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摊经济能够稳定就业,盘活消费吗?
(一)多地出台政策,支持“地摊经济”发展
随着“地摊经济”兴起,多地纷纷出台支持政策,而部分较早实施的城市收获成效,5 月下旬以来,包括郑州、 济南、上海、长沙、广州等多个热点城市均明确鼓励发展“地摊经济”,随着政策推进,各地“地摊经济”火热进 行。
(二)“地摊经济”并非首次使用,以往政策效果如何?
发展“地摊经济”,目的在于缓解就业压力。新冠疫情对国内经济影响巨大,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倒闭,农民 工回流受限,导致失业人数大幅增加,我国当前就业规模缩小、失业率回升及主要群体就业压力较大,此前总理提到“西部有个城市,按照当地的规范,设置了 3.6 万个流动商贩的摊位,结果一夜之间有 10 万人就业”,鼓励各地 发展“地摊经济”,解决就业问题。
推广“地摊经济”政策并非首次,此前政策效果显示,放松流动商贩管理确实能够降低国内失业率。梳理个体 商户管理相关政策发现,历史上我国多次放松对于流动商贩的管理,并且每次放松均会对就业产生拉动作用。50 年 代,国内出台《关于城市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规定城市摊贩作为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被正式列入登记 管理对象、商事登记豁免中断。此后 20 年个体营业和民间经营作为“资本主义尾巴”处于政策不允许和法律禁止的 范围内。
1981 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我国《关于城镇非农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放宽流动商贩管理政 策,部分允许城镇非农个体经营,1983 年,我国进一步出台政策规定城镇个体工商业者或待业青年、社会闲散人员 等可从事个体经营,并且出台《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的补充规定》,规定个体工商业户的经营 范围时可适当放宽,直接催生了 80 年代“地摊经济”火热,同时也助推了 80 年代初期我国失业率大幅走低。
2003 年,我国出台《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办法》等相关规定,首次规定了类似商事登记豁免条款的内容,如确定 “农民在集贸市场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区域内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不属于无照经营行为,不应列入对无照经营 的查处、取缔范围,农民工就业渠道得到扩展,我国失业率再度下行。
2009 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内经济压力加大,失业率有所回升,国务院发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意见稿)》, 规定无固定经营场所的摊贩可申请登记为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不包括经营场所。该征求意见稿于 2011 年发布,后 经两次修改,国内失业率也有所下行。
2017 年,国务院发布《无证无照经营查处办法》,规定部分活动在依法情况下没有办理工商登记从事经营的, 不属于无证无照经营,再度放松流动商贩管理。随后,我国失业率再次出现明显下降。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以往政策放松对消费影响不一,对社零提升并不显著。从 2002 年我国发布社零数据以来,2003 年、2011 年以 及 2017 年流动商贩管理政策放松后,国内社零增速均未出现上行,而 2009 年国务院发布《个体工商户条例(征求 意见稿)》时,叠加当时汽车购置税减免以及以旧换新等政策共同推动下,社零增速有所上升,因此,其对社零的 拉动效应并不显著。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三)本次推广“地摊经济”政策可能产生的带动效果
