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盛证券】交通运输2021年中期策略:布局基本面修复资产.pdf

2021-06-07
37页
2MB

1.1 高基数下行业增速有所放缓

高基数下网上零售额增速放缓。电商件是我国快递件量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增速与实物 商品网上零售额相关,2021 年 1-10 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累计为 84,979 亿元,同 比增长 14.6%,增速与 2020 年相近。2020 年 5 月以来国内疫情控制有序,随着复工 复产、出行恢复、刺激消费等,线上消费渗透率(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社零总额)提 高至 25%;进入 2021 年,线上消费渗透率同比略有下滑,至 10 月恢复至 24%左右。 我们认为疫情带来的线上消费红利已基本消化,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居民消费习惯逐 渐形成。

Q1 拉高全年快递业务增速。2021 年 1-10 月,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收入 8340 亿元,同 比增长 21%;快递业务量完成 867 亿件,同比增长 35%。但 Q1 业务量拉高全年数值, 主要系过年期间提倡就地过年、保障快递服务政策,以及去年疫情下基数较低。Q1 后 单月增速显著下降,低于去年增速水平。


我们认为,电商红利是驱动快递行业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为: (1) 电商业态日益丰富,直播电商成为新增长动力。 (2) 电商下沉市场广阔,以拼多多为代表的低价电商平台 GMV 保持高速增长。 (3) 农村电商消费红利待释放;农产品加速上行推升对生鲜类快递的需求。

(1)直播电商规模将超万亿元。直播电商由于能给消费者带来更直观、生动的购物体 验,转化率高,营销效果好,逐渐成为电商平台、内容平台的新增长动力,传统电商如 淘宝、天猫、京东以及社交平台如快手、抖音均上线了直播电商功能。2020 年,中国 直播电商 GMV 为 9610 亿元,预计 2021 年将达到 12012 亿元,同比增长 25%。中国 在线直播用户规模不断上升,2020 年达到 5.87 亿人,预计 2021 年将达到 6.35 亿人, 直播电商的潜在用户群体不断扩大。

(2)拼多多 GMV 维持高增长,是电商件最大的增量来源。2020 财年拼多多 GMV 为 5551.1 亿元,同比增长 78%,远高于京东及阿里巴巴,贡献电商平台 GMV 主要增长。 2020 年拼多多包裹量约为 383 亿个,是电商件最大的增量来源。


(3)农村网络普及率存提升空间,农产品上行保持高速增长。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动 农村互联网建设,截至 2021 年 6 月,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 59%,近年保持持续较快增 长,且与 78%的城镇互联网普及率相比仍有大幅上升空间。 随着农村网络、物流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民运用电商的意识和能力增强。2019 年, 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 3975 亿元,同比增长 27%,高于全国网上零售额增速 10.6 个百分点,其中水果零售额增速达 53.2%,推动了生鲜快递的发展。

1.2 行业大力整治,企业有望迎来业绩改善

快递企业内部竞争激烈,价格战是主要手段,头部企业集中度明显提升。“通达系”主 要承接电商快递业务,服务同质化,价格战是主要竞争手段,但价格下降会直接影响快 递员收入,导致末端服务质量受损,带来网点的不稳定。复盘中国快递价格战,2019 年是行业龙头意图拉开与竞争者的差距而发起价格战,2020 年 CR6 市占率为 80.4%, 同比增长 8.2pct,头部的中通和韵达增幅最大。分季度看 2020Q2 为疫情发生后快递公 司回补包裹空缺而引发价格战,百世和申通市占率同比下降;而进入 2021 年申通市占 率趋稳,百世进一步“掉队”。

2021 年行业过热行情消化,头部企业集中度回升,后续短期或趋于稳定。经历了 2020 年行业激烈竞争,2021 年随政策指导下竞争有所缓解,快递单价降幅显著收窄, 头部快递企业市占率回升。从数据看,2021 年后 CR8 和 CR6 市占率保持较稳定,分季 度看 CR6 维持在 81%浮动,而 CR3 回升至 53.5%,接近去年峰值水平。后续我们认为 在政策指引下,快递企业重心正从份额争抢转至服务改善,市占率分化会有所缓解。


