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车冲压件专业户,新能源浪潮打开公司成长空间
1.1 汽车冲压件专业户,持续开拓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光伏&储能领域
专注精密冲压模具和结构件,持续拓展应用领域。公司成立于 2004 年,2019 年深交所上 市。公司拥有先进的模具制造技术和精密冲压技术,专业从事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 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主要为汽车、光伏和储能、通信等下游领域提供精密冲压模具和 金属结构件,覆盖了行业主要的头部客户。汽车领域客户包括广汽埃安、吉利汽车、比亚 迪、宁德时代等;光伏和储能领域客户包括华为、新能安、Enphase Energy 等;通信领 域客户包括华为、中兴、长城等。
产品谱系完整,覆盖下游多个领域。公司主要产品是精密模具和金属结构件,产品覆盖多 个领域:1)燃油车领域:如车身结构件、底盘部件等。2)新能源车领域:如轻量化车身 结构件及组件、前后防撞梁等。3)动力电池领域:主要为电池箱体。4)光伏&储能领域: 如光伏逆变器机柜、储能机柜等。5)智能汽车领域:如 OBC 车载充电器、VGW 智能网 联等。6)通信领域:如通讯插箱、配电箱等。
车身业务贡献公司主要业绩,动力电池和储能业务快速放量。公司主要产品为冲压模具和 结构件。下游包括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通讯设备、储能设备、动力电池等,其中新能 源燃油汽车均主要提供车身模具和结构件。2021 年,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通讯设备/储 能设备业务贡献营收 7.53/7.00/2.50/1.77 亿元,贡献毛利 1.44/0.87/0.32/0.26 亿元。新能 源汽车/燃油汽车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 31.8%/29.5%,贡献公司主要业绩。2021 年,公司 新开展的动力电池业务贡献营收 1.56 亿元,占比 6.6%;贡献毛利 0.34 亿元,占比 8.7%。
1.2 股权相对集中,股权激励初具规模
公司股权相对集中,深度绑定核心管理层利益。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陈荣、谢祥娃 夫妻分别直接持有公司 24.89%、19.09%的股权,合计持有 43.98%股权,其中陈荣为公 司董事长,谢祥娃为公司副董事长和总经理,二人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崇辉投资、昌辉投 资为 IPO 前核心高管和骨干持股平台,分别持有公司 2.42%和 2.31%的股权,其中董事 长陈荣持有崇辉投资 46.80%的股权,副董事长谢祥娃持有昌辉投资 49.65%的股权。
子公司分布合理,与公司业务模式契合。截至 2021 年年底,公司在东莞、广州、常熟、 天津、宁波、宜宾、马鞍山等多地拥有生产基地,公司产品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 冀产业集群,也将为北美地区的汽车客户就近配套。1)在华南区,东莞骏鑫提供通信设备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广州祥鑫、东莞祥鑫提供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 件、底盘系统部件。2)在华东区,常熟祥鑫提供汽车精密冲压模具和金属结构件,该基 地二期仍在建设中;宁波祥鑫提供动力电池箱体、轻量化车身结构件、通信设备精密冲压 模具和金属结构件;安徽祥鑫提供通信设备金属结构件。3)在华北区,天津祥鑫提供汽 车金属结构件。4)在西南区,宜宾祥鑫提供动力电池箱体。5)在北美区,墨西哥祥鑫提 供汽车金属结构件,该生产基地目前正在建设当中。 启动股权激励计划,巩固公司发展基础。2021 年 11 月,公司启动首轮股权激励计划,向 副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业务)人员授予限制性股票 277 万股(占公司总股本 1.844%)。 该期股权激励以 2020 年营收为基准,要求 2021-2023 年营收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5%/35%/65%,或者 2021-2022 年及 2021-2023 年累计营收分别不低于 2020 年的 2.5/4.15 倍。
1.3 营收稳健增长,各项费用指标稳定
营收稳健增长,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盈利能力有所下降。2017-2021 年,公司营业收入由 14.2 亿元增长至 23.7 亿元,CAGR 达 13.74%;净利润由 1.39 亿元增长至 1.62 亿元, CAGR 为 5.13%。2017-2021 年,毛利率由 25.16%下降至 16.45%,主要系毛利率偏低 的储能和动力电池业务放量带动整体毛利率下滑。2021 年,受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加 上钢、铁、铝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 60.34%,净利率 由 8.79%下降到 2.7%。
