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证券】专注智能传感器二十载,物联网时代带来发展新机遇.pdf
1. 重点公司分析:深耕智能传感器与执行器行业,2020 年营收 3.36 亿元
1.1. 发展历程:深耕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超 20 年,2021 年触控传感器新品发布
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9 年 6 月 23 日,坐落于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 是一家专业从事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专业的传感器及执行器厂商,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触传感器 及执行器、雾化换能器及模组、报警发声器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 安防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公司自 1999 年成立,始终专注于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 的研发和产业化,初创时期以替代进口为理念,经过多年的研发和积累,经历了电声产品、 雾化换能产品、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不同产品的产出,至 2021 年触控传感器成功批 量试制。目前公司的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已进入国内汽车制造厂商的前装供应链,2020 年国 内市场占有率约 21%,超声波流量传感器已进入国际主流品牌智能水表和气表厂商的供应 链,安防报警发声器作为核心部件一直被应用于国际主流品牌的安防报警系统中。
1.2. 股权结构:实际控制人控制 21.85%股份,总经理张曙光有近 30 年行业经验
公司无控股股东,张曙光先生和黄海涛女士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张曙光与黄海涛为夫妻关系, 张曙光担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黄海涛担任公司董事和运营总监,截至说明书签署日,张 曙光和黄海涛合计持有公司股票 2,400.56 万股,占公司发行前总股本的 21.85%。
主营业务:传感器产品+执行器产品占比超 99%,20211H 毛利率达 34.23%
公司是专业从事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作为专业的传感器及执行器厂商,公司重视基础技术的研发,主要产品均以自主研发和生产 的换能芯片为基础,产品包括元器件和模组等,覆盖感知层传感器产品和执行层执行器产品。
公司主要面对工业企业客户,主要采用直销模式,根据客户的应用场景和产品功能需求,为 客户提供与其产品或系统相匹配的元器件或模组。公司拥有完整工艺技术路线及生产能力, 通过自主生产满足客户的批量交付需求,少量辅助工序采用委外加工和劳务外包方式完成。 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从国内采购,并以市场销售订单为依托。
1.2.1. 传感器产品:2021 年上半年产量达 2683.26 万件,主营收入中占比超 60%
公司传感器产品主要是超声波传感器及其模组,包括测距传感器及模组、流量传感器及模组、 压触及反馈执行器等,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能仪表、消费电子等领域。公司 的传感器产品的主要类别有: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触传感器及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产 品。
测距功能是超声波传感器最主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功能,测距传感器用于感知障碍物或周围 环境位臵、距离、液位、障碍物等的变化,是感知层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领域包括汽车自 动泊车辅助系统(APA 系统)、代客泊车系统(AVP 系统)、盲区检测系统(BSD 系统)、 前碰撞预警系统(FCW 系统)、倒车防撞雷达(PDC)、后排乘客监测系统(ROA 系统)、扫地/工业机器人/无人机避障、液位探测、异物探测等。
除上述产品外,公司的测距传感器产品还包括油箱油位传感器、汽车尿素液位传感器、异物 探测传感器等产品。流量传感器是利用超声波技术对液体或气体的流量进行计量,是智能水 表/热表或智能燃气表的核心部件,目前公司已成为丹麦肯斯塔、美国耐普、德国恩乐曼等多 个国际表计品牌的器件及部件提供商。
公司的流量传感器产品的产品形态包括换能器、传感器元件和表体,其中换能器和传感器元 件是主要的产品销售形式。
除测距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外,公司还拥有压触传感器及一些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产品。此外,公司还研发了温度传感器、粉尘传感器、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焊接换能器等产品。
