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证券】固本拓新,蝶变启航.pdf

1、华阳股份:传统能源+新能源两头并进


1.1、立足煤炭,扩展能源业务


立足煤炭,扩展新能源业务。山西华阳集团新能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阳股 份”)原股票简称为“阳泉煤业”,公司拥有丰富的煤炭储备资源,品牌认知度高, 是国内最大无烟煤上市企业。在 2020 年山西省国有企业专业化改革后,大股东阳 煤集团部分资产并入晋控集团,并更名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立足于新材料 产业发展,公司作为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也更名为“华阳股份”,在保留原有 煤炭资产的基础上,积极参与集团新材料、新能源业务的转型。截至 2022Q1,公 司股东为华阳新材料科技集团,持股比例为 55.51%,实控人为山西省国资委。


公司主要产品分为煤炭产品、电力、热力等三大类。其中煤炭产品主要是优质 无烟煤,可用于电力、化肥、冶金、机械、建材等行业。在立足传统主业的同时, 2021 年 3 月,公司受让阳煤智造基金,布局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项目,逐步 形成“光伏+储能”新能源产业布局,公司战略发展迈入新阶段。


1.2、业绩持续攀升


公司的主要收入以及利润均来源于煤炭业务。2021年煤炭业务收入占公司营业收入的95.07%,达到361.34亿元,同比增长23.55%,毛利占比为98.2%,达到134.83亿元。分具体产品来看,洗末煤毛利占比为73.3%,洗块煤毛利占比为13.8%,洗粉煤毛利占比为6.3%。


受益于煤价抬升,公司业绩大幅增长。公司煤炭业务为公司业绩支柱,受益于 2021 年以来的煤价回升,公司业绩呈现大幅上涨趋势,2021 年公司实现归属于 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35.34 亿元,同比增长 134.8%,2022 年一季度公司归母净 利润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为 13.02 亿元,同比增长 181.73%。


2、煤炭产量增长有保障,未来成本预计保持稳定


2.1、产销:无烟煤资源储量丰富,未来产量具有坚实保障


公司无烟煤储量丰富,可采年限长。公司的主要生产矿井位于山西省阳泉市、 晋中市和忻州市,而阳泉矿区是我国五大无烟煤生产基地之一,是晋东煤炭基地的 重要组成部分。截至 2021 年年末,已探明的总资源储量达到 31.1 亿吨,可开采 储量为 15.52 亿吨,证实储量 7.26 亿吨。公司下属的 8 座煤矿中,除榆树坡矿生 产焦煤以及气煤,开元矿主要生产贫瘦煤外,其余煤矿都主要以无烟煤为生产产品, 具有丰富的无烟煤产量,无烟煤储量占公司煤炭储量的 75%以上,可采年限 45 年 左右。


核增+新建,公司产能增长潜力充足。截至 2021 年末,公司下属矿井产能为 3450 万吨/年,权益产能 2926 万吨/年,但裕泰矿因资源枯竭,已于 2021 年 10 月关闭矿井停止开采,关停裕泰矿后,公司在产产能合计 3390 万吨/年,权益产 能为 2868 万吨/年。近两年公司下属榆树坡煤矿和平舒煤矿的产能核增得到批复, 产能分别从 120 万吨/年和 90 万吨提升至 300 万吨/年和 500 万吨/年,使得公司 实际的产能获得提升。在建产能方面,公司下属在建矿井两对,分别为泊里矿和七 元矿,产能均为 500 万吨/年,生产煤种均为无烟煤,其中七元矿预计在 2023 年 8 月 31 日建成投产,而泊里矿将在 2024 年 12 月 31 日建成投产,未来将为公司 不断贡献产量增量。


