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证券】通信行业2022年度策略:5G应用量变加速,跨行业融合走向更深更广.pdf

2021-12-15
31页
2MB

通信板块震荡上行,整体仍处于低位。年初以来,5G 三期招标放缓叠加云产业链需求疲软,通信板块 持续回调, 6 月 5G 三期招标陆续启动,板块迈入修复阶段,随着下半年 5G 建设加快以及物联网下游需求 持续旺盛,Q3 行业利润筑底反弹,Q4 业绩有望继续回暖。截至 2020.12.13,申万通信行业全年上涨 1.7%, 位列申万 31 个子行业的第 19 位,跑赢沪深 300 指数 4.1pct。

从估值来看,截至 2021 年 12 月 13,申万通信板块估值约为 37.5 倍,市盈率分位点处于 10 年来历史中 低位,申万通信板块 PE 估值在申万 31 个板块中位列第 9 位。

2021 年三季度通信行业持仓环比下降,整体处于低配状态。2021Q3 通信行业公募基金持仓市值 295.5 亿元,占比 0.81%,较 2021Q2 下降 0.15pct。2011 年至今,通信行业持仓占比中位数为 1.85%,目前配置 仓位持续处于历史低位,未来有较大提升空间。


2021 年下半年开始行业基本面向好,下游需求持续提升。2021 年前三季度,通信行业(申万通信指数 成分股,剔除 ST 凯乐和一年内上市新股)实现营收 9241.06 亿元,同比增长 13.45%,实现归母净利润 451.68 亿元,同比增长 20.49%。从细分板块来看,随着 5G 规模化部署,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成本不断下降,毛利 持续改善。

物联网下游需求旺盛,带动终端设备需求提升,终端设备行业营收快速增长。随着 5G 渗透率不 断提升,运营商移动 ARPU 回升,5G 建设周期拉长以及共建共享缓解了运营商基站建设和维护压力,增厚了 利润。未来随着 5G 终端逐渐普及以及 5G 网络逐步实现深度覆盖,下游垂直行业应用将陆续实现质变,通 信行业将从 5GS 时代早期主要依靠投资驱动过渡到依赖下游需求拉动。

2.1 运营商:新兴业务延续快速增长,未来可期

营收实现较快增长,盈利状况明显改善。2021 年前三季度,三大运营商营收实现较快增长,中国移动 实现营收 6486 亿元,同比增长 12.90%,中国电信实现营收 3265 亿元,同比增长 12.3%,中国联通实现营 收 2445 亿元,同比增长 8.49%。盈利状况明显改善,中国移动归母净利润 872 亿元,同比增长 6.86%,中 国电信归母净利润 233 亿元,同比增长 24.70%,中国联通归母净利润 129 亿元,同比增长 19.39%。

5G 渗透率提升带动 ARPU 提升,toC 业务回暖。截止 2021 年 10 月,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年 内 5G 套餐用户分别新增 1.9、0.8 和 0.7 亿户,5G 渗透率分别从去年年底的 17.5%、24.6%和 23.2%,提升 至 37.2%、45.4%和 45.3%。5G 用户流量使用增加,随着 5G 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运营商移动业务的 ARPU 在 经历连续多年下滑后,开始触底回升,作为运营商主要收入来源的 toC 业务回暖,有力支撑了运营商营收 和利润的增长。


toB/G 业务增长强劲,创新业务助力运营商转型升级。运营商大力拓展互联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计 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固网业务。根据工信部数据,2021 年 1-10 月份,共完成业务收入 1854 亿元, 同比增长 28.8%,成为电信业务收入增长的第一大引擎,推动固定通信业务占比连续三年提高,移动通信业 务占比逐年下降。ToB/G 创新业务的强劲增长,将推动运营商业务从通用化的管道服务转型升级为多元化个 性化的高附加值信息服务,toB/G 创新业务未来有望成为运营商的主要收入。

2.2 通信主设备及器件:主设备毛利率改善,高速光模块出货大幅提升

5G 基建稳步推进,建设重心从无线接入网转向传输网和核心网。截止 2021 年 10 月,我国已累计建成 5G 基站超过 129.1 万座,实现了地市级以上城市市区全覆盖,同时还覆盖到了 97%以上县区以及 50%的乡镇镇区,按照下半年建设速度预计全年可以超额完成 60 万座的建设目标。


根据工信部《“十四五”信 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到 2025 年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26 个,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测算,预计 到 2025 年 5G 基站数约为 370 万座,2024-2025 年平均每年新建约 57.5 万座,后续 5G 建设将稳步推进。随 着全覆盖的实现,5G 建设将进入深度覆盖阶段,预计运营商 2022 年资本开支温和增长,建设的重心也将 从无线接入网转向传输和核心网。