新能源相关业务快速放量。公司新能源相关业务包括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设备(包括光伏应用)。2021 年,新能源汽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80.06%。2021 年公司新开展的动 力电池业务初具规模,贡献营收 1.56 亿元,占营收 6.6%。受疫情和物料上涨等因素影响, 2021 年各大业务毛利率均出现下滑,其中新能源汽车、燃油汽车业务毛利率由 26.8%/21.2% 下降到 19.1%/12.4%。
各项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2017-2021 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保持在 11.5%-14%的区间, 相对稳定,其中研发费用率基本维持在 3-4%,管理费用率基本稳定在 6-7%水平。公司有 息负债少,货币资金占比较高,故财务费用率接近 0,债务风险低。随着公司品牌效应的 不断突出,销售费用率进入下降通道,2018-2021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由3.0%下降到1.1%。
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有待改善,应收账款质量较好。2018 年度,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 流量净额同比下降 31.1%,主要是当期支付的原材料采购款、职工薪酬及各项税费较多导 致。2019 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 29.4%,主要系支付材料款及 人员薪酬增加所致。2020 公司客户回款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加 113.4%。2021 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采购款项及规模扩张人员薪酬支出增加影响,公司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同比减少 112.0%。2017-2021 年,公司应收账款占营收比 例稳定在 20-30%且近 100%的应收账款账龄在 1 年以内,应收账款质量较好。
发行可转债,资产负债率有所上升。2019 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为 31.1%,有息负债率为 2.1%,维持在较低水平。2020 年,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 6.47 亿元,使公司资产负债 率上升到 44.1%,有息负债率上升到 36.6%。
二、冲压技术应用广泛,新能源领域高速增长
2.1 冲压模具和结构件市场规模大,下游应用广泛
精密冲压模具和结构件上游为钢材等原材料,下游主要为汽车、通信等。精密冲压模具和 金属结构件上游主要为钢材、铝材、模具钢等原材料以及焊接机器人、机械臂、冲床等生 产设备;下游应用领域包括汽车、通信、储能、动力电池等。在模具下游应用行业中,汽 车制造业模具使用量较大。根据祥鑫科技招股书数据,汽车生产中 95%以上的零部件都需 要依靠模具成型,一般生产一款普通的轿车大约需要 1000 至 1500 套冲压模具。
冲压模具优点多,下游应用领域广泛。按照模具成型加工工艺,模具可以分为冲压模具、 注塑模具、铸造模具、锻造模具四大类。1)冲压:利用安装在冲压装备上的模具对材料 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分离或塑性形变,从而获得所需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2)注塑: 将受热融化的材料由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品的一种成型工艺方法。3) 铸造: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预 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方法。4)锻造:利用压力机和模具使金属材料产生塑性形变, 从而获得具有一定力学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方法。冲压模具工艺的优点有生产 效率高、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产品尺寸精度稳定、加工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 操作简单、容易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等,特别适合于大批量生产,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能 源、机械、信息、航空航天、国防工业等领域。
