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医药行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分行业来看:创新药及制剂(59家):2023年收入3488亿元(+4.6%),归母净利润402.3亿元(+7.7%),扣非归母净利润365.7亿元(+11.2%)。分季度看,板块23Q3/23Q4/24Q1收入分别为843.4/883.9/894.6亿元(-1.2%/+0.8%/+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7/70.9/119.8亿元(+6.7%/-9.4%/+7.8%)。从盈利能力看,2023年板块毛利率为54.8%(+0.5pp),净利率为12.7%(+0.6pp),四费率为40.3%(-0.7pp)。2024Q1板块毛利率54.7%(+0pp),净利率13.4%(+0.8pp)。随着集采、国谈等“政策底”显现,疫情影响消除,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经营主旋律。此外,Q3受外部环境影响,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明显下降。整体来看盈利能力有所提升。医疗器械(73家):2023年度收入1706亿元(-5.0%),归母净利润340亿元(-14.4%)。剔除新冠相关业务数据,2023年器械板块收入1665亿元(+0.3%),归母净利润335亿元(-7.0%),主要系23年初疫情压制常规需求和医疗反腐导致设备入院招标流程有所迟缓,利润端可能受到22年因收到政府补贴导致基数较大。此外,高值耗材中骨科耗材受集采影响出厂价下降,导致业绩有所下滑。低值耗材中大部分企业业绩下滑主要系新冠产品高基数以及下游客户清理渠道库存所致。2024Q1板块收入432亿元(+0.9%),归母净利润97亿元(+4.8%)。剔除疫情单季度看,23Q1/Q2/Q3/Q4单季度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5.9%/+2.6%/-0.7%/-6.2%,23Q1由于疫情压制部分常规需求,23Q2增速放缓系受到22年同期高基数影响,23H2受同期高基数叠加医疗反腐影响,收入和净利润均有承压。后续随着反腐的常态化进行,预计需求将逐步回暖。展望未来,预计24H2开始医疗设备以旧换新政策将会驱动影像设备需求,截至24Q1各级医院设备以旧换新需求摸排工作已完成,重点关注政策落地实施节奏。中药(58家):中药板块2023年年度收入3495亿元(+6.3%),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28%),扣非归母净利润为341.4亿元(+25.4%)。2024年一季度收入953.5亿元(-0.8%),归母净利润126.3亿元(-7.7%),扣非归母净利润120.8亿元(-6.4%)。2024年一季度受到高基数影响,感冒发烧等抗疫产品收入回落,收入占比下降,此外中药材成本价格大幅上涨,也造成成本上行,毛利率下降。从四费率来看,中药大部分国企改革的中药企业也在不断提质增效,费用率也在持续下行。


血制品(7家):2023年血制品板块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增速约为13%: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7家血液制品上市公司2023年收入总额约为232亿元(+14.9%),归母净利润总额约48亿元(+6.4%),扣非归母净利润46亿元(+9.1%)。若加回资产/信用减值损失,并扣除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家公司经上述调整后的归母净利润40亿元(+13.1%)。分季度来看,7家公司(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2023年Q1/Q2/Q3/Q4的收入总额分别为56/56/60/5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3%/13%/19.6%/4.2%,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11/13/1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5%/7.9%/26.1%/23.3%。Q2单季度业绩增速低点,预计主要系投浆量增长有限,三四季度逐步恢复。24Q1(板块剔除华兰生物疫苗业务后)收入54亿元(-3.8%),归母净利润16亿元(+6.7%),扣非归母净利润14亿元(0%),2024年Q1板块业绩小幅下降,主要系23Q1基数较高。

