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周报:创新聚焦与需求变化分析
1南北向资金梳理
2周观点更新
2.1CXO板块周观点
更新版生物安全法案设置8年豁免期,短期海外政策负面风险落地。众议院版本生物安全法案近期更新,为行业与药明康德、药明生物等5家中国医药企业的合作设置了2032年脱钩的最后期限。豁免期划分为两个阶段:1、第一阶段被关注企业可以继续接新订单,在法案执行后60天生效,有365天的豁免期、到期后可申请并延长180天。2、第二阶段持续到2032年,被关注企业不能接新订单,但可以继续执行已签订的订单。H.R.7085计划于5月15日在众议院开启投票。
在近期BIO进行的一项调查中,52%的会员受访者表,更换批准药物的生产合作伙伴可能需要两年到八年的时间;对于临床前和临床工作,85%的受访者表示更换供应商可能需要六个月到六年的时间,将中国CDMO从美国药品供应链中剥离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我们认为增加祖父条款将为药明系提供8年的窗口期,有利于CXO海外供应链风险的软着陆,短期内板块或将迎来估值修复,叠加全球投融资Q1提振和国内创新政策支持,2024年CXO板块业绩将逐季度回暖。
本周 (5.6-5.10)A+H股CXO板块涨幅 前十 的 公司 分别 是:普 洛药业(+10.84%)、诚达药业(+10.19%)、康龙化成(A)(+9.92%)、诺泰生物(+9.12%)、昭衍新药(H)(+7.61%)、康龙化成(H)(+7.14%)、昭衍新药(A)(+6.47%)、美迪西(+6.45%)、泰格医药(H)(+5.81%)、药明生物(+5.01%)。5月10日,XBI指数收跌-0.94%,报88.14点,周涨跌幅为-2.04%。本周(5.6-5.10)海外CXO龙头公司涨跌幅:IQVIA(+4.79%)、赛默飞世尔科技(+3.61%)、美国控股实验室(+3.15%)、三星生物制剂(+2.08%)、赛尔群(+2.06%)、ICON(+2.06%)、LONZA(+1.27%)、PIRAMALPHARMA(-0.43%)、SIEGFRIED(-0.58%)、MEDPACE(-0.61%)。
2.2创新药周观点
本周(5.6-5.10)A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上涨3.15%,A股SW其他生物制品板块上涨5.97%;港股SW化学制剂板块上涨4.89%,港股SW其它生物制品板块上涨3.99%。
2.3中医药周观点
跟踪本周(5.06-5.10)SW二级中药指数上涨1.50%,涨幅低于同期SW医药生物(3.29%)。昆药集团五年规划落地,关注国企改革进展。昆药集团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77亿元,同比下降7%;归母净利润4.4亿元,同比增长1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亿元,同比增长33%。公司制定五年(2024年-2028年)战略发展规划,聚焦精品国药、老龄健康-慢病管理两大核心业务领域,力争2028年末实现营业收入翻番,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致力于成为银发健康产业第一股。
长期来看,坚定看好中药高质量发展大逻辑。1)政策环境好:《“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等多项政策出台支持。2)性价比:中药板块估值水平低于生物医药板块估值,且近5年来高分红属性强,2022年分红比例超过50%,与食品饮料和煤炭板块可比。3)潜在市场空间充足:大众对中医诊疗的认知日益加深,且中医药在慢病康复等科室具备独特优势,我们判断中医药有较大的基层市场空间等待发掘。
核心观点:中医药板块政策支持力度大,全面利好政策不断,板块业绩有望稳健增长,建议关注:1)中药OTC:济川药业、羚锐制药、桂林三金、葵花药业、华特达因等;2)中医药创新和基药板块:天士力、以岭药业、康缘药业、贵州三力、盘龙药业、博济医药等;3)国企改革板块:太极集团、康恩贝、江中药业、康恩贝、华润三九、达仁堂等;4)中医药高端消费品:同仁堂、片仔癀、广誉远、寿仙谷等;5)中医诊疗:固生堂等。
2.4血制品板块周观点
跟踪本周(5.06-5.10)SW血液制品上涨5.03%,截止2024年5月10日收盘,板块市盈率34X。核心观点:血制品属于国家战略资源,伴随院内复苏有望实现批签发和销售量的恢复,建议关注天坛生物、上海莱士、卫光生物、派林生物、博雅生物等。
2.5疫苗板块周观点
跟踪本周(5.06-5.10)SW疫苗,截止2024年5月10日收盘上涨1.91%,板块市盈率30X。核心观点:常规疫苗需求恢复性提升,国内疫苗行业有望进入新景气周期,建议关注百克生物、智飞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华兰疫苗、欧林生物等。
2.6医药上游供应链周观点