主设备规模效应形成,竞争格局有变。2021 年主设备商 5G 产品的毛利率不断修复,以中兴通讯为例, 2021 年前三季度综合毛利率从 2020 年的 31.61%提升至 36.82%,其中运营商业务对毛利率提升贡献最高。 随着 5G 产业链不断成熟,上游原材料价格趋稳以及规模效益的形成,预计 2022 年主设备商经营数据有望 继续改善。竞争格局方面,主设备市场依然维持华为+中兴的双巨头格局,但总体上华为份额有所下降,除 在基站设备份额维持相对稳定外,传输设备、交换机和服务器等方面份额均出现下滑,华为战略收缩硬件 业务将有利于中兴份额的持续提升。

数通+电信稳步复苏,光模快 400G 快速增长,800G 提速。伴随国外云厂商资本开支的持续高增长以 及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的触底回升,以及国内双千兆网络建设的快速推进,2022 年光模块出货量有望提升。 同时随着大数据、AI、云计算、5G 行业应用、元宇宙等快速发展,未来数据流量需求激增,光模快代际转 换加快,高速光模快出货量将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的整体互联方案将从 100G 转化到 200G/400G/80G,目前 400G 已成为市场主要品类,800G 有望在 2022 年迎来放量。

通信是信息化的基石,需要通过跨行业融合,才能催生裂变出更多全新的行业应用。5G 赋能垂直行业, 需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殊需求形成专业化的解决方案,行业细分市场之多决定了 5G 应用市场的碎片化特 征。5G 与行业的融合注定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应对技术、产业、发展路径和商业模式等方面的挑战,经 过两年多的发展,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夯实,终端渗透率超过 30%临界点,物联网连接数快速增长,工 业互联网、车联网和北斗导航定位等应用都出现了发展加速的迹象,部分应用或许已达质变边缘,2022 年 将成为 5G 应用腾飞的起点。


3.1 物联网:高速增长仍将继续

物联网是新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5G、大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与物联网具有很强的相关 性,“新基建”所涉及的七大领域都离不开物联网基础性建设。今年 9 月,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 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 年)》,目标到 2023 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 新型基础设施,推动 10 家物联网企业成长为产值过百亿、能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的龙头企业,物联网连接数突破 20 亿,进一步完善物联网标准体系,完成 40 项以上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修订。

根据 IDC 研究数据,2020 年全球物联网支出达到 6905 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比 23.6%。IDC 预测, 到 2025年全球物联网市场将达到1.1万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11.4%,其中中国市场占比将提升至25.9%, 达到 3070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 13.4%,成为第一大物联网市场。

物联网应用主要包括消费物联网和产业物联网。消费物联网主要面向 C 端用户,比如智能穿戴、智慧 出行、智能家居等应用场景,连接量最大,增速最快。产业物联网主要面向 B 端和 G 端用户,比如面向 G 端的智慧政务、智慧城市、应急指挥等应用场景,以及面向 B 端的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 慧交通等应用场景,随着物联网加速向垂直行业渗透,行业的信息化和联网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物联网连 接数占比将提速,并后来居上。


物联网连接持续放量,基础硬件持续受益。一款典型的物联网终端必须具备处理能力、感知能力和通 信能力,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器作为提供通信和处理能力的基础硬件,将率先受益。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 器均处于产业链中游,上游是芯片、元器件和 PCB,下游是广泛的垂直行业应用, 受益于专业化分工的深 入和行业渗透率的提升,通信模组和智能控制器的市场空间将随着连接放量而不断释放。 全球蜂窝通信模组市场份额东移。

国外企业进入模组市场较早,产品以高附加值 3G/4G 模块和车规级 通信模块为主,但近几年,受益于国内人力成本较低、工程师红利以及产业链协同优势,国内厂商成长迅 速,凭借性价比优势,国内厂商份额逐年扩大,2020 年移远通信、日海智能、广和通和有方科技四大国内 厂商出货量占比已达 60%,海外巨头 Sierra Wireless、Telit、Gemalto 和 U-blox 出货量占比从 2017 年的 42%,下降至 2020 年的 16%,国内厂商将持续受益于全球市场份额的东移。

目前物联网的发展处在基础设施构建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将是数据积累、分析及应用的阶段。感知 层和网络层是目前产业链投资的重心,随着联网终端越来越多,物联网产业规模化的重心将逐步从连接规 模向数据规模转移,物联网产业的主要业务将从通用化的管道服务为主向专业化数据应用为主转变,通信 服务和硬件终端收入占比将逐步下降,平台和应用服务的收入占比将逐步提高。(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2 工业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

