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信证券】智能物联龙头,AIoT持续开拓.pdf

1. 智能物联龙头企业,AIoT 持续开拓者

1.1 业务持续转型升级,迈向智能物联 AIoT


海康威视是一家以视频为核心的智能物联网解决方案和大数据服务提供商,自成立 以来,始终致力于安防视频监控领域专业化的发展,在技术领域保持了行业的领先地位。 海康威视将感知技术从可见光扩展到红外光、紫外光、 X 光、毫米波等领域,探索声波、 超声波等领域,不断推进温、湿、压、磁等感知手段,拓展多维感知融合应用。公司在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和产品持续积累,通过赋能千行百业智能物联应用,形成 从感知到智能感知、从感知到认知、从产品到解决方案、从数据到应用的完整体系,不 断丰富智能物联设备种类,潜心挖掘智能物联应用机会,夯实智能物联领域的市场地位。 2001-2010 年,公司处于数字化阶段。公司成立于 2001 年,初期以销售板卡、DVR 产品为主,2007 年首次推出摄像机产品,视频监控产品销量位居国内市场第一。2010 年,海康威视在深交所挂牌上市。


2010-2014 年,公司处于网络、高清化阶段。公司 2013 年营业收入突破百亿。公 司于 2013 年推出萤石(EZVIZ)品牌的互联网视频业务。萤石业务主要通过智能视频产品 及其他传感器、云智能视频服务平台及移动应用软件,为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客户提 供互联网视频应用及服务。 2015 年,公司走向智能化阶段,依托视频技术,开始拓展机器视觉及智能制造业务。 2015 年,海康威视研究院在 KITTI 的评测中,车辆检测和车头朝向估计两项任务评分均 排名世界第一,在 MOT Challenge 算法测评中获得“计算机视觉的多目标跟踪算法”世 界第一,展现了海康威视在计算机视觉算法领域的研发实力。此外,公司名列 a&s《安 全自动化》 2015 年度全球安防 50 强榜单全球第二位,蝉联亚洲第一位;入围英国品 牌评估机构 Brand Finance 发布的“2016 科技品牌百强榜” (Brand Finance Tech100 2016),成为 18 个入榜中国科技品牌之一。2016 年,公司推出了基于 GPU/VPU 和深 度学习技术的“深眸”系列智能摄像机、“超脑”系列 NVR、“神捕”系列智能交通产品、 “脸谱”人脸分析服务器,从 AI 中心产品走向 AI 前端产品和后端产品,并在解决方案 中整合应用这些 AI 产品,抓住视频监控智能化 AI 机遇期。


2018 年,海康为匹配业务变化,对内部组织架构进行了变革重组,为迎接智能化 时代的到来夯实基础。在云边融合的计算架构基础上,公司深化和整合了 AI Cloud“两 池一库四平台”产品线,提出了 AI Cloud 物信融合的数据架构。此外,根据海康威视年 报援引 IHS 报告,海康威视连续 7 年蝉联视频监控行业全球第一,拥有全球视频监控市 场份额的 22.6%。在 A&S《安全自动化》公布的“全球安防 50 强”榜单中,海康威视 连续 3 年蝉联全球第一位。 2021 年,公司将业务领域定位为“智能物联 AIoT”,专注于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和 大数据领域的技术创新,提供软硬融合、云边融合、物信融合、数智融合的智能物联系 列化软硬件产品。2022 年,海康全面践行智能物联战略,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 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




硬件产品方面,公司已经形成“节点全面感知+域端场景智能+中心智能存算”的布 局结构。边缘节点产品品类型众多,产品家族不断丰富,覆盖前端摄像机产品、智能交 通与移动产品、门禁对讲与报警产品、音频产品及传感产品等多个领域;边缘域产品深 耕智慧业务场景,智能和物联网融合,实现多维数据传输、存储、融合应用,包括智能 应用一体化设备、智慧屏与视频会议产品和智能视频传输产品;云中心产品具备通用计 算服务器、智能计算服务器、大数据服务器、融合存储、大屏显示与控制等丰富的产品 体系,提供完整的智能物联基础 IT 解决方案。