自产煤稳中有升,代销煤下滑。主要煤炭产品包括无烟洗末煤、无烟洗中块、 洗小块、无烟末煤等多个品种,其中洗末煤占比最高,占公司产销量的 80%左右。 2021 年,公司的煤炭产量稳步上涨,2021 年公司煤炭业务总产量为 5964.98 万 吨,公司自有产量为煤炭 4610 万吨,同比增长 6.66%,自有产量占煤炭业务总量 的 77.28%。由于山西省国企改革,集团煤炭业务划归其他集团,公司代销集团煤 炭业务量减少,导致总销量下降,2021 年,总销售量为 5971 万吨,同比降低 27.11%,同理,2022 年一季度,公司煤炭产量 1159 万吨,同比下降 6.6%,煤 炭销量 1079.47 万吨,同比下降 54%,降幅远高于公司自产煤变化幅度。后期公 司核增产能放量,同时在增产保供的背景下,公司原煤产量增速有望转正,而代销 煤的减少也有望拉高煤炭业务综合毛利率。


2.2、成本:预计未来成本将保持稳定


2022Q1 单位销售成本为 482 元/吨,同比上涨 31.14%。从生产成本角度来 看,2017-2018 年公司商品煤单位成本逐年上升,2019-2020 年呈下降趋势, 2021 年转势上升,分产品来看,2021 年洗末煤、洗块煤、洗粉煤单位销售成本 分别为 369 元/吨、547 元/吨、666 元/吨,分别同比上涨 26%、20%、22%。


公司综合成本有望较 22Q1 下滑。与往年相比,2022 年一季度公司支付的各 项税费以及支付给职工的薪酬明显增加,22Q1 公司支付给职工的现金为 14.6 亿, 同比增加 7.8 亿元;支付各项税费的现金为 31.7 亿,同比增加 21.9 亿元。我们认 为公司 22Q1 成本增长有将部分年度成本提前计提的原因,因此预计下半年公司 成本有望较 22Q1 下滑。之后,整体成本将保持稳定。


2.3、售价:综合售价有望上升


长协稳定末煤基本盘。公司洗末煤占比最高,2021年销量占比达到80%以 上,主要供给河北、山东地区的五大集团电厂,电煤长协用户占比在 80%以上(铁 路)。发改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主要明确了煤 炭中长期交易价格的合理区间,该《通知》自 5 月 1 日起实施。下水煤基准价按 5500 大卡动力煤 675 元/吨签订,较此前的 535 元上调约 26%,且规定合理区间 为 570~770 元/吨。同时,规定了各产地出矿环节的合理价格,山西省 Q5500 动 力煤价格合理区间为 370 元/吨~570 元/吨,在长协限价背景下,今年以来实际港 口价格在 719-725 元/吨之间波动,价格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现货方面,需求端支撑动力煤价格。国内方面,近期南方地区最高气温一再攀升至40℃以上,居民用电大幅增加,电厂库存去化明显。据气象部门预测,7月底之前南方地区将高温持续,叠加多地复工复产推进导致用电负荷快速提升,火电 托底作用将凸显,去库速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国际方面,动力煤6月进口273.13万吨,同比下降64.97%,连续第二个月环比下降,同时,海外动力煤价格反弹,国内保供发力和进口煤价高位持续抑制国际煤采购。


无烟粉煤供需略有改善。无烟洗粉煤产品对主供钢厂用户销量占(铁路)总销量 的占 80%以上,主要用户为鞍钢、本钢等,主要用作高炉喷吹。2022 年上半年粗 钢产量同比下降6.5%,在压减粗钢产量的预期下,预计下半年产量平控压力较小。 同时,近期钢厂盈利出现一定好转,复产积极性增强。另外,为保障动力煤供应, 煤矿需保有一定库存,部分炼焦配煤将作为动力煤销售或作为累计库存,因此,焦 煤产业链整体呈现边际改善趋势。


无烟块煤需求仍有保障。无烟块煤主要用于合成氨的生产,合成氨是生产尿素的重要原材料。2022年上半年,尿素产量为2877万吨,同比增长3.5%,6月单月尿素产量497万吨,同比增长2%,后期预计华东、华中地区秋季备肥将持续至10月中下旬,块煤需求仍有保障。