本次推广“地摊经济”虽与此前放松个体工商户管理本质相同,但在具体操作和宏观环境方面仍然存在较大区 别。
首先,本次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放松流动商贩管理”,而是主动鼓励各地区以及社会具有意愿的人员进行“摆 摊”,因此,在受到上层政策鼓励后,各地区及时热情响应,在短短 10 天之内便有 20 余个城市出台相应政策措施, 这在此前并未出现。
其次,本次经济环境与此前存在差别,今年我国受新冠疫情冲击,就业和消费问题亟待解决,且受疫情防控措 施影响,国内经济活力急需提高,因此,政策出台后,各地快速开展实践行动,“地摊经济”进展火热。因此,本 次政策效果或更好。
从政策效果来看,推广“地摊经济”大概率仍将推动我国失业率逐步走低,对国内消费或也将产生部分带动作 用。从就业来看,“地摊经济”能够创造部分就业岗位,自 3 月出台政策允许商贩临时占道经营以来,截至 5 月 21 日,成都已增加就业岗位超 10 万个。根据百度失业金领取条件搜索指数,其与百度找工作搜索指数走势基本一致, 找工作的搜索热度上行,则可能意味着部分失业人员找到工作,从而失业金领取条件搜索指数便会降低,就本次而 言,受疫情冲击 2~4 月我国失业人口增加,百度失业金领取条件搜索指数大幅上行,与此同时,百度找工作搜索指 数未明显增加,显示疫情影响下,返乡待业农民工或被辞退人员并未积极寻找工作,在这种情况下,5 月以来百度 失业金领取条件搜索指数显著走低,在未找到其他工作的情况下搜索失业金领取条件人数大幅走低,或显示部分失 业人员实现了“自主再就业”,或与 5 月以来多个城市快速发展“地摊经济”有关。而百度失业金领取条件搜索指 数领先失业率指标,其明显走低或显示我国 5 月失业率或有所下行。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从消费来看,当前国内消费恢复仍偏缓慢,一方面,受失业以及收入减少影响,随着多个城市推动本地“地摊 经济”发展,就业状况改善,消费或略有改善;另一方面,受疫情冲击,民众居家以及社交隔离影响下,居民消费 意愿有所降低,而“地摊经济”兴起后,城市“烟火气”提升或对本地消费产生积极效应。但从以往政策对社零的 推动效果来看,本次政策推广“地摊经济”对社零增速的影响仍待观察。
二、消费券对消费拉动效应如何?
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受到严重冲击,尤其是经过严格的封闭措施后,中小微企业压力加大,失业率抬 升,对居民消费影响巨大,从经济数据恢复速度来看,3、4 月份社零消费累计同比增速恢复速度慢于投资,单月同 比增速恢复速度慢于工业,显示消费受影响较大。3 月 20 日以来,各地区开始发放消费券拉动居民消费,“消费券” 的拉动效果对后续消费恢复速度产生较大影响,值得深入探究。
(一)全国多个城市集中发行消费券,发行量较为可观
各地密集发行消费券,总金额或达 250 亿以上。为应对疫情冲击,3 月初以来,在加大消费刺激政策的支持下, 全国各地开始发放消费券促进本地消费,2020 年 5 月 8 日,商务部副部长王炳南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 上表示,初步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全国有 28 个省份、170 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 190 多亿 元的消费券,平均每个地市发放金额超 1 亿,其中多地抓住五一小长假刺激消费机会,仅 4 月 30 日当天就有 30 多 个城市同时在支付宝发放消费券。据不完全统计,5 月 8 号至 5 月末,各地发放的消费券总量在 25 亿以上。
6 月来看,各地消费券发行持续,统计显示各地发放金额约为 12 亿元以上,另外,6 月 3 日北京宣布,6 月 6 日至十一黄金周,北京将分批发放 122 亿消费券,平均每个月发放 24 亿左右,力度属全国最大,涵盖餐饮、购物、 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体育、健身、出行等 10 大领域,或对期间北京消费产生较大刺激效应。