国内模具市场规模三千亿附近,冲压模具占比近四成。根据《模具行业“十三五”发展规 划》,2016-2019 年,国内模具行业市场规模由 2731 亿元增长至 3119 亿元,CAGR 为 4.53%。2020 年,受疫情影响,国内模具行业市场规模降至 2766 亿元,同比下降 11.3%。 2019 年,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模具总销售额中占比最大的是塑料模具,占约 45%;其 次是冲压模具,约占 37%;铸造模具占 9%,其他模具占 9%。
汽车、电子、IT 为模具行业主要应用下游。根据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数据,2019 年,汽车、 电 子 和 IT 领 域 模 具 销 售 收 入 分 别 为 887/730/313/235/104/104 亿 元 , 占 比 为 34%/28%/12%/9%/4%/4%。汽车、电子和 IT 为模具的主要应用下游。
国内冲压件市场规模大,保持稳健增长。2017-2021 年,国内冲压件市场规模由 4898 亿 元增长至 5410 亿元,CAGR 为 2.52%。
2.2 新能源车:加速对传统燃油车替代,贡献汽车业务新增量
金属成型技术主要有冷冲压、热冲压、压铸、锻造四大类,冷冲压成型性价比高,热冲压 更适合应用于高强度材料。1)冷冲压:在常温下,利用冲压模在压力机上对板料施加压 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或分离从而获得所需形状和尺寸的零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该方 法具有省能、低耗、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效率快,开发周期短,零件精密度高等优点,是 制造业中最广泛的金属成型技术。2)热冲压:先将坯料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用冲压机 在相应的模具内进行冲压并保压淬火,以得到所需外形并同时实现金属材料相变的一种材 料成型方法。该方法是一种针对高强度材料的零件加工方式,能够解决冷冲压在高档汽车 车身的高强度钢板冲压过程中的开裂、起皱、成型零件易回弹等缺陷。3)压铸:该方法 是一种利用高压将金属熔液压入形状复杂的金属模具内的一种精密铸造法。具有产品质量 好、生产效率高、经济效果优良等优点。是近代金属加工工艺中发展较快的一种少无切削 的特种铸造方法。4)锻造:该方法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坏料施加压力,使用产生 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提高了金属的塑性 和力学性能、保证金属纤维组织的连续性。
新能源车冲压件的需求集中在汽车车身结构件、动力电池结构件、充电桩机箱结构件三方 面。1)车身结构件:包括轻量化车身结构件、热交换系统精密部件、座椅总成结构件、 天窗天幕、热交换系统结构件、底盘部件、排气部件、安全导航部件、前后防撞梁、仪表 板支架等。2)动力电池结构件:主要为动力电池箱体,包括型材下箱体、水冷板、冲压 箱体、底护板、上箱体、模组外板、电芯壳体、铜排等。3)充电桩机箱:主要为动力电 池充电桩外壳。
新能源汽车冲压件覆盖汽车各个部位,单车价值量可达 0.6-0.9 万元。汽车冲压件种类繁 多,包括车身、车门、底盘、压缩阀盖/套、防尘盖、散热器片、减震器弹簧托盘/托架、 支架等,粗略统计超过 1500 种。根据盖世汽车数据,新能源汽车金属零部件单车价值约 1-1.5 万元,新能源汽车约 60%的金属零部件采用冲压件,包括发动机、轮轴、油箱、横 纵梁、结构件、覆盖件、支撑件等领域。据此估算,冲压件单车价值量约为 0.6-0.9 万元。
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17-2021 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由 79.4 万辆增长 到 354.5 万辆,CAGR 达 45.36%。2022 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266.1 万辆,同比增 120.65%。2017 年至 2022 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由 2.4%上升至 26.6%,新 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呈现加速状态。
预计至 2025 年,新能源汽车冲压件市场规模可达 691 亿。根据盖世汽车数据,新能源汽 车金属零部件中冲压件单车价值量约为 0.6-0.9 万元,保守起见,取 0.6 万元作为 2021 年新能源车冲压件单车价值量。此外,假设 2022-2025 年,新能源车冲压件单车价值量每 年下降 3%。根据 IDC 数据,预计 2022-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700/860/1040/1300 万辆。基于上述预测和假设,预计到 2022-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冲压件市场规模为 407/486/570/691 亿元。
