标优于国际标准万达轴承产品尺寸精度指标优于国际标准,能够满足国际客户需求。尺寸精度方面,公司生产的叉车门架专用轴承产品均优于国际标准,尺寸精度均能满足客户的要求。

1.2、叉车轴承市占率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积极拓展海外客户

2021-2022万达轴承国内市场市占率第一,全球市场市占率前二。公司叉车门架轴承于2021年被国家工信部认定为“国家第六批单项冠军产品”。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相关资料,2020年叉车门架滚动轴承市场份额在全球排名第三,排名第一和第二的分别为德国INA轴承和日本KOYO轴承;2021年和2022年公司叉车门架滚动轴承市场份额全球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为德国INA轴承。


公司产品得到了国内外叉车龙头企业的广泛认可。依托特有核心技术,凭借长寿命、高负荷、轻量化、高可靠性的叉车轴承产品,与安徽合力、杭叉集团、中国龙工、丰田叉车、凯傲集团等叉车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长期为全球工业车辆20强厂商配套,是日本丰田叉车的全球采购供应商、欧洲凯傲集团的长期配套供应商,并连续多年获得丰田叉车授予的综合优秀奖及年度最佳质量表现奖、安徽合力授予的年度卓越质量奖、杭叉集团授予的年度优秀供应商等荣誉称号,产品得到国内外叉车龙头企业的广泛认可。


从国内叉车轴承市场角度来看,公司和头部叉车制造商合作紧密。公司是国内最早从事叉车轴承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企业之一,是国家首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在叉车轴承领域积累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及相关专利,市场地位长期保持国内领先。与安徽合力、杭叉集团合作历史超过30年,和中国龙工、浙江中力合作超过10年。


近年来公司积极拓展海外业务,2022年叉车轴承在国外市场份额仅为20.63%,提升空间较大。目前,境外叉车整车厂的主要轴承供应商仍以日本KOYO轴承、德国INA轴承等公司为主,公司在产品性能及技术水平方面已经接近或部分领先国际一梯队同行公司,且产品的尺寸精度指标均大幅优于国际标准;已为全球最大叉车厂商丰田叉车、全球第二大叉车厂商凯傲集团配套,且合作历史超过15年,并在2021年荣获丰田叉车“年度最佳质量表现奖”。凭借国内的供应链优势、制造成本优势,有机会进一步提升在境外市场的份额;自2022年搬迁至新厂区后,产能制约因素已经解除,已与全球前十大叉车厂中的9家企业建立业务关系。


外销产品具备更高的毛利率和产品单价,拓展海外业务有望助力业绩增长。公司在境外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为德国INA轴承、日本KOYO,公司的报价参照对象也主要为境外竞争对手,因此在境外销售的价格较境内具有优势,毛利率水平也更高。



1.3、布局开拓AGV/AMR领域,助力未来业绩增长

我国AGV/AMR机器人市场空间广阔。根据AIoT星图研究院的数据,2022年我国AGV/AMR出货量达到14.6万台,2019-2022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3.51%,预计2022-2027年复合增速为49.98%,到2027年我国AGV/AMR出货量将突破110万台。


公司在AGV/AMR的产品主要为回转支承,同时单产品价值量较高。AGV/AMR的回转支承与叉车回转支承产品类似,但是AGV/AMR机器人对零部件提出了较高的精度要求,同时AGV/AMR叉车机器人需要能够24小时负荷运作,对回转支承等零部件的抗疲劳性和使用寿命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相较于叉车轴承和叉车用回转支承,AGV/AMR机器人用回转支承单价较高。


公司已经在AGV/AMR叉车机器人领域积累了多个优质客户。目前客户有三一机器人、浙江国自机器人、库卡机器人、海康机器人等,对多个主机和核心动力部件客户已完成产品送样和小批量供货,客户反馈良好。随着生产物流环节机器替人和智能化的加快,以及通过AGV/AMR叉车机器人客户的样品检测开始大批量供货,预计AGV/AMR叉车机器人领域的客户需求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1三一机器人(主机客户)物流机器人集成项目、移动机器人、AGV无人叉车等已累计完成交样22个品种,均已通过用户测试,客户市场反馈良好。其中17个品种已定型开始量产,余下5个品种处于小批生产阶段。另有1个新品现处于技术方案对接阶段,2个新品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2库卡机器人(主机客户)六轴重载机器人、码垛机器人、焊接机器人、AGV移动小车等已累计完成交样13个品种,前后经过3个版本的迭代升级,现其中10个品种已正式通过用户内部全项测试,且已定型开始量产,客户市场反馈良好。余下3个品种现处于小批生产阶段。

3海康威视机器人(主机客户)潜伏机器人、重载机器人、叉取机器人等已累计完成交样23个品种,前后经过5个版本的迭代升级。现其中15个品种已正式通过用户内部全项测试,且均已定型,9个品种开始量产,6个品种开始小批生产,客户市场反馈良好。另有2个新品现处于技术方案讨论阶段

4浙江国自机器人(主机客户)物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安防机器人、运维机器人等已累计完成交样8个品种,其中7个品种已正式通过用户内部全项测试,且均已定型开始量产,客户市场反馈良好。剩余1个品种处于小批生产阶段。另有3个新品,1个处于技术方案讨论阶段,2个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5南京欧米麦克机器人(主机客户)重载高精度移动机器人、AGV叉车、复合移载机器人等已累计完成交样11个品种,前后经过3个版本的迭代升级,均已正式通过用户内部全项测试,且均已定型开始量产,客户市场反馈良好。另有,4个新品,2个处于技术方案讨论阶段,2个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6苏州华晓精密工业(主机客户)智能移动机器人、举升式单悬臂AMR、复合式双叉举AMR、舵轮式地牛叉车AGV等已累计完成交样6个品种,均已通过用户测试,客户市场反馈良好。其中4个品种已定型开始量产,剩余2个品种处于小批生产阶段。另有3个新品,1个处于技术方案沟通阶段,1个处于工程研制阶段。

7苏州艾吉威机器人(主机客户)移动搬运机器人、无人叉车系列、AGV/AGM系列小车目前已累计完成交样5个品种,均已通过用户测试,客户市场反馈良好。其中4个品种已定型开始小批生产,另有1个新品处于技术方案沟通阶段。

8河南卫特机器人消防机器人、防爆侦查机已累计完成交样5个品种,均已通过用户测试,客户市场反馈良好。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半导体行业报告:AI驱动与市场复苏分析

2024-05-28
下一篇

2024货币流动性报告:M2增长与经济影响深度解析

202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