3、响应双碳勇担使命,新能源布局力争转型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公司勇担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历史使命,全面布局“光伏+储能”新能源产业,打造光伏、钠离子电池、飞轮储能三大产业智能制造基地,助力“电动中国”,实现零碳社会。


3.1、钠电产业:厚积薄发,蓝海赛道助推成长


3.1.1、钠离子电池商业化加速落地,蓝海赛道规模或超五百亿


钠离子电池性能较好,成本优势极为突出。钠离子电池是一种新型二次化学电 源,电池结构及工作原理与锂离子电池类似,主要依靠钠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 动来工作。相较于铅酸电池,钠离子电池各项性能都表现优异。和锂离子电池相比, 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略低,介于 100-200 Wh/kg,然而,钠离子电池的优势也 是极为明显的:


(1)资源优势:锂资源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有0.0065%,且资源分布不均,75%分布在美洲;钠资源的地壳丰度则排名第6,含量达到2%,且分布于全球各地。(2)成本优势:首先,钠丰富的资源优势使得其每千克仅 2 元,作为电池正极材料具有低廉的成本;其次,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均为铝箔,价格低于锂离子电池的铜箔。据中科海钠官网资料显示,钠离子电池的材料成本相比锂离子电池要低30%-40%(。3)安全优势:钠离子电池的内阻略高于锂离子电池,致使在短路等安全性试验中瞬间发热量少、温升较低,同时其电极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相比锂离子电池较差的高温性能,钠离子电池更具安全性。


钠离子电池有望渗透动力和储能领域,商业化之路即将开启。自 2011 年起, 胡勇胜带领的研发团队致力于低成本、安全环保、高性能的钠离子电池技术的研发, 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但由于钠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于锂离子 电池,且钠比锂要重三倍,因此其当前的应用场景主要面向对能量密度相对较低的 动力领域的两轮电动车和低速电动车、以及大规模储能领域。自 2018 年以来,中 科海钠陆续推出全球首个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100kWh 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 和 1MWh 的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钠离子电池的应用已从实验室阶段进入产业化 阶段,随着宁德时代、钠创新能源等企业的入局,钠离子电池的商业化之路即将到 来。


在中性情景下,钠离子电池需求规模有望在 2024 年超 500 亿元,蓝海赛道 即将启航,钠离子电池近三年内的主要应用领域是储 能、电动两轮车和低速电动车,在乐观情景下,假设截至 2025 年钠离子电池在三 种场景上的渗透率分别达到 80%、60%、80%,则 2025 年钠离子电池的需求量 预计达 506GWh;在中性情景下,假设截至 2025 年钠离子电池在三种场景上的 渗透率分别达到 20%、15%、20%,则 2025 年钠离子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 127GWh。由于钠离子电池相对锂离子电池成本降低 30%-40%,按照宁德时代 2021 年锂离子电池系统销售单价的 65%测算,中性情景下 2024 年钠离子电池 赛道规模有望达到 505 亿元,乐观情景下 2024 年规模或达 1515 亿元。


3.1.2、内生外延,钠电池产业全方位布局


以无烟煤为起点,布局钠离子电池产业链。2021 年起,公司逐步切入新能源 赛道,首先以自身的无烟煤为钠离子电池负极产品提供原料,和中科海钠共同投资 建设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千吨级生产项目,切入钠离子电池生产的关键环节。此 外,公司参股了电解液的生产,并自建电芯厂和 Pack 厂,打造了较为完整的钠离 子电池生产链路。


无烟煤软碳兼具性能和经济双重性质。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主要采用的负极 材料是石墨或石墨混合材料,但由于石墨层间距过小,较大半径的钠离子难以实现 可逆脱嵌,因此石墨无法作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据《高性能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电极 材料研究进展》,目前钠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包括碳基、钛基氧化物、合金类和金 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后三种材料因现阶段研究未能完全解决其产业化问题,短期内 难以得到应用。以硬碳为负极材料的方法虽然性能优异,但是其成本要高于软碳基 负极材料,且中科海钠已研究出以无烟煤作为前驱体的软碳基,能够解决储钠可逆 容量低的问题,同时也能够保证钠离子电池的经济性。