祥鑫科技冲压件毛利率居于行业前列。国内从事汽车零部件的主要上市公司主要为凌云股 份、宁波华翔、文灿股份、华达科技、常青股份、祥鑫科技、和胜股份、无锡振华、联明 股份、金鸿顺等,2021 年各家汽车零部件营收分别为 135.43 亿元、43.64 亿元、39.76 亿元、36.61 亿元、24.21 亿元、16.08 亿元、11.79 亿元、10.61 亿元、7.20 亿元、4.25 亿元,毛利率分别为 15.80%、17.51%、18.15%、14.70%、14.81%、16.44%、20.91%、 2.46%、14.92%、3.65%。营业收入最高的六家企业为凌云股份、宁波华翔、文灿股份、 华达科技、常青股份、祥鑫科技,几家企业毛利率较为接近,均在 14-18%之间。
1)凌云股份:2021 年,汽车零部件收入达 135.43 亿元,占营收 85.99%,毛利率为 15.8%。 2021 年,凌云股份汽车零部件销量中,金属零部件占 52.94%。公司产品涵盖汽车零 部件和市政工程塑料管道系统,汽车零部件包括车身结构部件,新能源汽车电池系统 等产品,金属零部件工艺。 2)宁波华翔:2021 年,汽车零部件收入达 43.64 亿元,占营收 24.81%,毛利率为 17.51%。 宁波华翔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业务,主要产品是装饰条、主副仪表板、门板、立柱、 后视镜等汽车内外饰件,车身金属件以及车身轻量化材料等。 3)文灿股份:2021 年,汽车压铸件收入达 39.76 亿元,占营收 98.27 亿元,毛利率为 18.15%。文灿股份主要从事汽车铝合金精密压铸件业务,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档汽车 的发动机系统、变速箱系统、底盘系统、制动系统、车身结构件及其他汽车零部件。 4)华达科技:2021 年,汽车零部件收入达 36.61 亿元,占营收 77.61%,毛利率为 14.70%。 华达科技主要从事乘用车冲压焊接总成件、发动机管类件及相关模具,产品包括发动 机整车隔热件、发动机管类件、纵横梁等。 5)常青股份:2021 年,汽车零部件收入达 24.21 亿元,占营收 80.44%,毛利率为 14.81%。 常青股份主要从事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业务,主要产品为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 的车身和底盘生产所需的冲压及焊接零部件。 6)祥鑫科技:2021 年汽车零部件收入达 16.08 亿元,占营收之比 67.83%,毛利率为 16.44%。与营收体量规模靠前的四家企业相比,祥鑫科技控制成本能力较为优秀,毛 利率排在第二位,仅次于宁波华翔。 7)和胜股份:2021 年汽车零部件收入达 11.79 亿元,占营收之比 48.92%,毛利率为 20.91%,毛利率水平位于同行领先水平。
2.3 动力电池箱体:新能源车加速渗透带动市场放量,市场参与者多
动力电池箱体对动力电池起承载、保护作用,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组件。动力电池作为新能 源汽车能量供给的核心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新能源汽车的性能表现。动力电池箱体作 为动力电池的载体,在动力电池安全工作和防护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动力电池箱体 包括上盖、托盘、端侧板、液冷板、底护板等,其中托盘价值量和技术壁垒最高。
无模组动力电池方案成为行业发展趋势,主流技术路线为 CTP、CTB、CTC。物理结构 上来看,传统动力电池包一般由“电芯+模组+外壳”等组成,其中模组所占空间较大,大 大限制了电池包所能容纳的电芯数量,进而影响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当前业内的主 要解决方案是通过去掉模组来提升体积利用率,同时降低重量和生产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目前,无模组动力电池主要包括 CTP、CTB、CTC 三个技术路线,对应的厂商分别为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1)CTP:跳过标准化模组环节,直接将电芯集成在电池包上, 较传统体积利用率提高 15-20%,零件减少 40%,生产效率提高 50%,能量密度 200Wh/kg+。 2)CTC:电芯直接集成于车辆底盘的工艺。CTC 技术的应用,将减少 55%GWH 投资, 减少 35%占用空间地。3)CTB:比亚迪新提出的一种全新的电芯集成方式,将电芯集成 于电池上盖,再将电池包作为整体。CTB 大幅提车辆各方面性能,比亚迪海豹四驱版实现 了 12.7kWh 的百公里能耗,车身扭转钢刚度可以轻松超过 40000N˙m/°。
CTP 技术迭代快,大幅提升电池性能。2019 年,宁德时代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率先推出第 一代 CTP 平台(CTP1.0)。CTP1.0 相较传统模组动力电池,体积利用率提高 15pct;对 应三元谱系能量密度由 150wh/kg 提升至 180wh/kg 以上,续驶里程超 500km。2021 年、 2022 年,宁德时代相继推出了 CTP2.0 和 CTP3.0 技术,进一步提升电池体积利用率和能 量密度。以 CTP3.0 为例,在 CTP2.0 的基础上体积利用率再度提升 12pct 至 72%,三元 谱系能量密度由 200wh/kg 提升至 255wh/kg,续驶里程可增加 400km。
