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资信】中国特色ESG将成为“中特估”的加速器

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探索


鉴于ESG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的重要地位,以及E、S、G在我国国情下的特殊性,如果采用“搭便车”的策略,即仅仅以借鉴欧美经验为导向建立我国ESG评级体系,表面上减少了体系制定的人力成本、时间成本、试错成本等,实则会导致我国ESG评级脱离国情无法建立话语权,导致评级结果的先天弱势,在国际交流中陷入非对称竞争,难以支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使命。因此,建设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探索不仅迫切而且非常重要。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可持续发展成为共识,世界各国签订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经过20多年的多轮艰难谈判,按照国家自主贡献原则,2015年194个缔约方在法国巴黎达成《巴黎协定》,体现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性原则和各自能力原则,标志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远景由理念走向共同行动。理想离不开现实,现实更离不开利益。由此,ESG评级体系建设成为当前碳交易市场竞争的焦点之一。欧洲的ESG发展以政策法规先行,例如:2017年欧盟议会和理事会修订了《股东权指令》,ESG议题被纳入到具体条例中,实现了ESG三项议题的全覆盖;2019年欧洲证券和市场管理局(ESMA)在《ESMA整合建议的最终报告》中要求明确ESG相关术语,建议政策制定者完善ESG条例和法规;2020年欧盟委员会通过《促进可持续投资框架》,规定了与ESG活动相关的可持续投资产品的分类系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判断的标准。美国的ESG发展与欧洲不同,联邦政府层面的主动性不多,主要是延用《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案》《清洁空气法案》等,201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发布了《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的指导意见》,在地方政府,仅加利福尼亚州等出台了ESG政策引导。美国政府面对气候变化,表现出来的是“摇摆性”霸权,2001年小布什政府退出《京都议定书》,2015年奥巴马政府重返《巴黎协定》,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并于2020年11月正式退出。但是,美国更多的表现为市场驱动的特点,形成了较为完整的ESG投资市场产业链和价值链,有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ESG评级机构。气候变化领域,美国表现出三面性:政治上摇摆,经济上强势,评级权上主导。


目前,国际上ESG评级体系的话语权仍然由标普、富时罗素、惠誉、MSCI所支配(见表1)。尽管关于中国特色ESG评级体系研究的文献较少,但是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探索。国内有影响的ESG评级体系主要有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ESG评级体系、中证ESG评级体系、华证ESG评级体系、商道绿融ESG评级体系等,最近,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推出了ESG评级体系(见表2),采用的方法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不仅借鉴国外经验,而且基于我国国情,突出了中国特色,具有可操作性。

【联合资信】中国特色ESG将成为“中特估”的加速器
上一篇

2023中国智能汽车新一代传感器研究报告

2023-11-21
下一篇

【TE智库】中国通用大模型内容生成及安全性能力评测

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