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传媒互联网行业AI技术革命与市场复苏报告
一、2023年传媒板块收入利润双修复,2024Q1受所得税影响短期承压
样本说明:选取传媒(中信)指数和传媒(申万)指数的去重,删掉主营业务非传媒的生意宝、ST瀚叶等14只标的,再剔除三季度主营业务出现极端值的ST数知、ST中昌等11只标的,合计共178只标的。我们按照主营业务划分不同的板块,其中:游戏板块标的29只,广告营销板块标的41只,影视院线板块标的27只,A股互联网板块标的12只(芒果超媒、掌阅、国联股份等),出版板块标的30只,广电板块标的19只,教育板块标的18只,其他(力盛赛车、中体产业)共2只。
(一)2023年传媒板块收入利润双修复,游戏&广告营销利润增速亮眼
2023年传媒行业整体复苏明显,收入小幅增长,利润翻倍。2023年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326亿,同比+7%;累计净利润为436亿元,同比+262%;宏观环境持续改善,经济稳健复苏,供给侧恢复(游戏版号常态化、院线复苏,AIGC)带动业绩回升。各子板块中,影视院线、互联网收入增速靠前,广告营销、游戏利润增速领跑。广告营销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1,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4%至57亿元。出版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至1,48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195亿元。互联网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至1,625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68%至62亿元。游戏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至885亿元,归母净利润大幅增长472%至99亿元。广电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至556亿元,归母净利润变为亏损5亿元。影视院线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至478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为27亿元。教育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至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0%至1亿元。从收入看,广告营销、互联网与出版为收入贡献最大板块;从利润看,出版、游戏和互联网为利润贡献最大板块。
各板块按照公司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后,平均创收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互联网、出版以及广告营销。根据板块净利率指标,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出版(13.1%)、游戏(11.2%)以及影视(5.8%)。
(二)2024Q1整体传媒板块收入小幅上升,利润有所下降
季度来看,2024Q1传媒行业上市公司整体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14亿元,同比增长5%;累计净利润为84亿元,同比减少31%。分板块情况来看,广告营销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1%至464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54%至10亿元。出版板块营收同比小幅度增长至327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24%至27亿元。互联网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0%至396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18%至8亿元。游戏板块营收同比增长6%至222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39%至23亿元。广电板块营收同比减少2%至120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大幅减少112%变为亏损0.8亿元。影视院线板块营收同比减少8%至113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增长58%至14亿元。从收入看,广告营销、互联网和出版为收入贡献最大板块;从利润看,出版、游戏和影视院线为利润贡献最大板块。
各板块按照公司数量进行加权平均后,平均创收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互联网、出版以及广告营销。根据板块净利率指标,盈利能力最强的板块分别为出版(8.1%)、游戏(10.6%)以及影视(12.1%)。
二、游戏行业:2023整体稳健保持增长,2024Q1行业利润承压
A股上市公司游戏行业剔除ST后总计29家公司:其中2023年营收增速超过70%的公司有1家(名臣健康)。增速在30-70%的公司有3家(巨人网络、冰川网络、华立科技),增速在0-30%的公司有13家,营收下滑的公司总共12家。利润角度看,6家公司利润增速大于20%,12家公司利润下滑。
2023年板块平均营收31亿元,同比增长3%;板块实现平均归母净利润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约468%;实现平均扣非归母净利润2亿元,同比增长386%。近3年板块平均毛利率保持稳定,2023年小幅提升至66%,相比去年增幅达到2%;游戏行业净利率达到11%,较去年大幅增长453%;游戏行业扣非净利率达到9%,较去年大幅增长369%。同比来看2023年整个上市游戏板块的盈利能力呈现出增长态势。从费用率看销售费用有所提升,销售费用率达到29%,研发费用率达到12%。