无模组技术推动电池车身一体化,提升动力电池箱体价值量。通过采用无模组技术,动力 电池包与车身底盘开始集成,推动电池车身朝一体化发展,大幅提升动力电池箱体价值量。 目前主流的无模组动力电池技术包括 CTP、CTB、CTC,对应的厂商分别为宁德时代、 比亚迪、特斯拉。对比来看,在电池包体积利用率、能量密度、续驶里程、冷却效率、充 电性能等方面,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CTP3.0 都拥有较大的比较优势,其中超千里续驶里程 和 4C 快充技术尤为亮眼。
新能源车加速渗透带动动力电池快速放量。2017 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装机量分别为 44.5GWh/36.2GWh;2021 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装机量分别为 219.7GWh/154.5GWh。 2017-2021 年,动力电池产量和装机量 CAGR 分别 49.06%/43.73%。伴随新能源车加速 渗透,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预计 2022 年中国动力电池产量/装机量分别将达到 429.5GWh/229.9GWh。
预计至 2025 年,国内动力电池箱体市场规模可达 460.4 亿元。根据祥鑫科技投资者交流 纪要披露,公司动力电池箱体的单车价值量在 4000-5000 元。具体拆分看,托盘: 2500-3500 元;上盖:300 元;端侧板:400 元;液冷板:650 元;底护板(选装):1300 元。动力电池箱体主要应用于汽车终端,假设①每辆新能源汽车仅配套 1 个电池箱体;② 动力电池托盘平均价格为 2500 元,动力电池箱体平均价格为 4000 元,价格逐年下降 3%。 根据 IDC 数据,2021-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30/700/860/1040/1300 万辆。 基 于 上 述 假 设 和 预 测 , 2021-2025 年 国 内 动 力 电 池 托 盘 市 场 规 模 为
82.5/169.8/202.3/237.3/287.7 亿 元 , 动 力 电 池 箱 体 市 场 规 模 为 132.0/271.6/323.7/379.7/460.4 亿元。
动力电池托盘市场参与者多,竞争比较激烈。动力电池箱体作为新能源汽车带动的新兴产业,目前市场竞争格局尚不明朗,参与者包括敏实集团、和胜集团、祥鑫科技、凌云股份、 长盈精密、华域汽车、天钧精密,各家公开的电池托盘产能分别为 43 万套、42 万套、5 万套、30 万套、5 万套、60 万套、5 万套。在已披露的上市企业数据中,敏实集团、和 胜集团、祥鑫科技动力电池箱体营收分别为 2.7 亿元、7.15 亿元、1.56 亿元。相比于国外 厂商,本土厂商有着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等本土优势。
2.4 光伏&储能:行业高景气带动储能机柜和光伏逆变器机柜快速放量
储能机柜是储能设备的基础单元,光伏逆变器结构件是光伏逆变器重要承载。储能机柜是 储能设备的基础单元,由于具有较好的容积利用率,得到了更广泛应用。光伏逆变器是可 以将太阳能板产生的可变直流电压转换为市电频率交流电的逆变器,经转换后的电流可以 反馈回商用输电系统,或是供离网的电网使用。在光伏逆变器中,外壳等均采用冲压技术 制作。
抽水储能为主要应用,2021 年电化学储能增长大。正在火热发展的新能源中,无论是风 能还是光能都会受到天气影响,导致发电不稳定。储能可以在风能、光能过剩时将其转化 成为电能存储起来,在风电机组或光伏设备无法发电的情况下进行电力输送从而保证电网 系统稳定、正常运行。所以只要发展风电、光伏等,必须要有储能。2021 年,我国储能 市场累计装机中抽水蓄能占比 86.5%,电化学储能 11.8%。抽水蓄能受地理资源约束,同 时初始投资成本高、开发建设时间长,在风光建设超预期的时候,储能资源无法及时匹配。
相比之下,电化学储能的限制更少,发展前景要好于抽水储能。2021 年,我国新增储能 装机量中,抽水蓄能占比 71.1%,电化学储能占比 24.9%,电化学储能在储能新增市场中 重要性不断提升。由于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装备,是实现碳达 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支撑,在国家政策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电化学储能的市场占有率有 望大幅增长。
政策驱动下,储能市场高速发展。2017-2021 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由 3.2 万千瓦增长至 25.2 万千瓦,CAGR 达 67.52%,预计 2022 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将进一步上升至 71.4 万 千瓦,同比增长 184.5%。2022 年 2 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十四五”新型 储能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到 2025 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到 2030 年,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储能是新能源产业革命的核心,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近年来,我国新型储能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21 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 550 亿元,预计 2022 年产业规模将达 1036 亿元,2024 年产业规模将达 2890.7 亿元。
