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证券】新能源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新能源发展步入稳态增长,新技术渗透寻找结构性α.pdf

2022-12-30
62页
4MB

1 光伏:降价周期开启,需求放量可期


1.1 国内需求:集中式项目持续推进,分布式装机迎来加速


“十四五”规划发布,推动光伏投资需求增长。《“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已正式发布,文件一方面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风光 发展规划,文件提出到 2025 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 3.3 万亿度(2020 年约 为 2.1 万亿度),“十四五”期间,风光发电量实现翻倍(2020 年约为 0.7 万亿度), 经过测算,对应风光装机需求,风电约为 60-70GW/年、光伏约为 90-100GW/年。 地方层面:积极响应政策目标,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2021 年以来,已有 23 个省级政府发布“十四五”能源规划,另有新疆、云南在内等 8 省份在相关政策文 件中明确“十四五”装机目标,对应总装机规划在 870GW,平均拆解下来光伏、 风电分别约为 560GW、310GW,对应“十四五”年均装机量在 112GW、62GW。若考 虑到 21 年光伏、风电新增装机 53GW 、47GW,22 年预期为 85GW、45GW,则对应 23-25 年风光年均装机需求为 141GW、73GW,装机将迎来加速。


光伏装机持续高景气,前 11 月接近翻倍增长。2022 年 1-11 月,国内新增 光伏装机 65.71GW(+89%),其中 11 月新增光伏装机 7.47GW(+35%)。考虑到产 业链供给端持续释放,以及年底前电站业主的抢装压力,预期 12 月国内装机将 迎来明显加速,全年国内光伏装机规模有望达到约 85GW。


分布式占比快速提升,贡献主要装机增量。2021 年以来,受益政策端和经济 性端的共同刺激,光伏分布式装机需求迎来高增,并贡献光伏装机的主要增量。 2022 年前三季度,国内新增光伏装机 58.24GW,其中分布式 35.33GW,占比达到 67%,单三季度来看,分布式、集中式分别新增装机 15.68GW、6.05GW,分布式占 比进一步提升至 72%,成为最主要的增长来源。


工商业增长超预期,户用保持高景气。2022 年前三季度,分布式装机内部结 构出现明显分化,其中新增工商业装机 18.74GW(+278%),新增户用装机 16.59GW (+45%),其中存在部分项目因分类原因由户用转移至工商业,但整体来看,工 商业装机在经济性驱动下实现超预期增长,当前国家已逐步推动工商业电力用户 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预期未来用电成本中枢将有所上移,叠加分布式光伏度电成 本下降,预期工商业装机将迎来大发展。


1.2 海外需求:能源转型进程加深,装机需求持续增长


海外需求持续旺盛,国内组件出口同比 80%增长。22 年以来,受益印度抢装 及欧洲能源危机等带来的需求释放,国内组件出口规模同比实现近翻倍增长。根 据 PVInfoLink 统计数据,2022 年前 11 月,国内组件出口量达到 144GW(+80%), 其中 11 月出口 10.7GW(+44%),主要原因在于上半年出口强劲,渠道端已积累一 定库存,下半年订货需求有所减弱。


欧洲:能源价格高位,预期光伏装机持续增长


22 年前 11 月,国内向欧洲出口组件 80.7GW,同比增长 115%,占出口总量的 56%,是最重要的组件出口地区,其中 11 月单月出口 6.1GW,同比增长 127%。欧洲需求的高增主要源于地域冲突带来的能源紧张,进而推动天然气以及电力价格 大幅提升,当前欧洲能源价格仍然处于高位,且安装工人等劳动力较为紧缺,预 期年底欧洲传统淡季结束后,需求仍有所支撑。


“REPowerEU”计划推动欧洲光伏组件市场需求高增。欧盟于 22 年 5 月 18 日正式通过“REPowerEU”方案,欧盟根据“减碳 55%”一揽子计划,将 2030 年 可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从 2021 年计划的 40%提升至 45%,同时在 2025 年前实现超 过 320GW 光伏并网目标,并到 2030 年进一步扩大到 600 GW,对应 2026-2030 年 每年平均装机 56GW。根据 SolarPower Europe 预测,2022 年欧洲新增光伏装机 在 41.4GW,同比增长 47%,2023、2026 年乐观装机预期分别为 67.8、118.9GW。


美国:反规避+UFLPA 存在边际好转,美国市场放量可期


IRA 法案: 22 年 8 月,美国正式通过 IRA 法案,将补贴退坡期延期至 2033 年,该税收 抵免范围包括户用光伏项目、户用储能(3kwh 以上)、商业光伏项目、商业储能 项目(5kwh 以上),ITC 政策的延期有望进一步提升美国光伏(及储能)装机的 经济性。


东南亚反规避法案: 自 22 年 2 月 Auxin 正式实名递交请愿书以来,东南亚反规避调查就成为限 制东南亚电池、组件基地向美出口的主要障碍之一,该调查涉及在柬埔寨、马来 西亚、泰国、越南四国向美出口的全部光伏电池、组件厂商,调查初步结果原定 于 8 月 29 日公布,但两次延期至 11 月 28 日以及 12 月 1 日。12 月 1 日正式公 布初裁结果,八家厂商中有四家被认定反规避事实成立包括隆基(越南光伏)、 天合、阿特斯以及比亚迪,将分别征收 254%、254%、16%、27%关税税率,2023 年 5 月 1 日将公布终审结果。


短期影响:在反规避调查初期,2022 年 6 月 6 日,美国白宫已声明针对反 规避关税有两年征收豁免期,即 2024 年 6 月 6 日前输美光伏产品无论反规避调查结果如何都不需追溯缴纳关税,该项规则也于 2022 年 9 月 16 日正式披露,因 此未来 1 年半时间内,东南亚基地向美出口无需担忧关税问题。


