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2023年离岸中资资产管理行业报告:迎接新机遇
中国的重新开放,揭开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潜在宝藏与全新机遇。对趋于放缓的全球经济而言,新的选项无疑代表着新的希望。作为领先的资产和财富管理中心,香港持续发挥着其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跨境投资的作用,伴随中国跨境交易和互联互通机制的不断加深,香港乃至整个大湾区基金业的新机遇也不断涌现。
香港中资基金业协会与彭博联合发布《2023年离岸中资资产管理行业报告》,该报告专为中国离岸资产管理专业人士量身打造,汇集了政商领袖对市场前景的深刻洞察,以及在当前风云涌动的宏观环境下,关于多资产类别投资机遇与风险的专业见解。
2022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以及核威胁升级带来的外部冲击,叠加各国央行加息和金融环境收紧导致了经济放缓。去年,大多数权益类资产和债券市场回报为负。通胀高企、信贷条件收紧、需求疲软和劳动力市场紧张打压了企业盈利和信心。股票和债券收益负相关的规律失灵,可能导致投资组合波动性上升。正当疫情引发的供应链冲击和能源危机消退、通胀开始回落之际,四大结构性通胀因素却在酝酿之中: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制造业回迁、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和劳动力市场紧张)以及清洁能源转型。数轮加息之后,金融业的不稳定因素开始显现,如英国养老基金困境、美国加密货币领域危机,以及银行业动荡。各国央行左右为难,既要抗击持续通胀,又要维持金融稳定。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环境中,中国一直坚持刺激性货币和财政政策,推出了一系列宽松政策以促进疫后复苏。中国一反过去两年对科技行业的严格监管,私营行业的监管确定性得以提升。作为连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的超级纽带,香港在地缘经济日益分散的背景下继续推动全球参与中国内地经济发展。同时,香港通过深化与中国内地在资本流动、人才交流、创新和科技等方面的合作,重振疫后经济。鉴于香港的战略意义,中国政府在其“十四五”规划中重申支持香港的全球创新和科技中心地位。
由于通胀持续高企和融资市场不断收紧,企业利润率正在恶化。市场信心受挫和科技巨头轮番裁员,预示着支出和资本投资将面临大幅削减。利率走高和近期的银行倒闭事件料将令信贷条件进一步收紧,再度拖累经济活动。在此背景下,全球股市2022年再度遭遇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