核心观点:1)化学试剂:建议关注自主产品品牌提升与平台型运营企业,如泰坦科技和毕得医药;2)生物试剂:建议关注兼具品牌规模效应以及海外增长逻辑确定的企业,如诺唯赞和百普赛斯;3)模式动物:建议关注高端品系小鼠的竞争力以及全球化拓展的企业,如药康生物。
2.7IVD周观点
化学发光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伴随集采政策逐步推广落地、分级诊疗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望加速进口替代,提升检测渗透率。从2021安徽化学发光集采结果来看,国产龙头市占率提升明显,且出厂价受影响较小,有利于打破此前化学发光行业的固有格局,加速行业出清,并推动常规品类在三级医院的快速放量。核心观点:集采为IVD行业的大势所趋,2023年3月国家医保局发文强调将“重点指导安徽牵头开展体外诊断试剂省际联盟采购”。因此,1)关注高端/特色产品放量,海外布局领先的企业如新产业;2关注特色产品优势突出,带动常规品放量的企业如亚辉龙;3)关注具备消费级别大单品的企业如诺辉健康、康为世纪。
根据雅培超预期表现以及GLP-1药物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放量,我们认为有望和CGM形成互补协同效应,因此建议关注国内CGM市场加速开拓 。投资建议:后续建议重点关注体外基金资产储备充足的相关标的,例如:新里程、三星医疗,后续随着公司资金的充裕有望逐步将体外资产收入上市公司体内,提升整体业绩;此外,建议重点关注与公立医院形成差异化竞争,或形成优势互补的医疗服务细分板块。
投资建议:2023Q1线下药店行业相关“四类药”用药需求仍然处于高位,24Q1在23Q1高基数效应下,整体行业增速处于平稳上升态势。2023Q1“四类要”需求仍处于高位,22Q4-23Q1家庭药品需求的集中释放导致家庭药品储备处于高位,因而2023Q2-Q3整体行业业绩均受到压制,而后随着家庭药品储备的逐步下降,23Q4整体行业环比有所提升,然而22Q4存在超高基数,因而行业同比增速仍处于低位;而后24Q1在前期高基数效应下,整体行业增速有所回升。
创新器械周观点
政策更新:集采政策推进节奏短期加速,第四批高值耗材国采快速推进,首次纳入两个品种方向包括眼科晶体及骨科运动医学。从国采数量和集采产品成熟度上看,第四批高值耗材集采力度进一步加强。核心观点:国产公司锐意进取集采带来行业变局:器械集采自2019年以来推进节奏较快,随着国采制度趋于完善,降价幅度更加理性,有望牵引集采体系更加合理。集采的推进有望加速器械市场的腾笼换鸟、去伪存真,一方面在价格约束下将驱动国产替代进一步加速,另一方面将为国产公司的拓展真创新方向、打造全球领先的产品组合提供外生压力。
近年在国内器械公司发力下,国产化率较低的品类近年出现持续下降,重点品种完成0到1的转变,未来国内进口替代方向大势所趋,国产公司有望在高端市场国产化进程中分享红利。进口替代方向建议关注电生理、内镜领域:受益于微电生理在射频消融高端耗材方向的技术突破及锦江电子、惠泰医疗在脉冲消融方向的积极进展,外资垄断的电生理房颤领域有望进入国产替代加速阶段,海外厂商传统优势领域的影像、内镜方向也出现较为明显的国产替代趋势,建议关注微电生理、惠泰医疗、澳华内镜、开立医疗。国产真创新方向建议关注神经介入领域:器械真创新方向曙光初现,受益于国内较大的患者体量基础,神经介入领域狭窄性脑卒中方向国产公司即将推出自膨载药支架,建议关注赛诺医疗。
短期看好基本面较强的康复、电生理、神经介入和大小支架领域产生的业绩兑现机会,以及呼吸道疾病周期产生的主题投资机会,其次关注运动医学国家集采及关节集采续约谈判中有望出现积极变化的骨科领域国产龙头公司,明年关注集采影响出清后有望出现业绩拐点的脊柱领域以及行业整顿政策趋缓后有望出现持续业绩修复的吻合器、止血夹、介入瓣领域:(1)支原体肺炎患者数量持续爬坡,建议关注拥有支原体肺炎病原体快检试剂产品的英诺特、诺唯赞及万孚生物;(2)建议关注全年具有系统性机遇的康复领域,建议重视业务广泛布局具有一定政策免疫能力、Q3业绩较好的麦澜德、翔宇医疗、伟思医疗、普门科技、诚益通。(3)看好手术量增长具有较好基本面的神经介入、电生理、大小支架领域,建议关注心脉医疗、微电生理、微创脑科学、赛诺医疗。(4)生物介入瓣领域市场教育进程重启,行业复苏或将延续至全年,关注沛嘉医疗、心通医疗及启明医疗的投资机会,此外福建15省联盟吻合器集采今年进入执标阶段,关注受益于集采推进的国产电动吻合器龙头戴维医疗。
原料药行业周观点
原料药行业多款产品价格筑底企稳,关注高壁垒特色原料药。由于2020-2022年内海外客户备库存要求叠加全球供应链格局变化,多款API订单转移至国内厂商,往期API需求骤升的行业性机会刺激行业整体产能盲目扩张。2023年受到产能过剩导致的整体竞争加剧叠加下游客户去库存影响,API产品销售价格持续探底。立足当前时点,国内API行业整体处于量价端的周期性底部,其中肝素、缬沙坦、厄贝沙坦等特色原料药产品的月度价格环比数据已经连续两月处于持平或略有提升状态,建议关注周期低点有望迎来估值+业绩双重修复的细分API领域龙头——华海药业、天宇股份和健友股份。抗生素核心产品价格持续创下新高,看好寡头市场形成后的利润贡献弹性提升。抗生素及中间产品行业受益于环保政策收紧带动的落后产能出清,当前多个核心品种诸如硫氰酸红霉素、6-APA等大单品已达到供需紧平衡阶段,在当前格局清晰、同盟形成的背景下,高价周期持续性较高。