长期影响:初裁结果明确晶科、韩华、博威、新东方太阳能等并无规避行为, 同时满足反规避事项的标准也最终明晰: 1、使用非中国生产的海外硅片,电池、组件均不受反规避关税影响; 因此对于组件厂商来讲,最直接的解决方式就是在海外建立从硅片到组件的 一体化产能,可最大程度避免相关贸易摩擦,当前头部组件厂商已加快推动东南 亚一体化产能建设,预期在关税豁免期结束前均可实现海外产硅片供应要求; 2、针对出口电池:使用中国产硅片,在东南亚四国制作电池片出口美国,会 被判定有反规避行为,将征收关税;针对出口组件:使用中国产硅片,在东南亚 制作成电池片,且使用 3 种及以上中国产辅材:银浆/铝框/玻璃/背板/胶膜/接 线盒,会被判定有反规避行为,将征收关税; 对于组件厂商来说,如果未能采用海外生产硅片,则必须使用四种及以上海 外产辅材,当前除接线盒与铝框外,海外辅材供应具有一定体量,可满足 15-20GW 输美组件需求;


UFLPA 法案: 除反规避调查外,当前对于输美组件限制最大的要素为 2022 年 6 月 21 日开 始执行的 UFLPA 法案(前身为 WRO),核心要求光伏企业证明:其产品在生产中并 未使用来自新疆的原材料(包括工业硅等最上游材料),同时与实体清单上的企 业无关。其难点在于原材料溯源证据链的完整性,以及通关审核流程的规范性, 22 年底美国海关逐步放行前期扣押组件,主要是晶科使用瓦克硅料生产的组件, 这为产业链带来积极信号,UFLPA 影响预期边际减弱,但后续仍需观察其他组件 厂商的通关情况。 展望 2023 年,美国市场仍然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方面 UFLPA 审核问题还 没有完全解决,部分厂商通关仍然受阻,另一方面,针对关税豁免期总统也有权力随时终止,悲观状态下,美国光伏产品实际供应量维持 20-25GW 水平,乐观状 态下,需求可迅速修复至 40GW+。


美洲(除美国):巴西装机经济性仍然突出,装机需求有支撑


22 年前 11 月,国内向美洲(不含美国)地区累计出口 23.2GW(+63%),其 中 11 月出口 1.7GW(-23%)。巴西是美洲市场(不含美国)最主要的需求国,进 口占比超过七成,前 11 月累计进口 16.8GW。


针对巴西市场,根据第 14.300/2022 号法律: 1、小型光伏项目享受净计量电价优惠:要求 2045 年之前,5MW 以下小型光 伏项目都可以获得净计量电价政策,此举将大幅提升光伏系统的度电收益,大幅 提升经济性; 2、2023 年开始征收“电网通道费”:要求自 2023 年 1 月 7 日起,接入电网 的分布式光伏电站,需要支付配电系统使用费,该部分费用由配电特许经营公司 自主决定,各州标准不近相同;同时根据巴西电监会规定,该笔费用支付逐年递 增,2023 年仅征收总费用的 15%,往后逐年提高 15%,直到 2029 年全额征收。 考虑到“电网通道费”于 2023 年开始正式征收,2022 年将迎来小规模集中 抢装,且未来两年由于征收比例仍然相对较低,对经济性影响有限,而净计量电 价政策将在长时间内提升巴西分布式光伏开发经济性,预计仍将推动巴西光伏市 场快速发展。


亚太:印度装机目标远大,成为需求最大变量


22 年前 11 月,国内向亚太地区累计出口 26.7GW(+32%),其中 11 俄语出口 1.9GW(-5%)。印度为亚太最主要市场,BCD 关税法案于 2022 年 4 月生效,因而 22Q1 印度进口需求高增,进入 4 月后由于 BCD 带来的高额关税(电池 25%、组件 40%),国内向印度电池组件出口骤减,出口同比数据较为低迷,除印度外,其余 亚太国家仍然保持需求增长势头。


印度:装机目标明确,长期增长可期。从政策目标角度看,22 年 9 月发布的 新 NEP22 草案中,明确 2027、2032 年光伏装机分别达到 186GW、333GW 目标,整 体对于光伏发展十分重视。根据 JMK Research 统计,2022 年 1-10 月,印度新增 光伏装机 12.78GW。PVInfoLink 预期,受到政策对于供给端的影响,预计明年印 度需求将下滑至 10-15GW,2024-2026 年平均需求将提升至 16-20GW 区间,仍为 光伏重要目标市场。


其他地区: 22 年前 11 月,国内累计向中东出口 10.3GW 组件,同比增长 75%,其中 11 月出口 0.8GW 组件,同比增长 92%,中东市场主要受大型光伏项目的推动,未来 成长空间较大;国内累计向非洲出口 2.8GW 组件,同比增长 20%,其中 11 月出口 0.29GW,同比增长 58%。


1.3 业绩回顾:硅料供应由紧到松,产业链利润迎重分配


产业链整体回顾: 2021 年以来,受光伏产业链供需不平衡影响,硅料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导 致价格和盈利持续放大,成为产业链供给的最大瓶颈,22 年年中开始,硅料新建 产线迎来密集投产,考虑到 2-4 个月的爬坡时间,9 月开始,硅料产量迅速增长, 根据 SMM 统计,11 月国内硅料产量约 9.3 万吨,环比增长 10%,预计 12 月产量 10.4 万吨,继续环比增长 10%。从季度供应量来看,Q1-Q4 分别为 16、18、20、 28 万吨,Q4 盈利显著放量,环比增加在 40%,供需格局发生逆转。


