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铂族金属市场分析与战略性资源前景
1.公司基本情况:变压器分接开关龙头公司,积极布局开拓海外市场
公司成立于1995年,主营业务为电力设备(主要为分接开关)和数控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电力工程和其他工程业务,已成为国内分接开关行业的领军企业。公司于1995年成立,2015年进行重大资产重组并借壳法因数控于深交所上市,20 16年7月,更名为华明电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收购国内最大竞争对手贵州长征电气有限公司,确立了公司在分接开关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细分市场地位。公司主营业务分为三个板块:1)电力设备业务:包括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和无励磁分接开关以及其它输变电设备;2)数控设备业务:包括专用数控成套加工设备的批量生产和定制化生产满足单一客户需求的专用设备;3)电力工程业务:主要包括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站建设、运维等业务。
1.1.股权结构:2019年收购长征电气,进一步提升了分接开关市场份额
公司排名前两位的股东为上海华明电力设备集团有限公司(28.25%)和上海华明电力发展有限公司(15.28%)。集团创始人肖日明、肖申、肖毅为一致行动人,通过上海华明电力设备集团、上海华明电力发展有限公司合计间接持有华明装备4 3.53%股份。公司于2019年完成了对贵州长征电气有限公司的收购,进一步提升了变压器分接开关市场份额。公司和长征电气曾同为国内主要生产变压器分接开关的龙头厂商,收购完成后双方在科技研发,生产数据,项目经验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优势互补,进一步提升了市场份额,形成了双品牌并存,有序竞争的市场格局,有利于有载分接开关行业的良性发展,有效提升了中国分接开关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目前公司拥有上海,遵义两大全产业链生产基地,自上世纪90年代建厂起深耕细分市场30年,以电力设备为核心业务,同时覆盖电力工程业务和数控机床业务。以业务区分,公司控股子公司可分为:1)山东法因数控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数控机床,液压动力机械,气压动力机械等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成套型钢加工设备的研发、制造和销售;2)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上海华明电力设备检修服务有限公司:有载分接开关、无励磁分接开关、高压断路器、隔离开关等,集研究、开发、生产、销售,维修为一体;3)上海华明电力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电力设备(专控项目除外)的销售,机电安装建设工程施工,电力建设工程施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4)上海辰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苏隆基云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电力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检测、技术咨询、技术转让。
公司总经理陆维力先生行业经验丰富,曾就职于多家国内、海外头部电力设备企业,具备专业能力及国际视野。陆维力先生曾任职上海电力设备研究所蒸汽涡轮机组长;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网站常规岛主系统质量主管;阿尔斯通电力公司电厂项目计划经理;ABB发电业务区域销售经理;GE有机硅中国区市场项目经理;AREVAT&D商务总监,亚太区变压器事业部并购重组业务总监;阿尔斯通锅炉岛业务亚太区销售副总裁;阿尔斯通电力武汉锅炉有限公司总经理业务整合顾问;阿尔斯通气体绝缘高压开关中国区总经理;阿尔斯通大中国区销售和业务发展总经理。
1.2.业务结构:独占国内分接开关鳌头,协同发展多项业务
从发展历程来看,公司创建于上世纪90年代,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华明被评定为上海市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并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公司已成功攻克特高压分接开关核心技术,目前在国内独占鳌头,尚无规模可比的竞争对手,主要与国际竞争对手争夺全球市场。公司重要发展节点包括:
1)1998年,公司首批有载分接开关直接出口,与海外的变压器厂配套安装;2)1999年,公司兼并其他高压电气设备制造企业,进入变电站高压开关生产领域;授权海外公司,开拓华明海外市场;3)2006年,公司在美国、加拿大、香港成立分支机构,拓展海外市场;获得第一届“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称号;4)2015年公司借壳法因数控上市,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主营业务在原来的数控设备业务基础上增加电力设备业务和电力工程业务;5)2019年,公司完成对国内最大竞争对手贵州长征电气有限公司的收购,确立了全国第一的细分市场地位;6)2021年,公司实现系列技术突破,首台配套1000 kV特高压变压器无励磁分接开关完成交付。公司首台配套±800kV特高压换流变压器真空有载分接开关通过了国家级技术鉴定。
