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20年历程回顾与展望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中国的汽车市场经历了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成为了中国经济奇迹的一个缩影。2009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新车销量第一的国家;2013年,中国成为全球首个新车销量突破2000万辆的国家;2021年,中国成为全球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国家。快速的机动化进程在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产业发展、社会进步、出行便利等一系列好处的同时,也给空气质量、人群健康、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就已经清醒地意识到今后机动车排放将带来的空气污染问题,并寻求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先进的控制经验。2000年,中国实施国一轻型车新车排放标准,正式拉开了国家层面系统控制机动车排放的帷幕。20年间,中国实施了逐步加严的新车和油品标准、加强在用车监管、推广新能源汽车和交通管控等一系列措施,构建起“车-油-路”一体化的机动车排放综合控制体系。目前,中国已全面实施了第六阶段的新车排放标准和油品标准,初步构建了融合多种先进技术手段的实际道路在用监管体系,起步交通运输结构和交通能源结构调整,并已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数量最多的国家。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正逐步缩小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机动车排放控制水平上的差距。


一、多种先进技术融合,强化在用车排放监管


北京等城市经过20年的实践,初步形成了多技术手段融合的在用车检验方法体系,并建立起常态化的环保监管机制。通过应用更先进的检测技术,以持续改进在用车尾气检测的测试方法,这是北京强化I/M制度的核心举措。1999年,北京修正了双怠速测试方法,对国一新车执行不同的限值标准;2003年开始全面实施更严格的稳态加载测试工况方法,并随着新车排放标准的加严不断更新在用车排放检测限值。对于在用柴油车,北京于2003年执行加载减速烟度测试法,并加严了LugDown测试的烟度排放限值。上述更先进的检测技术方法的实施和检测限值的持续加严,有力的提升了对高排放车的识别能力和检测准确性。


近年来,北京逐步强化对在用车的实际道路排放监管,积极推进先进监管技术的应用和监管平台的建设。先后应用了道路遥感测试、道路车载测试、远程在线车载诊断等一系列的先进监管技术。针对重型柴油车实际道路NOX排放严重超标这一当今国际在用车控制领域的最大挑战,北京制订了原厂加装远程在线车载诊断远程排放监控的地方标准和实施条例,提前实施满足国六标准的OBD加装和数据传输要求,成为全球首个实践OBD联网监管的城市,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联网十万辆量级的重型在用车排放在线监管平台。


二、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战略,推动货运交通结构调整优化


在城市化进程中重塑公共交通体系,鼓励绿色可持续的城市出行模式是城市发展绿色低碳交通系统的根本之策。上海、北京等城市高度重视公共交通体系和慢行交通体系的优化,通过高效、绿色、低碳的交通模式转变应对日益上升的交通出行需求压力。


中国货运结构高度依赖公路运输。打赢蓝天保卫战和推动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将调整运输结构作为治理柴油货车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任务之一。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为主攻方向,多部门实施了配套的经济措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政策。三年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货物运输结构公路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得到缓解:铁路货运量占比开始止跌反弹,2017-2020年均增幅接近7%;公路货运量占比由2017年的78%降至2020年的74%;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沿海港口的大宗货物运输结构明显优化。但与1980年铁路货运占比超过30%相比,运输结构的调整优化才刚刚起步,任重道远。


三、全方位激励新能源汽车发展,推动迈向道路零排放


新能源汽车推广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协同效益,是中国构建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抓手,也是未来实现美丽中国和碳中和发展目标的关键举措。中国自2009年启动“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以来,陆续推出了购置补贴、税费减免、基础设施建设和“平均燃油消耗量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的双积分政策等措施鼓励新能源汽车推广,并逐渐成长为全球电动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截止2020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492万辆,占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量的40%以上,并呈持续高速增长的趋势。


深圳是中国首批开展新能源汽车示范和推广的城市之一,连续六年被评为“世界电动汽车之都”。截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已接近40万辆,占深圳机动车总保有量的11%,电动化率在国内大城市中处于领先;是全球首个实现了公交和出租车队全面电动化的城市,并连续五年成为全球新能源电动货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

【清华大学】中国大城市机动车排放控制20年历程回顾与展望报告
上一篇

【凯度】新职人人群洞察白皮书

2023-11-30
下一篇

【多鲸】2023中国职业教育行业发展趋势报告

2023-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