测距传感器产品的平均单价在 2018-2019 年由于乘用车市场不景气微有下滑,但在 2020 年 及 2021 年 1-6 月总体趋于稳定上升;流量传感器的平均单价在 2019 年大幅上升,在 2020 年及 2021 年 1-6 月因产品结构发生变动呈下降趋势;压触传感器及其他类型传感器产品的 平均单价总体呈波动趋势,由于公司用于扫地机器人的材质识别传感器等单价较高的产品销 售占比上升,其在 2021 年 1-6 月的平均单价上升幅度较大。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公司传感器产品产能持续增长,2021 年 1-6 月的产能达到 2900.85 万件。产能利用率在 2019 年度有所下滑,此后呈回升趋势并在 2021 年上半年出现 大幅增长,达到 92.50%。2021 年上半年,传感器产品的产销率为 88.45%。
传感器产品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 2018 年至 2020 年期间相对稳定,保持在 55%左 右。2021 年 1-6 月,传感器产品的收入达到 12673.91 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上升 至 61.16%。
1.2.2. 执行器产品:2021 年上半年产能利用率达 86.84%,产品收入 7952.29 万元
执行器产品主要是用于发声、报警、雾化等功能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安防报警、智能家居等 领域,主要可以分为电声器件和雾化器件两大类。公司的电声器件主要包括报警发声器/警报 器、强声场警报器、压电扬声器等,广泛应用于安防报警系统、设备报警系统等。
公司的雾化器件主要包括雾化换能器和雾化模组等,主要用于家用及工业加湿器和香薰器等。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公司电声器件的平均单价较为稳定,产品结构以及同款产品在 不同年份的价格变动均较小。2020 年开始,公司雾化器件的平均单价有所上涨,主要是由 于平均单价较高的智能雾化模组产品在 2020 年开始销量大幅增长,雾化器件的产品结构发 生变化。
2018 年至 2021 年6 月期间,公司执行器产品的产能、产量和产能利用率均呈持续上涨趋势, 2021 年上半年,执行器产品产能达到 5902.62 万件,产量达到 5125.72 万件,产能利用率 达到 86.84%。2021 年上半年的销量为 4955.95 万件,产销率为 96.69%。
2020 年开始,执行器产品的收入呈逐步上升趋势,其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却逐渐下降。 2021年上半年,执行器产品的收入达到7952.29 万元,在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38.38%。
1.3. 竞争优势:技术领先+质控体系优+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强, 250 项专利构筑核心技术
公司自成立起深耕于以超声波技术应用为主的传感器及执行器领域,建立起了从基础材料到 传感器模组的全工序流程研发技术平台,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公司不断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 竞争力的基础。公司在核心技术掌握、研发与产业化能力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展现出了强大 的竞争优势。
公司专注于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的研发和产业化,经过多年的研发积累,公司在 换能芯片制备、产品结构设计、智能算法和精密加工等方面掌握了大量核心技术,取得了 250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33 项。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公司的核心技术产品收入在营业收入中的占比均在 97%以上。
截至 2021 年 6 月,公司共有 8 项正在从事的研发项目。
2008 年-2021 年 6 月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 2,563.61 万元、2,105.56 万元、2,333.90 万 元和 1,448.35 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8.76%、8.38%、6.96%和 6.93%。
2019 年 3 月 21 日,公司与兰州大学签订了《共建“兰州大学-广东奥迪威传感科技股份有 限公司传感器联合研究院”协议书》,在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达成合作,以传感器用新 材料技术和传感器设计技术为核心,对新材料、新产品及新技术进行战略布局、研究和前期 孵化。
1.4. 业绩表现:2021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率 69.07%,归母净利润达 3237.44 万元