医药行业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业绩总览——全行业表现

分行业来看:医疗服务(13家):2023年疫后修复业绩亮眼,2024Q1受高基数及消费疲软影响表现平淡。我们共选取13家医疗服务A股样本公司,均为经营较为稳健成熟的医疗服务专科/综合医院。13家医疗服务公司2023年收入565.1亿元(+27.6%),归母净利润50.6亿元(+375.2%),扣非归母净利润49.2亿元(+268.8%);2024Q1收入132.4亿元(+2.1%),归母净利润9.4亿元(-19.4%),扣非归母净利润8.7亿元(-10.1%)。分季度看,板块2023Q4收入143.2亿元(+38.7%),归母净利润2.1亿元(+114.2%),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137.4%),Q4收入及归母净利润增长主要由于2022年Q4疫情导致低基数原因所致。零售药店(7家):24Q1由于基数原因表观增速放缓。2023年实现收入1070.3亿元(+10.6%),归母净利润为46.9亿元(-2.9%),扣非归母净利润为46.2亿元(-1.5%)。分季度看,板块23Q1-24Q1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57.9/258.9/251.5/310.9/285.8亿元,同比增长26.5%/15.7%/9.7%/-2.7%/10.8%;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5.3/14.5/10.9/6.2/14.7亿元,同比增长32%/17.3%/5.6%/-55.8%/-4.4%。药店板块受全国多地散发疫情的影响,以及四大类药品管控,21年业绩增速全年放缓。板块归母净利润和扣非归母净利润在21Q3首次出现负增长,21Q4扩大降幅,22Q1降幅开始收窄,22Q2出现业绩向上拐点,22Q3业绩加速复苏,22Q4业绩表现亮眼,主要受疫情放开影响,发烧感冒药、抗原检测盒以及防疫物资的需求量增厚明显,23Q1疫后复苏稳健增长。


由于2022Q4和2022Q1受疫情放开,居民购药需求增长影响,22Q4和23Q1为药店板块业绩高基数,导致2023Q4和2024Q1行业表观增速放缓。医药分销(17家):2023年实现收入8383.7亿元(+9.1%),归母净利润为149.5亿元(-6.6%),扣非归母净利润为137.7亿元(-1.1%)。板块23Q1-24Q1单季度收入分别为2159.8/2129.8/2011.8/2061.2/2180.5亿元,同比增速为16.4%/15.2%/-0.2%/5.9%/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45.9/34.8/27.3/41.8亿元,同比增速为21%/-19.2%/-10.8%/-8.9%/0.7%。2023年分销板块疫情后修复,业绩表现好。2024Q1分销板块由于2023Q1基数原因增速放缓。

疫苗(9家):2023年收入718亿元(+14.2%),归母净利润120.2亿元(-16.7%),扣非归母净利润116.7亿元(-17.2%),板块2023年Q1/Q2/Q3/Q4单季度收入分别为166/183/190/179亿元(+15.6%/+12.2%/+19.1%/+1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5/37.4/30.9/12.5亿元(+2.2%/-3.8%/-21.2%/-54.9%)。2023年板块利润端下滑主要系HPV疫苗因智飞九价占比提升毛利率下滑,以及万泰二价HPV疫苗/IVD业务下滑及新冠疫苗相关资产减值所致。剔除新冠疫苗影响,板块2023年收入718亿元(+17.3%),归母净利润124.2亿元(-17.2%)。2024年Q1,板块收入142.亿元(-14.5%),归母净利润19亿元(-52%),扣非归母净利润18.3亿元(-52.2%)。收入端来看,主要贡献仍然为HPV疫苗,以智飞生物代理的9价HPV疫苗为主,24年Q1受行业整体以及春节假期影响,板块各企业业绩多有所下滑。从盈利能力来看,2023年板块毛利率为43%(-12.5pp),四费率为21%(-4.6pp),净利率为17%(-6.6pp)。2024Q1板块毛利率为37.2%(-12.3pp),净利率为13.3%(-10.4pp),四费率为18.5%(-1.9pp),板块盈利能力下滑较大主要系智飞生物9价HPV疫苗销售占比较高,其毛利率、净利率相对较低以及部分企业存在相关减值导致净利率水平较低。CXO(20家):2023年收入908.9亿元(-1.6%),其中剔除新冠大订单贡献后预计实现收入844亿元(+17.2%);归母净利润约175.2亿元(-19%),其中剔除新冠大订单贡献后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51.7亿元(+0.4%);扣非净利润总额为约165.8亿元(-13.8%)。


