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通信行业报告:华为5G-AI融合与卫星互联网进展
1、本周回顾
1.1本周通信市场回顾
本周通信(中信)上涨5.53%,同期上证指数上涨0.74%,深证成指上涨4.03%,创业板指上涨3.74%,沪深300上涨1.38%。从板块来着,光通信板块本周表现优秀,上涨10.30%,网络规划建设板块相对弱势,涨幅为4.17%。
涨幅前三的个股为汇源通讯(40.17%),中兴通讯(19.67%)、高斯贝尔(18.06%)。通信行业表现为全面上涨。此外,AI算力指数本周涨幅为7.55%、光模块(CPO)指数本周涨幅达10.12%、IDC指数涨幅为9.61%、工业互联网板块上涨6.75%;专网领域标的佳讯飞鸿、海能达涨幅分别为4.47%、3.07%。我们认为经过上周的逼空行情后,本周A股市场出现一定回调,整体表现为板块轮动,震荡上行。通信板块调整后整体涨幅超越大盘。通信产业驱动较多,持续催化看好全板块投资机会。
运营商及主设备商领域:本周举行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设备商和部分运营商针对5G-A发布新品及建设计划;会上AI成为关注重点,中国联通和华为各自发布通信大模型产品,多家设备商联合宣布成立AI-RAN联盟;
算力领域:工信部发布个人信息保护AI大模型“智御”助手,英伟达对华“特供版”AI芯片H20将在今年的英伟达GTC2024大会(3月18日-3月21日)开完之后,全面接受预订,最快四周可以供货;
卫星领域:《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发布;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SpaceX首次通过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卫星通信运营商成立移动卫星服务协会。
2、季度专题(卫星互联网):发射计划大幅增长,卫星组网层次扩展
2.1航天科技集团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
2月26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3年)》,介绍2024年宇航任务整体情况。中国航天全年预计实施100次左右发射任务,有望创造新的纪录,我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将迎来首次发射任务,多个卫星星座将加速组网建设。2024年,航天科技集团计划安排近70次宇航发射任务,发射290余个航天器,实施一系列重大工程任务:完成长征六号丙运载火箭和长征十二号运载火箭首飞任务;空间站继续开展常态化运营,年内完成2次货运飞船、2次载人飞船发射任务和2次返回任务;推进探月四期工程,发射鹊桥二号中继星、嫦娥六号探测器,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返回;发射海洋盐度探测卫星、电磁监测卫星02星、中法天文卫星、实践十九号卫星等多颗民用卫星,满足各行业用户应用需求;加速推进建设航天科技集团“新一代商业遥感卫星系统”。据悉,航天科技集团将完成多次商业发射任务,并将公开对外发布运载余量信息,向商业用户提供发射和搭载机会,为各类客户提供快速、稳定、可靠的“一站式”发射服务。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北斗应用向系统集成和增值服务延伸,发挥集团公司天地一体化优势和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综合应用优势,不断将卫星应用融入新兴领域,支持重点区域经济发展。(公众号: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建议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公司:航天环宇、佳缘科技、盟升电子、天银机电、普天科技、陕西华达等。
2.2我国成功发射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
2024年2月29日21时0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卫星互联网高轨卫星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10次飞行。长征三号甲系列运载火箭(简称“长三甲系列火箭”)由长三乙火箭与长征三号甲、长征三号丙共同组成,该系列火箭是我国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系列,其最大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运载能力超5.5吨。2024年,长三甲系列火箭将再次进入每年10次以上的高密度发射阶段。(人民日报)建议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公司:航天环宇、佳缘科技、盟升电子、天银机电、普天科技、陕西华达等。