光伏市场未来有望保持高景气度。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受光伏 531 新政影响,各地光 伏发电新增项目有所下滑,光伏发电新增装机量由 2017 年的 5306 万千瓦下降到 2019 年 的 3011 万千瓦。2020 年,在 2019 年未建成的竞价项目、特高压项目,加上新增竞价项 目、平价项目等拉动下,国内光伏市场恢复增长,新增装机量达 4820 万千瓦,同比增 60.1%。 “十四五”期间,随着应用市场多样化以及电力市场化交易、“隔墙售电”的开展,新增 光伏装机将稳步上升。 2021 年,中国光伏新增装机再创新高,达到 5488 万千瓦,同比增长 15.1%。
受政策支持,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开始回升。公司在储能和光伏设备的产品包括光伏逆变 器、储能机柜、充电桩机箱等。2022 年 1 月份,工信部、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了《智 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 年)》,在利好政策的背景下,光伏逆变器有了 较大的增长。2019 年开始中国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保持增长走势,2019-2021 年中国光 伏逆变器市场规模由 50.5 亿元增长至 86 亿元,CAGR 达 30.56%。
三、大力拓展新能源领域,定增扩产保障订单交付
3.1 保持稳健增长的研发投入,持续开拓新兴领域
公司研发投入稳步提升。2017-2021 年,公司研发费用由 4316.0万元上升至 9551.1 万元, 研发费用率由 3.05%上升至 4.03%。2021 年研发费用率有小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公司营业 收入有较大上升。
四大研发优势巩固领先优势。公司建立了高效开放的研发设计体系,倡导从研发设计的角 度来改进模具生产技术,拥有先进的模具开发技术、超高强度板和铝镁合金模具成型技术 优势、专业化和汽车白车身试制研发四大研发优势。1)先进的模具开发技术:公司自主 开发的自动化精密级进模具广泛应用于金属结构件的大批量生产,大幅提高生产效率。2) 超高强度板和铝镁合金模具成型技术优势:公司技术能有效解决成型过程中的开裂及回弹 等工艺难题;采用复合模工艺和自动化技术,减少冲压工位个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模 具冲压成型后的零件精度高,寿命长。3)专业化优势:公司将模具的制造分为多个团队, 负责不同领域的模具制造,从而使公司在各个专业领域的模具技术朝高、精、尖方向发展, 增强了公司的竞争力。4)汽车白车身试制研发优势:公司成立了汽车白车身试制研发团 队,该团队具备车身钣金件开发、柔性工装开发、分总成焊接、整车拼装交钥匙工程的能 力。
多项研发项目进入批量生产阶段。截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 池箱体等领域中多个研发投入项目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这些项目的投产可有效提高提 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助力公司拓展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业务。
3.2 定增扩产保障订单交付,五大制造中心快速响应属地整车厂需求
公司生产基地国内布局全面,延伸至海外,响应能力优秀。快速反应能力是汽车零部件厂 商的必备能力,以整车厂为中心组织生产、运输布局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客户。在国内,公 司在东莞、广州、常熟、天津、宁波、宜宾、马鞍山等地均拥有生产基地;在国外,公司墨 西哥生产基地正在建设中。公司产品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产业集群,也将为北 美汽车客户就近配套,其中北美地区的知名汽车厂包括宝马、奔驰、通用、特斯拉等。