全年维度来看,硅料供应紧张带动产业链价格抬升仍然是最重要的主题: 阶段一:1-2 月,BCD 等政策影响下海外提前备货需求增加,淡季不淡,硅 片报价率先抬升,实现盈利修复,从 21 年底盈利低点逐步回升至常规水平,硅 料价格温和上涨; 阶段二:3-4 月,欧洲能源危机爆发,刺激需求持续提升,硅料供应紧张, 供应量限制行业产出,硅料价格持续提升,硅片跟随硅料调整价格,电池片供应 格局优化,盈利持续恢复; 阶段三:5-6 月,硅料、硅片新增产能释放,硅料持续紧张,硅片阶段性向 下调整价格,电池片受益上游产业链供给放量+下游需求持续提升,开工率及盈 利均修复至高位; 阶段四:7-8 月,受限电、事故等问题影响,硅料供应收紧,产业链价格迎 来全年最快涨幅区间,行业逐步意识到大尺寸电池片将成为行业最紧缺环节; 阶段五:9-10 月,硅料、硅片价格维持高位稳定,电池片紧缺加剧,价格持 续提升,超额利润不断累积。 阶段六:11-12 月,硅料供需格局松动,产业链价格预期进入下行通道,11 月中旬开始,硅片率先调降价格,倒逼硅料降价,硅片、电池片相继降至年初价 格以下,第三方统计硅料均价与年初持平在 230-240 元/kg,但最低价格已下探 至 185 元/kg,接近 2021 年 5 月价格水平,对应当时组件价格在 1.7 元/w。


产业链公司业绩回顾: 硅料:1-11 月硅料价格持续抬升,单位盈利不断扩大,同时伴随硅料新建产 线如期爬坡,今年以来季度营收与业绩持续同环比大幅提升,22Q3 单硅料环节净 利率接近 70%,达到历史高点。伴随下半年以来硅料新增产能逐步投放,硅料供 需格局在 22 年底迎来松动,价格如预期迎来快速下行。


硅片:在经历 21 年底去库存、大幅降价的盈利低点后,盈利水平在 22Q1 快 速修复, 22 年 11 月中旬开始,硅片环节重新迎来新一轮去库存周期,价格博弈过程与 21 年底相似,组件排产回落,硅片库存积累同时担忧硅料价格下行带来 的减值风险,率先大幅降价,倒逼硅料价格下跌,预期伴随明年年初下游需求启 动,制造端+海外渠道补库诉求较强,硅片有望调升报价实现盈利修复。


电池片:受盈利承压(21 年多数时间亏损)+新技术选型未定(topcon、hjt、 BC)等影响,电池片 22 年新增有效供给有限,下游需求持续提升背景下,电池 片供应紧张逐步加深,盈利逐季度修复,预期四季度盈利水平将创下近年来新高。


一体化组件:由于涵盖硅片、电池片、组件等多个环节,一体化组件厂商盈 利保持相对稳定,根据盈利测算模型,一体化产线的单位毛利维持在 0.3 元/w 左 右,同时伴随各家厂商募资扩产后,产线成新率与一体化率均得到显著提升,超 额收益有所收窄,盈利逐步趋同,后续竞争看点在于渠道布局与产品差异化。


胶膜:格局相对稳定,出货主要受组件排产及备库节奏影响,胶膜环节定价 一般锚定粒子价格。粒子紧缺,价格上涨阶段,一方面原料紧张导致胶膜产出受 限、供应紧张,向下游议价能力增强,即便锚定原有毛利率水平,也将带来单位 盈利的提升;另一方面,胶膜企业一般备有月度级别的粒子库存,粒子及胶膜现 价提升后,胶膜企业有望通过低价库存获得超额收益。22Q2 盈利改善即受到粒子 涨价周期影响,Q3 盈利下行也受到粒子降价过程影响。


玻璃:盈利相对平稳,受原材料涨价影响,单位盈利略有下滑。从扩产角度 看,20 年底开始布局的扩产项目预计将在 22-23H1 陆续点火投产,叠加当前光 伏玻璃听证会审核趋严,预期后续行业龙头凭借资金优势及技术优势,有望实现 市占率的进一步提升。


户储逆变器:受益欧洲能源危机带来的能源价格加速上行,户储渗透率实现 快速提升,出货规模包括盈利水平都持续创下历史新高,实现逐季度盈利快速扩 张。


1.4 投资方向:利润重分配+材料瓶颈+新技术替代


利润重分配后,预期组件环节迎来修复


22 年 11 月以来,受益上游环节价格回落,电池+组件环节盈利得到明显修 复,过往两年来看,组件环节受产业链价格上涨影响较大,处于盈亏平衡线以下, 硅料降价后预期组件环节盈利将迎来明显修复;此外,组件期货定价属性突出, 在产业链价格上行初期,组件企业成本抬升受损明显,在产业链价格下降周期,成本端快速回落,价格调整滞后,有望因此受益,此前受损严重的组件环节将迎 来修复。


材料供应瓶颈环节一:石英砂+坩埚、POE 粒子+胶膜


展望 2023 年,预期石英砂紧缺程度最高,根据国内厂商现有扩产计划,预 期 2023 年释放有效产出约为 7 万吨,其中石英股份占到约 80%,海外两家大厂 (尤尼明+TQC)预期供应量在 2.5 万吨左右,总体供应量在 9.5 万吨,预期可满 足约 340GW 装机需求(对应硅片产出约 480GW),若部分厂商在 N 型硅片生产中 拉晶小时数明显下降,实际可支撑产出将低于上述测算结果。22 年全年维度看, 石英砂(海外+国内)价格持续提升,且因供应紧缺已改为月度议价模式,预期 到 23 年石英砂紧缺程度将进一步提升。


材料供应瓶颈环节二:POE 粒子+胶膜


2023 年为 N 型组件放量大年,其中 TOPCon 组件出货量将达到百 GW 级别, 由于 N 型组件对于胶膜水汽阻隔率、抗 PID 性能要求更高,因而将主要采用性能 更好的 POE 类胶膜进行封装,目前以纯 POE 胶膜为主,后续将逐步导入 EPE、EP 等封装胶膜降低 POE 粒子需求;此外,组件价格回落,地面电站装机需求将修复, 带来双面组件需求放量,进一步提升对于 POE 类胶膜的需求。 根据 PVInfoLink 测算,2023 年全球 POE 粒子供给能力约为 47.5 万吨,在 中性条件下,对于 POE 粒子需求约为 42 万吨(情形 3,由于 topcon 扩产超预期, 实际 POE 粒子需求有望更高),预期对应 23 年 POE 粒子产能利用率保持在 90%以 上,整体供应将处于紧平衡状态。