携手中科海钠投产 2000 吨/年的正负极产品,无烟煤价值有望提升。中科海 钠背靠中科院物理所,目前拥有多项钠离子电池核心专利,是国内外少有的拥有钠 离子电池核心专利与技术的电池企业之一。Wind 显示,公司控股股东华阳新材料 集团于 2021 年 1 月完成对阳煤智能制造基金的股权变更,持股 50%;同年 3 月, 公司公告称,认缴阳煤智能制造基金 49.8%的股权,从而华阳股份及其控股公司 合计持有中科海钠股权 15.53%,成为中科海钠第二大股东。


2021 年 4 月,公司 和中科海钠合资设立了华钠铜能和华钠碳能,分别生产 2000 吨/年的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和 2000 吨/年的负极材料,两个项目公司均通过全资子公司新阳清洁能源持股 45%、且通过持股中科海钠间接持有项目权益 4.26%。两项目于今年 3 月 投产,目前已经实现量产,量产产品指标优于中试产品。此外,公司的无烟煤当前 主要销售给电厂、钢厂和化工厂,即使是高点时的无烟煤市场价,也不超过 3000 元/吨,如果钠离子电池未来能够实现规模化、商业化生产,参考锂离子电池负极 材料石墨的价格,预计公司无烟煤溢价有望提升。


联手多氟多就六氟磷酸钠达成战略合作,有望抢跑钠离子电池新赛道。2021 年 9 月,公司与多氟多、梧桐树资本签署三方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六氟磷酸钠、 六氟磷酸锂及电解液添加剂等开展深度合作,其中六氟磷酸钠/锂作为电解液溶质, 在电解液中成本占比超过 50%,是电池电解液的关键高价值材料。多氟多原以氟 化工为主业,2010 年公司打破六氟磷酸锂工艺流程被国外垄断的局面,开启了六 氟磷酸锂的进口替代之路。


截至 2021 年末,多氟多拥有授权专利 625 项,其中 发明专利 170 项,研发能力强劲;据公告显示,多氟多拥有六氟磷酸锂产能 3 万 吨,2022 年规划产能 5.5 万吨,市占率超 30%,行业竞争地位较强。目前,多氟 多已具备年产千吨六氟磷酸钠的能力,是国内首家商业化量产六氟磷酸钠的企业。 公司扎实的技术生产和创新研发能力有望推动华阳股份快速实现转型升级,抢跑 钠离子电池新赛道。


电芯厂和 Pack 厂即将落地,钠离子电池面市在即。公司充分利用阳泉高新区 智能制造产业园的集群优势,延伸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产业链,建设 1GWh 的 钠离子电芯生产线项目和 1GWh 的钠离子 PACK 电池项目。其中,电芯厂预计将 于 8 月投产,产品主要是圆柱钢壳钠离子电芯 NaCR26700-35ME 和方形铝壳钠 离子电芯 NaCP73174200-200ME,管理层虽由公司和中科海钠共同组建,但权 益方面是由公司 100%持股;同时,该项目运营主体华钠芯能也负责钠离子 PACK 电池项目,PACK 厂预计于 9-10 月投产,主要产品是钠离子电动两轮车电池和钠 离子储能电池模组。此外,公司的电厂客户关系稳定,钠离子电池面市后可以借用 公司自身的销售渠道将电池销向电厂。从公司的布局规划来看,公司在钠离子电池 中下游中正逐步掌握主动权,为转型升级蓄势聚力。


钠离子电池业务作为公司新能源业务的核心,远景计划规模 10GW。考虑到 公司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已投产,且根据公司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官方回复,电 芯厂和 PACK 厂也将于三季度末投产,预计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将完成钠离子电 池产线 1GW。由于钠离子电池具有的独特的优势,若产品能成功通过商业实验, 将快速在储能和二轮车领域进行应用。目前,公司对钠离子电池的远景规划产能为 10GW,钠电蓝海赛道的成长有望助推公司未来的转型升级。