快递业迎来大力整顿,中短期缓解低价竞争局面。随着快递网络健全、成本优化,快 递单价持续下降,而主动降价来获取更多快递业低价竞争的本质是服务同质化、竞争手 段同质化,快递单价从 2017 年的 14 元/件下降到今年 10 月的 9 元/件。但过度的低价 竞争也可能会影响市场秩序,如牺牲服务质量、对快递小哥不当罚款等,影响行业健康 发展。今年以来,快递行业迎来大力整顿,发布若干指导条例并在重大会议上指出问题, 本质在于促进快递业向高质量发展,因此在政策指引下缓解企业竞争压力、改善快递链 条的收益水平、激发服务动力。从数据看整治效果明显,今年以来快递单票价格同比降 幅逐步收窄至 10%以内,我们认为中短期将延续趋势,快递企业经营方向从单纯争取 份额向改善服务质量、探索差异化服务发展。(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行业业绩迎来触底反弹。20 年受价格战影响,增量不增利明显,通达系快递公司普遍 业绩下滑,仅圆通速递实现盈利正增长,主要系航空业务及国际业务贡献利润,按 20 年业绩看,盈利差已显现,头部公司分化加速;20 年顺丰及时把握复工复产时机,量 能恢复快,同时旗下特惠专配产品增速较快,实现业务量的高速增长及盈利增长。进入 21 年,单价持续下降且件量同比增速承压,上半年企业业绩普遍一般,顺丰 21Q1 亏 损较大,主要系产能不够导致临时资源投入多、补贴创新高以及新业务投入大。而 21Q3 随着价格战缓和、单价降幅收窄,通达系业绩显著有所改善,预计 Q4 仍然维持 改善趋势。

1.3 投资分析:推荐有综合服务优势的头部快递企业

快递市场表现迎转折点。快递指数年初至今上涨 6.7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0.84pct。 自 9 月以来快递业相关政策落实,行业低价竞争好转,企业盈利改善预期确定,指数表 现迎来转折点。而快递公司中,圆通和韵达涨幅居前,分别为 50%和 28%,基本面反 弹空间较大。顺丰由于处于资本投入期,业绩承压股价表现一般。

快递行业规模效应明显。纵向看,随着件量的增多,各家快递公司的单票运输成本和转 运中心成本均逐年下滑;横向看,快递件量最多的中通有着行业最低的中转成本(运输 +转运中心成本),中通、韵达的中转成本均降至 0.9 元以下。


重资产是长期降低成本的支撑。快递公司成本下降的方法主要通过提高自有车占比、大 运力车占比以及增加自动化设备来实现,先发企业均积累了可观的固定资产。从固定资 产原值看,中通在通达系快递中全面领先,其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土地 使用权的投入较为均衡,韵达侧重于机器设备投入,圆通则侧重于房屋及建筑物投入且 2021H1 仍增加较多土地储备,百世作为轻资产模式的代表,在机器设备方面投入相对 较多。

直营制快递龙头顺丰进入下沉市场。2019 年 5 月,顺丰通过进一步提升存量资源和运 力的利用效率,用冗余的资源推出“特惠专配”产品,起初定位于“填仓”功能,对于件量 特别大的客户,采用“集收集发”的模式,减少中转次数。该业务迅速起量,帮助顺丰在 2020 年提高市占率 2.2pct,但也降低了公司单票收入水平。

随着件量的增加,“填仓”功能逐渐饱和,产生新的资本开支或费用,多种因素作用下, 2021Q1 公司亏损,主要系:(1)积极拓展新业务,加大快运、丰网、同城急送、仓网 的网络建设,四网融通过程中存在资源平行叠加;(2)由于快递业务量高增长,Q1 持 续增加固定资产及临时资源投入,带来折旧及成本增加;(3)春节给予在岗人员补贴近 10 亿元,较预期高 3-4 亿元,同时今年疫情相关的社保减免取消;(4)去年高基数及 今年“通达系”春节分流散单的影响。

