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财富】试点两周年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白皮书[2021]

从中欧财富公布的《2021年公募基金投顾白皮书》调研数据中不难发现,基金投资已经超过股票投资,成为受访投资者中最受欢迎的投资方式,73.04%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有基金投资行为,且投资金额多在10万以内。


在基金受到投资者青睐的同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也开始熟悉基金投顾这张基金界的“新面孔”。2021年白皮书调研数据显示,九成以上的受访者都已对它有一定的了解,而去年白皮书受访者中,对基金投顾有大概了解的用户占比在六成左右。


受益于认知的提升和观念的认可,投资人对基金投顾业务的体验也日益火热。今年的白皮书显示,有62.88%的受访者表示自己购买过中欧财富或者其他投顾机构的投顾策略,这同时也反映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受访者(注1)更接受“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这一理念。


从调研结果来看,用户在选择基金单品和基金投顾时,考量的因素也不尽相同。首先,对单品基金而言,对用户购买行为产生影响的核心因素在于产品的历史投资业绩和机构专业度,同时行业口碑和品牌也对投资者决策会产生一定影响。


相比较而言,用户在选择基金投顾时,最看重的因素是投研团队的专业度以及管理经验。投顾策略的历史收益仅排在了第三名。从这一点对比可以看出,与购买基金单品追求历史优异业绩不同,投资者认为购买基金投顾更多的是选择让专业的团队为自己投资,从而优化自己的投资体验,这一选择也显得更加理性和健康。


持有人认可基金投顾价值所在建立长期持有观念


白皮书数据还显示,73.18%的投资者认为基金投顾帮助自己提升了投资盈利。从用户的反馈来说,基金投顾试点两周年,基本达到了“改变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的局面”这一初衷。而且与去年一周年白皮书的数据对比,投资者对基金投顾服务的认可程度也大幅上升(去年调研结果显示,认为投顾提升收益体验的用户占比为49.99%)。


虽然在调研中,不少受访用户在选择资金可用年限时表示,可用于投资金融产品的年限都倾向于中长期。但是当面对账户的波动时,也有近半数的投资者表示,难以保持长期持有。但是,对于基金投顾而言,投资者“拿不住”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


白皮书数据显示,投资者持有基金投顾策略的时长较为均衡合理,频繁申赎的行为较少。以持有时长来说,虽然截至今年7月调研时,距离获批基金投顾业务试点资质仅21个月,但已经不少投资者持有基金投顾策略12个月以上。


这一数据的背后,离不开的是基金投顾对持有人持续的陪伴和教育。以中欧财富投顾为例,每个策略组合都有“建议持有时长”,就是为了让投资者更好匹配投资方向、避免追涨杀跌以提升持有体验。


对于基金投顾机构的“良苦用心”,超过半数的投资者表示认可,认为基金投顾策略的建议持有期对自己有非常清晰的指引帮助,还有42.96%的投资者表示“认可但不一定能做到,看具体策略组合收益情况”。


其实这一点也反映出当下许多投资人在买卖基金时面临的问题:当持有人看到短期亏损时,很容易慌乱离场。但是基金投顾会努力通过更贴心的投后陪伴,来优化持有人的投资体验,争取做到长期持有,追求超额回报。


近九成受访者看好基金投顾未来发展


期望看到更丰富策略线


白皮书内除了对投资者行为进行了深入分析,同时也积极收集了投资者对当下业务生态的一些反馈意见。这些意见对于展业机构来说,具有极高的参考意义。


比如,据白皮书数据显示,受访者接触到基金投顾最多的渠道是“基金销售渠道上线通知”,占比为60.67%,其次是“基金公司官网、官微等介绍”,占比为58.01%。受访者填写的其他渠道包括“理财培训”“社区小组”,还有朋友推荐、理财直播等等。因此,基金投顾展业的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渠道的作用。


基金投顾试点两年来,一些投顾服务受到投资者的欢迎,其中,最受欢迎的服务是“定期市场解读和观点、账户盈亏分析报告等”,占比为70.35%,另外,52.24%的投资者期待“购买前的咨询和购买过程中的指导”。这两项诉求在中欧财富去年公布的白皮书中也处于较高水平,显示出投资者对此类投顾服务的持续需求。


展望未来,看好基金投顾的投资者占比高达97%,67%的受访者也愿意将基金投顾推荐给有理财需求的家人或朋友。


同时,受访者也对针对当前的投顾服务给出了自身的建议。从白皮书的调研结果来看,受访者对策略线、购买渠道、投后服务等各个维度都有进一步的优化建议。对于展业机构来说,这些意见反映出真实的用户需求,极具参考性。


证监会在今年7月举办新闻发布会时表示,目前基金投顾合计服务资产已逾500亿元,覆盖投资者约250万户。以此来粗略估算,相当于户均2万元。(援引自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2021年7月16日新闻发布会。)从这一数据来看,无论是投资者人数还是金额,我国的基金投顾业务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未来大有可为,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


中欧财富总经理郑焰在活动现场表示,未来基金投顾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其中包括投资者长期投资理念的培养、有待丰富的基金投顾场景、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投顾服务。总的来说,国内的基金投顾业务尚在试点和开拓阶段,需要上下游加强合作,各类试点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今年已经是中欧财富连续第二年公布公募基金投顾白皮书,此举旨在让更多投资者了解基金投顾业务的发展现况,并与同业一同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基金投顾业务。未来,中欧财富也将继续发挥首批试点机构的责任与优势,努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投顾策略和服务。

【中欧财富】试点两周年基金投顾业务发展白皮书[2021]

(一)海外基金投顾:买方模式、服务费转型和差异化竞争是大势所趋


基金投顾业务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已经非常普及,近年的发展有以下特征:


其一,智能投顾与买方模式成为主流。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卖方投顾向买方投顾转型,收取费用以客户资产规模为基础,与销售产品的收入脱钩,避免利益冲突。


其二,收费模式向服务费转型。2012年英国立法禁止投资顾问向产品提供商索要佣金,2017年,美国规定投资机构披露收取的佣金来源,促进投顾向服务费模式转型。


其三,差异化竞争。海外投顾的发展方向逐渐多元化,各家机构基于自己的特长,发展出了不同的服务模式,包括私人银行高端定制投顾模式、大型投行综合投顾模式等。


(二)发展挑战:投资者教育、投顾场景个性化与“顾”的完善


白皮书指出,现阶段,投资者教育、投顾场景个性化和“顾”的完善是重中之重。


投资者教育方面,目前,大部分投资者仍以短期收益为导向。基金投顾平台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帮助投资者改变短期投机行为。


投顾场景个性化方面,策略的丰富程度非常影响客户粘性。需要重点考虑细化财富管理场景,丰富策略组合内容。


“顾”的完善方面,目前投前往往是“货架型”或者“问卷型”策略,对个性化需求了解不够;投后主要以市场解读、投资定期报告等形式呈现,内容相对单一。


(三)发展落点:投资水平、技术建设与渠道合作


白皮书指出,投资水平、技术建设和渠道合作是未来的三大发展落点。


首先,投资水平是财富管理在投资端的核心。秉持严选理念,找出风格稳定、业绩优秀和投资理念相匹配的策略与管理人,才能够为客户创造出理想收益。


其次,平台技术深刻影响客户体验。稳定完备的服务,对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最后,上下游渠道要加强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上游基金产品管理者保持密切沟通,与下游销售平台通力合作,才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上一篇

【普华永道】2021年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分析

2023-11-29
下一篇

【达曼国际咨询】2021年中国零售商火锅节趋势报告

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