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基础化工行业月报:景气边际回暖,关注新兴材料发展
1.市场回顾
1.1.板块行情回顾
根据wind数据,2024年5月份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下跌1.50%,跑输上证综指0.92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 指数0.82个百分点,行业整体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位。近一年来,中信基础化工指数下跌12.73%,跑输上证综指9.06个百分点,跑输沪深300 指数6.98个百分点,表现在30个中信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6位。
1.2.子行业及个股行情回顾
根据wind数据,2024年5月,33个中信三级子行业中,13个子行业上涨,20个子行业下跌。其中磷肥及磷化工、有机硅和民爆用品行业涨幅居前,分别上涨5.95%、5.47%和4.85%,轮胎、氯碱和氨纶行业跌幅居前,分别下跌8.88%、7.10%和5.13%。2024年5月,基础化工板块505只个股中,共有193支股票上涨,307支下跌。其中扬帆新材、高争民爆、百合花、裕兴股份和南京化纤位居涨幅榜前五,涨幅分别为74.50%、42.90%、37.83%、33.49%和28.43%;ST新纶、ST亿利、ST永悦、ST世龙和ST红太阳跌幅居前,分别下跌63.41%、62.93%、47.74%、33.87%和29.48%。
2.行业与公司要闻回顾
前4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4%。国家统计局5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4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0946.9亿元,同比增长4.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234.4亿元,同比增长8.4%。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7396.4亿元,同比下降2.8%;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508.1亿元,增长0.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285.9亿元,增长16.7%;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448.0亿元,增长6.4%。
前4月,采矿业实现利润总额3923.9亿元,同比下降18.6%;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4439.8亿元,增长8.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实现利润总额2583.2亿元,增长36.9%。1—4月份,主要行业利润情况如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75.8%,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56.6%,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1%,汽车制造业增长29.0%,纺织业增长24.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9.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8.4%,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6.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增长4.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4.7%,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7.3%,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下降3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53.9%,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由盈转亏,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亏损增加。
数据显示,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1.92万亿元,同比增长2.6%;发生营业成本35.77万亿元,增长2.8%;营业收入利润率为5.00%,同比提高0.08个百分点。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计170.24万亿元,同比增长6.0%;负债合计97.61万亿元,增长5.7%;所有者权益合计72.62万亿元,增长6.4%;资产负债率为57.3%,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23.61万亿元,同比增长7.6%;产成品存货6.33万亿元,增长3.1%。1—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85.34元,同比增加0.14元;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费用为8.42元,同比减少0.02元。
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资产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4.4元,同比减少2.6元;人均营业收入为174.1万元,同比增加7.5万元;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20.8天,同比持平;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66.7天,同比增加3.4天。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4.0%。前4月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9%。据国家统计局5月17日消息,1—4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43401亿元,同比增长4.2%;环比下降0.03%。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投资增长13.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2636亿元,同比增长1.9%;第二产业投资47634亿元,增长13.0%;第三产业投资93131亿元,增长0.3%。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3.1%。