(二)消费券对社零拉动效应较为显著
1、发放地区和未发放地区相比,消费券拉动效果较大
发放消费券地区和未发放地区相比,发放地区消费券对消费的刺激效应较为明显。由于消费券按城市发放,因 此若观察各省份的社零增速,并不能很好的反应消费券带来的刺激效果,考虑到仅有江苏、浙江等省份会公布部分 城市零售销售额,全国大部分城市的消费数据未有月度数据统计,因此我们主要分两个维度来对消费券对各城市的 影响进行分析。
一方面,从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四个直辖市的社零消费来看,越早发放消费券的直辖市,社零恢复速度越 快。其中,由于天津市统计数据到 2019 年 12 月,因此主要看北京、上海和重庆。从消费券发放时间来看,重庆从 3 月便开始发放消费券,为四个直辖市中消费券发放的先行者。3 月 27 日重庆·渝中春夏消费季开幕,渝中区人民 政府正式宣布向全市市民发放近千万元微信电子消费券,活动持续到 6 月 30 日;随后,重庆两江新区随继推出发放 消费券在内的一系列措施推动经济恢复;从 5 月-6 月共 9 周,每周一 9 时在“云闪付”平台发放各种形式消费券和 个性化优惠,金额共计 7000 万元,消费者最高可抵扣 100 元。
上海从 4 月开始通过龙头企业启动消费券发放,助推消费。4 月 3 日至 12 日的“春季时尚消费周”,上海新世 界城联合支付宝等平台发放 500 万元消费抵用券;国美、永乐则在 4 月 18 日至 5 月 5 日面向上海居民发放超 1 亿元 的消费补贴,覆盖家电消费的各个品类;上海苏宁易购 4 月中旬至 6 月 30 日面向上海消费者发放 3 亿元苏宁消费券, 覆盖消费电子、电器、母婴、百货、快消、售后服务等全领域。
北京从 6 月开始陆续发放百亿消费券,拉动消费回暖。6 月 6 日,北京消费季正式开启,122 亿元消费券也将于 期间发放,其中,首批 300 万张北京消费券已在京东 APP 发放。
从北京、上海和重庆的月度社零数据来看,重庆市恢复最快,上海次之,北京最慢。由于重庆从 3 月底便开始 发放消费券,因此 3 月和 4 月重庆市社零均有受到消费券一定影响,从社零单月增速来看,重庆市 3 月和 4 月社零 增速大幅增加,4 月单月增速达到 30%以上(重庆市 2018 年月度社零数据缺失,因此只列其 2020 年以来数据); 上海市从 4 月上旬开始发放消费券,对 4 月社零带动较为显著,上海 4 月社零增速大幅回升并转正至 7%以上,北京 方面,一方面受此前疫情管控依旧较为严格,4 月底才解除封闭;另一方面,北京也未发放消费券等刺激消费,因 此,北京社零增速回暖速度较慢,4 月降幅仍在 17%左右,由于北京消费能力为全国第二,因此对全国社零增速拖 累效应较为明显。
另一方面,从同省份不同城市不同时间段发放消费券对社零增速的影响来看,效果同样较为显著。以消费大省 浙江省为例,各城市间分化较小,本次浙江省部分城市消费券发放时间较早,如嘉兴、绍兴、衢州、温州等城市均 在 3 月底或 4 月份便开始大规模发放消费券,但金华和义乌则在 5 月份才启动消费券发放,这导致金华和义乌与前 面几个城市社零增速恢复出现差异,从规模以上零售销售累计同比增速来看,嘉兴、绍兴、衢州、温州消费增速跌 幅均在 4 月收窄至-20%以内,而义乌和金华分别为-22%和-20%的较低位置。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2、发放行业和未发放行业相比,消费券拉动效果也较为显著
餐饮、文化旅游、商超和体育是消费券覆盖主要领域。消费券覆盖范围较为广泛,如北京发放消费券则涵盖餐 饮、购物、文化、旅游、休闲、娱乐、教育、体育、健身、出行等 10 大领域,根据 3 月以来各地发放的消费券来看, 餐饮、文化旅游、商超和体育是消费券覆盖的主要领域,一方面,由于餐饮、文化旅游和体育受疫情影响较大,且 为非必需类消费,若不出台政策进行刺激,恢复较慢;另一方面,这几类消费弹性较大,商超以及线上消费等能够 短时间内带动较大消费额,因此政策刺激效果或较为显著。
