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2022年投资管理行业展望
未来一年展望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投资管理机构对于前景的预期及结果各有不同。本报告将探究投资管理机构所采取的举措、企业文化状况和2022年增长预期之间的联系。调查结果耐人寻味,且有许多值得关注的地方——例如,资管行业高管的回应表明,加强企业文化与收入增长预期之间存在关联。人才很重要,企业文化也很重要。新冠疫情的持续对于公司管理层如何定位公司未来发展愿景以及部署让员工信服的战略方针带来了严峻考验。
本报告将首先分析投资管理行业的资产增长和业绩。其次探讨人才模型、技术变革以及愿景等其他成功驱动因素。对于2022年不同的预期取决于受访机构是否可以在公司愿景、运营业绩、相关方预期、员工韧性以及营造企业文化方面建立良性循环的机制。
德勤金融服务行业研究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对400位拥有财务、运营、人力和技术背景的投资管理公司资深高管开展了调研。
受访者获邀分享和评价了各自企业基于新冠疫情对员工、运营、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所采取的举措。及其企业从复苏迈向未来之际,未来一年内的投资重点及潜在结构转型规划。
受访者均匀分布自三大区域——北美洲(美国和加拿大)、欧洲(英国、法国、德国和瑞士)和亚太地区(澳大利亚、中国和日本)。
受访者均来自收入不低于5亿美元的投资管理公司,调研时间为2021年7月至8月。
投资管理领域:机遇比比皆是
2021年,尽管新冠疫情引发市场波动,但投资管理行业表现令人振奋。在美国,虽然大多数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股票指数普遍低于美股综合指数,但相比于过去十年,83%的资产管理公司普遍存在业绩不佳的状况,仅2020年全年,43%的资产管理公司在绝对回报基础上实现了超额收益。1平均而言,美国主动型股票基金的加权平均业绩高出基准0.6%,这是自2013年以来首次超越基准回报率。2若将比较范围扩大至全类型基金,美国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将有望在2022年延续增长势头,因为在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一年里,这些基金的业绩超过基准近5%。3然而,若从不同投资风格和经风险调整的回报来看,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的复苏之路仍显崎岖。
全球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业绩存在显著的地区性差异。2020年,欧元区、英国和日本的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业绩均超过其地区基准(分别为4.2%、8.0%和2.9%)。5而平均业绩低于基准0.2%的澳大利亚投资组合管理公司仍需迎头赶上。6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不确定性或许有助于主动型资产管理公司扭转业绩趋势。时间将会证明。
在2020年的全球另类投资管理领域,尽管私募基金(私募股权、私人债权、基础设施和房地产)和对冲基金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均增长了约20%,但私募基金的表现继续超越对冲基金,回报率分别为15.5%和11.1%。
截至2021年上半年,投资人对私募基金和对冲基金的表现十分满意,这意味着管理规模或将持续增长至2022年。82021年前5个月,对冲基金实现了578亿美元的新增资本流入,这充分印证了投资热情高涨。9随着计划在2021年下半年增加私募股权配置的投资者占比从上半年的34%增至43%,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流入预计会进一步增加。10总体而言,投资者情绪依然乐观,另类投资比其他资产类型更具增长优势。
对于传统投资管理机构而言,各个地区均蕴藏着不同的增长机会。中国的养老金将有赖于外部投资管理机构进行资产管理,市场规模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增至6万亿元人民币(约合1万亿美元)。11有鉴于此,我们预计更多的投资管理机构将聚焦中国寻求机会。
2021年,尽管新冠疫情引发市场波动,但投资管理行业表现良好。
加密货币是投资管理行业的另一个潜在增长领域。加密货币有数千种,每一种都有不同的用途和不同的估值驱动因素。资管机构可将此类货币与具有不同风险和回报特征的基金进行捆绑成为新产品。一些投资管理机构已经推出了与这类数字资产相关的产品。欧洲在这一领域遥遥领先,拥有前10个表现最好的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产品(ETP)中的8个。12随着客户需求的增加和监管透明度的提高,全球有望在2022年推出更多的被动管理型数字资产产品。
对于未能实现超额收益的机构而言,数字化转型可助其打造可信的品牌故事,这可能是实现AUM增长的先决条件之一。然而,由于数字化转型道路崎岖难行,越来越多的机构选择了并购道路以使其投资战略与先进的数字业务保持一致。因此,我们预计2022年投资管理领域的并购活动将持续增加。
鉴于不同机构在实现超额收益方面的目标不同,先进的数字化驱动型投资战略或将成为2022年的主推手。在层出不穷的策略中,人才培养和维护是投资机构战略落地实现愿景的必要条件。(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实现敏捷人才管理势在必行
如今,关于未来工作场所的讨论大多围绕“混合办公”模式展开,在此模式下,员工可根据自身需要和日程安排选择现场办公、远程办公或任何地方办公。13虽然复工模式尚未实现,但未来办公模式旨在更好实现战略目标并提升以人才为中心的企业文化,包括改进人才沟通策略,量化企业愿景和目标,提升现有人才的技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需求,改善员工适应力以及如何更好的采用并购与外包策略。
返岗复工
投资管理机构纷纷面临复工的过渡安排。大多数机构目前都采用了混合办公模式,而只有少数宣布并实施长期灵活办公战略。在制定长期战略的过程中,该等举措中隐含的一些企业文化因素正在起推动作用。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其机构或将采取让多数员工尽快复工或高度灵活复工的战略。
相比于25%的受访者表示其机构或将长期采用混合办公模式,38%的受访者表示其企业文化自疫情爆发以来达到了新的高度。那些宣布了长期战略的机构则更多地表示其企业文化有所提升。以高盛资产管理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大型投资管理机构明确表示,对投资管理行业来说最好是要求员工在岗办公的长期学徒制模式。
近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或将采取让多数员工尽快复工或高度灵活复工的战略。
对于尚未做决定的机构而言,其员工正面临不确定性带来的困扰。在这些处于观望状态或采用混合办公模式的机构中,仅25%表示其企业文化自疫情爆发以来有所增强。更加困难的是如何采取有效的沟通举措以帮助员工理解公司所面临的复杂且仍在变化的状态。
特别是对于那些选择混合办公模式的机构而言,如何与员工沟通复工计划虽棘手却影响重大。
沟通策略
复工计划不仅要面临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还面临着社会公正性的挑战,这也导致许多高管重新审视其机构的愿景和目标。与此同时,他们也有机会重新思考如何与员工沟通更新后的愿景,让他们感同身受。然而,这并非易事,因为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认同感存在差异。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前台部门员工认同或强烈认同与机构的使命感是一致的。这一比例相较于去年并无显著提升。仅36%的后台部门(IT、运营和财务类)受访者表示,自2021年初以来对公司愿景的理解有所提升。
员工对机构目标存在的认同差距,可能是由于后台部门员工不确定其个人对公司价值贡献所致。为消除这种顾虑,可以让全体员工一起参与设计制定公司愿景。
通过赋予员工话语权,与他们建立一种可持续的协作关系乃至打造公司文化的特色。16自2021年初以来受访者对其公司愿景的理解有所提高的比例仅占37%,因此机构无论选择何种复工模式,都应该在制定公司目标的过程中鼓励员工参与。
因为这不仅仅是听取他们的意见,更重要的是可以鼓励他们积极践行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