单季度看,A 股上市公司游戏行业剔除ST 后总计29家公司:2024Q1营收增速在50~100%的公司有1 家(凯撒文化),增速在0~50%的公司有10家,营收下滑的公司总共18家。利润角度看,19家公司利润下滑,9 家公司利润增速大于20%,1家公司利润增速在0~20%之间,超半数公司面临一定的压力。2024年Q1板块平均营收8亿元,营收保持小幅增长;板块实现平均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滑约39%;实现平均扣非归母净利润0.8亿元,同比下滑约33%,营收保持增长但利润下滑明显。近3 年板块平均毛利率保持稳定;2024年Q1板块毛利率小幅提升至68%;2024年Q1板块净利率持续下滑至11%;游戏行业扣非净利率下降至10%。从费用看销售费用率出现明显提升,销售费用率上升至35%,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2%。
Q1单季度看,超半数公司营收同比下滑;仅恺英网络、巨人网络、世纪华通、宝通科技等7家公司实现了营收端、利润端双视角下较为稳健的同比增长。
三、互联网:港股仍处于估值低位,利润与现金流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恒生科技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关注配置机会近期港股走强,恒生指数反弹较快,同时传媒方向(港股)排序靠前。当前港股市场较美股、日股仍有估值水平上的吸引力。中观视角出发,近两年恒生科技板块收入增速放缓,但利润、自由现金流显著改善;叠加分红比例提升,投资者回报明显好转,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宏观视角看,国内经济温和复苏、美元流动性环境较为稳定、中美关系止跌企稳,看好港股市场估值修复持续。
(二)重点公司更新我们认为两条主线值得关注:1)经营稳健,收入端扩张,利润率回暖白马标的的估值修复,例如腾讯控股、网易-S、美团-W等;2)成长性更优,但自身估值水平受市场beta影响较大的弹性标的,例如快手-W、哔哩哔哩等。
1、腾讯控股:高质量发展,投资者回报改善经营层面稳健、高质量,且可见明显增长点。国内游戏业务前期有所承压,但后续还储备有多款重点产品,加之23年下半年上线产品还有望贡献部分结构性增量,或无需过分担忧。海外游戏业务方面,存量基本盘较稳,且根据Gamelook新闻,SUPERCELL旗下《荒野乱斗》一季度环比同比大幅度复苏,流水、玩家参与度均创历史新高。广告业务同时受益于AI技术对于广告系统匹配效率的提升,和视频号自身商业化程度提升的推动,看好全年维持超越行业的增速。金融科技业务预计稳健;云及企业服务业务维持存量高质量增长的同时,有望受益于视频号电商起量。千亿回购计划有望抵消股东减持在资金面上的压力,并且显著提升投资者回报。公司于2023年完成了490亿港元的回购,并计划在2024年将回购规模至少翻倍,达到超过1000亿港元,有望完全抵消减持在资金面上的压力,并且显著提升投资者回报。
2、快手:利润逐季稳态释放,商业化成长空间大、核心业务更强调协同发展盈利成熟度提升,现金流改善显著。快手于23Q2实现上市后首个季度盈利,并逐季度稳定释放利润,23Q4的净利润和Non-IFRS净利润分别达到36.08亿元和43.62亿元。得益于外部竞争边际趋缓、内部费用优化和有效的成本管控,公司的毛利率、净利率和Non-IFRS净利率自22Q1起呈稳定的上升趋势,分别升至23Q4的53.1%/11.1%/13.4%。经营现金流改善显著,截至23Q4,公司账上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9亿元,可利用资金616亿元(去年同期为447亿元)。
从业务的驱动因素看:广告发力内循环,电商加强全域内容场和货架场的联动,提升MAC渗透率。1)广告方面,外循环广告与站外环境相关,提升ad load和eCPM或成为更长期维度的收入增长策略。内循环广告收入占比近半,与电商GMV关联紧密,未来或将继续深化与电商的协同,并从创作者生态和品牌拓展提升供给侧丰富度。我们预计24-26年广告业务的营收增速为22%/14%/8%。2)电商方面,我们认为运营思路的三大关键词为公域流量、泛货架、中小品牌。①快手的流量基因在于私域强势,而内容+货架的全域建设,构建自播+分销相结合的流量双循环模式,解决品牌公域流量瓶颈。②泛货架GMV占比提升,商家得到全域曝光机会,消费者享受更多品类选择,促进长尾转化。③流量基因奠定快手的“信任电商”基础,抓住中小、产业带商家的市场与抖音形成差异化竞争。我们预计24-26年GMV增速为25%/22%/15%,对应其他服务收入增速为28%/22%/15%。
3、美团:外部竞争趋缓,内生变化确立业绩拐点核心本地稳健增长,24年期待新业务减亏进一步落地。1)到家业务:2023年Q1-Q4的即时配送订单增速分别为14.9%/31.6%/23%/25.2%,我们判断外卖增速以频次提升为主要方向。此外,我们认为增长压力或来自于宏观环境而非竞争格局,预计24年外卖全年收入增速15%。2)到店业务:基于竞对补贴收缩,到店酒旅的全年OPM或有回升趋势,判断核销后GTV利润率向好,预计24年到店酒旅GTV增速约为40%。3)社区团购:策略上或弱化规模和市占目标,提件均价+关闭密度低的仓和自提点,全年预期大幅减亏。用户端或将逐步提升社团核心用户频次,进而做高综合商品毛利率和件均价。我们认为公司短期受益于外部竞争格局缓和、内部组织架构整合,到店和到家有望进一步发挥协同效应,货币化率和利润率有望恢复;长期来看,竞争格局企稳,新业务盈利能力或将得到持续验证;同时应关注全球化(中东出海进展等)带来的新成长曲线。
4、网易:基本盘稳固+估值低位,年内可期待《永劫无间手游》表现2021~2022年的网易由于爆款端游《永劫无间》的推出带动端游收入大幅增长;超额增长明显。2022年Q4后由于暴雪解约导致端游收入进入下行期,但2023年由于《蛋仔派对》以及《逆水寒手游》的推出带动手游进入超额增速期,公司基本盘稳固,弹性主要来自爆款产品。展望2024年由于《射雕》手游失利压制了短期表现,但也带来了相对低的估值位,H2仍可期待《永劫无间》手游能否带动手游重回高速增长,以及暴雪回归后是否可带动端游收入回暖。