3.2、飞轮储能:早期入局,蓄势待飞


飞轮储能当前处于市场探索期。据《2022 储能产业应用研究报告》显示,2021 年全球储能市场装机功率为 205.3GW,其中,飞轮储能装机仅占 0.47%;而在中 国 43.44GW 的装机规模中,飞轮储能装机占比则不到 0.44%,当前飞轮储能的 市场规模较小。此外,在技术方面,飞轮储能还属于小众技术。早期的飞轮技术储 电能力较小,和飞轮储能的概念有所区别,主要依靠其高速动量的性质应用于核工 业、航空卫星等领域,直至 2010 年左右,欧美国家才陆续在电网应用储能性质的 飞轮,从而飞轮储能才算是真正意义地诞生。截至 2021 年,国内的飞轮储能技术 水平还未完全推广开来,相比国外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飞轮储能优缺点明显,充放电次数极高但成本也高。飞轮储能的工作原理是利 用电能驱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需要的时候再通过飞轮惯性拖动 电动机发电,将储存的机械能变为电能。其优点较为突出,包括可充放电次数高、 充放电能力零衰减等,因此飞轮储能适合高功率、短时间放电、频繁充放电等场景。 据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产业政策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今 年 2-5 月,包括审批通过和招标在建的飞轮储能项目有 18 项,其中,调频项目有 13 项。


公司飞轮储能产能 200 套/年,未来有望从千亿级市场分享红利。公司和控股 公司通过阳煤智能制造基金(公司 2021 年 3 月受让持股 49.8%,控股公司持股 50%)间接持有北京奇峰 29.94%的股权。2021 年 8 月,公司以 2580 万元收购 阳泉奇峰 49%的股权,该公司原由北京奇峰和控股股东全资子公司华阳资本共同 持有;同年 8 月,阳泉一期 200 套/年的飞轮储能生产基地建成。


据公司公告,截 至 2021 年末,公司共生产完成飞轮储能装置 20 套,其中:15 套用于河北三河电 厂和华能山东莱芜电厂调频项目;1 套用于飞轮车间光伏+飞轮+钠离子电池微网 系统;1 套用于太原综改区光储网充示范项目;1 套留作自用;还有 2 套交付于深 圳地铁七号线车公庙,是国内目前单体容量最大的全磁悬浮飞轮储能系统,表明公 司的技术水平有一定保障。据公司公告显示,轨道交通再生能量回收领域,飞轮储 能的潜在市场规模预估可达千亿级;火电调频领域,潜在市场规模预估可达百亿级; 新能源场站调频领域,潜在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随着未来飞轮储能的技术深化和 商业化,公司有望从中获得先发优势分享赛道红利。


3.3、光伏组件:乘“十四五”东风,抢占市场新高地


光伏组件处产业链下游,有利于公司利用其稳定的客户关系充分发挥其销售 优势。光伏组件位于光伏产业链的下游,是光伏发电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中, 硅电池片是光伏组件的核心环节,成本占比达 61.2%。公司瞄准光伏行业快速发 展的机遇,目前已建设光伏组件生产线,且计划未来继续延炼补链,拓展 EPC 总 承包业务,开展光伏下游光伏电站产业,借力公司与五大四小发电集团及其他电力 企业的深度合作,实现过去“销售煤炭”到未来“销售光伏+储能”的转变。


光伏行业迅速扩张,至“十四五”末中国光伏装机量将至少达 588GW。据公司公告显示,“十四五”期间,中国年均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计为 70GW-90GW, 则 2021-2025 年光伏装机增速将达到 17.55%-21.35%;到 2030 年风电、太阳 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 1200GW 以上;到 2060 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 量将会达到 3000GW 以上。同时,光伏发电量快速增长,市场处于高速发展的阶 段,赛道规模迅速扩张。