2018 年度至 2021 年 6 月,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 29,158.88 万元、24,880.33 万元、 33,305.58 万元和 20,721.04 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在 99%左右,其他业务收入主要来自 边角料销售收入,公司营业收入的结构未发生重大变动。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先下降后上升, 主要来自传感器和执行器的销售,其中传感器在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 56.79%、 54.21%、55.65%和 61.16%,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压触传感器及其他;执 行器在各期主营业务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 42.66%、45.47%、44.04%和 38.38%,产品包 括电声器件和雾化器件;技术服务及其他收入主要是技术服务和配件收入,在主营业务收入 中占比较小。
2018 年度至 2021 年 6 月,公司营收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2019 年同比下降 14.08%主要 是由于 2019 年国内乘用车市场整体不景气以及电声器件主要客户销售不景气导致。由于后 续国内乘用车市场复苏、新产品收入增长、产品竞争力提升等原因,公司营业收入在 2020 年及 2021 年上半年大幅上升。2021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20,893.85 万元,同比增 长率高达 69.07%。
报告期各期,公司主营业务收入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第一季度由于春节假期停工产销量略 低于其他季度。2020 年第三、四季度收入占比较其他年度有所上升,主要原因是 2020 年 上半年疫情导致生产销售受到一定影响,以及 2020 年下半年乘用车市场开始复苏,公司汽 车电子相关产品的销量增长。
2018 年至 2021 年6 月,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和细分业务毛利率都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2019 年的下降主要受测距传感器产品毛利率下滑影响,2021 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达到 34.23%。
其中测距传感器毛利率 2019 年下降主要是由于 2019 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不景气,主要产品 价格下降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上升导致。流量传感器 2019 年毛利率小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当 年的产销量有所下降导致单位成本分摊的固定成本略有增加。压触传感器毛利率浮动较大, 主要原因是产品的种类众多,下游行业和应用场景丰富,需求变动较大。电声器件毛利率逐 年上升,2020 年和 2021 年 1-6 月上升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为产销量上升导致的固定成本下 降,以及自动化产线升级导致的生产效率提高。雾化器件 2019 年毛利率下降是因为推出新 产品后对传统产品进行了适当降价,2020 年和 2021 年 1-6 月毛利率上升是因为消费需求和 生产效率提升。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公司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其中 2019 年 度两种费用率较高主要系国内乘用车市场不景气影响。公司财务费用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 与同行业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2021 年 1-6 月,公司研发费用较上年同期增加 408.67 万 元达到了 1,448.35 万元,研发费用率为 6.93%。
公司归母净利润除 2019 年度因为国内乘用车市场不景气影响而下降外,整体呈增长趋势。 2020 年度,公司归母净利润大幅上升,达到 3803.73 万元,2021 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 达到 3237.44 万元。
1.5. 募投情况:拟募集资金不超过 3.32 亿,1.22 亿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 3,600 万股人民币普通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 24.6820%,拟 募投总额为 33197.00 万元。本次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项 目,其中用于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的资金为 8412.00 万元,用于多 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资金为 12615.00 万元,用于技术研发中心项目 的资金为 12170.00 万元。
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严格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是在公司现有业务基础之上,根据公司 对未来的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制定。