我们认为尽管顺丰短期业绩承压,但长期价值不改:(1)基本盘时效件品牌优势突出, 4 月推出特快及新标快产品带来增长新动能,鄂州机场投产有望进一步提高服务时效, 拉开与同行的差距;(2)时效件、电商件和丰网可承接“高中低”全量快递需求,潜在市 场扩容,网络融合后成本有望降低;(3)积极布局新业务,已在多个细分板块(快运、 国际、冷链)处于领先地位,有望实现协同效应。随着前臵投入的固定资产逐步到位, 临时资源的投入将逐渐减少,伴随业务量的扩大,预计明年 Q2 开始顺丰业绩将开始释 放。

2.1 防疫压力下,航空业仍维持二元结构复苏

2021 下半年国内疫情反复,海外疫情持续。自 2 月初以来国内疫情控制良好,确诊病例主要以境外输入性病例为主,但 6 月开始反复有新增确诊,8、9、11、12 月均出现 单日新增确诊约 100 例以上的波峰。全球疫情持续蔓延,进入 2021 年单日新增确诊约 在 30 至 80 万例间波动,在近期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也加剧了全球新冠传播的风险。 同时,全球新冠疫苗接种量不断增加,目前全球人均已接种 1 剂疫苗,而中国人均接种 疫苗数量为 1.8,领先全世界。钟南山院士 11 月 25 日表示,我国新冠疫苗完成两剂接 种者已达 10 亿 8 千万,占全国人口的 76.8%,到今年年底,接种率就将超 80%,为 建立群体免疫打下了基础。


中国航空业仍维持二元结构复苏。当前,为防止境外病例输入,我国国际客运航班仍然 执行“五个一”、“奖励机制”、“熔断机制”等防控政策,国际线复苏尚不明朗,故航空业 仍呈现国内国际复苏分化的局面。2021 年春节后至 5 月,三大航国内航线 ASK、RPK 快速恢复,更是超过 2019 年水平达到疫情后增速峰值(分别为 25%和 15%),表明航 空供给和需求行情向好,但之后随疫情再次下滑。而三大行国际航线 ASK、RPK 分别仅 为 19 年同期的 5%、2%左右,尚未扩大开放国际航班。

2.2 民营航司恢复速度持续领先

三大航收益受疫情冲击较大。由于国际航线大量暂停,各航司均将原用于国际线的运力 转回国内使用,造成国内运力供给过剩,客票承压。低客票的环境下,疫情对三大航的 影响高于民营航司,主要系三大航疫情前海外运力投放较多,且宽体机占比高,宽体机 执行国内航线日利用率低,固定成本分摊的压力较大,2021H1 三大航客公里收益仍保 持 10%以上降幅。

民营航司恢复速度持续领先。疫情期间航司执行“边贡”定价,座公里成本低的航司较快 恢复执行航班,春节后春秋航空、吉祥航空、三大航的国内 RPK 也相应依次恢复。从 国内供给端看,春秋作为低成本航空龙头 RPK 恢复最快,较 19 年增速基本在 35%以 上,对疫情反应最不敏感;吉祥的 RPK 表现在春秋和三大航之间,波动相对较小。从 客座率看,春秋航空和吉祥航空始终高于三大航,春秋在 7 月客座率达到 91%峰值更 是达到 2019 年水平,面对疫情也是修复弹性最好的,目前维持在 85%客座率。民营航 司充分体现了机队灵活性、小机型的优势。