新技术方向一:异质结加速降本


加速推动降本,异质结量产节奏加快。当前异质结降本路径明确,主要通过 微晶提效、降低银浆耗量、银浆国产化降本、规模化生产等手段,推动非硅成本 下降,其中金属化环节降本将起到决定性作用,根据华晟新能源的数据,截止 2022 年 5 月,单片银耗已经从 2021 年底的 180mg/片降至 120mg/片,预计 2022 年底 实现 100mg/片,到 2023 年,伴随银包铜等技术的引入,银耗将进一步降至 70mg/ 片。在非硅 BOM 成本方面,银耗降低+国产化导入,实现浆料成本的大幅下降, 预期到 2022 年底,异质结电池片非硅 BOM 降至 0.15 元/w 以下,实现量产经济 性。


新技术方向二:电镀铜:异质结远期解决方案


电镀铜工艺主要包括种子层制备、图形化、电镀(金属化)、后处理四个环 节,其中种子层制备一般使用 PVD 溅射金属方式实现,从而提高镀铜的附着力并 与硅基片进行隔绝;图形化环节目前主要以光刻路线为主,分涂布与光刻两大细 分环节,光刻又包括掩膜光刻与直写光刻两类路径,分别使用掩膜曝光机和直写 光刻机实现图形化过程;电镀环节主要在电解池中还原铜离子实现铜栅线制备, 主要有垂直电镀与水平电镀两个方向;最后是后处理环节,主要清洗感光材料, 刻蚀掉多余种子层,并镀锡防止铜氧化。 BC 类电池因无需降低栅线遮光面积(即栅线宽度)同时又要求栅线具有更优 的导电性能(栅线更宽,金属耗量更大),因此更需要使用贱金属来替代银等贵 金属体系,同时由于对栅线制备精度要求较低且只需单面金属化,均可以在充分 发挥电镀铜成本优势的同时,降低镀铜工艺推向量产的难度,预期 BC 类电池超 预期的进展(爱旭 ABC、隆基 HPBC)将加速电镀铜工艺的成熟。


新技术方向三:激光转印:降低银浆耗量从而降本


激光转印通过高功率激光束高速图形化扫描,将浆料从柔性透光材料上转移 至电池表面,形成栅线。分为填充和转移两个步骤:1)浆料填充:金属刮刀将 浆料填充至柔性透光材料构成的基板的凹槽中。2)浆料转移:倒置透明基板, 应用激光照射透明基板,热能使贴合在基板上的浆料率先气化形成高压蒸汽,使 浆料在压力下脱落至硅片表面,形成栅线。


激光转印相比丝网印刷能够降本增效。激光转印改善细栅印刷工艺,能够在 电池片硅片上印刷出更大高宽比的超细栅线,轻松实现 25um 以下的线宽,而且 更加均匀,在显著降低栅线遮光面积并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的同时,减少银浆消耗 量。在 HJT 工艺上,根据电池片厂商反馈效率提升 0.3%,浆料节约 30-40%,而 且由于非接触印刷,可以节省烘干炉工艺。


2 风电:加速降本增效,海陆预期高增


2.1 国内需求:陆风迎来修复,海风高增可期


风光大基地启动陆续启动,实现风光规模化发展。当前国内陆续推进新能源 大基地建设模式,一方面依托现有资源禀赋,在全国范围内打造 9 个清洁能源基 地,实现风光的集中开发与多能互补的能源基地建设;另一方面以沙漠、戈壁、 荒漠地区为重点,目前已规划建设两批大基地项目(第一批约 97GW,第二批约 455GW),相关项目均有序启动,配合外送通道的建设,有望打造一批大规模电源 基地。


风电下乡正式启动,十四五装机量将达 50GW。2021 年 10 月 17 日,风电伙 伴行动·零碳城市-富美乡村正式启动,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在全国 100 个 县,优选 5000 个村,安装 1 万台风机,总装机规模达到 5000 万千瓦。风电下乡 有望为风电装机带来明显增量,风电成长确定性逐步增强。


陆上风电:短期进度延后,需求释放带来装机修复


疫情延缓风电装机节奏,全年装机不及预期。2022 年 1-11 月,国内新增风 电装机 22.52GW(-9%),其中 11 月受疫情影响,新增风电装机仅为 1.38GW(- 75%),预期全年新增装机规模约为 45GW,从产业链端反馈来看,下半年各环节排 产均实现明显修复,项目延缓但装机需求仍有支撑,叠加近期国内明确可分批并 网,预期部分装机需求将延期至明年一季度。


招标规模屡创新高,保障未来两年装机高增长。招标与中标为风电装机的前 置数据,从结果来看,招投标已连续两年创下历史新高: 招标:2021 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招标量 54.15GW(+74%),其中陆上新 增 51.37GW,海上新增 2.79GW;2022 年预期全年新增招标规模在近 100GW,创下 历史新高;


中标:根据风芒能源统计,2021 年国内公开招标市场新增中标量 42.27GW; 2022 年截止 11 月底,根据中国风电新闻网统计,全年新增中标规模约为 90GW(包含国电投 10.5GW 框架招标),预期全年中标规模也将超过 100GW,即使不考 虑 10.5GW 框架性招标,中标规模仍然相较 2021 年实现翻倍以上增长,考虑到 2021-22 两年风电尤其是陆风装机不及预期,2023 年陆风装机将迎来显著修复。 从公开中标数据来看,总体行业集中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前 10 家主机企 业仍然具备较强拿单能力,几乎覆盖行业 97%以上的需求,当前阶段行业出清难 度较大,头部企业中,CR3\CR5 等集中度指标维持稳定,分别由 2021 年的 53%/76% 降至 2022 年前 11 月的 52%/72%。