高性能超声波传感器产线升级及产能扩建项目实施后将进一步提高公司的生产自动化水平 和高性能传感器的产能,提升公司产品性能;多层触觉及反馈微执行器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 实施,有利于公司把握技术变革带来的发展机遇,扩大业务规模,优化公司产品结构,形成 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加快研发成果的转化,增强核心竞争优势;技术研发中心项目的实施 有助于提高公司技术研发能力,保证公司技术领先优势,加强公司对前沿产品技术的研发投 入,同时改善研发环境,吸引高端研发人才。(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2. 行业视角:下游市场广阔+高技术壁垒+国产替代加强,物联网时代推动发展
公司主要从事智能传感器和执行器及相关应用的研究、设计、生产和销售,属于计算机、通 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的敏感元件及传感器制造行业,是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
2.1. 发展现状:传感器消费市场,2020 年传感器市场规模达 2510 亿
近年来,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传感器作为我国“强基工程”的核心关键部件之一, 是实现工业 4.0 转型升级、提升各类设备智能性和可靠性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传感器的市 场规模及应用场景也得到进一步增长。
根据《2020 年赛迪顾问传感器十大园区白皮书》数据预计,到 2020 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 增加至 2,510 亿元,2021 年将达近 3,000 亿元。随着“十四五”期间发展 5G、物联网的战 略地位逐渐明确,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重要功能器件,未来市场规模还将逐步扩大。
2.2. 未来需求:汽车电子+智能仪表+智能家居,物联网开拓超声波传感器市场
在业务方面,公司产品是物联网感知层的核心基础电子元器件,随着下游行业的应用和发展, 公司产品的应用领域和业务规模不断拓展。随着车联网和智能汽车等相关政策的实施,车载 传感器的渗透率不断提升,公司车载传感器业务的市场空间逐步释放;此外,推进物联网发 展等相关政策的实施为公司产品在智能家居、智能仪表等行业的应用带来了更多市场。
1)汽车电子领域
汽车领域为传感器行业最大下游,据赛迪数据显示,在全球传感器市场结构中,汽车领域市 场规模占比最大,达 32.3%,而在传感器雷达领域,汽车行业占比超 80%。自 2018 年起全 球汽车市场已不可避免地进入了存量市场发展阶段,对于汽车厂商与零部件供应商都将面临 更为严峻的挑战。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8 年以来中国汽车销量产量开始下滑, 2020 年中国汽车产量为 2,531.1 万辆,同比减少 1.78%。
在全球车市低迷的大环境下,汽车行业转向技术升级与驾驶体验升级的智能化、网联化汽车 发展。以纯电动、插电混动式的新能源汽车,销量近年来表现突出,渗透率连年提升。随着 新能源汽车的加速渗透和 ADAS 系统(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进一步应用,车载传 感器行业也将迎来更大的市场空间。
在汽车领域,超声波传感器精度高、灵敏度高、适应性强及成本更低的优势,在短距离感测 条件下是不二之选,也成为汽车自动泊车辅助系统(APA 系统)、代客泊车系统(AVP 系统)、 盲区检测系统(BSD 系统)、前碰撞预警系统(FCW 系统)、倒车防撞雷达(PDC)的核心 传感器。
目前全球 ADAS 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但近年来渗透率增速在持续提升,市场成长空间大。 据罗兰贝格数据显示,截止 2020 年,美国、欧美及中国三个地区 ADAS 渗透率以 L0 和 L1 为主,分别占比为 42%和 48%,L2 及以上占比 10%相对较低。中国 L2 及以上占比 9%, 相比欧盟的 14%仍有差距。
根据工信部《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自动驾驶与高级辅助驾驶通常按照等级分为 L0-L5 六 个级别。
自动驾驶技术正逐步由 L2 向 L3、L4 级迈进,各大车企正加速对 L3 级以上自动驾驶的布局, 随着自动驾驶等级的不断提升,智能汽车对各类型传感器的数量、性能及作业精度都有更高 要求,因此目前各大车厂主要选择多传感器融合方案作为自动驾驶的感知支持。超声波传感 器是自动驾驶的重要辅助传感器,采用 12 个超声波传感器标装方案的车型不断增加,引导 超声波传感器市场规模维持稳步增长,超声波传感器的搭载率和搭载量将进一步提升,且在 短距离测距的精度和成本优势使其不存在其他传感器替代的压力,未来市场空间还将不断扩 大。
2)智能仪表领域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仪器仪表产业逐渐向自动化和智能化的趋势发展,目前我国主要 以机械仪表为主,智能仪表的普及率在逐步提升,而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智能仪表普及率 则较高。在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我国智能仪表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政策指导 意见,我国智能水表产业仍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智能水表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8 年我国水表产量达到 10,016 万只,其中智能水表产量 达 2,504 万只,占总产量的比例为 25%。预计 2021 年我国水表产量将达到 13,399 万只, 而智能水表产量将达到 5,426 万只。预计未来机械式水表的市场份额将逐步下降,以电磁式 和超声波式为主的智能水表市场规模将稳步增长,超声波传感器市场也必然随之扩张。