消费券对主要覆盖范围的消费提振作用较为明显。5 月 15 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发布林毅夫教授指导的研 究报告《消费券的中国实践》中根据腾讯微信支付金额对消费券对不同行业影响进行分析,显示经过 3 月和 4 月全 国各地大力发放消费券,百货超市的交易金额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 2019 年 12 月水平,餐饮业交易金额也恢复到 77%,但受居民出游仍较为有限,文化旅游的消费下降仍然幅度很大,为去年 12 月的 46%,而消费券支持力度较 小的交通通信和居住行业消费回升幅度较为有限。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3、消费券总体拉动效果较好,线上消费受影响显著,核销率和杠杆率均偏高
对于社零而言,考虑到消费支出中仅餐饮消费和实物消费计入社零,而这两种为各地主要消费券发放方向,文 化旅游、体育等行业,虽然消费券也有覆盖,但当前恢复依旧较低,因此消费券对社零的拉动效果相对于整体消费 支出而言或更为显著。
从消费券对社零整体拉动效果来看,多地消费券发行采用电子消费券形式,对线上消费的带动作用较为显著。 由于绝大多数地区消费券均通过线上支付宝、微信、京东等平台进行发放,更有天猫、拼多多、滴滴打车、美团等 网络消费 APP 参加,如苏宁在上海发放 3 亿消费券均以电子券的形式,在线上苏宁易购 APP、线下各业态门店等各 个渠道发放,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促进消费回补,叠加疫情期间,部分消费者仍然谨慎出行,因此消费券对线上消 费的带动作用更为显著。根据微信和美团 5 月 5 日联合发布的数据,“五一”假期 3 天内,微信电子消费券带动消 费 9 亿元,不仅以近 10 倍杠杆撬动线上消费,还进一步推动了线下消费活力的释放。从社零线上和线下消费量增速 来看,其中实物网上零售额增速快速回升,4 月已经回升到 17.11%,接近疫情前增速水平,而其在社零中占比也在 3 月达到 27.6%的相对高位,对社零增速的拉动率更是在 4 月份达到 4.38%,而其他类型商品对社零打动率则依旧为 负。
从消费券核销率和杠杆率来看,平均核销率和平均“乘数效应”均较高,对消费拉动较为显著。从核销率来看, 不同地区核销率略有不同,东部沿海和中部地区核销率整体偏高,而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沈阳等地区核销率则偏 低,整体核销率或在六七成左右;从杠杆率来看,各地表现也不一致,如郑州首期发放 5000 万元消费券,发放两日 核销 1152.4 万元,带动消费 1.28 亿元,“乘数效应”11 倍;山东东营发放第一期总额 1650 万元的消费券,带动消 费 4011.7 万元,“乘数效应”8.3 倍。蚂蚁集团 CEO 胡晓明曾表示,3 月份以来,全国超 100 个城市通过支付宝发 放数字消费券,平均“杠杆效应”超过 8 倍,最高达到 15 倍。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三)消费券能否成为常规刺激“武器”,为下半年消费保驾护航?
消费券较高的杠杆效应已经开始体现,其对社零乃至整体消费带动效果主要取决于其能否在更大范围推广以及 推广时间能够持续多久。从当前消费券的发放地区来看,主要集中在中部和沿海地区,其中浙江省大部分城市均有 发放消费券,发放金额较大,除此之外,北京、湖北、广东、河南、四川、江苏、安徽等地发放规模也较大,西部 地区覆盖面则较为有限,且主要集中于四川省等地。由于发放消费券多为地方财政出钱与企业让利相结合,因此消 费券对地方经济水平及地方政府自身财力相关性较大。
部分城市消费券持续数月,但多城市消费券发放已经基本结束,未来消费券能否持续有待观察。从各地消费券 发放和使用时间来看,多市消费券采用为期 1~2 个月多轮发放的方式,其中活动日期为 5~6 月居多,部分城市延续 至 9~10 月,如北京消费券从 6 月 6 日 10 点开始发放至“十一”黄金周后结束,甘肃天水市则为 6 月 1 日至 9 月 10 日期间发放 1000 万元消费券,就 6 月份以来发放消费券的地区来看,多为延续此前活动继续发放第二期、第三期等 消费券,因此,后续当前发放消费券为应急的“救助型”措施,能否成为一个常规化的方法继续使用仍有待观察。
三、汽车消费为何回升速度如此之快?