2.3 SpaceX首次通过手机直连卫星服务在社交平台X上发帖
2月26日,SpaceX宣布,该公司已成功地通过“星链”卫星网络,从太空向社交平台X上发布了第一个帖子。SpaceX在X平台上称:“这条消息就是通过我们的‘卫星到蜂窝’技术发布的。”SpaceX工程师、卫星到蜂窝技术负责人对此给予了证实,称这是该团队第一次通过卫星在X上发布信息。(C114通信网)建议重点关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公司:航天环宇、普天科技,卫星通信地面终端:华力创通、海格通信、海能达等。
2.4 重要玩家发起移动卫星服务协会,再次提升3GPP阵营影响力
近日,多家海外卫星运营公司联合发起一个名为“移动卫星服务协会(MSSA)”的组织,旨在推动卫星到设备直接通信(D2D)生态发展,整合地面和非地面(NTN)通信服务,随时随地为任何设备提供可扩展、可持续且经济社会的连接服务。从该协会对外发布的信息来看,推动统一的标准和规则是协会重点工作。从这些成员企业的共同期望可以看出,3GPP阵营在卫星直连通信中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移动卫星服务协会发起者包括美国卫讯公司(ViaSat)、TerrestarSolutions、LigadoNetworks、Omnispace和Yahsat五家卫星运营商。移动卫星服务协会在其成立的新闻稿中就明确提出,协会作为非营利性组织,将推动3GPP标准扩展移动网络运营商和OTT厂商服务覆盖的范围。(维科光通信)建议重点关注卫星通信终端相关公司:华力创通、海格通信、海能达、南京熊猫、中兴通讯等
3、行业重点新闻
3.1工信部:发布国内首个个人信息保护AI大模型“智御”助手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2023年第四季度电信服务质量的通告。通告称,深化App用户权益保护。制定《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合规开发管理测评规范》《小程序个人信息保护规范》等系列标准,指引企业依法合规经营。实施“SDK用户权益保护行业协同联动计划”,组织评选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能力提升优秀案例,推动共建健康行业生态。发布国内首个个人信息保护AI大模型“智御”助手,为App开发运营、检测防护、政策解读等提供智能化服务。着力整治“摇一摇”乱跳转等突出问题,公开通报81款违规App和SDK,持续净化移动互联网服务环境。据悉,“智御”人工智能大模型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面向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者、分发平台、终端厂商、检测机构等行业上下游主体,提供多模态、多样化的合规咨询、风险检测、代码生成、操作指引等服务,构建AI赋能个人信息保护新范式。(C114通信网)建议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网络安全:深信服、启明星辰等。
3.2中国移动发布5G-A商用计划和十大创新成果
2月26日,在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宣布2024年将在超过300个国内城市启动全球规模最大的5G-A商用部署,并联合全球产业合作伙伴重磅发布5G-A十大创新成果,持续释放5G潜力,共创5G新价值。本次发布的5G-A创新成果主要包括十大方面:1、智简轻量新终端。中国移动已建成技术领先、规模领先的RedCap商用网络,并已启用,覆盖全国52城市超10万站,2024年将持续扩大部署规模,全国县级市以上实现连续覆盖。2、通感一体新融合。中国移动创新提出混合波形空口及超广角平台,联合产业研发首款低频样机,覆盖能力提升2-3倍,在深圳、杭州等10余城市完成验证,为经济发展保驾护航。3、天地一体新连接。中国移动完成5G手机直连卫星验证,实现搭载中国移动星载基站和核心网设备的两颗天地一体低轨试验卫星发射入轨。4、沉浸实时新体验。中国移动构建业界首个全流程、泛业务沉浸实时网业融合创新技术体系,助力视听体验升级,打造新通话、亚运VR观赛、工体元宇宙、裸眼3D等沉浸式新应用。5、低空覆盖新业态。中国移动秉承“空地协同、有序可控、降本增效”的核心理念,提出低空新型组网方案,引领低空组网方式变革,让空域自然资源转换为经济资源,催生低空经济新业态,在深圳、无锡等地完成部署。6、智能内生新能力。中国移动实现毫秒级业务类型的精细识别和业务体验的精准保障,在河南、湖北、浙江等多个省份开展商用试点。7、无源物联新生态。中国移动在蜂窝网络首次引入无源物联,实现一网多用,物联信息全程全网,赋能数智仓储、物流等行业,在青岛海尔洗衣机工厂打造样板进行盘存功能验证,在杭州亚运会打造物流产业样板。8、极致性能新标杆。中国移动以UDD和三载波聚合技术为核心,并在浙江全连接工厂完成UDD技术的试点应用。9、内生确定新服务。中国移动研发高确定性工业基站,实现端到端时延小于10ms、抖动小于1ms、可靠性大于99.99%的确定性保障能力,助力5G深入工业核心生产控制环节。10、通感算智新架构。中国移动构建基于海量基站的通感算智融合基础设施,通过资源共享、弹性部署实现对网络资源灵活高效的动态调度,实现对无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已在工业、文娱、体育等场景完成试点应用。(C114通信网)建议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信科移动等。