3)智能家居领域
随着全球快速进入物联网时代,智能家居领域通过传感器、模块、网关这三大基石技术的不 断完善,来实现将家中的各种电器设备链接,其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提高住户的 家居体验同时为住户实现能源节约。
扫地机器人是智能家居电器中的主流产品,其凭借感知技术及人工智能可自动在房间内完成 地板清理工作。智能扫地机器人产品在市场供给与需求上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一方面,随 着生活场景及商务场景的行为变化,新一代消费者对采用智能家居替代体力劳动的需求日趋 迫切;另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不断给予技术产业政策鼓励及引导,物联网、城市化、居民消 费升级以及互联网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智能扫地机器人快速技术革新,未来行业市 场前景广阔。
2.3. 技术壁垒:中高端超声波传感器细分领域技术壁垒较高,需至少五年以上时间积累
传感器行业,尤其是中高端超声波传感器细分领域有较高的技术壁垒。通常情况下,行业新 进入者从完成技术开发、技术突破至实现规模产业化至少需要五年以上时间积累。对于本行 业的新进入者,较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技术积累,并且达到较高技术水平,因此本行业具有较 高的技术壁垒。
2.4. 发展趋势: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传感信息融合趋势明显,国产替代进一步加快
随着传感器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传感器和芯片厂商已基本掌握了中低端传感器研发技术, 并逐步向高端传感器领域拓展。传感器行业的技术呈现出数字化和智能化、态势感知信息融 合、集成化、微型化和低能耗以及国产替代加快的特点。
1)数字化与智能化
随着上下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传统传感器的反应速度慢、感测精度差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市场对传感器的需求也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转型。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最大的硬件区 别为智能传感器内臵了微处理器,让传感器从输出单一且不稳定的模拟信号,升级为经过微 处理器后的数字信号,甚至具有执行控制功能,极大程度提高了传感器的测量精度、可靠性 及稳定性。
2)态势感知信息融合
随着物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下游行业逐渐对传感功能提出更多元化的要求,如汽车自动驾 驶系统,单一传感器无法胜任自动驾驶技术对距离估计和极端环境等要求,此时就需要多种 传感器共同配合,将信息整合处理,更好更安全地实现汽车自动驾驶。
3)集成化
传感器不断向精细化发展,其设计空间、生产成本和能耗预算都在日益紧缩,在大多应用领 域中,为实现全面、准确感测事物和环境,往往需同步传感多种变量,要求在单一的传感设备上集成多种敏感元件、制成能检测多个参量的多功能组合成为传感器主要解决方案,其特 点为多个传感器硬件集成在一台设备中,各自独立工作并将原始数据直接传输至中央处理器 进行决策,主体为硬件融合。这种使传感器呈现多种功能高度集成化和组合化为未来主要发 展趋势之一。
4)微型化低能耗
在传感器下游科技领域中,大多行业以微型化为主要发展方向,产品微型化有利于提升产品 适应性,降低产品的重量和大小,同时也压缩了成本。传统传感器受体积限制逐渐难以满足 便携设备、可穿戴设备等下游行业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以微型化传感器代表 MEMS 器件 为例,其体积仅为之前的 17%,而成本则是过去的十分之一,因此微型化是未来传感器发 展的必然趋势之一。(公开发行说明书)
5)国产替代加快
传感器国产替代需求的重要性正日渐突显。根据公司公开发行说明书,美国、日本以及德国 等发达国家传感器技术开发较早,市场份额合计近 70%。
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敏感元件与传感器大约有 60%依赖进口。然而经过多年来的不断发展, 我国已形成完整产业体系,当前中低端传感器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在《中国制造 2025》、 《关于积极推进物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政策的指引下,我国部分传感器制 造企业已实现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出高端传感器产品,并凭借明显的价格优势与世界领先的企 业竞争。随着我国制造业整体技术水平的不断加强,我国国产替代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报告来源:未来智库)
3. 纵横对比:睿创微纳体量较大,奥迪威超声波传感器领域国内领先