软件产品方面,海康威视软件产品家族包括软件平台、智能算法、数据模型和业务 服务四个部分。其中,软件平台由基础平台+通用平台+行业平台构成,为各类智能应用 场景提供服务能力;智能算法可以分为通用算法和行业专用算法两类,可用于多个行业 智能应用;数据模型主要为行业业务数据模型,基于物信融合数据资源平台提供的大数 据采集、治理、分析和服务能力,为各行各业提供大数据应用服务;业务服务包括系统 运维+数据工程+业务运营,以用户应用需求为出发点,探索针对部分业务,从提供产品 和系统向提供服务转变。 2022 年,海康威视全面践行智能物联战略,致力于将物联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 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引领智能物联新未来:以全面的感知技术,帮助人、物更好地链 接,构筑智能世界的基础;以丰富的智能产品,洞察和满足多样化需求,让智能触手可 及;以创新的智能物联应用,建设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助力人人享有美好未 来。


智能物联是一种基础能力,为人与物、物与物提供相连接、相交互的可能性,这种 可能性首先需要感知技术的支持。由于物本身不具备主动或被动感知的能力,感知技术的全面发展,赋予万物“知”与“被知”的可能性。当前,感知技术正在从人类熟悉的 感知方式向人类不熟悉的、无法直接感知的领域发展,从单一感知方式向多维感知融合 发展,从非智能感知向智能感知发展,实现物到“智物”的转变。海康威视在感知技术 领域的积累,覆盖从可见光到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和毫米波等长波方向,以及紫外 光、X 光等短波方向的电磁波;覆盖从声波到超声波的机械波;并进一步拓展温度、湿 度、压力、磁力等物理传感技术,构建了全面感知的技术基础。在感知技术不断研发和 积累的基础上,将感知、多维感知、智能感知通过产品赋能给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使得 人与物、物与物可以感知、交互,使得更多应用可以在此基础上得以实现和发展。 智能物联的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由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驱动。智能物 联应用是场景需求驱动的应用,场景定义产品、场景定义解决方案仍然是业务落地的主 要方式。各行各业,其行业特点、业务运作模式各异,智能物联应用落地的方式不尽相 同。即使相同的行业,不同用户也会存在自己独特的需求。海康威视现有 30000 多种硬 件产品是过去业务场景拓展的成果,也是海康威视未来开拓更多应用的基础,“基线”+“定 制”的模式将继续推进,产品矩阵还将继续丰富,不断寻找产品与应用需求之间的平衡。 多维感知为核心,融合 AI、大数据的全方位技术积累是海康的业务宽度;从探测器到系 统解决方案的数万种产品,是海康的业务厚度;10 大行业、70 多个子行业的 300 多个 细分场景覆盖是海康的业务长度,在持续不断的变化、更新和迭代中,技术、产品和需 求相互促进、相互成就,形成海康威视技术创新驱动的主要竞争力所在。


智能物联的未来,是智能物联技术、设备、系统和用户需求的大融合,易用性的不 断提升和成本的持续下降,将使得万物被感知、被链接。未来,物联不需再被提及,因 为这只是事物的基本状态,智能物联将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我们认为,2022 年,公司就已经全面践行智能物联战略,伴随着物联感知、人工 智能、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智能物联时代也有望加速到来,作为智能物联的龙头, 公司有望在这一个过程中持续受益。


1.2 国资背景雄厚,股权激励充分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电科,央企背景提供雄厚资源。截至 2023 年第三季度,公司 第一大股东为中电海康,持股比例为 36.48%。第二大股东为龚虹嘉,持有 10.32%股 份,是海康威视最大的自然人股东。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CETC), CETC 通过中电海康、电科投资、52 所合计持股 40.91%。CETC 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 有重要骨干企业,是我国军工电子主力军、网信事业国家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 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等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


公司发展常态化股权激励,设立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机制。自 2010 年上市以 来,公司约每两年推出一轮股权激励方案,至今已累计实施 5 轮股权激励。激励对象 覆盖广泛,包括各层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和骨干员工,激励对象人数逐年增加。此 外,海康为激励员工工作设立员工跟投平台。公司投资设立的创新业务子公司,公司 持有 60%的股权,保持控股地位,员工跟投平台跟投 40%的股权。原则上跟投平台每 年进行增资,增资比例根据创新业务子公司资金需求等实际情况由执委会确定,因此 核心员工持有的权益比例将每年调整。