海上风电:项目加速推进,成长空间可期


“十四五”期间,各省海上风电规划总容量近 60GW,产业链有望迎来高速发 展。我国沿海各省已陆续发布“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重点推 进海上风电建设,山东、江苏、广东进一步提出要打造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 其中,广东省规划“十四五”时期新增海上风电装机 17GW,山东、江苏规划新增装 机在 8、9.27GW,总体规模在 58GW。


2022 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公布的《2022 全球海上风电大会倡议》,提出国内到 2025、2030、2050 年末,海风装机容量分别达到 100、200、1000GW,按此目标 计算,对应 23-25 年年均新增装机需达到近 23GW,大幅超过当前行业预期以及 各省政府规划,从中长期来看,海风资源靠近负荷中心,且出力持续性更强,有 望成为能源结构转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补相继落地,有望支撑装机需求: 广东:2021 年 6 月 11 日,广东省印发《促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和相关产业 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自 2022 年起,广东省财政对 2018 年底前已完成 核准、在 2022 年至 2024 年全容量并网的省管海域风电项目实施投资补贴,项目 并网价格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平价),推动项目开发由补贴向平价平稳过 渡。 山东:2022 年 4 月 1 日,在《山东省 2022 年“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政策清 单(第二批)》解读会上,山东政府正式推出海上风电补贴政策,对 2022-2024 年 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按照 800 元/kw、500 元/kw、300 元/kw 的 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 2GW、3.4GW、1.6GW。此外,针对 2023 年底前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免于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 配套送出工程,由电网企业依法依规回购,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


浙江:2022 年 7 月 4 日,舟山市政府发布《关于 2022 年风电、光伏项目开 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文中明确浙江省海风地补政策,2022-2023 年分别补贴 0.6GW、1.5GW 海风项目,主要形式为度电补贴(补贴十年、按年利用 2600h 计 算),标准为 3 分/度、1.5 分/度,不考虑补贴的折现,对应补贴总额为 780 元 /kw,补贴总额与山东相似(800 元/kw),低于广东的 1500 元/kw。 上海:2022 年 11 月 24 日,上海市发改委发布《上海市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 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办法》,针对深远海海上风电及中心离岸距离大于等于 50 公里 近海海上风电项目,奖励 500 元/kw,分 5 年拨付,每年拨付 20%,适用于 2022- 2026 年投产的新能源项目。


海风项目加速推进,预期 23 年实现 10GW 装机规模。目前已有超过 16GW 平 价海风项目完成(预)中标,其中广东共有 16 个项目,位居榜首,总计规模 7.4GW, 山东 12 个项目共计 4.9GW,位居次席,广东、山东也是 22-23 年国内海上风电发 电的核心区域,占到总规模的近 75%,余下主要省份包括浙江 2GW、江苏 1GW、海 南 0.6GW 等。


海风主机集中度高,龙头优势明显。从已公开项目的主机中标情况来看,明 阳稳固龙头地位,总中标量为 6.8GW,占比 42%,除在广东地区表现优异外,在 山东也拿到约 1.5GW 订单,在广东、山东两大主要海风装机区域均实现领先;电 气风电以 3.1GW 排名第二,占比 19%,订单分布在广东、山东、浙江、海南等地, 仍然维持海风主机领先地位;远景能源、中国海装、金风科技分列 3-5 位,订单 规模在 1.5-2GW,占比 9-12%,竞争相对较为激烈,与头部两名已有身位差距。


2.2 海外需求:加速能源转型,海风装机预期迎来高增


GWEC 发布《GWEC-Global-Offshore-Wind-Report-2022》,预计 2026 年新增 装机将超 28GW。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GWEC-Global-Offshore-WindReport-2022》,2021 年在国内抢装的助推下,海风装机超过 20GW,在高基数影 响下,2022 年新增装机有所下滑,预计到 2026 年装机需求提升至 28.6GW。


拜登政府将扩建海上风电,2030 年有望实现装机 30GW,带来明显增量。根 据国际能源网新闻,2021 年 10 月 13 日,美国内政部长德布哈兰德宣布,拜登政 府计划大规模扩建美国沿海地区风电厂,目标到 2030 年实现海上风电装机 30GW。 根据全球风能委员会 GWEC的统计,2020年美国新增海上风电吊装规模仅有 12MW, 此次政策目标的提出有望打开美国海上风电装机空间,加速全球海上风电发展。


欧盟四国设定海风装机容量目标,新增海风装机需求或迎翻倍。德国、比利 时、丹麦与荷兰领导人在“北海海上风电峰会”上签署联合声明文件,承诺到 2030 年海风装机达到 65GW,2050 年装机达到 150GW。上述欧盟四国为欧洲境内除英 国外,海风装机规模最大的四个国家,截止 2021 年底,德国、比利时、丹麦与 荷兰海风装机分别为 7.7GW、2.3GW、2.3GW、3GW,四国累计装机约 15.3GW,占 欧洲海风装机比重为 54%。按照四国承诺的装机目标,2022-2030 年四国年均新 增装机量需达到 5.5GW,而 2020、2021 年四国新增装机量分别为 2.4GW、1GW, 新增装机规模在未来几年或将迎来翻倍,带动海风装机需求快速增长。


2.3 业绩回顾:装机节奏延后,产业链经营承压


主机:受疫情影响,行业装机不及预期,全年以功率衡量的装机规模有所下 滑,考虑到风机大型化的影响,出货台数同比下降明显,同时由于海风占比下降 以及主机交付价格回落(跟随中标价格走势),导致主机均价下降明显,行业规 模迎来收缩。从盈利角度看,随着低价订单的陆续交付,以及海风占比的下降, 导致盈利能力相对承压。