其中,采矿业投资增长21.3%,制造业投资增长9.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增长26.2%。第三产业中,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6.0%。其中,航空运输业投资增长24.6%,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9.5%,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6.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投资同比增长4.8%,中部地区投资增长4.0%,西部地区投资增长0.6%,东北地区投资增长6.4%。分登记注册类型看,内资企业投资同比增长4.2%,港澳台企业投资增长6.4%,外商企业投资下降15.2%。我国将鼓励西部发展多项特色化工业。
近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进行了修订,形成《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24年5月31日至2024年6月29日。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决策部署,结合西部地区实际,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方面对《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2020年本)》进行了修订。此目录共包括两部分,一是国家现有产业目录中的鼓励类产业,二是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西部地区新增鼓励类产业目录中,多个省份鼓励涉及石化产品和新材料的开发、生产和应用。
其中,四川省涉及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材料的开发及生产;高性能稀土抛光新材料、高性能稀土储氢新材料的开发、生产及应用;页岩气装备制造和油气技术工程服务等。贵州省涉及化纤纺织品生产加工;天然植物精细化工产品的开发;氢加工制造;超细重钙、纳米钙等高端碳酸钙下游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硅基新材料研发生产等。
云南省涉及天然橡胶深加工产品、大型子午线轮胎生产;特种专用天然橡胶或胶乳产品的研发及生产;水溶性肥料、微量元素肥料等新型肥料开发及生产;化学原料药及化学药品制剂等的研发及生产;六氟磷酸锂、电子级氢氟酸等化工新材料生产等。陕西省涉及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就地深加工,新型、环保型油田化学品技术开发及生产等;高端聚烯烃、高性能膜材料等高端专用化学品的制造及深加工等。甘肃省涉及石化化工新材料产品研发生产;有机过氧化物生产;电子级氟化氢生产;高效、环保型新型化肥开发与生产;高端碳素材料,节能环保大型矿热炉用碳材料开发及生产等。
青海省涉及六水氯化镁连续脱水制无水氯化镁;高性能碳纤维及制品的开发、生产;有机肥、微生物肥、氮肥、专用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等的生产;绿氢制造,氢能装备制造等;高端、大规模集成电路用材料、电子特气及电子化学品研发制造等。宁夏回族自治区涉及20万吨/年及以上醋酸乙烯、6万吨/年及以上聚乙烯醇、电子级高纯化学品生产等;生物发酵、化学合成氨基酸、高纯L-乳酸生产及深加工;煤基烯烃下游材料生产;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生产;化工生产废弃物的开发利用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涉及绿色煤化工产品研发、生产;大型炼油、乙烯、芳烃生产装置生产的有机化工原料就地深加工,工程塑料、合成树脂等制造;钾盐勘探开采及卤水资源化综合利用项目;碳基、硅基、氟基新材料以及纳米材料等高端新功能材料、试剂开发、生产等。内蒙古自治区涉及有机—无机复混肥料生产;新建150万吨/年及以上天然碱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生物质气化制甲醇技术开发与应用;六氟乙烷等精细氟化工产品生产、电子级氟化氢加工;纳米碳材料、锂电池负极等新型碳材料开发及生产;先进高分子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的生产、精深加工及其应用。
广西壮族自治区涉及高端碳酸钙生产以及功能母粒和可降解材料等精深加工及配套产业;有机化工原料生产及下游精深加工;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等高分子材料生产及深加工;食品添加剂、催化剂、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能源开发及生产等。华润锦纶尼龙66项目试生产。近日,烟台华润锦纶有限公司新建4万吨/年尼龙66项目完工,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位于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约27亿元,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成盐装置、聚合装置、纺丝装置及配套公用工程、环保工程等。
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生产高端尼龙66切片16万吨/年、差异化尼龙纤维3万吨/年,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高端合成材料研发制造基地。据了解,该项目采用英威达的尼龙66盐工艺和先进的连续聚合技术,兼具卓越的安全性能和环保性能,且装置可靠性高、运行寿命长,在降低能耗的同时,可以更低的运营成本为行业提供更优质的产品。中东将继续大力投资聚烯烃。近段时间以来,烯烃和聚烯烃行业利润率受到挤压,需求疲软,价格下跌,开工率面临压力。
但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中东地区仍将大力投资聚烯烃。近日,标普全球商品洞察公司中东及非洲业务总监莫维德·法扎伊尔介绍了该公司的预判,未来十年,中东将继续大力投资扩张聚烯烃业务,不仅仅增加产能,还会拓展其基础技术、产品组合和销售范围,并支持区域内下游塑料加工业发展。法扎伊尔表示,中东石化的关键优势在于原料成本。2016至2023年,沙特阿拉伯乙烷价格维持1.7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不变,虽然2024年1月时上涨至2.50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但仍然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原料。