以海康存储为例,海康威视现金出资 6000 万,持有 60%股权;跟投平台阡陌青荷 现金出资 4000 万,持有 40%股权。我们认为,跟投机制能够有效持续调动核心员工的 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地吸引人才管理人才。


我们认为,公司的央企背景有望为公司提供雄厚的发展资源,而常态化股权激励 与核心员工跟投创新业务机制更是确保了公司核心团队的稳定性,两者叠加之下,公 司长期发展可期。


1.3 国内业务稳健发展,创新业务注入新动力


海康威视主营业务包括国内传统业务、境外业务及创新业务。公司于 2018 年进行 了业务架构的变革重组,将国内业务分为三个事业群: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 事业事业群(EBG)和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更有针对性的面对不同类型市场和 客户,更有效的协同内部资源。其中 PBG 业务以传统公安、交通、司法三个事业部为 基础组建,以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为主,顺应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务的整体运营需求; EBG 共包括六大行业,分别为能源冶金、智慧建筑、工商企业、教育教学、金融以及 文体卫,以传统大型企业市场服务为主,顺应集团企业的垂直化运营管理需求; SMBG 以传统渠道经销管理团队为基础组建,以中小型企业市场服务为主。


PBG 业务主要服务各级政府机构,重点聚焦公共安全、交通管理、交通出行、城 市治理、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行业领域。面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海康威 视持续强化感知基座、智能基座、数据基座、融合赋能平台等城市级智能物联基础能 力,深耕各行业领域并拓展细分落地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和夯实行业服务能力。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已梳理了超过 2000 个细分业务场景,开发了超过 250 个行业解决方 案,深化了超过 500 个行业智能化应用,推动政府的流程机制和建设模式优化,为现 代化城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支撑。2018- 2021 年 PBG 业务稳定发展,2022 年起主要 受政府财政状况较为紧张的影响,项目进展缓慢,公安和政府业务受到影响较大。 2023H1,PBG 业务营业收入 62.73 亿元,营收占比 16.70%,同比下降 10.06%。


EBG 业务主要服务大型企业客户,围绕“守护企业全域安全”与“提升资产运行 效率”两大核心业务领域构建解决方案能力体系,应用场景主要为企业安全生产、人 车安全管理、园区安消一体、企业应急指挥、作业效率提升、设备设施管理、企业物 资管理、智慧空间管理等。海康威视构建以多维感知、人工智能、低代码、云服务等 技术为核心的智能物联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通过多维智能感知产品延伸感知触角, 丰富感知数据;通过 AI 工程化服务降低 AI 赋能成本,助力伙伴快速交付;通过海康慧 拼应用赋能平台,以低代码技术为核心支撑数字应用快速上线;通过云眸企业级 SaaS 平台沉淀标准化行业应用,服务更多行业用户。EBG业务具有较强的韧性,2023H1, EBG 业务营业收入为 69.96 亿元,营收占比 18.62%,同比增长 2.42%,收入贡献赶超 PBG 业务,为国内三个事业群中增速率先回正的业务。 SMBG 业务主要服务中小企业客户,基于行业理解和用户洞察,海康威视以智能 物联设备为数字化基础设施,完善设备管理,探索业务应用,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低 成本、轻量化、量身打造的精准解决方案和服务,减少客用户选择和使用成本。海康 威视打造海康互联、海康云商两大主线平台,提供安防从业者赋能平台、工程商工作 台、中小企业用户服务平台、生态合作开放平台,面向渠道客户、工程商与中小企业 用户,基于海康威视基础设施能力与合作伙伴网络,构建和传统产业结构适配的赋能 平台。2023H1,SMBG 业务营业收入为 57.52 亿元,营收占比 15.31%,同比增速 -8.50%。