航空板块利润表受损严重:受疫情影响航空需求萎缩,飞机利用小时低导致单位成本大 增,主要航司业绩同比 2019 年大幅亏损。国航、南航、东航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 亏损 103、61、81 亿元,国航亏损较多主要系计提国泰航空的投资损失,南航亏损较 少主要系货运业务并表贡献利润。春秋航空累计盈利 1.6 亿元,华夏航空和吉祥航空也 分别仅亏损 1.3 和 0.5 亿元。从业绩受损情况看,民营航司显著好于三大航,以行情较 好的 2021Q2 为参考,春秋等三个民营航司均实现盈利,而 Q3 面临多地疫情下仅春秋 一家盈利。

2.3 投资分析:2022 下半年或迎来双重行情共振

市场表现。航空指数年初至今上涨 2.6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6.80pct。分航司看,吉 祥航空今年市场表现突出,累计上涨 36%,2021 上半年子公司九元航空新增了广州往 返浦东、杭州、福州、成都等国内航线,低成本航空属性加强。三大航涨幅在其后,疫 苗接种、特效药研发、海外国家开放国境等催化国际航班恢复预期。

国际线明年开放预期。考虑变异株的出现和国内冬奥会、两会的举办,国内疫情防控仍 将严防死,预计明年下半年根据防控情况可能会尝试分阶段开放部分国际线,放开进度 仍取决于入境确诊和扩散情况。届时随着国际线放开,国内宽体机回到国际市场,国内 整体供给减少而票价上行,或出现供需错配的投资机会。而复盘历史经验,03 年非典、 08 年金融危机后的 1-2 年,航空需求同比出现大幅增长,我们判断明年下半年航空板 块会出现上行的拐点。


长期看,航空业供需结构优化,具备长期的投资价值。航空消费持续渗透,需求稳步 增长;供给端干线机场时刻增速持续下行,产能利用率逐渐饱和,机场产能释放必须配 合空域资源,而我国空域资源有限,干线机场的时刻价值凸显,供需改善带来量价齐升, 我们长期看好航空板块的投资价值。

3.1 综合物流和供应链是物流业下一阶段发展方向

2013 年发布的《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将物流企业分为三类:运输型、仓储型和 综合物流型。前两者业务功能主要涉及运输、仓储等单个物流环节服务集成,如国货航、 大秦铁路、宏川智慧等;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可以为客户制定整合物流资源的运作方案, 并提供运输、货运代理、仓储、配送等多种物流服务,如顺丰、密尔克卫、华贸物流等。 运输和仓储型物流企业多以物流基础设施为竞争壁垒,而综合物流企业则对资源整合能 力提出更高要求,对于物流企业的发展形态可以简单概括为:提供物流基础设施和服务 —整合物流资源—整合供应链资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物流业市场巨大,社会发展对物流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中国经济增长,制造业以及电 商等新业态的快速发展,2010-2019 年社会物流总额和总费用复合增速分别达 10%和 8%,2020 受疫情影响增长有所滞缓,社会物流总额达 300 万亿,社会物流总费用达 15 万亿。

从物流发展阶段看,中国正处于第三方物流发展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发展的过渡阶段, 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阶段。相较于发达国家,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 但规模的迅速扩张也带来基础设施薄弱、低效、行业集中度低等问题。


中国近五年物流发展:社会化、专业化,鼓励物流外包。《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2014 -2020 年)》中,发展重点包括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水 平、加强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这一阶段主要解决的是社会物流成本高、效率低以及 基础设施滞后的问题。主要解决途径包括提高第三方物流渗透,物流基础设施的完善和 资源整合如综合型物流园区的建立、多式联运、仓干配一体化,以及信息化、装备现代 化、技术标准化。2019 年中国物流成本占 GDP 比重为 14.5%,仍远高于欧美,降成本 依旧是未来主题之一。第三方物流蓬勃发展,年复合增速达 9%,2019 年第三方物流 收入占社会物流总成本的 10.5%,渗透率已接近欧美国家,物流外包已成产业趋势。

下一阶段物流的发展:专业化、信息化、供应链一体化。《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应 链管理服务是指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对供应链中的物流、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设计、 规划、控制和优化,将单一、分散的订单管理、物流管理、资金融通、数据管理、贸易 商务等进行一体化整合的服务。中国物流业正逐渐从末端服务行业上升为引导生产和促 进消费的先导行业,定位从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转换为降低企业整体生产流通成本,这也 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部分。