三)哔哩哔哩-SW:重点游戏产品将上线,年内有望实现单季度盈亏平衡游戏业务方面,重点SLG产品《三国:谋定天下》于4月17日进行终测,按测试结束1-2个月的调优期计算,有望在Q2上线。主站业务方面,流量侧23Q4 DAU达到1亿,YOY+8%,在销售费用大幅度节约的背景下,仍处于增长区间;直播、广告业务有望同时受益于流量增长和商业化强度提升,带来收入弹性。22Q3以来毛利率已经连续6个季度环比增长,带动亏损幅度逐步收窄,并有望于今年下半年NON-GAAP口径下归母净利润实现打平和回正。
四、广告营销:顺周期稳步复苏
广告营销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至1,959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504%至57亿元。相比于收入端,板块在利润端的恢复更显著。41家公司中,22家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9家收入同比下降;20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1家利润同比下降。整体板块毛利率13%,同比下降1%;板块净利率3%,同比去年呈现向好态势。
2024年一季度,广告营销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1%至464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54%至10亿元。41家公司中,21家实现收入同比增长,20家收入同比下降;12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29家利润同比下降。整体板块毛利率12%,同比下降2%;板块净利率2%。
五、影视院线:行业景气度趋势向上
2023年受益疫后线下渠道修复+供给放量,电影大盘整体表现较好。23年实现电影总票房(含服务费)549亿元,YOY+83%,已恢复至19年的86%,其中暑期档实现票房(含服务费)206亿元,创历史新高。
影视院线27家公司在2023年整体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4%至478亿元,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为27亿元。27家公司中,4家营收同比增长,23家营收同比下降。16家公司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1家利润同比下降。板块毛利率25.6%,净利率6%。
2024Q1电影大盘维持修复趋势。2024Q1大盘实现票房(含服务费)165亿元,YOY+4%,观影人次3.7亿人,YOY+9%。
影视院线公司2024一季度整体实现营收同比减少8%至113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增长58%至14亿元。27家公司中,13家营收同比增长,14家营收同比下降。其中营收实现正增长的22家公司中,增速超过100%的有2家(光线传媒、中广天择),增速在0-50%之间的有11家。利润方面,13家公司实现盈利,14家公司亏损。板块毛利率32%,同比提升62pct。板块净利率12%,同比提升504pct。
六、教育:有所分化,教培景气度提升
2023年教育行业公司整体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减少8%至32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减少60%至1亿元。板块内情况有所分化,以学大教育、昂立教育为代表的教培公司受益双减政策趋于常态化+需求旺盛恢复较好,但部分职教公司受宏观影响仍略有承压。17家公司中,7家实现收入同比增长,10家收入同比下降;8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9家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利润实现正增长的8家公司中,增速超过50%的有6家,增速在0-50%之间的有2家。整体板块毛利率31%,同比增加300Pcts;板块净利率扭亏为盈至1%,同比去年呈现向好态势。
单季度看,2024Q1教育行业公司整体实现营收同比增加10%至73亿元,归母利润同比减少19%至3亿元。17家公司中,有9家实现收入同比增长,8家收入同比下降;7家实现利润同比增长,10家利润同比下降,其中利润实现正增长的7家公司中,增速超过100%的有3家(学大教育、中公教育、美吉姆),增速在0-50%之间的有4家。板块毛利率31%,同比下降14%;板块净利率5%,同比下降29%。板块内业绩仍呈现分化趋势,与23年动因基本一致。
七、出版:2023整体稳健,2024Q1受所得税影响短期承压
图书零售大盘弱复苏,码洋与实洋表现分化。2023年图书零售市场码洋规模由负转正,同比上涨4.72%,实洋同比下降7.04%,零售大盘整体呈现弱复苏趋势,码洋与实洋分化主要系行业折扣率提升(23年零售折扣从22年的6.6折降至6.1折)。
出版30家公司在2023年整体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至1,483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5%至195亿元。其中15家营收同比增长(其中增速高于10%的为世纪天鸿/17%、时代出版/13%、博瑞传播/23%、内蒙新华/11%),15家营收同比下降;22家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仅8家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
23年板块毛利率33%(yoy+1pct),同比较为稳定;板块净利率13%(yoy+1pct),同比有所微升,出版公司的经营效率稳步提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