海外市场回暖,国际业务稳健发展。公司以图像技术、人工智能、多维感知和融 合应用为核心,推出并优化了多类适配不同业务场景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截至 2022 年,公司在国际及港澳台地区已设立 72 家分子公司及办事处,业务覆盖全球主要国家 和地区;2022 年,公司还新设迪拜研发中心,与蒙特利尔、伦敦海外研发中心共同服务区域市场定制化需求;新建 5 个海外物流仓,总数达到 17 个,提升本地物流覆盖和 配送能力;新增 2 个海外呼叫中心,总数达到 13 个,积极拓展与渠道伙伴的合作,下 沉技术服务网络,为客用户提供及时优质的售后服务。2023年H1,公司实现境外业务 收入 120.67 亿元,营收占比 32.12%,海外业务营收占比持续提升。 创新业务持续增长,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新动力。公司目前创新业务阵营包括八 大领域:萤石网络、海康机器人、海康微影、海康汽车电子、海康存储、海康消防、 海康睿影、海康慧影。其中,萤石网络于 2022 年 12 月 28 日成功在上交所科创版挂牌 上市,成为海康威视旗下首家成功分拆上市的子公司,2022 年实现营业总收入 43.06 亿元,归母净利润 3.33 亿元。海康机器人分拆上市申请已获得深交所受理,创新业务 子公司分拆上市工作稳步有序推进。创新业务营收由 2020 年 61.68 亿元增至 2022 年 的 150.70 亿元,创新业务发展成果显著。2023H1,创新业务营业收入为 81.88 亿元, 同比增长 16.85%,创新业务良好发展,成为助力公司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强劲引擎。


1.4 营收净利短期波动,经营性净现金流稳健


公司营业收入稳定增长,净利润短期波动。2019-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归母 净利润持续快速增长。2022 年全球宏观经济波动加大,地缘政治错综复杂,国内面临 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等方面压力,给企业经营带来巨大挑战。2023 年上半 年,全球经济波动不断,贸易环境变动不居,给公司经营带来持续挑战,国内经济呈 现整体复苏、曲折向上的态势,需求尚在逐步恢复。2023 年 H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75.71 亿元,同比增长 0.8%,实现归母净利润 53.38 亿元,同比下降 7.3%。2024 年 1 月 29 日,公司发布 2023 年度业绩快报,2023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893.55 亿元,同 比增长 7.44%;归母净利润 141.17 亿元,同比增长 9.96%;扣非归母净利润 136.44 亿元,同比增长 10.65%。2023 年度,国内经济在波动中企稳,海外市场逐步复苏, 公司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扎稳打,优化和改善内部管理,提升运营效率,持续推进 公司业务稳健发展。


毛利率净利率短期波动,研发投入持续加强。2019-2020 年,公司毛利率呈上 升趋势。2022 年,在经济弱势的情况下,公司尽力争取营收增长,部分低毛利的 业务机会拉低了整体毛利。2023 年 H1,公司毛利率回升至 45.18%,主要得益于 公司降本工作的持续推进。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的持续上升给利润端带来压 力,2023Q3 公司净利率为 15.50%。从费用率的角度看,2021-2023Q3 销售费用 率分别为 10.55%、11.75%,12.57%,呈现增长态势,主要原因为公司持续完善 国内外营销服务网络建设。2019-2023Q3 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3.16%、2.82%、 2.62%、3.18%、3.34%,维持在低位。此外,海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 2019-2023Q3 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51%、10.04%、10.13%、11.80%、13.34%。 2022 年,公司研发投入 98.14 亿元,研发和技术服务人员约 2.8 万人,着重推进感 知技术、图像技术、光学技术等的发展。我们认为,研发费用的增加体现了公司重 视技术创新,持续构建在技术产品化、产品商业化上的差异化能力优势,有望进一 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


存货维持高位水平,经营性净现金流稳定。2019 年,公司为应对美国出口管制的 风险,加大了美国物料库存,来为产品换代赢得时间。2023H1 公司存货继续维持较高 水位,存货为 195.98 亿元,以应对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公司与合作伙伴密切协作, 拓展关键物料货源,推进供应链多元化,同时加大关键物料的战略储备,提升供应链 弹性,保障供应持续性。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保持稳健,2019-2023H1 公司经营性净现 金流分别为 78、161、127、102、10 亿元,占净利润比例分别为 62.6%、120.2%、 75.6%、79.2%、7.3%,2022 年末现金及等价物 398.15 亿人民币,公司资金储备较为 充足。