塔筒:陆风方面,疫情影响装机不及预期,同时大型化后带来单 GW 塔筒用 量下降,导致塔筒出货下滑明显;海风方面,由于装机规模收缩明显,导致海风 桩基产品出货大幅下降;全年来看,塔筒企业经营压力相对较大,营收、盈利均 受损。


铸锻件:受装机需求不及预期影响,铸锻件在收入端压力较大,同时受到原 材料价格处于高位影响,近两年来,盈利处于下行周期,伴随 22 年 4 月底以来 生铁、废钢等原材料价格触顶回落,22Q3 开始铸锻件盈利迎来明显修复。


2.4 投资方向:海风放量+国产替代+新技术替代


主机大型化驱动新一轮海风降本,刺激需求启动


海风即将进入新一轮大型化降本过程。当前陆上风电在平价推动下,已快速 实现大型化变革,由原有的 2-3MW 机型,提升至当前 6-7MW 的主力机型,单机容 量翻倍以上增长,带动风电场投资成本下降明显;针对海上风电,22 年开启的平 价时代,仍然对于海风降本有强烈诉求,统计当前已公开的项目投资成本,广东阳江地区成本最高(离岸距离远,水深深)达到 14 元/w,浙江、福建地区为 11- 12 元/w,江苏、山东大部分地区在 10 元/w,即使考虑到地补,当前造价水平也 只能基本满足业主回报要求,海风发展亟待新一轮降本推动。


大型化仍为海风降本重要路径之一,15-20MW 机型有望加速部署。基于陆风 经验,机组大型化对于系统成本的摊薄具有决定性作用,海风平价初期,风机大 型化将是提升海风经济性的最重要路径。2022 年 12 月 1 日,全球商用最大单机 容量 11MW 海上风机在揭阳神泉二海上风电项目并网发电,海风装机机型正式突 破 10MW 大关。21 年以来,国内主要海风主机厂商均加速开发大 MW 容量机型(单 机功率达到 15-20MW),2022 年 12 月 3 日,中国海装成功下线 19MW 半直驱海风 机型,也刷新了全球最大单机容量的新纪录,有望加速实现海风大型化进程。


国产替代方向:重点关注轴承及上游滚子环节


当前国内风机产业链配套较为完善,主要零部件基本实现国产化,而占风机 成本约 10-15%的轴承环节国产化率相对较低,其中偏航、变桨轴承国产化推进较 快,基本实现进口替代,而海风主轴轴承、齿轮箱轴承、发电机轴承等环节依然 由外资企业主导,国产化率提升空间较大。


新技术方向:重点关注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应用是在风机大型化过程中实现降本的重要技术之一,目前主要 应用在齿轮箱轴承的替代中,其紧凑的径向尺寸可进一步优化大 MW 机型传动链 的设计,降低齿轮箱的尺寸和风机载重,从而实现整机设计的优化节约成本,目 前齿轮箱滑动轴承试验进度较快,长盛已完成 6MW 半直驱机型主齿轮箱滑动轴承 测试台试验,后面将进行挂机测试,同时开展更大 MW 机型的测试台测试。而其 余的主轴轴承、偏航变桨轴承等也相继进入开发验证环节。


3 新能源车:于分歧中觅契机,于共识处掘真金


3.1 国内需求:增速虽放缓,成长仍可期


国内新能源车行业正处于 S 型曲线拐点,在 2021-2022 年间销量翻倍增长、 渗透率超 20%。2022 年 1-10 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527 万辆,同比增长 109%; 渗透率 24.3%,相比 2021 年的 13%增加 11pcts。从单月情况来看,10 月单月销 量 71.4 万辆,渗透率 32%。预计 2022 年全年销量 680 万辆左右,同比接近翻倍。


政策端:补贴 2022 年底退坡,购置税免征延长一年至 2023 年底,两者对购 车成本的影响基本可对冲。我国新能源车补贴起源于 2013 年,经过十年的发展, 新能源车行业已进入成熟的市场化发展阶段。2022 年纯电动乘用车的国家补贴 上限为:400 公里以上续航车型补贴 1.26 万元/辆,300-400 公里续航车型补贴 0.91 万元/辆,该补贴将在 2022 年底结束。 购置税方面,9 月 26 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 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对购置日期在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期间内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这是我们国家对免 征新能源车购置税的第三次延期。从金额来看,购置税率为 10%,计算公式为 10%*[发票价/(1+13%增值税)],如果以大部分消费者的购车价位区间 15-25 万 元/辆的车价测算,购置税在 1.3-2.2 万元/辆。


国家补贴退坡,导致购车需要多支出 1 万元左右;购置税免征延续,导致购 车可继续享受 1-2 万元的税收优惠。综合来看,二者对消费者的购车成本影响可 对冲,且购置税的优惠大于补贴退坡额。


优质新车不断上市,供给端迭代效应明显。2022 年下半年,主流新能源车企 合计推出 20 余款新车,从供给端持续提供新活力。2023 年还有 20 余款新车车 型待上市,新能源车市场产品矩阵不断丰富。


3.2 海外需求:欧洲复苏拐点显现,美国市场大有可为


欧洲地区受能源危机等因素影响,2022 全年销量环比基本持平,9 月开始销 售拐点显现,期待后续向好复苏。2022 年 1-10 月,欧洲新能源车销量达 191 万 辆,同比增长 8%;渗透率 20.8%,相比 2021 年的 19.4%提升了 1.4pcts。10 月销 量 21 万辆,同比增长 14%,渗透率 23%。受地缘冲突、能源危机、整车和零部件 供应等因素影响,欧洲 2022 年欧洲新能源车从 3 月开始单月销量增速放缓,甚 至在 4 月增速为负,4-8 月份都处于较为低迷态势。从 9 月起,欧洲销量拐点显 现,我们预计 2022 年全年销量在 240 万辆左右,同比持平略增。


欧洲部分国家 2023 年对于新能源车的补贴有所退坡:


(1)德国:插混车不再享受补贴、纯电车退坡 1500-2000 欧并取消额外补 贴


德国是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大国,约占欧洲新能源销量的 30%,22 年销量 预计在 70-80 万辆,渗透率约 30%。从补贴情况来看,德国也是欧洲各国中补贴 力度靠前的国家。2022 年,纯电车最高单车补贴上限 6000 欧,另有 3000 欧的额 外补贴。从 2023 年开始,额外补贴取消,插混车也不再享受补贴,纯电车补贴 退坡 1500-2000 欧不等。


(2)法国:补贴退坡 1000 欧,对于低收入家庭不降反升 1000 欧


法国是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第三大国,约占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的 15%,22 年销 量预计在 30-35 万辆,渗透率在 20%-25%。法国的个人购车补贴上限将从 2022 年 的 6000 欧退坡至 2023 年的 5000 欧。但是对于低收入家庭购车而言 2023 年补贴 不降反升,将提升至 7000 欧元。


(3)荷兰:补贴退坡 400 欧,全年可补贴的车总数增加 1500 余辆


荷兰约占欧洲新能源车销量的 5%,在欧洲销量排名中大约在第八名左右。22 年销量预计在 10 万辆左右,渗透率超 30%。荷兰的单车补贴将从 2022 年的 3350 欧退坡至 2023 年的 2950 欧,减少 400 欧。同时,荷兰也存在补贴金额的每年总 预算限制,2022 年为 7100 万欧元,2023 年为 6700 万欧元,减少 400 万欧元。 用总预算除以单车补贴额来计算的话,2022 年可补贴新能源车总数 2.12 万辆, 2023 年可补贴 2.27 万辆。2023 年虽然单车补贴额略有下降,但是覆盖面更广, 增加了 1500 余辆车。 补贴平稳退坡,供给端增量释放驱动向前。整体来看,上述三国新能源车渗 透率均已超过 20%,行业发展已然进入较为成熟的阶段,2023 年补贴平稳退坡, 预计对新能源车销量的影响有限。而且考虑到特斯拉德国工厂落成、欧洲多车企 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供给端持续贡献增量,欧洲市场仍将是全球新能源车的一 大重点市场。


美国市场茁壮发展空间广阔,到 2030 年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超 30%以上。2022 年 1-10 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达 72 万辆,同比增长 43%;渗透率 6.3%,相比 2021 年的 4.2%提升了 1.9pcts。10 月销量 8.6 万辆,同比增长 27%,渗透率 7.2%。 美国新能源车市场整体仍处于早期起步阶段,拜登设定 2030 年美国 50%渗透率 的新能源车发展目标,按照美国年均汽车销量 1500 万辆,50%渗透率对应 700 万 辆以上,年复合增长率近 30%。


美国 IRA 法案存在变数,或后延三年至 2026 年生效,对国内供应链厂商中 短期影响可控。《削减通胀法案》(简称 IRA 法案),是拜登于 2022 年 8 月签署的 法案,其中关于新能源车的主要内容包括:美国新能源车单车补贴上限 7500 美 元,并取消汽车制造商 20 万辆销售额的限制。IRA 法案进一步加大了美国购车 的补贴力度,因为按照之前的补贴政策,单一车企销量累计达到 20 万辆将不再 享受补贴,比如消费者购买特斯拉、福特等品牌已无法享受最多 7500 美元的单 车补贴。IRA 法案进一步放开约束限制,将增加补贴的覆盖面,对于消费端是个 利好刺激。 但是 7500 美元的单车补贴上限有两个前提条件,每满足一个条件获得 3750 美金:


(1)电池的关键原材料的来源追溯


主要指锂、镍、钴等金属原料,需要在北美或者和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 家取得或加工,2023-2027 年分别设置了 40%-80%的来源比例要求,年递增 10%。


(2)电池的组装所在地来源追溯


需要在北美或者和美国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生产或组装,2023 年起占比 不低于 50%,2024-2025 不低于 60%,此后每年递增 10%,至 2029 年达 100%。 但如果 2024 年起金属原材料、2025 年起电池组装是来自敏感外国实体(包 括中国),将无法获得购车补贴抵免。 IRA 法案于 2022 年 8 月中旬颁布,原本预计 2022 年末生效开始实行。


12 月 19 日美国财政部宣布 IRA 法案实施时间表: ① 22 年底前,财政部将发布有关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的预期方向的信 息,帮助制造商做好准备,以便在新要求生效时能够识别符合税收抵免 条件的车辆。 ② 23 年 3 月财政部将发布关于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的建议指南。根据 法案,关键矿物和电池组件要求仅在财政部发布规则提案后生效。 此前市场担心美国 IRA 法案生效对国产锂电产业链的影响。我们认为美国市 场政策的落地和贯彻执行都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美国目前本土产业链成熟度低, 目前深度依靠中日韩厂商,若重新导入新供应商、或者在北美重新建厂的话周期 长。近期,日韩企业和官员也有针对 IRA 法案发声,要求美国放宽 IRA 中电动汽 车购车补贴标准,在激励措施上更加灵活,因此 IRA 法案的真正执行可能还存在 一定的修改可能性。


预计 2023 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超 1300 万辆,同比增速约 30%。展望 2023 年,我们预计国内新能源车销量超 870 万辆,同比增速超 30%;欧洲销量超 280 万辆,同比增速超 20%;美国销量 126 万辆,同比增速 40%;全球销量超 1300 万 辆,同比增速超 30%。