(一)4 月以来汽车消费快速回升,对社零拉动明显
4 月份以来,随着汽车行业复产复工的持续推进,汽车消费迅速好转。从汽车行业复工进度来看,由于汽车产 业链各个环节联系较为密切,随着欧美主要国家疫情爆发,国内汽车行业复工受到冲击,3 月底汽车经销商复工率 为 70%左右,4 月汽车行业复工推进有所加快,至 5 月初,汽车生产以及经销复工基本完成。从汽车销售来看,3 月 受整个行业复工有限影响,汽车销售增速跌幅依旧较大,但 4 月以来,汽车消费修复速度明显加快,乘联会周度汽车销售量已经基本回升至去年水平;5 月来看,乘联会汽车销售数据继续显著好转,月度同比回正,汽车消费修复 速度较快。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汽车成为带动社零增速跌幅收窄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从社零构成来看,4 月社零增速明显回升,但各分项表现 并不一致,我们将社零中各个分项对社零的拉动率进行测算,对比 3 月和 4 月各分项拉动效应,显示 4 月对社零拉 动改善最大的依次为汽车、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石油及制品类,拉动率分别回升 4.9%、 1.25%、1%、0.8%,综合拉动率接近 8 个百分点,贡献了 4 月社零增速回升幅度的绝大部分。其中影响最大的莫属 汽车消费,4 月同比抹去 3 月全部跌幅转为 0,占社零比重也较 3 月明显上升,至 30.5%。考虑到汽车为支出相对较 高,在当前收入相对较低、失业人数较高的情况下,汽车消费为何能够快速回升?一方面,受 2、3 月份积压的汽车 需求集中释放影响;另一方面,此前我们曾经提到,只有直接降低购车成本的政策对汽车销售的带动才较为明显, 近期汽车消费能够快速回升,主要受各地出台的直接补贴型促汽车消费政策带动。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二)多地区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效果显著
从今年以来,各种汽车消费层出不穷,对其进行系统梳理后,我们将促进汽车消费分为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及 限购地区 3 个层面分别分析。
1、国家层面鼓励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出台,引导各地稳消费
疫情爆发后,作为稳定消费乃至稳定经济的重要抓手,国家层面各部委出台了较多促进汽车消费政策。2 月底国内疫情拐点到来后,工信部开始鼓励汽车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拉动汽车消费,随后发改委、商务部 等 23 部分继续鼓励出台放松限购及新车和换车补贴政策;3 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促进汽车消费的三大 举措,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两年、以奖代补支持京津冀等重点地区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 准柴油货车、对二手车经销企业销售旧车减征增值税,车市提振政策再度加码;随后财政部出台《完善新能源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确定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方案,4 月底,发改委、科技部等 11 部门联合发文延长国 六排放标准生产过渡期,通过“以奖代补”方式,支持引导重点地区完成淘汰 100 万辆的目标任务。
2、地方层面出台直接补贴型政策,能够在相应期限内提前释放部分购车需求