从人均创收及人均创利的角度看,截至 2022 年末,公司员工总数为 58284 人,人 均创收 142.69 万元,人均创利 22.03 万元。2018-2022 年,整体来看,公司人均创收 相对稳定,人力增长同营收增长基本匹配。


2. EBG 空间明确,SMBG+PBG 持续回暖

2.1 PBG:政府端需求回暖,AI 打开城市治理新空间


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PBG 在智慧城市建设视角迎来新的业务机会。 根据智研咨询数据,2017-2021 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保持不断增长的状态, 2021 年,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达到 21.08 万亿元,较 2020 年同比上升 45.4%;2022 年我国智慧城市的市场规模达到 25 万亿元,较 2021 年同比上升 18.6%。受政策持续 影响,2015-2020 年,我国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呈现不断上升的状态,2020 年,我国 智慧城市的投资规模达到 259 亿美元,与 2019 年相比上升 12.7%,高于全球平均水 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支出国家。目前,可持续基础设施、数据驱动治理以及 数字化管理是我国投资的重点项目,2022 年,我国智慧城市投资规模达到 313.8 亿美 元。


智慧城市试点数量方面,自 2013 年 1 月 29 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了首批 90 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随着智慧城市投资规模的扩大,我国陆续推进智慧城市试 点发展。根据智研咨询计算科技部、工信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发改委所确定的 智慧城市相关试点数量,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累计已达 900 个。基于区域的 布局来看,住建部确定的试点城市已覆盖到我国的各个省市及自治区,以中东部地区 居多,其中华东地区最为集中。 PBG 业务受政府财政状况影响。从全国公共财政支出(公共安全)的数据来看, 我国公共安全财政支出从 2007 年的 3486 亿元提升至 2022 年的 14420 亿元,2019、 2020 年全国公共安全财政支出分别为 13902、13863 亿元,增速分别为 0.87%、 -0.28%,受宏观经济影响,安防相关领域的财政支出缩减压力较大。2022 年公共安全 财政支出及预算分别为 14420、14654 亿元,同比增长 5%、7%,相较 2021 年呈现触 底反弹的趋势。我们认为,随着经济复苏、政府投资加强,一旦政府资金压力缓解, PBG 业务将有较大改观。


海康威视 PBG 业务面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持续深耕各行业细分业务, 以场景为载体,以智能物联能力为基础,不断拓展各行业场景化智能应用并推进业务 闭环,重点聚焦公共安全、交通管理、交通出行、城市治理、生态环保、民生服务等 行业领域,梳理了超过 2000 个细分业务场景,开发了超过 250 个行业解决方案,深化 了超过 500 个行业智能化应用,推动政府的流程机制和建设模式优化,为现代化城市治理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而从公司生产的角度来看,观澜大模型能够助力生产制造提质增效。海康威视智 能制造基地承担着公司面向全球的产品制造与交付,由于智能物联市场高度碎片化, 制造基地生产的产品种类达数千种、型号数万种、订单定配臵比例高达 75%,形成了 “小批量、多批次、大规模定制化”的生产制造模式。 这种生产模式能更好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定制需求,但也出现了产品订单小而零 散、产线频繁切换等情况,对组织生产、管控产品质量、控制成本等都带来了管理挑 战。统计数据显示,海康威视一天大约需生产 10000 个订单,但每个订单平均仅 40 台 左右。由于这种生产模式对企业生产、管理提出的严格要求,只有不断提升制造基地 的柔性化、智能化水平才能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多年来,制造基地逐步构建了全流程有效协同、敏捷精益的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 新模式,保障了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可控性的产品交付。为不断提升自身智能制 造能力,制造基地利用观澜大模型的能力,落地了面向生产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为从 业人员提供智能、精准、快速的新工具和新方法,提升了生产交付效率和客户满意 度。


