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元年驱动全行业投资热点•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引起全社会全行业的广泛关注。2021年10月,经过一年的沉淀与酝酿,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正式对“双碳”工作从顶层设计完善了系统性的谋划和总体部署,并对第一阶段2030年前碳达峰的目标进行了细化与完善,是“双碳”元年的重要成果,也为2022年以后的发展定下了坚实的基调。
•纵观2021年能源行业的投资与并购活动,无论是石油、火电等传统化石能源,还是风、光、氢等新兴清洁能源,无一不围绕着“双碳”目标进行。传统能源在发挥“压舱石”作用,保障短期内经济平稳发展的同时,也在积极谋划转型,减碳、脱碳;清洁能源领域则在继续加速落地,装机量持续大幅增长,涌现出的一系列新兴技术也在不断提升清洁能源的经济性和商业化落地前景,广受投资人热捧。
更加多样化、复杂化的能源同时也刺激着以新型电力系统为代表的新型应用体系发展,能源的组织形式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深刻变革。能源结构调整的国家战略下,新电源、新关系、新技术将构成新型电力系统的基本逻辑•新电源重构电力系统:清洁化的大势不仅改变了发电侧的装机结构,也在重构整个电力系统。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风光发电装机已占总装机的25%以上,预计2030年风光将超过火电将成为第一大能源,推动“双碳”目标的加速实现。
此外,2021年分布式光伏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新增装机量首次超过集中式光伏。风光天然的不可预测性,叠加分布式光伏小而散的特征,意味着电网将在未来受到更大规模、更高频率的冲击。因此,自平衡、自运行、自处理的一体化智慧能源体系必将成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特征。•新关系重塑电力系统:无论是何角色,在源网荷储间信息与能量的双向传递与紧密互动的新常态下,都将面临市场关系与商业模式的重塑。以计划供应的传统市场不再能够承担重任,现有的商业模式也无法高效配置未来的资源,因此,价格涨跌松绑、交易模式丰富、“谁受益、谁承担”的新型电力市场逐渐浮上水面。
例如,2021年12月24日由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辅助服务管理办法》就从顶层设计的角度重塑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激励各主体发挥调节潜能,有助于用户侧通过虚拟电厂、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等手段参与电力系统的应用不断深化,培育更高效的商业模式。•新技术重造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发电侧、电网侧和用户侧都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发电侧来说,新能源若想替代传统能源驱动经济的“引擎”作用,必须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提升发电效率,我们也观察到在光伏等领域的技术不断突破;从电网侧来说,交直流混合柔性电网、具备灵活性的智能微电网、终端用能的深层感知和智慧互动等技术是坚实长期维持系统功率平衡能力的必经之路;从用户侧来说,光充储一体化、虚拟电厂、V2G等深入末梢的新型应用在不断从实验室走向市场,推动工业、交通、建筑等场景的能源科技应用,不断颠覆行业格局和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