公司主营业务由电力设备业务、电力工程业务、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三大板块构成。核心业务为电力设备,主要为变压器分接开关的研发、生产、销售和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检修;电力工程业务主要从事新能源电站的承包、设计施工和运维;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主要为成套数控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电力设备业务:公司作为分接开关领域的龙头企业,业务涵盖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和无励磁分接开关以及其它输变电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和全生命周期的运维检修。主要产品包括有载分接开关,无励磁分接开关,高压电器及其他,广泛应用于“发电——输变电——最终用户”的各个关键环节;2)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公司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主要以光机电一体化智能数控成套加工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为主。公司主要产品能实现多功能、多工序的自动连续生产,充分体现了成套化、复合化、高效化、智能化等特点;3)电力工程业务:公司的电力工程业务主要为新能源电站建设承包业务。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相关政策的出台,近年来风电和光伏的装机量逐步提升,带动电力工程业务机会大幅增加,公司结合现金流和收益情况稳步推进相关业务。
1.3.主要财务数据:23年以来公司营收、盈利能力明显加速提升
2021年至2023年公司营收增速稳健,CAGR+13.15%。2023年开始,公司营收增速明显加快,2023实现营业收入19.62亿元,yoy+14.63%,增速提升,主要受益于1)自“十四五”规划起,我国围绕新能源上下游的制造业迅速发展,带动工业用电需求增长;同时特高压输变电线路规划持续推进,公司核心业务电力设备业务直接销售量保持稳健增长,新签销售订单、营业收入均创历史新高;2)公司是国内唯一拥有两大全产业链生产基地的分接开关制造企业,市场地位稳居第一,海外市场方面疫情缓和,全球经济复苏;3)依托长期技术积累、行业地位和生产试验平台优势,公司产品更新换代速度快,研发高效,优势明显。
分业务看,电力设备业务(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和无励磁分接开关)系公司营收的主要来源;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电力工程业务收入占比有所下降;2023年三大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2.86%/8.24%/5.99%。
电力设备业务:2020年-2023公司电力设备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0/11.77/13.5/1 6.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5%/17.71%/14.67%/20.4%,收入占比分别为73.05%/76.81%/78.85%/82.86%,国内外电力设备行业需求稳步增长,叠加公司自身高技术附加值,推动销售收入持续提升;➢电力工程业务:2020年-2023公司电力工程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33/1.53/1.66/1.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4.17%/15.14%/8.6%/-29.34%,收入占比分别为9.72%/9.99%/9.72%/5.99%,依托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积累的良好口碑,预计后期会与分接开关业务协同良性发展。
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2020年-2023公司数控成套加工设备业务分别实现营收1.58/1.56/1.50/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6%/-1.53%/-3.55%/7.69%,收入占比分别为11.54%/10.15%/8.77%/8.24%;公司此项业务在2020-2022年受疫情和行业竞争的影响较大,存在下行压力;2023年开始,业务开始回暖,收入同比增长7.69%。
分地区看,公司2023海外营收占比明显提升,2022年、2023海外收入占比分别为8.94%、13.98%,2023年较2022年提升5.04pct。公司在国内500kV以下的市场竞争中具有绝对领先地位,2018-2022年国内营收占比维持在88%以上。而在2023年,海外直销业务收入占比明显提升,主要原因系疫情影响逐步缓解,海外变压器需求的增长、货运渠道恢复、新产品开发,海外业务有望持续复苏。海外布局方面,公司目前主要开拓的出海地区包括:1)东南亚:建立新加坡子公司,布局本土化团队,形成从产品的选型设计,生产制造,销售服务,产品运维的全产业链;2)俄罗斯:布局销售网点辐射周边;3)欧洲(土耳其):以生产装配服务为核心建立自有工厂;4)美国:以销售和服务为核心布局销售网点。
盈利能力方面,公司毛利率自2020年开始持续提升,2023达到52.21%,较2022年提升2.91p ct。2019年公司完成收购长征电气后,2020年销售毛利率有所下降;而后公司对上海和长征基地推行产业链升级整合,协同效果突出,综合毛利率2020年-2023持续改善,带动公司利润加速增长。此外,分业务看,公司电力设备毛利率稳定在55%以上,2023达到58.49%,服务收入及其他毛利率在2022年大幅增长,超过55%,在2023年达到60.46%。
2018至2023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分别为25.0%/34.0%/30.2%/29.4%/23.9%/21.2%,公司完成长征公司收购后积极推进降费增效措施,取得一定成效,费用率稳定下降。2020年开始,公司收购长征公司后协同效应逐步体现,销售费用率呈现波动下降趋势;近年公司总研发投入持续增长并维持高投入,研发费用率较为稳定;财务费用在2022年出现大幅下降,原因是公司募集资金5亿元用于偿还债务和补充流动资金,公司财务费用大幅降低。