以计划排程领域为例,观澜大模型能够精准制定计划,提升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 率。在生产计划制定过程中,针对海康威视多品种、小批量的业务模式,传统的计划 作业方式往往难以有效应对迅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引入观澜大模型的预测能力后,通 过综合考量产品的历史需求和变化趋势、内外部不同产品之间的影响关系以及不同区 域的需求差异等多维度的影响要素,对各种物料需求进行更精确的短中长期预测。 基于该预测结果,并结合行业最佳实践提取形成的工业机理模型,对生产要素进 行全面分析和深度优化,实现大计划的有效制定、备货计划的实时调整、原材料的采 购优化、产能计划的动态调整、区域仓物料的选型和调拨,最终制定出较为完善的排 程方案和生产计划。基于实际生产数据分析和交互迭代,大模型能够生成排程方案并 持续优化预测效果,其中交付达成率提高近 10%,订单合单率提升近 10%,进一步提 高桐庐基地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更好满足市场需求,实现更高的生产效益。


除此以外,在控制执行领域,观澜大模型能够辅助生产执行,提升执行效率,降 低人员工作强度;在检测计量领域,观澜大模型能够辅助工艺检测、产品质检,提升 产品质量;在安全生产领域,观澜大模型能够提升对生产参与者的不安全因素管理, 保障安全生产。 依托观澜大模型的核心能力,制造基地实现了生产制造过程的全流程智能化管控 辅助,涵盖销售、计划排程、生产执行、仓储物流、发货运输和售后服务全环节,推 进了海康威视智能制造数字孪生体系建设,助力打造敏捷、柔性、精益的制造体系, 持续提升精益生产和智能制造水平。目前,制造基地积累了大量智能制造产业经验, 已成为全球智能物联领域颇具规模、高度自动化的产品制造中心,成功入选工信部 2021 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也是浙江省首批认定的“未来工厂”,并被评 为行业引领型“头雁工厂”。随着市场不断细分,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在走向类似的 个性化、定制化的制造模式,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来实现制造全链路的提质增效成为 越来越普遍的选择。海康威视的智能制造能力不仅应用于自身,也在以解决方案的形 式为众多行业的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建设提供支撑,海康威视所积极探索的智能化路 径与经验,也将慢慢惠及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 我们认为,观澜大模型目前优质的技术实力和独特的领先优势已经在公司自己的 产品功能的拓展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未来伴随观澜大模型的持续 推广,公司有望将大模型落地在更多的领域。


3.4 观澜大模型目标赋能千行百业,公司致力共创更美好的智能世界


海康威视在大模型建设上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和积累,大模型相关能力不仅应用在 自身的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等数字化转型升级过程中,也通过解决方案落地在千行百 业中。各行各业的行业特点、业务运营模式不尽相同,当前大模型应用依然是行业场 景需求驱动。海康威视在服务众多行业智能化升级时积累了诸多行业实践经验。 以智慧煤矿为例,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重要 的基础产业,煤炭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国民经济健康发展。推进煤炭产业智能化建 设,是推进煤炭行业数字化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在 2020 年 2 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应急管理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 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 确中国煤矿智能化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随后,在 2021 年 6 月,国家能源局、国家 矿山安全监察局联合发布《煤矿智能化建设指南(2021 年版)》,为全行业提供了科学 有序地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的指导。随着煤矿智能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全国主要产煤 地区和煤炭生产企业都已开始实施智能化示范煤矿的建设。煤矿智能化建设已经从被动转向主动,成为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然而,煤矿场景具有点众面广、环境复杂恶劣、作业流程环节多等特点,存在诸 多管理难题,如安全远程监管困难、安全隐患现场排查困难、设备故障监测困难等, 制约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和高效运营。 针对这些问题,海康威视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基于观澜大模型,开发了适用于 该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助力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提升生产效率,为煤矿行业 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思路和技术支持。


