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2022年全球支付行业报告 增长格局换新天
不同于金融服务的其他赛道,支付领域触及了几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在文化转变与现代科技齐头并进的当下,支付交易正处于文化大转向的风眼。
毫无疑问,过去20年人类日常行为变化之大,远非前面20个世纪所能比拟。这是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长出了除四肢以外的“第五肢”——智能手机。人们越来越爱用智能手机来进行各类支付。与此同时,用现金或支票来支付商品或服务渐渐显得有些过时,无异于CD机、巨型台式电脑这样的老古董。
今年的报告是BCG第20期全球支付行业年度分析报告。我们首先从全球和区域视角出发,勾勒宏观市场前景,再深入分析收单机构、发卡机构、卡组织、批发交易银行、金融科技企业各自面临的挑战。这些行业玩家共同构成了日新月异的支付生态。
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支付行业,尤其是考虑到当今经济环境、地缘政治充满不确定性的大背景,我们也许会选择“坚韧”这个词。确实,尽管挑战重重,但如果把时间维度拉长到五年乃至十年,支付行业的收入增长趋势依然健康平稳。然而,支付市场爆发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此外,电子支付需求欣欣向荣,央行数字货币崛起,金融非金融风险抬头以及随之而来的监管升温等宏观趋势也席卷而来。
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商户服务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竞争格局也处在蜕变阶段。大型商户开始把支付视为构成用户整体体验的重要元素,因此集成软件供应商获得了更大的影响力,嵌入式金融具备创造巨大价值的潜力。而在发卡端,“先买后付”的新兴支付方式为行业玩家跨出交易角色铺平了道路。消费者期待更大的奖励和更具个性化的会员体验。
多国针对支付基础设施纷纷加大监管力度,给卡组织增加了障碍,或会制约国际卡组织的作用。而且,卡组织未来还要面对通胀、市场波动、竞争加剧的大考。批发交易银行方面也有绕不开的难题,既要大举投资支付基础设施,又要在愈发多元的竞争环境下重塑自身角色。
纵观金融科技领域,投资者、消费者等支付行业利益相关方纷纷对高风险资产敬而远之。因此,未来数年,金融科技企业必须重视盈利能力,而不能一味追求收入和用户规模的增长。眼下,不少金融科技企业自成立以来首次遭遇财务滑坡,它们必须向投资者和公司董事会证明现行的商业模式稳固坚韧。
最后,秉承《全球支付报告》的惯例,本期报告也会针对支付生态内不同玩家给出相应的举措建议。我们的举措建议有助于企业识别和落地前沿战略,从而建立并保持竞争优势。今后,支付行业的参与者将踏入增长格局的新世界。衷心希望各位读者通过我们的分析建议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