多地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汽车销售回暖较快。从 2 月 3 日佛山市首个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后,全国各地 迅速跟进,较多地区均出台了促进汽车消费的具体政策,且不少地区直接给予大额补贴,据不完全统计,至今共有 27 个省市地区出台汽车消费刺激政策。其中,24 个省市地区出台直接购车资金补贴措施,截至目前,湘潭、广州、 珠海、长沙、南昌、宁波、长春、嘉兴、山西、四川、郑州、重庆、武汉、陕西等地区都明确推出几千至上万元的 购车补贴,如深圳市新购纯电动高级型或经济型乘用车补贴 2 万元/车,广州市将对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 每车 1 万元综合性补贴等,补贴金额较大;还有部分地区如广州、天津等通过对使用环节给予充电补贴或电费消费 券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定向补贴。
直接资金补贴能够有效发挥政策效果,刺激汽车消费。此前我们对促进汽车消费的各种政策类型与同时期汽车 消费增速进行对比,发现只有能切实降低购车成本的政策才能够较为显著的刺激汽车消费回升,如 2009 年、2015 年及 2017 年降低汽车购置税政策,以及 2009 年和 2010 年以旧换新及补贴政策,对汽车消费拉动较为显著,今年直 接补贴力度较大,部分地区活动开始后 4S 店销售火爆,对 4~5 月汽车消费刺激较为显著。
3、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指标,直接带动相应量的汽车刚性需求
限购松绑能够直接释放刚性需求,是提振汽车消费的重要手段。由于各地区汽车保有量以及交通路况有差别, 当前全国共有七市一省实施限购政策,分别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石家庄、天津、杭州和海南省。从 2~3 月 国家层面反复出台鼓励放松限购政策,截至目前,除了北京和石家庄,其余限购城市都在今年相继出台放开限购的 政策。其中,深圳市新增 1 万个购车指标、广州每月配置不少于 1 万个中小客车竞价指标、杭州一次性增加的 2 万 个小客车指标、海南省每月配置 3 万个指标进行摇号、上海新增 4 万个非营业性客车额度、天津新增小客车个人增 量指标配置额度 3.5 万个。由于限购城市具有汽车消费刚性需求,因此,放松限购增加指标后,将明显带动本地区汽车消费。
与此同时,6 月 1 日北京市发布了《关于一次性增发新能源小客车指标配置方案(征求意见稿)》,拟在今年 8 月一次性增发 2 万个新能源小客车指标,全部向“无车家庭”配置;6 月 10 日,北京市商务局局长闫立刚称,北京 将实施促进高排放老旧机动车淘汰更新方案,研究推出面向北京本市无车家庭优先配置购车指标的摇号新政。考虑 到北京购车摇号等待时间较长,刚性需求较大,若后续落地,将会直接增加 2 万辆车消费量。
四、下半年国内消费如何走?
(一)“地摊经济”对社零的影响效果有待观察,若效果显现,或支持下半年社零增速回升
多地响应的“地摊经济”拉动就业的同时,或对消费也有部分刺激效应。对于“地摊经济”对社零的具体影响, 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观察。一则,观察全国各地积极响应是否延续,考虑到农民工主要来源于低能级城市,因此尤 其需要观察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响应情况,若响应依然积极,则显示全国推广效应较好,对就业尤其是农民工再就业 拉动效果或较好;二则,观察“地摊经济”对就业带动效应,若全国低能级城市响应积极,5~6 月失业率出现连续 下滑,7 月由于高校毕业生增加,失业率反弹幅度有限,则显示其拉动就业效果较佳,对社零的积极影响或较为显 著;三则,重点观察上海、陕西等从 5 月开始推广“地摊经济”的直辖市或省份 5~7 月社零变化情况,若回升速度 有所加快,则表明除消费券等政策刺激外,“地摊经济”对社零也存在积极影响。
与消费券和购车补贴等具有时效性政策相比,“地摊经济”对社零的影响更偏长期。本次推广“地摊经济”, 力度全所未有,摆摊内容主要集中在小吃或小商品售卖,而两者均在社零统计范围之内,与此同时,“地摊经济” 与夜生活消费联系紧密,对正常餐饮消费的挤出效应较小,更多为“新增消费”,若对社零产生积极拉动,则会对 未来一年的社零增速产生影响,后续随着基数抬升,其对社零增速的扰动逐步减弱。
(二)餐饮消费修复或有所加速,网络消费或仍偏强,弥补部分线下消费缺失