3.1. 市场地位:车载超声波传感器市占率 21%,主要对手为国际电子零部件巨头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测距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及模组、压触传感器及执行器、雾化换能器件及 模组、报警发声器等。目前国内尚无以超声波传感器和相关执行器为主要产品的上市公司, 公司是国内超声波传感器和相关执行器的领先企业,主要竞争对手为国际领先的电子零部件 巨头,其产品和业务范围较广,主要在公司所属细分领域与公司存在竞争关系。
3.2. 经营情况:收入规模与国际对手相比较小,毛利率水平略低于行业平均
3.2.1. 收入规模:奥迪威 2021 年上半年营收 20893.85 万,睿创微纳规模最大
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及国内传感器厂商的收入规模较小,且业务均在各自的细分领域。 2020 年度,公司收入为 33552.87 万元,与同行业上市公司中的四方光电、森霸传感、敏芯 股份收入水平相近,与睿创微纳相比较低。
3.2.2. 盈利能力:奥迪威 2021 年上半年净利润 3238.92 万,毛利率略低于行业平均
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及国内传感器厂商的净利润规模较小。公司 2020 年度和 2021 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3803.00 万元和 3238.92 万元,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略低。
公司产品的毛利率水平与 TDK 集团相近,略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由于公司主要产品超声 波传感器、执行器与可比公司的传感器产品差异较大,因此毛利率也存在一定差异。
3.2.3. 费用管理:销售费用率低于可比公司平均,管理费用率高于可比公司平均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期间,公司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4.87%、5.86%、3.55%、3.45%,与 沪深 A 股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除 2019 年度外整体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2019 年度,公司销售费用率略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受当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不景 气影响,公司经营业绩整体下滑所致。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公司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9.92%、10.74%、8.77%、7.27%,整体呈 下降趋势。其中,2019 年度公司管理费用率较高,主要系受当年国内乘用车市场不景气影 响,公司业绩下滑所致。与沪深 A 股同行业可比公司相比,公司管理费用率整体高于同行业 可比公司平均水平,主要系公司管理人员职工薪酬较高所致。
2018 年至 2021 年 6 月,公司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14%、-0.44%、1.13%、0.36%,财务费 用率较低,与同行业公司不存在重大差异。
3.3. 技术实力:发明专利和研发投入处于国内中上水平
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发明专利数量远高于森霸传感,低于睿创微纳,与四方 光电水平相近,处于行业中上水平,但相较于国际竞争对手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因细分领域、研发阶段、研发项目类别、经营规模等的差异,同行业各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 率差异较大。与国内同行业上市公司相比,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及占比远高于森霸传感,低 于睿创微纳,在行业中处于中上水平。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与村田制 作相近,但在研发投入规模上还存在巨大差距。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奥迪威(832491)研究报告:专注智能传感器二十载,物联网时代带来发展新机遇.pdf
智能传感器型谱体系与发展战略白皮书.pdf
柯力传感研究报告:智能传感器“六边形战士”,平台化布局全新出发.pdf
万讯自控研究报告:在研项目逐步兑现,智能传感器多点开花.pdf
灿瑞科技(688061)研究报告:“智能传感器+电源管理”协同布局,双轮驱动成长.pdf
奥迪威(832491)研究报告:智能传感器方兴未艾,汽车智能化驱动新发展.pdf
2023中国RFID无源物联网产业白皮书(英).pdf
智慧校园2.0物联网管理平台建设方案-P22.pptx
协创数据研究报告:深耕物联网终端和数据存储,尽享AI时代红利.pdf
中国基于物联网的智能会议音频系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docx
协创数据研究报告:专注于存储及物联网,成长空间广阔.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