1)一致性评价叠加带量采购促使行业加速洗牌,仿制药核心竞争要素与时俱进,原料药产业链优势凸显,药企更加关注质量和成本管理,原料药质量稳定性、研发能力、成本及效率、产能稳定性重要性凸显,建议关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公司质地优良,产品能力卓越的华海药业、海正药业、仙琚制药。(2)部分公司产品价格已经处在历史低位,关注价格周期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机遇。建议关注沙坦领域及肝素领域,建议关注健友股份、天宇股份、华海药业等。(3)原料药+CDMO一体化重塑产业生态,基于强协同效应打开原料药企业天花板,建议关注九洲药业、普洛药业、天宇股份。(4)建议关注减肥药产业链:诺泰生物、圣诺生物、美诺华、翰宇药业、普利制药。
仪器设备板块整体逻辑仍是以国产替代仍为主旋律,间奏国企改革、AI+、海外市场等方向谱写新篇章。包括科研仪器、制药装备、医疗设备在内的医药高端制造企业仍处于国产份额提升阶段,通过国企改革降本增效、AI+赋能增量市场和差异化竞争、开辟海外高毛利市场多路径做好业绩高质量增长,建议关注健麾信息、海能技术、聚光科技、华大智造。
低值耗材方向仍处于出清阶段,关注行业出清周期带来的投资机会以及部分基本面较强的细分领域的结构性机遇,重点关注有望率先实现走出行业周期并实现业绩反转的采纳股份以及有望受益于GLP-1产业变迁的美好医疗。
3重点公司公告
3.1科兴制药
5月6日,科兴制药发布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2024年2月22日,公司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方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已发行的部分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回购的股份全部用于维护公司价值及股东权益,本次回购后的股份将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12个月后根据相关规则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出售,并在披露回购结果暨股份变动公告后3年内完成出售。
回购价格不超过26.08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000万元(含),回购期限自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3个月内。2024年4月公司未回购股份。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已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308,172股,占公司目前总股本比例为0.66%,回购成交的最高价为16.77元/股,最低价为14.30元/股,支付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19,997,306.38元(不含交易佣金等费用)。本次回购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公司回购股份方案的要求。
3.2振东制药5月6日,振东制药发布了关于注销回购股份的公告。公司于2024年5月6日召开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第五届监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注销回购股份的议案》,同意公司对存放于回购专用证券账户的22,174,904股公司股份全部予以注销,并相应减少注册资本。本次回购股份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将由1,027,494,660股减少至1,005,319,756股。3.3复星医药5月7日,复星医药发布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2024年3月26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四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以下简称“回购方案”),同意本公司以自有资金通过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本公司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回购资金总额为不低于人民币10,000万元且不超过20,000万元(均含本数),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30元/股(含本数),回购期间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方案之日起6个月(即自2024年3月26日起至2024年9月25日止<含首尾两日>)。