消费券刺激延续,餐饮消费回升速度或将有所加快。疫情对餐饮消费影响较大,一方面,餐饮业复工进度较为 缓慢,4 月底中国饭店业协会表示,餐饮企业正陷入复工不复市的窘境之中,70.59%的被调查企业表示最困难的时 间是 4 月至 5 月,5 月 20 日工信部发言人表示餐饮业复工率约为 87%,复市率或更低。因此,虽然部分城市 3 月下旬便开始发放消费券,但当前餐饮消费仍然维持在 30%以上的跌幅,修复速度较慢;另一方面,虽然国内疫情得到 基本控制,但严防境外输入压力依旧较大,5 月之前居民外出就餐相对较少,同样使得餐饮消费恢复较慢。从餐饮 消费在我国社零消费中占比来看,2019 年 12 月餐饮收入占社零比重在 12.4%,商品消费占比为 87.6%,疫情爆发后 餐饮收入占比显著下行,3 月占比仅为 6.9%,4 月占比为 8.2%。后续来看,5 月随着以来发放消费券的城市进一步 增加,3~4 月进行多轮发放的城市延续,叠加餐饮业复工率进一步提高,5~7 月消费券助推下餐饮消费恢复速度或将 有所加速。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消费券影响下,网络消费增速或继续快速上行,占社零比重也可能进一步抬升。本次疫情使得网上消费快速发 展,从疫情严重期间的“无接触式配送”到当前各地政府利用网络平台发放消费券,疫情期限网上消费修复速度较 快,当前同比增速已经回升至 17%以上,占消费比重也抬升至高位。后续来看,消费券发放期间,网上消费增速或 仍继续快速上行,其占社零比重也可能超过前期高点,弥补部分线下消费。
总体来看,当前消费券较高“乘数效应”显现,或对短期消费产生提振作用。当前发放消费券地区对本地消费 的拉动作用较为显著,杠杆率可达 10 倍左右,从各地消费券发放和使用时间来看,活动时间多为 5~6 月,部分城市 消费券持续数月,因此,短期内消费券对消费的带动作用或仍在,但考虑到多城市消费券发放已经基本结束,未来 是否有更多城市加入消费券发放有待观察。
另外,消费券对消费支出的拉动并非完全在社零中体现,其对社零的影响存在高估的可能。此前我们提到,消 费券发放领域较为广泛,主要集中在餐饮、文化娱乐、商超和体育等方面,其中仅餐饮和商超计入社零消费,因此 部分旅游、体育健身等专项消费券对消费的拉动主要体现在服务消费并计入居民消费支出,而不直接计入社零,若 用消费券发放额度与其核销率及杠杆率乘积测算对社零的拉动金额或将高估其对社零增速的带动作用。
(三)汽车消费短期或仍然偏好,对社零产生带动作用
当前汽车消费快速增长主要受一季度被积压的消费需求释放以及多项购车优惠政策的刺激,需关注购车需求的 集中释放对后续销量可能产生的透支作用。从此前政策效果来看,虽然政策的大力刺激确实可以起到“强心剂”的 作用,但是均造成了需求提前透支的后果,导致政策实施后一年的汽车消费大幅降低,甚至增速转负。就本次而言, 当前刺激力度较以上减免汽车购置税等更小,对后续需求的透支效应或也更小,但若后期缺少连贯政策刺激,销量 持续增长或将难以保证。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部分地区政策持续时间较长,短期内汽车消费或仍偏好。从此前多地区出台的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来看,多地政 策优惠持续至 6 月底,部分地区优惠则可延续至三季度,而广州市补贴政策则延续至今年年底。此外,5 月 24 日,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表示,下一步将多措并举促进消费回升,进一步促进汽车消费和二手车流通,落实好新能源汽车 购置相关的财税支持政策,后续国家层继续出台促进汽车消费政策或较为确定,而此前未出台相应政策的地方,后 续也可能会响应中央号召出台相关政策。因此,短期内尤其是 3 季度之前,汽车消费可能震荡偏强,其中 7 月基数 较高,增速可能有所下滑,中期来看,当前政策可能会产生透支消费作用,后续乘用车销量仍取决于政策是否具有 连贯性。
(四)其他方面,石油及其制品消费对社零拖累逐步减弱,服装和家电消费或将有所回升
从实物消费各分项占比来看,汽车类、石油及其制品类、家用电器和印象器材类、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占 比最大,为构成社零的主要成分,其变动对社零的影响也最大。石油及其制品消费方面,疫情出现以来,受国际油 价暴跌影响,叠加国内疫情防控较为严格,2 月私家车出行减少,导致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增速大幅回落,3、4 月 复工逐步推进,出行增加影响下,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跌幅有所收窄,但由于国际油价较低,国内成品油价格也维 持低位,我国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回升幅度较为有限,4 月跌幅仍在 14%左右,拖累我国社零下行 2 个百分点左右。 