从相关政策指导来看,2017 年明确了供应链发展 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之后开展体系、理念、模式等的探索和落实。2019 年首次有了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实施意见,而 2020 年也明确了要促进物流业和制造 业协同联动和跨界融合。因此我们可以总结: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是与制造业融合 发展,而非仅提供单向、单一的末端服务;延伸服务产业链的供应链模式是现代物流 的重要形态,且要培养出优秀的全球供应链服务企业。

物流企业切入供应链服务的形态:端到端物流+定制化服务。为促进特定类型企业供应 链的高效运转和成本优化,端到端物流模式用来实现客户从需求到供应交付全流程的统 筹管理,并且通常需要服务商与客户建立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服务商可 以深度参与客户供应链运行并挖掘提效降本空间,进一步提供定制化服务,通过与客户 绑定决策体系、数据体系、物流资产和定制化服务经验等来形成客户粘性。而这些都需 要服务商拥有先进的供应链信息技术,如 5G、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等, 在此基础上以物流网络为载体,可以做到销售预测、运输规划等供应链网络优化。

3.2 京东物流 vs 亚马逊物流,互联网零售巨头自建物流的对比

3.2.1 物流模式—仓配一体化

亚马逊和京东都是互联网零售巨头自建物流的代表,而亚马逊作为最早经营电子商务和 目前全球最大的互联网零售商之一,也较早自建仓储物流体系,也是业内最先打造智慧 物流的公司之一。亚马逊还多年被 Gartner 评为“大师级”供应链,将零售、云计算、 物流等能力较好结合,以消费者为中心进行服务。

京东从 2007 年开始自建物流,2017 年京东物流开始作为独立的业务分部运营,向 第三方用户开放,建立全球首个无人仓,推出云仓服务,2019 年建立中国首个 5G 智慧物流园区。(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亚马逊从 1997 年开始自建仓储物流,2014 年亚马逊开始转变商城包裹外包给第三 方物流配送的方式,大规模建设自己的物流中心,也于同年开展 Amazon Prime Now Hub Network(下单后 1-2h 送达)以服务 Prime 会员。据 MWPVL,截至 2021 年 12 月,亚马逊在全球拥有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包含分拣、订单履行、配送 中心等)共 2019 处,占地 4.89 亿平方英尺,其中位于美国的 FBA 仓有 283 处, 占地 1.95 亿平方英尺。


3.2.2 为什么说京东物流做一体化供应链是必然趋势

相较于亚马逊,京东自身物流需求较饱和。从结论来说,亚马逊对物流的要求是支撑 自身全球零售业务的供应链,因此仍需要物流资源的持续大力投入,而京东对物流的要 求更多是降本节流、寻求外部发展。

2017 年京东物流开始作为独立业务分部运营,从数据看京东物业及设备资产占比 自 2018 年高点(10.1%)开始回落,至 2021Q3 的 5.8%;仓储物流费用占收入 比例也从 2016 年(8.1%)开始持续下降,至 2021Q3 的 6.3%,物流成本明显有 所控制。

而反观亚马逊,无论是物业等资产占比还是仓储物流费用占比都长年维持上升趋势, 至 2021Q3 分别为 38.5%和 15.8%,均高于京东。亚马逊仍然处于物流资产的大 力投入期,从相关资产投资和资产面积增长看也证实这一点,且 2020 年疫情的冲 击加大了亚马逊对物流供应链的投入。


3.3 化工物流:监管趋严,第三方物流持续渗透

中国的化学品销售市场规模全球第一。据欧洲化学工业理事会数据,2019 年中国化学 品销售达 1.5 万亿欧元,占全球的 41%,销售规模是美国和欧盟的近 3 倍,近十年年 均复合增速为 10%。中国多数化学品产能已居世界第一,全球化学品销售市场的主要 增量也将来自中国。