分季度看,板块23Q4收入为225.5亿元(-9.1%),其中剔除新冠收入贡献后预计同比增长14.4%;归母净利润13.8亿元(-62.4%),其中剔除新冠收入贡献后预计同比下滑30.7%;扣非归母净利润增速为-51.8%。从盈利水平看,2023年CXO板块整体盈利能力稳定,高附加值订单以及企业业务能力提升使毛利率水平(40.9%,+0.4pp)略有上升;销售费率(2.4%,+0.3pp)、财务费率(-0.8%,+0.4pp)、管理费率(9.7%,+0.4pp)、研发费率(5.6%,+0.4pp)均小幅提升,主要由于CXO企业表观收入规模增速放缓、高利润订单持续消化、经营效率持续提升及汇兑影响所致,经营效率、规模效应等有望拉动板块整体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原料药(39家):2023年原料药板块实现收入988.8亿元(-5.6%),归母净利润84.3亿元(-36.1%),扣非归母净利润76.1亿元(-38.8%)。分季度看,板块2023Q4实现收入238.3亿元(-13.4%),归母净利润-1.0亿元(-104.7%),扣非归母净利润-3.5亿元(-119.7%)。2023年原料药板块收入端下降,在行业去库存周期、非法规市场价格竞争影响下盈利能力下滑。利润端短期承压,2023年原料药板块毛利率(32%,-2pp)、净利率(8%,-5pp)下滑明显,其中管理费率(6%,+0.5pp)、财务费率(0%,+0.4pp)、研发费率(6%,+0.7pp)均持续提升。2023Q4利润端仍有承压,销售费率(8.4%,环比+0.8pp)、管理费率(8.1%,环比+0.6pp)、研发费率(6.8%,环比+0.2pp)环比持续提升。随着外部环境压力缓解,行业竞争格局优化、企业经营效率提升、费率下行、规模效应扩大有望推动盈利能力提升。2024Q1费用端压力持续改善,销售费率(7.0%,环比-1.4pp)、管理费率(6.3%,环比-1.8pp)、财务费用率(0.2%,环比-0.3pp)、研发费率(5.8%,环比-1pp)环比持续下降。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8家):2023年收入79亿元(-18.3%),归母净利润6.8亿元(-57.1%),扣非归母净利润3.3亿元(-76%),分季度 看,板块2023Q1/Q2/Q3/Q4收入 分别 为18.4/18.6/20.1/21.6亿元(-22.4%/-8%/-15.5%/-24.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1.8/1.9/1.5亿元(-78.3%/-56.5%/-55.5%/+552.9%)。收入同比下降主要系板块新冠产品去年基数较高。利润体量下降主要各企业加大费用投,扩充品类所致,以及部分企业存在新冠产品资产减值,2023Q4利润端表观增速较快主要系22Q4诺唯赞计提新冠资产减值导致板块基数较低所致。2024年Q1收入18.7亿元(+1.9%),归母净利润1.2亿元(-22.1%),扣非归母净利润0.6亿元(-20.8%),24Q1板块收入恢复增长,利润端降幅收窄。行业复苏逐渐回暖。


从盈利能力看,2023年板块毛利率为46%(-5.8pp),净利率为9%(-7.9pp),四费率为38%(+10%),板块盈利能力下降主要系部分企业新冠产品资产减值,同时各家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所致。制药装备及耗材(5家):2023年收入总额136亿元(+2.3%),归母净利润10.6亿元(-43.5%),扣非归母净利润9.4亿元(-43.7%)。2024Q1收入28.1亿元(-13.5%),归母净利润0.9亿元(-79.4%),扣非归母净利润0.7亿元(-82.8%)。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分季度来看,23Q4收入同比略增,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4Q1收 入 和 净 利 润 增 速 承 压。23Q1/Q2/Q3/Q4单季度实现收入5583.3/5525.7/5244.2/5446.1亿元(+12.9%/+10.9%/+0.6%/+0.5%);实现归母净 利润551.6/555.6/477.2/235.5亿元(+12.6%/+2.9%/-6.5%/-26.5%); 实 现 扣 非 归 母净 利 润514/505/442/218亿元(+8.2%/+6.3%/-6%/-18.6%)。受政策环境影 响和疫情产品同期 基数高等影响,2023Q4单季度有所承压。


收入端来看,2023年子行业中收入占比最大的为医药分销板块,占比 高达38%; 占比第二、第三的分别为药品板块、中药板块,占比分别为16%、16%。利润端来看,2023年子行业中利润占比最大的为药品板块,占比高达22%;占比 第二、第三的分别为中药板块、医疗器械板块,占比分别为21%、19%。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结构分化更加明显。1)从收入增速看,2023年医疗服务(+27.6%)、血制品(+16.3%)、疫苗(+14.2%)等板块快速增长。2)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看,2023年医疗服务(+375%)、中药(+28%)、血制品(+10.6%)等板块高速增长。


结构分化更加明显。1)从收入增速看,24Q1零售药店(+10.8%)、医疗服务(+2.1%)等板块快速增长。2)从归母净利润增速看,24Q1药品(+7.8%)、医疗器械(+4.8%)、血制品(+4.1%)等板块增速较快。


