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环境迈进2022年,全球宏观经济环境预计将呈现如下特征: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经济前景十分脆弱。继2020年全球经济缩水后,2021年全球大部分地区经济恢复增长,预计2022年将继续增长(尽管增长速度有所放缓)(见图表1)。然而,全球总体数据掩盖了不同国家之间的巨大差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称全球经济面临着“不同国家的经济前景呈现出的危险分化趋势”。
事实证明,世界某些地区的通胀压力较各国央行此前的预期更为持久(如美国的通胀率为6.8%3;德国的通胀率达5.4%4,为该国29年来的最高水平)(见图表2)。各国央行仍普遍预计,到2022年,通胀率将回落至较低水平,但仍有可能高于通胀目标值。愈发明显的是,通过削减资产收购和加息,各国将比预期更早收紧货币政策。与此同时,一些国家已开始实施财政紧缩措施,但各国的进展速度似乎有所不同。
总体而言,当前经济预测仍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即使是暂时乐观的经济前景,也是以封锁措施继续放松和全球供应链中断情况持续缓解为前提。此类供应链所受冲击的本质表明经济复苏具有脆弱性,全球经济的高度互联使任何地区出现问题均可能威胁到全球各地的经济复苏。金融监管机构面临的挑战从过去两年的总体社会和经济动荡情况来看,金融服务行业及其监管机构面临重大挑战。
首先,金融机构须在共同解决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应对其他社会和环境挑战的全球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其次,愈发明显的是,当前以行业为中心的金融机构监管和治理框架,将难以应对技术创新带来的风险格局变化。在下文中,我们将确定技术和运营韧性、新型数字资产激增,以及金融机构、技术公司和其他不受监管的行业参与者间日益模糊的界限等方面所面临的具体挑战。
所有地区监管机构均意识到此类问题,并致力于通过开展各种论坛共同商讨解决这些问题。尽管各国采取的做法和优先事项有所不同,一些国家可能还必须处理立法机关与监管机构针对某些问题未来方向看法不一致的矛盾。鉴于各个地区均存在这类问题,我们观察到各地区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和其寻求的结果存在一些广泛的共性。
然而,迄今尚未就这些全球性问题制定相应的全球性、协调性和跨行业标准。这可能很好地反映出金融服务业及其监管机构所面临的挑战瞬息万变且具有复杂性和高度技术性。迈进2022年,金融机构须继续应对不断发展但仍处于碎片化的监管框架,同时全球各地的主管机关也在探索不同的方法来解决监管框架的碎片化问题。接下来,我们将依次探讨各个问题,首先是气候问题,之后是技术创新的三大趋势。
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是(有人曾断言是)全球标准制定机构的当务之急,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BS)、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IAIS)和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等国际组织均高度参与其中,绿色金融网络(NGFS)和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ISSB)等新机构亦应运成立。
全球各地区均在就此开展大量监管工作。监管机构普遍认为,气候变化风险有可能引发金融稳定风险,因此金融服务行业需要披露和管控此类风险,并应利用监管机制催生绿色金融,消除各种形式的“洗绿”手段。基于上述原则所达成的共识正被转化为影响银行、保险公司、投资管理公司的一系列行动方案。全球许多地区(尤其是银行业)已开始采用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等金融风险管理工具,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工具也已推广至保险业。
目前全球正努力构建可持续性监管分类标准,这对投资管理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考虑到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相关资产的管理规模大幅增加(见图表3)。全球制定了各种旨在改善所有行业信息披露的举措,在一些司法管辖区,执行这类举措遵循自愿原则,但在另一些司法管辖区,则愈发具有强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