化工物流仍处于第三方物流发展阶段,行业集中度提升和物流外包是主趋势。化工基 础原料产业集群大多分布在西部地区,但化工基础原料产业的销售地与下游加工企业主 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产销分离”创造了大量的运输需求。2020 年化工物流市场规 模达 2 万亿,第三方物流渗透率为 30%。化工产业分散,物流跨度大,货源需求、运 力动态信息不透明等因素导致化工物流行业集中度低。2020 年度密尔克卫为中国第三 大化工物流企业,但按营收计算的市占率仅为 0.57%。2020 年中国化工物流费用率为 11.3%,美国为 5%,日本为 3%,行业效能提升空间大,行业整合需求大。行业风险 高,监管趋严、政策收紧、化工产业趋于聚集,对高质量外包物流服务的需求趋势明显。

运输回调,存储回升。从采购量和运价指标可以作为化工品运输环节景气度的参考,可 以看到进入 2021 下半年之前运输景气度非常高涨。而反观存储环节,随着化工品流通 加快、供给消化,存储环节景气度下行。以华东地区甲醇、乙二醇库存为例,2020 年 由于供需错配其库存保持较高水平,之后库存消化明显,因此 2021 年存储收益同比面 临压力。综合考量下,2022 年化工物流整体行情较今年略有回调,但存储环节同比会 明显改善,在企业业绩上也将会显示出来。


4.1 公路:疫情反复下高速公路出行体现韧性

公路板块逆势上涨,防御投资价值显现。公路板块年初至今上涨 5.40%,跑赢沪深 300 指数 9.54pct。春节期间就地过年政策利空高速车流,节前公路板块持续下跌。随 着利空出尽、行情恢复确定性高,以及大盘动荡回调,低估值、基本面改善确定的标的 投资偏好增强,公路板块逆势走高。2020 年在行业异常低利润环境下高速公路标的依 然维持高分红发放,进一步夯实了其防御性投资资产的属性。

高速公路出行表现坚韧。高速公路出行普遍在经济较活跃地区,出行需求较刚性,且取 消省界高速收费站、ETC 普及等因素催化更多车辆尤其货车选择走高速。从深高速和赣 粤高速月收入数据看,2021 年已基本达到甚至超过 2019 年水平,在疫情反复下仍然具 有坚韧的表现。


“患难见真情”,低利润下维持高分红发放。2020 年主要受免收高速通行费影响,多数 高速公路企业净利润下滑 30%-50%,然而分红水平仍维持高位,宁沪高速和山东高速 更是由于维持每股派息额,分红率甚至达到 90%。一方面体现了优质高速公路资产持 续稳定贡献现金流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企业对投资者的回报责任。山东高速 2020 年 7 月公告未来五年(2020-2024 年)不低于 60%的分红率,深高速 2021 年 5 月 29 日公告未来三年(2021-2023)不低于 55%的分红率。高速公路企业作为资产运 营平台以及投资平台,稳健的业绩、现金流以及资产背后代表的区位实力,使其成为长 期的股、债投资标的。

4.2 铁路:客运静待恢复

铁路板块年初至今下跌 10.90%,跑输沪深 300 指数 6.76pct。行业基本面与公路相似, 铁路货运量受疫情影响较小,今年行情与 2020 年持平。铁路客运在春节后恢复较快, 至 5 月份伴随节假日火爆出行客流达到 2019 年的 96%,后因疫情反复再次下跌,10 月恢复至 2019 年的 78%。

京沪高铁浮动票价机制随客座率恢复将逐渐体现。京沪高铁于 2020 年 12 月 23 日开始 实施浮动票价机制,然而受就地过年政策和反复疫情影响导致客座率较低,票价机制效 果未完全体现。预计春节、冬奥会和两会的举办会加强北京疫情防控力度,京沪线出行 受限,随客流以及航空票价的恢复,高铁出行仍极具性价比,长期逻辑不改。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国盛证券】交通运输2021年中期策略:布局基本面修复资产.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