后续来看,海外复工以及主要产油国减产影响下,国际油价逐步回升,或将导致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增速逐步回暖, 叠加当前国际油价已经回升至国内成品油价格上方,6 月或将迎来成品油年内首次上调,可能导致石油及其制品类 消费加速回暖,但其后续走势则依然存在不确定性。当前美国部分州疫情出现明显反弹,而抗议示威活动延续,或 加速疫情传播,可能影响复工进度,进而影响国际油价,预期后续国际油价维持在 40~50 美元/桶运行,继续大幅上 涨的可能性不大,经过 6 月快速修复后,下半年国内石油及其制品类消费增速进一步走高或将受限。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服装鞋帽方面,打折促销力度较大,销售仍有待回暖。受疫情影响,服装行业受到冲击较大,在疫情较为严重 阶段,不仅实体服装零售遭受重创,网络服装零售也因物流等原因受到冲击,导致服装厂库存压力加大,而大多数 零售商也倾向于先清理库存,再推出新产品。因此,3~5 月国内商场和实体店打折较多,使得服装面料价格指数持 续回落,叠加销量不佳,服装鞋帽类商品销售恢复不佳,4 月修复速度虽有所加快,但仅回升至-18.5%,降幅依旧较 大。5 月随着上海“五五嗨购节”、各地集中发放的商超消费券等作用显现,服装消费或进一步修复。后续来看, 即将迎来“618”电商大促,服装企业折扣力度较大,京东联合近百家国内外知名品牌打造线上“奥特莱斯”,或将 对服装类消费产生刺激。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
家用电器方面,政策刺激叠加此前积压需求逐步释放,消费有所回暖。5 月 15 日,发改委、商务部等七部门联 合印发《关于完善废旧家电回收处理体系推动家电更新消费的实施方案》,提出鼓励家电生产、销售企业及电商平 台等,开展覆盖城乡的家电以旧换新等更新消费活动;随后广东省启动新一轮家电下乡项目,补贴对象为 4K 电视 机、空调、洗衣机、冰箱、电脑等家电产品,农村居民购买家电享受的综合优惠可达销售价格的 10%,补贴力度较 大;5 月 27 日,江苏省也积极响应,提出了贯彻落实《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和意见建议;6 月 3 日,中国家用电 器协会联合会员企业共同发布家电“以旧换新”倡议书。同时,“618”促销来临,各大电商平台的以旧换新补贴力 度较大,销售或有所增长。京东平台数据显示,6 月 1 日当天,以旧换新上门订单量同比上涨 325%,6 月 1 日至 2 日,参与空调以旧换新的用户数量同比增长 495%,空调以旧换新补贴、安装费补贴、安装延迟补贴三项补贴总额达 上千万元。因此,短期来看,“618”期间家用电器销售或将明显增加,中期来看,若后续更多地区相应出台补贴力 度较大的以旧换新或家电下乡政策,或将对家用电器消费产生拉动。
总结来看,“地摊经济”对就业的带动或较为确定,但对社零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需持续观察;消费券能够 产生“乘数效应”,对发放地区消费拉动作用较为明显,未来可能导致餐饮消费修复加速,网上消费增速也可能继 续上升,弥补部分实物消费确实;各地区出台的购车补贴以及放松限购政策对汽车消费的刺激效果较为显著;其他 方面,6 月石油及其制品、服装和家电类消费修复可能均略有加快,综合考虑,5~6 月社零修复或有所加速,三季度 修复速度能否延续或取决于“地摊经济”能否产生良好效应,四季度走势则取决于后续消费券以及促汽车消费政策 延续性。
(报告观点属于原作者,仅供参考。报告来源:华创证券)
如需完整报告请登录【未来智库官网】。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2020年中国地摊经济行业研究报告.pdf
消费前瞻分析:地摊经济+消费券+购车补贴,对消费的影响分析.pdf
消费行业专题报告:情绪价值消费时代.pdf
2024年度轻医美消费行业趋势白皮书:发现健康新消费.pdf
周大福:2023珠宝消费趋势调查报告.pdf
日本消费行业专题报告:出海扩张长久布局,精神消费持续跑赢.pdf
中国消费结构探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