细分来看,安全远程监管方面,大模型技术的加持,让安全远程监管成为现实。 例如,在煤矿主副井口、风井口、车辆出入口和调度室等关键地点安装矿用本安摄像 机,在机房部署图像智能分析设备。在收集现场素材基础上,训练人、矿车、皮带的 相关算法,实现人员出入井识别、运输设备运行状态识别(输煤皮带运转、有无物 料)、货运车辆出矿识别、调度室离岗,并将报警结果上传国家矿山电子封条智能监管 系统。安全远程监管的实现,突破了人工现场管理的瓶颈,更科学地保障安全生产, 提升了煤矿行业建设智能化应用水平。 隐患智能监测方面,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矿山,实现行车行人、危险 区域入侵、爬皮带、未戴安全帽等隐患的智能识别,识别后现场实现语音报警提醒, 中心实现报警的弹窗接收、处理和分析,最终形成业务的闭环。为了提升隐患智能检 测的能力,海康威视在中型煤矿企业落地了以下方案:首先,在煤矿井下的重点区域 实现了视频全覆盖,以便对井下作业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其次,在井上建立了调度指 挥中心,作为集中监控和指挥的平台;再者,引入了视频智能分析设备,可自动检测 未戴安全帽、操作工离岗、危险区域入侵、矿车超挂等安全隐患;通过上述系统的建 设,及时发现隐患问题,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设备故障监测方面,大模型技术的应用,让皮带设备巡检更加简单、便捷。例如 某煤矿以海康 AI 开放平台为模型训练工具,以热成像相机、可见光相机、AI 拾音器为 检测设备,建设皮带智能分析系统,实现皮带跑偏、卡堵、异物、托辊异常等故障的 检测。系统可实现皮带故障智能监测与现场广播联动报警,及时提醒设备运维人员,提升巡检效率,降低运维人员巡检频次。


又以智慧建筑为例,建筑是城市的缩影,是居住空间、商业和产业的重要载体。 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 年建筑业的总产值 31.2 万亿,增加值 8.3 万亿,占 GDP 的 6.9%,2022 年房地 产业增加值占 GDP 的 6.1%,两大支柱产业合计占 13%。 当前,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在前期施工建造和后期运营管理服务方面,存在运营管 理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在建筑开发及运营管理方面的 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建筑行业的传统模式。 基于观澜大模型技术,公司可以提供更加高效、经济的解决方案,实现施工建 造、物料管控、品质巡查和维保监管四个维度的全面优化,以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 展。


细分来看,施工建造方面,基于观澜大模型应用,可以实现对施工建造过程不间 断智能分析,防患各类安全隐患。例如,施工现场,针对工人没佩戴安全帽、反光衣 等不规范行为的监管,通过人工巡查效率较低,而依托视频 AI 技术,则可实现对工地 上人员不规范的行为实时智能分析、联动语音提醒,有效提高巡查效率,防范安全隐 患。塔吊施工作业过程中存在视觉盲区,吊物坠落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通过视频 AI 技术智能识别,发现吊钩下方有人时进行及时提醒,可有效预防塔吊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 物料管控方面,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 50-70%来自于建筑材料成本,是工程核算 和项目盈利的关键点。然而,项目中也会存在砂石、钢筋等大宗物料收验货串通作 弊,以及私自偷物料出场等行为,给项目造成损失。基于观澜大模型与企业物资管理 系统进行结合应用,可以助力建筑企业降本增效。例如在工地场景中,对于司机私自 拉货出工地、斗篷遮盖等行为,通过 AI 智能分析识别,例如车斗空载满载状态,在车 斗满载出场时进行智能分析留档,车斗顶棚覆盖时进行预警,并联动人工复核,有效 防止偷盗作弊行为。


品质巡查方面,通过“视频+AI”方式,不仅能够提升物业服务的品质,还能助力 物业管理从传统的泛人力模式向更为精准的人力资源配臵模式转变。以观澜大模型和 低代码巡检引擎为基础,实现对小区公共环境、设备设施以及重点区域的智能线上巡 查,这一举措可以降低巡逻的工作量和频次,提高线上巡逻的密度,还能及时发现设 备设施损坏、安全隐患等问题,并联动工单系统进行及时闭环处臵。大模型技术的应 用,不仅降低了人工巡查的工作量,还突破了人工巡查在间隔性和时效性等方面的局 限,从而提升物业服务品质。