2023年累计 收 入同 比增 速6%,毛 利同 比增 速3.2%,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约2.4%。•销售费用率13%,同比降低0.3pp。•管理费用率5%,同比增加0.1pp。•财务费用率0%,保持平稳。•研发费用率4%,保持平稳。

2023年度全行业销售费用同比增加91亿元,主要受中药、零售药店、医疗器械板块带动,总销售费用率 同比 减少0.3pp。疫 苗板块销售费用率同比下降3.7pp。2023年全行业研发费用同比增加53.8亿元,总研发费用率同比持平。其中生命科学上游、医疗器械公司持续加大投入,各板块研发费率同比增速分别提高3pp、1.4pp。


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数据:2024年1-3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6082.7亿元,同比下降2%,利润总额822.5亿元,同比下降2.7%。2023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25205.7亿元,同比下降3.7%,利润总额3473亿元,同比下降15.1%。受集采、国谈和医药反腐相关政策的阶段性影响,2023年医药制造业整体表现偏弱。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额数据:2023年Q4PDB样本医院药品销售527.66亿元,同比上涨6%。西南观点: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在国家医保局成立背景下,随着带量采购执行,行业格局变化在即。宏观上医药工业收入增速低于10%,但结构上分化愈加明显,创新药、创新器械等成为行业主要增长动力。展望2024年第二季度,我们预计医药工业整体增速将持续回暖。

2024医药行业市场趋势分析报告

药品板块2023年年报及2024年一季报总结

Q3起受外部环境影响,下半年板块收入同比略有下降,但受益于销售费用率降低,盈利能力稳中有升。药品板块2023年收入3488亿元(+4.6%),归母净利润402.3亿元(+7.7%),扣非归母净利润365.7亿元(+11.2%)。分季度看,板块23Q3/23Q4/24Q1收入分别为843.4/883.9/894.6亿元(-1.2%/+0.8%/+1.6%),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6.7/70.9/119.8亿元(+6.7%/-9.4%/+7.8%)。从盈利能力看,2023年板块毛利率为54.8%(+0.5pp),净利率为12.7%(+0.6pp),四费 率为40.3%(-0.7pp)。2024Q1板 块毛 利率54.7%(+0pp),净 利率13.4%(+0.8pp)。随着集采、国谈等“政策底”显现,疫情影响消除,降本增效成为企业经营主旋律。此外,Q3受外部环境影响,单季度销售费用率同比和环比均有明显下降。整体来看盈利能力有所提升。2024年,国家从政策层面“全链条”支持创新药,从研发、审评审批、准入、支付、投融资等全方位支持新药研发,持续强调以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获益为核心的药物研发。2023年7月,医保谈判简易续约规则调整有利于创新药实现以价换量,在研发严要求的同时保障优质品种的商业化。2024年2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建立新上市化学药品首发价格形成机制鼓励高质量创新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发价格五年稳定期凸显国家对于创新药的扶持。2024年4月,北京、广州、珠海三地率先响应“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国产新药海外放量验证全球市场潜力,Licenseout与自主出海渐入佳境。泽布替尼2023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实现91.38亿元(+138.7%),市场潜力持续放大。2023年西达基奥仑赛销售额超5亿美元,表现亮眼。


2023年有五款国产药物成功在欧美上市,分别为绿叶制药的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制剂(2023.01)、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2023.10),替雷利珠单抗获得欧盟批准上市(2023.09)、和黄医药的呋喹替尼(2023.11)、亿帆医药的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2023.11)。持续关注临床数据优异的III期品种以及具有丰富出海管线的企业,关注已上市品种的商业化进展以及NDA品种的商业化预期。投资建议。结合临床价值为导向、以患者为中心的药物研发,把握“国产新药落地节奏,商业化放量是否超预期、国际化/licenseout”三方面,重点看好:a)创新药龙头:恒瑞医药,和黄医药,荣昌生物,康方生物,贝达药业,信达生物等;b)Biotech:泽璟制药、首药控股,康诺亚,科伦博泰,智翔金泰,海创药业,金斯瑞等;c)转型创新:长春高新,华东医药,人福医药,恩华药业,亿帆医药,甘李药业,通化东宝,康辰药业,海思科,京新药业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上一篇

2024年机器人触觉技术行业报告:电子皮肤与传感器革新

2024-06-19
下一篇

2024年公募基金市场周报:宽基ETF规模突破千亿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