3.4丽珠集团5月7日,丽珠集团发布了关于回购公司股份的进展公告。根据公司于2023年12月20日发布的《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回购报告书》(公告编号:2023-120),公司将以不低于人民币40,000万元(含),不超过人民币60,000万元(含)的回购总金额,以及不超过人民币38.00元/股的回购价格,回购公司部分A股股份,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了公司A股股份共计2,152,6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23%,购买的最高价为人民币35.15元/股,最低价为人民币32.95元/股,已使用的资金总额为人民币73,436,534.00元(不含交易费用)。
上述回购符合公司既定的回购股份方案。根据回购本公司H股的一般授权,公司将通过香港联合证券交易所有限公司进行场内回购,每次回购价格不高于相关回购日前5个交易日平均收盘价的5%,回购的H股股份将用于注销减少注册资本。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回购了公司H股股份共计2,778,8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30%,购买的最高价为港币26.15元/股,最低价为港币23.05元/股,已使用的资金总额为港币68,157,390.00元(不含交易费用)。上述回购符合公司回购H股的一般授权。
3.5福元医药5月7日,福元医药发布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公司于2024年2月5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预案>的议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资金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公司股份用于后续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24.10元/股(含),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2亿元,回购期限为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2024年4月,公司未回购股份。截至2024年4月30日,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10,018,000股,已回购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约为2.09%,成交的最高价为15.59元/股,最低价为14.37元/股,已支付的总金额为148,612,482.92元(不含交易费用)。
3.6苑东生物5月7日,苑东生物发布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的进展公告。2023年8月14日,公司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方案的议案》,公司拟使用人民币10,000万元(含)至20,000万元(含)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价格不超过人民币73元/股(含),用于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回购期限自董事会审议通过回购股份方案之日起12个月内(即2023年8月15日至2024年8月14日)
。2024年4月,公司未回购股份。截至2024年4月月底,公司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公司股份1,091,092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0.9086%,购买的最高价为56.05元/股、最低价为43.5元/股,成交总金额为人民币54,282,923.09元(不含印花税、交易佣金等交易费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