维保监管方面,海康威视运用观澜大模型,对电梯轿厢和机房设备进行预测性维 护与故障检测,通过对轿顶轮轴承、导靴、曳引机轴承、抱闸、弹簧等关键维保点位 的音频通道进行关联绑定,鉴别出设备运行音频中的异常声音,并根据其特征匹配相 应的故障类型,标记故障点和时间。维保人员将依据实时线上监测、检查维护以及设 备运行状况,制定针对性的维保计划,明确维保项目、内容和周期等,以提升维保工 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不仅满足企业对电梯按需维保的需求,还能降低对人工经验判 断的依赖,进一步提升维保质量。


除了上述的两个领域,观澜大模型在智慧连锁、智能制造、智慧电力、石油化 工、智慧冶金、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金融、智慧林草、智慧水利、智慧城管、 智慧环保、智慧交管、智慧公路、智慧轨道、智慧民航、智慧港口和智慧铁路等领域 已经拥有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我们认为,公司在智能物联领域 20 多年的积累,使得公司拥有了深厚的行业经 验,以及高质量的的领域数据和领域知识,这使得公司的行业大模型愈发专业,也为 公司观澜大模型赋能千行百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十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持续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各行各业掀起了智能化升级的 浪潮。未来,大模型技术的持续创新与突破将助力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可复制落地。 大模型能力将呈跳跃式发展。未来的大模型不仅能够理解和处理不同的信息模 态,如文本、语音、图像、视频等,还能够进行高层次的推理、规划和执行,在各种 领域和任务中表现出接近通用人工智能的能力。这样的人工智能技术将对人类社会和 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高质量的领域数据和领域知识在构建大模型应用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一方 面,领域数据集构造使用了丰富而有代表性的训练样本,在通用知识的基础上,给模 型注入特定场景的领域知识来提升其专业能力,以适配各行业任务中高精度与高泛化 性的要求;另一方面,高质量的数据筛选和清洗,能使数据规模大幅降低的同时有效 保障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大模型部署向端侧化发展,大小模型协同工作。未来,大模型与小模型的协同将 成为一个重要趋势。大模型将负责提供高级能力和知识,而小模型则专注于处理特定 任务,形成端边云协同的解决方案,为个人和企业提供更加可靠、低成本、安全、个 性化的 AI 服务。 未来的人工智能将是由不同的子模型和一个或多个调度模型组成的智能 Agent 系 统。智能 Agent 系统将管理各种模型,按照其擅长的领域进行划分,并根据环境和任 务的不同合理调度它们的执行顺序和资源分配。这种组合模型的机制将为人工智能领 域带来一种新的强大能力,可以实现更高层次的智能决策和优化,能够更加高效地利 用系统的资源,并灵活地适应工作负载的变化。培养和发展 AIAgent 的智能能力,是 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将带来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和更高水平的智能技术。


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高速的发展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大 量传统的商业模式与架构有望被重构,从而带来全新的业务空间,而作为人工智能产 业森林中的“一棵树”,公司已经表态将坚定不移地发展新技术、探索新应用,以自身的技术实力、产品方案、行业实践经验、工程化能力等全方位的积累,助力千行百 业加速智能化落地,共创更美好的智能世界。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海康威视研究报告:智能物联龙头,拥抱AI赋能千行百业.pdf

海康威视研究报告:智能物联龙头,拥抱AI赋能千行百业(中英).pdf

海康威视研究报告:全球安防领军者,开启AIOT新纪元.pdf

海康威视研究报告:领军全球安防行业,AIoT焕发第二春.pdf

【精品】海康威视-停车场管理解决方案(外宣版).pptx

【精品】海康威视-坪山区政府智慧城管视频分析建设方案.pptx

软件行业AI专题报告:AI进行时,软件公司效能初显.pdf

人工智能行业专题报告:AI+产业链从技术底座到应用全解析.pdf

拓尔思研究报告:掌握AI核心技术,赋能千行百业.pdf

金山办公研究报告:国产办公软件领军者,受益AIGC开启新纪元.pdf

通过NPU和异构计算开启终端侧生成式AI.pdf

【国信证券】智能物联龙头,AIoT持续开拓.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