新开发的贾富拉气田是一个200万亿立方英尺、富含液体的非常规页岩气田,将进一步增强该地区的竞争优势,并推动石化项目投资。地理位置也是中东的一大重要竞争优势。法扎伊尔表示,中东距离东亚、南亚以及非洲等主要需求中心较近,也意味着运输时间短,运费低。该地区的另一个优势还在于已与主要需求中心签订关税协议,如阿联酋对印度的出口关税为0%,海合会成员国对阿尔及利亚和埃及的出口同样享有0%关税优惠,而所有其他国家则征收5%的进口税。与全球参与者的合作关系是提升该地区潜力的关键,如埃克森美孚、道达尔能源、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利安德巴赛尔和陶氏等公司数十年来一直在中东地区有投资。
这些跨国公司将继续在中东扩大投资,如利安德巴赛尔1月决定以5亿美元收购沙特国家石化工业公司(Natpet)35%的股份,该公司将新建一套聚丙烯(PP)复合物装置,并与丙烷脱氢(PDH)装置连成一体。展望未来,中东将继续巩固其在聚烯烃领域的地位,这些主要生产商还将通过扩大产品供应和支持当地下游产业的发展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预计中东地区将通过新建项目扩大聚烯烃产能,到2034年还将建设聚烯烃产能1900万吨/年。由此使该地区聚乙烯(PE)总产能增至3800万吨/年,PP总产能增至1700万吨/年,并成为全球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增产能中,在建项目达500万吨/年,主要包括沙特先进石化公司的80万吨/年PDH/PP项目,道达尔能源和沙特阿美合资企业Amiral的100万吨/年PE项目,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和北欧化工合资企业博禄公司正在建设的150万吨/年PE项目;以及卡塔尔能源和雪佛龙菲利普斯化学的合资企业拉斯拉凡石化厂的170万吨/年PE项目。展望未来,乙烷将继续主导该地区石化裂解原料。不过,法扎伊尔也认为,随着沙特推行其液体原料制化学品战略,该地区将有更多的石脑油和原油用于化工生产。标普全球商品洞察估计,预测期内新建乙烯产能中,53%将是乙烷裂解装置,21%为混合进料裂解装置,12%将为石脑油裂解装置,14%将是原油制化学品装置。法扎伊尔认为,中东发展石化的战略实质是经济多元化。
一个值得注意的特点是,除在本地区投资外,中东石化企业还积极拓展其他区域。比如,中东企业在中国有大型资产交易,因为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聚合物市场。ADNOC通过与布拉斯科、科思创和北欧化工的潜在交易,力图在欧洲市场拓展,并获得回收聚合物和生物聚合物生产技术。沙特阿拉伯认为,由于新材料在能源转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该国塑料加工行业也将成为一个主要增长机会。塑料加工行业还热衷于吸引外国投资,通过上下游行业紧密相连来增加整个价值链价值,这些与沙特阿拉伯经济多元化的2030愿景非常吻合。例如,SABIC旗下的Nusaned Investment Co.是一家成立于2018年的子公司,旨在帮助实现沙特阿拉伯2030愿景计划。
Nusaned投资组合中包括Sac-Wood公司,主要生产以聚氯乙烯和木塑复合材料为原料的建筑产品。下半年亚洲PX市场前景仍堪忧。5月24日,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公司发布报告称,在经历了充满挑战的2024年前5个月之后,亚洲对二甲苯市场(PX)的参与者们正准备在下半年迎接更多的挑战。这是因为,作为最大的PX消费国,中国国内库存正在逐步增加,而全球需求复苏仍处于初期阶段。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公司评估显示,到5月24日,亚洲PX均价为1031.72美元/吨,已从5月14日触及的1001美元/吨的年内低点回升。
然而,价格仍低于2023年1月至5月的平均价格1045.29美元/吨。在美国夏季汽油高需求季节到来之前,亚洲市场参与者们曾经乐观认为,美国用于汽油调合的PX需求能够表现强劲。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受到美国芳烃库存激增和现货供应充足的影响。尽管美国汽油买家年初以来一直在购买汽油调合组分,但充足的供应限制了购买意愿。
美国能源信息署(EIA)的最新能源展望进一步打击了这种预期。根据EIA的短期能源展望预测,2024年美国汽油消费量预计为891万桶/日,同比下降0.34%。预计第三季度的消费量为914万桶/日,比2023年同期高出0.99%,但第四季度的消费量为881万桶/日,比去年同期下降1.34%。新加坡一位贸易商表示,鉴于目前的情况,PX价格在今年下半年创出新高的希望不大。上述新加坡贸易商表示:“目前看不到任何上行空间,除非亚洲的生产问题导致某些情况发生变化,这或许有助于形势的好转。”另一位新加坡贸易商表示:“觉得PX价格还会更‘低落’,所以我们不知道下一步是否会下跌。”
标普全球大宗商品洞察公司的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为止,亚洲PX的利润率呈下降趋势,PX和石脑油之间的价差保持在每吨350美元以下。第三季度的PX供应可能会增加,因为炼油厂的停工检修季节将在第二季度结束。不过汽油调和需求仍有一些希望,尽管可能不会像2022年和2023年那样强劲。对于下游需求,亚洲PX生产商普遍表示担忧。他们表示,区域内除PX产能投产外,也有精对苯二甲酸(PTA)产能投产。但是,目前市场对PTA预期不高,打压了市场人气。
一位日本贸易商表示:“我们认为,今年剩余时间里,PX、PTA和聚酯产业链看起来不太好。PTA开工率也大幅下降,而PX开工率仍处于较高水平。”由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终端消费者消费未能回升,今年欧洲PTA的需求似乎受到压制。与此同时,亚洲对欧洲的大量出口可能会进一步加剧这种局面。尽管今年亚洲PTA的开工率大幅上升至93%左右,但聚酯下游市场几乎没有好转的迹象。北亚地区的一位PTA生产商表示:“聚酯产业链近期的销售情况都不太好。而且PTA利润率很低,这种趋势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继续下去。”此外,部分亚洲聚酯生产商正在努力清理大量库存。
这位PTA生产商表示,进入下半年,高库存可能引发销售大幅折扣,可能进一步损害盈利能力。低盈利背景下仍有产能扩张欧洲石化业盈利前景黯淡。近期,欧洲大宗石化业普遍陷入高成本、低盈利的怪圈。然而,与外界普遍预测欧洲石化生产商将削减欧洲产能不同,标准普尔全球商品洞察公司表示,欧洲目前实际仍在经历产能扩张,其区域内产能过剩问题更加显著。因此,标普全球表示,由于产能过剩和制造业前景好坏参半,预计未来几个月欧洲石化制造商将面临更疲弱的盈利前景。欧洲大宗化学品处于供过于求的供需情景下。
5月20日,标准普尔全球商品洞察公司的化学品业务主管Andy Orszynski表示,目前欧洲乙烯产能的供过于求反映在平均开工率上,乙烯装置的开工率目前为70%至75%,而通常来说开工率应达到80%至90%,甚至更高。5月17日,标普全球评估,西北欧乙烯装置现货利润为124.79美元/吨,而2024年以来,西北欧乙烯装置现货平均利润为112.96美元/吨。相比之下,过去五年平均利润为324.17美元/吨。2024年和2025年,欧洲和亚洲的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利润将低于再投资水平。”在疫情之后,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利润未能恢复。数据显示,石脑油裂解装置的利润从2022年8月起变为负值,而从2019年4月到2022年7月平均为494.94美元/吨。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