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2022年中国电信手机终端适老化指引白皮书
智能化、数字化发展为人们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人际交往、社会文化,智能手机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随着老年人口规模快速增长,我国正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当大多数人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便利时,部分老年人却因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无法享受科技产品与服务带来的便利,生活上遇到阻碍和困扰。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等突发公共事件下,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愈发凸显,推动智能手机适老化势在必行。
国家统计局2021年5月第七次人口普查公布,2021年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2.64亿,占整体人口18.7%,比2010年上涨5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达1.9亿,占总人口的13.5%。预计"十四五"期间,老年人口将超过3亿人。
在老龄化加剧的同时,智能手机和互联网已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老年网民规模稳步增长。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网民规模达1.19亿,同比上涨7.2%,占老年人口45%;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互联网普及率达43.2%。99.5%的老年网民使用智能手机上网1,80%以上老年网民日均使用手机APP超3小时,其中购物支付、社交聊天、看视频排名前三,智能手机已成为老年人畅享数字生活的基础设施。在使用智能手机时,老年人面临很多障碍,例如,老年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出示健康码与付款码、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线上预约挂号、不会调整智能手机字体和音量大小、容易误操作等,这些问题构成了老年人在数字生活中难以跨越的鸿沟,致使老年人成为"数字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非但无法享受新技术带来的红利,反而四处碰壁。
老年人数字鸿沟的产生,并非由其自身单一因素决定,而由个人身体机能衰退、手机/APPUI设计不友好、新技术体验不佳、社会和家庭支撑不足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