国内电池装机总量占全球 60%,预计 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超 680Gwh。 2022 年 1-10 月,国内动力电池装机 224Gwh,同比增 109%,单月装机超 30Gwh;全球动力电池装机 387Gwh,同比增 80%,单月装机超 50Gwh;中国电池装机总量 占全球市场近 60%。我们预计 2023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有望超 680Gwh,同比增 34%。 格局有所洗牌,国内市场二线电池厂蓄力而发,全球市场中国电池厂份额继 续提升。从竞争格局来看, (1)全球市场:随着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持续领跑以及国内电池厂的加 速扩产,中国动力电池厂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持续快速提升。2021 年,全球动力 电池装机排名中前十家有 5 家海外厂商,市场份额 44%;2022 年,前十名中仅有 4 名海外厂商,市场份额下滑至 33%,且比亚迪一举超越松下成为全球装机第三。 宁德时代继续蝉联全球装机第一,市占率也有所上升,从 2021 年的 32.6%提升 至 2022 年的 35.3%。 (2)国内市场:车型百花齐放,带来二供三供导入放量机会,二线电池厂份 额呈上升趋势。宁德的份额在国内略有下滑 4pcts,与之相对的欣旺达、中航锂 电、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二线厂商份额略有提升。比亚迪凭借优秀的销量表现 带动电池装机份额快速提升,从 16%提升至 23%,提升近 6pcts。


3.3 新技术:2023 产业元年,技术革新带来投资新机遇


3.3.1 钠离子电池元年将至,产业新格局开启


相对于锂离子电池而言,钠离子电池优势在于: (1)钠资源储量丰富:钠金属在地球丰度 2.3%,锂的丰度仅有 0.0017%; (2)钠资源分布更为均匀:钠离子广泛存在于海洋和陆地,而 70%以上的锂 资源集中在美洲和澳洲,导致国内对外锂资源依赖度较高; (3)成本更低:新能源汽车的热销以及大规模储能电站建设带来供需错配 问题使得锂价持续上涨,22 年下半年一度高达 60 万元/吨,22 年累计涨幅已超 过 90%,锂价的持续上涨导致电池和车企成本压力激增。而钠离子电池无论是在 正极原材料还是在集流体方面都将根据性价比优势,据中科海钠数据,钠离子电 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可以降低 30-40%的材料成本,规模化量产后成本优势明显。


钠电池将在二轮车、A00 车等场景率先落地,市场空间百亿级。我们预计钠 离子电池推广期的产品主要投向低速二轮车、A00 级及 A0 级乘用车等领域。2025 年国内钠电池需求有望达 70Gwh,市场空间有望超 400 亿元。


新老玩家加速布局,抢占产业元年先机,产业链突围蕴藏新机遇。钠离子产 业链加速布局,其中既包括传统锂电池产业链公司,也包括不少的新进入者。作为一种新技术赛道,无论是材料端还是电池端,都蕴含着新的格局洗牌或者破局 机会。动力领域,预计还是以传统锂电厂商主导,从头部电池厂宁德的进度来看, 有望在 2023 年用于 500 公里以内的续航车型;新的钠电玩家有望从二轮车、储 能等领域率先切入。材料体系端,正极目前来看层状氧化物进度最快,负极硬碳 先行,在材料性能和生产成本优化的进程中不排除有新企业突围的可能性。


3.3.2 复合铜膜崭露头角,替代传统铜箔空间广阔


传统锂电铜箔减薄为趋势,但生产工艺、成本、性能难兼顾,复合铜膜新技 术应运而生。在锂电池中,铜箔是负极的集流体,在锂电池的质量和成本占比在 10%左右。铜箔极薄化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在电池空间一定的情况下,铜箔的质 量体积越小,意味着有更多的空间可以容纳正负极这些活性材料,从而提升电池 的能量密度。根据厚度不同,锂电铜箔可分为薄铜箔(12~18 微米)、超薄铜箔 (6~12 微米)和极薄铜箔(6 微米及以下),但传统铜箔减薄存在理论上限,越 薄生产难度也越大,成本和性能难以兼顾。


复合铜膜采用“三明治”结构,兼具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多种 优势。复合铜膜是以 PET/PP 等高分子材料为基膜、上下两面电镀沉积铜膜,所 形成的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铜箔材料。目前主流产品为 6-6.5μm 的复合铜膜以代替 6-9μm 的传统铜箔。铝箔也有类似的复合铝膜,但考虑到铜箔的质量和成本占比 更高,铜箔极薄化的诉求比铝箔更为迫切,因此复合铜膜的需求呼声也更为强烈。


复合铜膜的工艺大致可分为两步:1.通过磁控溅射或者真空蒸镀形成具备特 殊性能的铜金属薄膜(单面 20-40nm); 2.通过化学水电镀加厚金属膜层(加厚 至单面 1μm 左右)。


工艺优化技术升级,把握复合铜膜 0-1 突破机会。复合铜膜技术趋于成熟, 现阶段的重点在于工艺的优化、良率的提升、生产速率的进度,从而进一步实现 性能端和成本端的提高。从产业链标的来看,在各厂商布局的早期阶段,设备厂 有望优先受益(东威科技、骄成超声、三孚新科);其次是布局镀铜膜的相关厂 商,部分标的已在送样的后期认证阶段(如宝明科技)、部分正在送样过程中(如 元琛科技、胜利精密、万顺新材等)。复合铜膜有望成为 2023 年实现产业化突破 的重点新技术之一,建议持续关注各标的送样量产进度。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新能源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新能源发展步入稳态增长,新技术渗透寻找结构性α.pdf

2023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用车报告:2023年报.pdf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pdf

祥鑫科技研究报告:全面布局新能源结构件,客户优质.pdf

新能源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pdf

2024年新能源电池需求浅析.pdf

光伏发电系统用电力转换设备的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docx

天合光能研究报告:全球光伏组件行业巨头,一体两翼稳步发展.pdf

光伏行业春季策略报告:需求向上景气抬升,看好紧俏环节与技术升级.pdf

光伏银浆行业专题报告:光伏银浆,量利有望超预期.pdf

协鑫科技研究报告:科创驱动,颗粒硅、CCZ、钙钛矿是光伏行业需要的破坏式创新.pdf

【中邮证券】新能源行业2023年投资策略:新能源发展步入稳态增长,新技术渗透寻找结构性α.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