项目远景规划 10 条产线合计产能 20GW,目前 2GW 产能已进入爬坡期。 公司光伏组件生产线的主要产品是 210mm 大尺寸多主栅光伏组件,同时兼容 182mm 及以下所有规格和尺寸的光伏组件产品,具体为 P 型 PERC 双面组件和 N 型 TOPCon 双面组件。其中,P 型 PERC 双面组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较低; N 型 TOPCon 双面组件采用全球首创的 POPAID TOPCon 电池技术,具有优异的 钝化性能和转化效率,该组件目前可实现的组件效率在 22%以上,组件功率达 700W,组件双面率 80%,首年衰减 1%以下。


目前,公司有 4 条产线已经投产, 合计产能 2GW,其中 2 条已达到满负荷,另外 2 条是于 6 月底建成的;此外,今 年待审批的产能还有 3GW,预计 5GW 高效光伏组件项目达产后产值有望达到百 亿元。长远来看,公司将在阳泉苇泊工业园区共建造 10 条自动化智能生产线,光 伏组件远景规划产能达 20GW,参考当前已投产的 2GW 产线的建设进度,若公 司收到产能批复,预计产能将得以快速提升。


3.4、光储网充一体化,产业集中优势明显


硬核支撑,共建新能源储能全产业链。钠离子电池凭借低成本、高安全性、低 温性能良好、循环寿命长等特点成为公司着重发展的电化学储能技术,而飞轮储能 这一“大号电池”具有体积小、安装方便、可瞬间释放电量等特点,突破了化学电 池的局限性,可达到高频次快速充放电的效果。公司以两种储能技术为核心,在充 电过程中实现化学储能和物理储能的双重保障,同时配合光伏系统供钠离子电池 充电,以及智能微电网和充电桩保证新能源电力平稳输出,从而形成新能源储能全 产业链,实现一站式充放电产业生态。


提出“光储网充”,探索未来能源解决方案。2021 年 6 月 2 日,华阳股份光 储网充示范工程专家研讨会在山西综改示范区举行,此后,华阳集团开始依托旗下 上市公司——华阳股份,以“光伏+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智能微电网+充电桩” 为解决方案,开启全场景、智能化、绿色能源的“大规模”、“一站式”生态系统建 设。


“光储网充”一期项目成功投运。2022 年 6 月 30 日,天成公司“光储网充” 项目建成投运,其中,天成公司是华阳股份控股 80%的子公司——阳泉天成煤炭 铁路集运有限公司。该项目集光伏发电、电能存储、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于一体, 在天成公司西货场、生活服务中心、交易中心、封闭厂房、充电站布设了2075.76kW 的屋顶光伏用于日常发电,且配置了 1250kVA 箱式变压器、100kWh 化学储能模块、2 台 400kW 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及配套 16 个充电车位,以满足高 效储能和各类车型用电需求。据华阳集团 2021 年的测算,一期工程生命周期发电 量可达 9670 万 kWh,以全国平均供电煤耗 326g/kWh 计算,节约标准煤 31530 吨,减排二氧化碳 85130 吨,总收益 15750 万元。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固本拓新,蝶变启航.pdf

华阳股份研究报告:立足煤炭主业,积极转型发展.pdf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夯实无烟煤主业,抢滩钠电池蓝海.pdf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无烟煤景气续华章、转型新能源迎朝阳.pdf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煤炭贡献业绩弹性,转型打开增长空间.pdf

华阳股份(600348)研究报告:携手中科海钠,钠离子电池业务为公司贡献新成长.pdf

煤炭行业信用专题报告:冀中化债启示录.pdf

煤炭行业专题报告:印度,全球及中国煤炭格局的新变量.pdf

加速煤炭行业的公平转型.pdf

煤炭行业专题报告:“双碳”角度煤炭行业中长期发展前瞻.pdf

煤炭行业从纳税和分红视角分析:立足“资源财政”,煤炭行业稳健发展符合产煤大省地方政府诉求.pdf

2023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用车报告:2023年报.pdf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pdf

祥鑫科技研究报告:全面布局新能源结构件,客户优质.pdf

新能源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pdf

2024年新能源电池需求浅析.pdf

【民生证券】固本拓新,蝶变启航.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