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向工业制造领域渗透融合而形成的全新工业生态、关键基础设施和 新型应用模式。工业互联网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对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中的各类数据进 行采集、传输、分析并形成智能反馈,提升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充分发挥装备、工艺和材料的潜能,提高 企业生产效率,推动形成全新的生产制造和服务体系,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石。 工业互联网发展驶入快车道。

根据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测算,2020 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规模达 到 3.57 万亿元,名义增速 11.66%,其中直接产业和渗透产业增加值为别为 0.95 和 2.62 万亿元,名义增速 分别为 10.17%和 12.21%,预计 2021 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增加值达到 4.13 万亿元,名义增速 15.60%,其中 直接产业和渗透产业增加值为别为 1.09 和 3.04 万亿元,名义增速分别为 14.74%和 16.03%。《“十四五”信 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指出,到 2025 年基本建成覆盖各地区、各行业的高质量工业互联网网络,打造一批 “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更加完善,服务能力大幅提高,建成一批有影响力的工 业互联网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 45%。系列政策的推出表明工业互联网快速发 展的时期已经到来。


工业互联网围绕网络、平台和安全三大功能体系进行建设。网络是实现工业生产全要素泛在连接的基 础,负责工业各个环节数据的交换传输,需要满足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的网络性能需求;平台是连接 数据到应用的枢纽,南连设备,北连应用,通过汇聚分析海量行业数据,支持服务上层应用实施;安全是 工业互联网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贯穿工业互联网整个体系架构,从设备、网络、平台到应用,通过识 别和抵御各类安全威胁,为工业互联网保驾护航。 工业互联网网络按照业务需求和数据流向,分为工厂内网和工厂外网。

工业互联网网络产业链主要包 括 4 大环节:一是基础器件设备,主要涉及工业通信芯片、模组和工业网络设备,目前 95%的高端专用芯 片仍然依靠进口,5G 工业模组仍在探索中,工业通信芯片、模组和网络设备领域是我国工业互联网核心自 主创新的下一个重要突破口;二是企业内网系统,主要包括工业控制网络、企业信息通信网络以及云网管 理运营系统,其中工业控制网络仍是欧美自动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在企业信息通信网络及云网 管理运营系统方面具备一定发展优势;三是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指外网体系,在这一领域国内运营商具备 网络优势和云资源基础,有望从单一管道提供者向综合服务方案商转变;四是行业应用服务,包括网络产 业公共服务平台、工业网络化集成解决方案以及网络创新先导应用示范区。

3.3 车联网:即将步入发展期

车联网是以车内网、车际网和车载移动互联网为基础,在车与车、车与路、车与人以及车与互联网之 间进行无线通信和信息交换的一体化网络,是物联网技术在交通系统领域的典型应用。根据 ICVTank 数据 显示,2019 年全球 V2X 市场规模达 900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全球 V2X 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1650 亿美元, 2019 年中国 V2X 市场规模达 200 亿美元,预计到 2022 年中国 V2X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500 亿美元,增速高 于全球增速。

车联网经过导入期,22 年步入发展期。2019-2021 是产业部署导入期,在这一阶段,C-V2X 通信设备、安全保障、数据平台、测试认证方面可基本满足 C-V2X 产业化初期部署需求。同时,在国家和联网示范区、先导区及部分特定园区部署路侧设施,形成示范应用, 车企逐步在新车前装 C-V2X 设备,鼓励后装 C-V2X 设备,车、路部署相辅相成,形成良性循环,C-V2X 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探索商业化运营模式。

2022-2025 年为 C-V2X 产业化部署发展期,根据前期示范区、 先导区建设经验,形成可推广的商业化运营模式,在全国典型城市和道路进行推广部署,并开展应用。2025 年以后为 C-V2X 产业高速发展期,逐步实现 C-V2X 全国覆盖,建成全国范围内的多级数据平台,跨行业 数据实现互联互通,提供多元化出行服务。


3.4 北斗导航定位:高精度定位将迎来爆发

众星归位,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随着最后两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于 2020 年 3 月和 6 月送入预定轨道,北斗三号系统星座部署完成,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从建设北斗一号卫 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从无到有,再到建设北斗二号系统,实现区域导航服务亚太,最终到建设北斗三号 系统,实现全球组网,经过 30 多年实践探索,北斗“三步走”发展战略圆满完成,北斗迈进全球服务新时 代。

行业+北斗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2020 年我国卫星 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规模已达 4033 亿元,较 2019 年增长约 16.9%。其中,包括与卫星导航技术研发和 应用直接相关的芯片、器件、算法、软件、导航数据、终端设备、基础设施等在内的产业核心产值同比增 长约 11%,达到 1295 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为 32.11%。