3.3 MWC24:GSMA发布《2024年移动经济报告》
2月26日,GSMA发布了其年度报告——《2024年移动经济报告》,报告聚焦全球移动生态系统的最新趋势,并为整个行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非常具有价值的数据参考指标。这一最新报告写到,截至2023年底,全球有56亿人口(全部人口的69%)订阅了移动服务,这相较于2015年增长了16亿。移动互联网的渗透率增长速度更快。不过,GSMA指出,全球仍有30亿人未联网——他们生活在有信号覆盖的区域,但没有使用移动互联网。2023年,移动技术和服务在全球GDP中的贡献为5.4%,贡献了5.7万亿美元的经济价值,并支持了约3500万个就业岗位。到2025年,移动服务对经济的贡献预计将达到近6万亿美元,到2030年则将增至6.4万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5G将为全球经济带来超过9300亿美元的收益,约占移动整体经济影响的15%。《2024年移动经济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月,全球101个国家的261家运营商已经推出了商用5G移动服务。来自64个市场的90多家运营商已经承诺将在未来几年推出5G。截至2023年底,全球5G连接数为16亿个,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55亿。预计到2029年,5G将占全球总移动连接的一半以上(51%),并在2030年达到56%。在移动数据流量方面,尽管存在着增长放缓的观点,但全球市场每个连接的月度移动数据流量从2022年的10.2GB飙升至2023年的12.8GB,这是自2016年开始数据追踪以来的最大绝对增长。展望未来,移动数据流量预计将在2023年至2030年间以23%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本个十年末将达到每月465EB以上。,预计全球范围内授权频谱蜂窝物联网连接数量到2030年将达到58亿,2023年这一数字为35亿(复合年增长率为8%)。全球移动收入到2030年将超过1.2万亿美元。2022年底,全球移动资本支出/收入占比为19%,这可能标志着5G投资周期的顶峰。然而,2023年至2030年期间,移动运营商的资本支出预计将达到1.5万亿美元。(C114通信网)建议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信设备商:中兴通讯、烽火通信、信科移动、广和通、移远通信等。
3.4人工智能成MWC2024焦点为通信行业注入新活力
2月26日,2024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4)在西班牙巴塞罗那揭开帷幕。来自全球的电信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围绕包括“AI人性化”在内的六个子主题展开探讨。联发科在MWC2024上展示了Diffusion视频生成等多项智能手机生成式AI应用。联想集团在MWC2024上推出多款全新AIPC和边缘计算解决方案,荣耀推出AIPC—MagicBookPro16,在AI体验及多设备互联方面带来新的体验。英特尔表示,将推出全新的商用边缘原生软件平台,助力运营商加速5G与网络基础设施变现。AI-RAN联盟宣布成立,旨在将AI融入蜂窝技术,以进一步推进无线接入网络(RAN)技术和移动网络的发展创始成员包括亚马逊云科技、Arm、DeepSig、爱立信、微软、诺基亚、美国东北大学、英伟达、三星电子、软银公司和T-Mobile等华为发布通信大模型,面向运营商网络能够提供三大关键能力:业务使能上,支持精准的资源价值评估,快速提供最佳的资源配置规划,保障敏捷上市;体验保障上,支持多特征、多目标的快速寻优,实现用户确定性体验保障,以及网络效能的最优;网络运维上,可以理解和拆分复杂的业务流程,调用各类运维功能,打通跨领域流程,实现高效网络运维。中国电信首次在MWC2024亮相,通过天翼云全栈能力带来的“新算力”,同时,特别设定AI国风穿越、云电脑等算力互动体验,可以现场触碰数字化未来世界;中国移动以“数实共生,智连未来”为主题参展MWC2024,集中展示算力网络、AI应用、大数据等内容;在此次大会中,中国联通发布了元景“1+1+M”大模型体系及系列人工智能创新成果。SK电讯(SKT)、德国电信(DeutscheTelekom)、e&Group、新加坡电信(Singtel)和软银(Softbank)宣布计划成立一家专注于打造特定于电信行业的大语言模型的合资企业。(C114通信网)建议重点关注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通信大模型:天源迪科、东方国信等。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