公司202 3年实现归母净利润5.42亿,同比增速50.90%,净利率28.07%,yoy+6.8pc t。公司2020年,202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4.17/3.59亿元,去除2020年济南市高新区土地拆迁补偿收益,2021年公司出售巴西电力项目确认投资收益2.8亿元,2018-2023年公司扣非净利润CAGR为31.84%,2023年净利润增速高于近四年CAGR。
2.电力设备业务:受益行业需求加速,看好增量市场出海、特高压
2.1.公司层面:分接开关行业绝对龙头,增量市场包括出海、国内特高压
公司电力设备业务为公司营收、毛利润贡献比例最高的核心业务,2023贡献营收16.25亿,占比82.86%,贡献毛利9.5亿,占比92.77%,毛利率58.49%。2018-2023营业收入从6.53亿增长至16.25亿,CAGR20%,2023年增速加快,同比增速达到2 0.40%。
公司目前电力设备产品以分接开关为主(变压器的关键核心组件,用于调整电压、稳定电网)。电网系统中,变压器通过有载分接开关可以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对电压进行调整,从而控制电力潮流方向,实现跨省跨区域远距离电力的传输,同时对因负荷变化引起电压波动的供电区域进行调压作用,稳定电网电压,改善电力质量。电网系统以外,电力设备能耗等级高,电压负荷变化大、起停频繁的变压器也需要配置有载分接开关以改善和稳定用电质量。行业地位方面,较高的技术壁垒形成了分接开关市场较高的行业集中度。目前分接开关龙头企业在我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竞争格局。根据公司201 8年相关公告提及,2018年华明装备、贵州长征电气(2019年已完成收购、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德国MR、ABB集团四家龙头生产企业占据国内110 KV及以上分接开关市场90%以上的市场份额。至2018年国内220 KV及以下分接开关产品已基本实现进口替代(公司当前产品出货亦以220KV以下为主),而超高压、特高压领域,高端分接开关仍需大量进口,50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分接开关几乎被进口产品垄断。
产品分类看,分接开关主要分为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和无励磁分接开关两类。有载开关是在不断电的情况下进行切换,无载开关需要在断电环境下进行切换,应用场景的区分主要看切换的环境是否可以接受断电及用电场景负荷波动是否频繁。有载分接开关主要分为油浸式和真空式两类,真空式安全性更高、维护成本更低,因而拥有更低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从安全性来看,真空开关安全性更高,具有天然的安全优势。从长期实用角度,油浸式开关单次检修和维护成本更高,虽然首次购买价格低,后续维护及检修成本较高,检修次数多,产品全生命周期总价较高。近年来,公司产品中,单价更高的真空开关的占比不断提升。
除已有的优势业务(500KV以下电压等)外,公司已有效开拓1)国内特高压等级市场;2)海外市场,公司有望未来在此两项市场中形成增量,持续创造新增长极。
1)增量市场1-国内特高压等级市场:截止2023年公司先后取得累计超过300项分接开关相关技术专利,是目前国内最先掌握特高压分接开关制造技术的企业,并在23年10月底签订一个特高压订单,预计将于24H1完成交付、24年底投运。公司是分接开关行业制造企业中首先掌握分接开关在六氟化硫为介质的变压器应用技术的企业,一举打破国内在六氟化硫220kV有载分接开关的研制和使用上的空白,并完成了市场投放工作。公司拥有国内首家通过CNAS认证的分接开关实验室,出具的技术鉴定报告,可以在全球绝大多数国家获得认可。公司各类型分接开关产品中,超过80%的零件为非标件,均通过自有设备加工,以确保零件的加工精度。同时公司拥有自建的低压钢模精密浇铸系统,其致密性和机械强度比原工艺提高了50%。公司采用全产业链生产模式,仅有电缆、标准件等少数零部件需外购,客户认可度高,行业壁垒高。从进展看,2023年10月底已签订一个特高压批量销售的订单,公司预计2024年上半年交付完毕,2024年底能够正式投运,预计投运后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
2)增量市场2-海外市场:公司产品较海外头部品牌MR、ABB等,具备性价比优势。近年来公司海外市场开拓顺利,公司海外营收占比由201 8年的10.61%提升至2023年的13.98%。我们认为,在海外市场电网投资的不断加大的趋势下,海外分接开关市场容量亦会跟随下游变压器需求而持续扩大,需求来源包括:✓更新替代需求:欧洲地区变压器服役年限平均超过40年,即将面临大规模更新换代需求,整体市场同样面临新能源更迭需求,同步带动变压器需求量。
新建需求:如欧洲在面临俄乌战争中化石能源占比降低,不得不提高电能比例,进行电气化改造;以及欧美国家在发展人工智能的同时,需求大量电力支持算力中心等。目前公司海外市场布局稳步开展,已初步实现全球多个地区的本土化布局。包括:1)土耳其建有海外生产基地;2)巴西、美国搭建有服务网点及团队;3)2023年新增新加坡网点及团队。
2.2.行业层面:预计国内特高压24-25年进入密集建设期,海外跨国电网互联计划推进,有望带动配套输变电设备需求持续提升
国内市场方面,我们预计24-25年仍处特高压密集建设期,主网变压器需求亦将随之增长。“十四五”期间国网规划建设特高压数量为“24交14直”,预计23-25年将进入特高压项目开工高峰期、24-25年将进入项目投运高峰期。从数量看,23年实际核准开工直流4条、交流2条。我们预计,1)直流:预计24-25年直流线路有望核准开工5/4条。2)交流:已公布交流线路24-25年有望核准开工2/0条。特高压加速建设,为提升重要通道和关键断面输送能力,预计送端及受端的高压/超高压变电站将有望随之增长,进而带动上游分接开关需求增长。特高压项目的送端及受端需要接入交流电网,以承接输送电能落地,如1100 kV特高压直流工程送端需要接入750kV交流电网,受端低端接入1000kV交流电网、高端接入500kV交流电网。此外,为提高受端电网供电可靠性,以陇东-山东项目为例,根据规划,将在受端泰山500kV变电站增加一台主变,500kV规划出线8回、220kV规划出线12回。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