由卫星导航应用和服务所衍生带动形 成的关联产值同比增长约 19.9%,达到 2738 亿元人民币,在总体产值中占比达到 67.89%,预计到 2025 年,综合时空服务将形成 5-10 亿/年的芯片及终端市场规模,总产值达到 8000-1000 亿元规模。北斗作为一种赋能技术,通过与垂直行业的融合创新,极大地扩展了应用场景,同时促进了原行业主导产业的转型升 级,行业+北斗应用市场的快速发展,会是近几年产业核心产值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北斗增强系统助力高精度位置服务能力升级。为了获得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卫星导航系统增强技术 相继出现,卫星增强系统逐步发展成为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由基准站网络、 数据处理系统、运营服务平台、数据播发系统和用户终端五部分组成。(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基准站接受卫星导航信号后,通过 数据处理系统形成相应信息,经由卫星、广播、移动通信等手段实时播发给应用终端,实现在服务区域内 提供 1-2 米、分米级和厘米级实时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截止今年 11 月,中国移动依托现有 5G 基站站址, 在全国范围内已建成 4400 座地基增强站,截止 2020 年年末,千寻位置在全球拥有 2800 座地基增强站,2020 年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共建成 1700 多座地基增强站,随着地基增强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 统的服务精度、可靠性和稳定性将不断增强,最终将发展成为众多产业所依赖的时空框架和信息平台。

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包括上游基础产品,中游各类终端和系统集成产品,以及下游应用及 运营服务环节。其中上游包括了基础器件,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等,是产业自主可控的关键,中游是目前 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随着行业+北斗应用市场进一步扩大,以及位置服务向时空信息服务的转变,下游会 是未来产值的主要增长点。

根据卫星导航定位协会 2020 年统计数据,包括芯片、模组、板卡、天线、终端 和软件的产业链上游实现产值 384 亿元,同比增长 12.1%,在总体产值中占比 9.52%,在“新基建”发展带 动下,终端和系统集成项目规模显著提升,中游实现产值 1770 亿元,同比增长 11.9%,在总体产值中占比 43.88%,受益于行业+北斗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下游运营服务环节在各产业链环节中涨幅最快,实现产值 1879 亿元,同比增长 23.2%,在总体产值中占比 46.6%。北斗与垂直行业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大势所趋,北 斗在大众领域的规模化应用将成为现实,定制化系统集成、综合解决方案以及配套的运营服务能力的需求 日益强烈,上游企业借助自有终端优势不断向中下游产业链拓展,完成全产业链布局。


2021 年 5G 建设已完成城市全覆盖,2022 年将向城市深度覆盖以及乡镇全覆盖稳步推进,5G 网络的逐 步成熟以及行业终端市场的逐步放量,将推动终端设备成本进一步下降以及 5G 应用的跨行业融合渗透,众 多行业应用已处于质变边缘,2022 年将成为 5G 应用腾飞的起点,带动通信板块走出低谷。基于全篇分析, 展望 2022 年,我们总体持乐观态度,看好以下两条主线。

(1)5G 基建方面,未来几年将稳步推进,预计运营商 2022 年资本开支温和增长,5G 规模部署带动 5G 产业链不断成熟,随着上游原材料价格趋稳以及规模效益的形成,通信主设备商毛利率有望继续改善, 同时由于华为在硬件领域的战略收缩,通信主设备领域双巨头格局中的中兴通讯将持续受益。随着海外云 厂商资本开支持续高增长以及国内云厂商资本开支的触底回升,2022 年光模块出货量有望提升,其中高速 光模块出货量将大幅提升。随着 5G 渗透率的不断提升,运营商移动 ARPU 触底回升,新兴业务延续快速增 长,同时 5G 建设周期拉长以及共建共享缓解了运营商基站建设和维护压力,增厚了运营商利润。

(2)5G 应用方面,经过两年多的发展,网络基础设施的发展、产业链的成熟和终端渗透率的提升,为 部分行业应用的突破提供了初步的条件,物联网、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和北斗导航定位等应用都出现了发 展加速的迹象,部分应用有望在 2022 年实现质变。2022 年物联网连接数的高速增长将持续,通信模组厂商 和智能控制器厂商直接受益。工业互联网加快从试点示范阶段向复制推广阶段迈进,主要由工业企业及工 业软件厂商主导的业务 PaaS 平台有望迎来跨越式发展。随着智能网联汽车逐步普及,车规级通信模组需求 将持续快速提升,全国路网加快升级,分区域推进 C-V2X 产业的道路基础设施建设,路测设备生产商及其 上游通信模组厂商将率先受益。随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以及地基增强系统的加速覆盖, 高精度定位将迎来爆发,受益于行业+北斗应用市场的快速增长,下游运营服务快速增长,具备全产业链的 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山西证券】通信行业2022年度策略:5G应用量变加速,跨行业融合走向更深更广.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