2019&2020 年两次合计募资扩张产能。2019 年,公司首次公开发行 A 股普通股股票,募集资金 6.92 亿元;其中 5.88 亿元用于投资大型精密汽车模具及汽车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 目、汽车部件常熟生产基地、祥鑫科技新能源汽车部件研发中心及制造基地项目,三大产 能扩张项目。2020 年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 6.36 亿元,其中 3.17 亿 元用于投资宁波祥鑫精密金属结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拟定增 18.38 亿元扩张新能源车、光储、动力电池箱体产能。2022 年 9 月,公司发布非 公开发行 A 股股票预案,预计募集资金(含发行费用)不超过 18.38 亿元,扩产新能源车、 光储、动力电池箱体三大业务。本次募投包括四大项目:1)东莞储能、光伏逆变器及动 力电池箱体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拟在广东麻涌新建厂房、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建设光伏逆变 器及动力电池箱体生产基地,旨在布局华南地区市场。项目投资总额达 6.7 亿元,建设期 两年,预计达产后能提供产能每年 54 万套动力电池箱体、15 万套商用逆变器、20 万套 家用逆变器。2)广州新能源车身结构件及动力电池箱体产线建设项目:项目拟在广州进 行建设,主要面向华南地区及周边省市。投资总额达 2.89 亿元,建设期两年,预计达产 后能提供产能每年车身结构件 20 万套、动力电池箱体 22.5 万套。3)常熟动力电池箱体 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拟在江苏常熟新建厂房,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建设动力电池箱体生产基 地,旨在布局华东与西南地区市场。投资总额达 3.37 亿元,建设期两年。4)宜宾动力电 池箱体生产基地扩建项目:拟在四川宜宾租赁厂房,购置先进生产设备建设动力电池箱体 生产基地,旨在布局华东与西南地区市场。投资总额达 5.40 亿元,建设期两年,预计达 产后能与常熟基地提供合计每年 36 万套动力电池箱体产能。
3.3 凭借多年行业积淀,已成功绑定多个下游知名客户
公司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储能和光伏三大领域均已绑定下游知名客户。 新能源汽车:公司成功绑定广汽埃安、蔚来汽车、比亚迪、小鹏汽车等新能源汽车生产商, 主要供应上车身结件总成(包含冷热冲压成形)、座椅骨架总成、A/B 柱、防撞梁、冷却系 统部件、下车身的底盘零部件、电池包箱体、水冷板、铜排、上盖底护板等金属结构件。
动力电池:公司目前已向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塔菲尔、孚能科技、欣旺达、 远景动力、巨湾技研、威睿(吉利汽车)、力神电池等知名厂商供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 箱体上盖、托盘、端板、液冷板、底护板等金属结构。
光伏与储能:公司向华为、阳光电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新能安、Enphase Energy、 Larsen、FENECON GmbH 等国内外知名企业提供供应光伏逆变器、储能机柜、充电桩 箱等相关产品。2022 年下半年,公司接连光储业务接连中标,项目金额高达 18.5 亿元, 为公司光储业务后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四、盈利预测
(1)新能源汽车:公司提供冷却系统、座椅滑轨等模具产品以及车身结构件、底盘部件、 座椅系统部件、热交换系统部件等结构件产品。新能源车销量持续超预期,根据前文测算, 预计至 2025 年新能源车冲压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691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为 34.7%, 保持高速增长。公司与广汽埃安深度绑定,同时持续加深与比亚迪、吉利汽车、蔚来汽车、 小鹏汽车等整车厂合作。展望未来,公司单车可做冲压件的价值量将进一步提升,规模效 应下产品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据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新能源汽车收入同比增 长 45%/90%/40%,毛利率分别为 19.5%/20%/21%。
(2)燃油汽车:可供产品与新能源车领域相似。公司与本特勒、佛吉亚、法雷奥、马勒、 延锋等世界知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保持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加速 替代背景下,预计公司该块业务营收和毛利将不断下滑。据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 司燃油汽车收入同比下降 10%/15%/15%,毛利率分别为 12%/11%/11%。
(3)动力电池设备:公司主要提供动力电池箱体,包括电池拖盘、液冷系统、模组侧板、 电池包上盖等,目前主要营收集中在电池托盘,未来将向整套交付延伸,预计单体电池可 做冲压件价值量将稳步提升。在新能源车加速渗透背景下,动力电池需求量也持续攀升, 根据前文测算,预计到 2025 年动力电池箱体冲压件市场规模将达到 460 亿元,2022-2025 年 CAGR 为 34.66%,保持高速增长。公司已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深度绑定,同时持续加 深与欣旺达、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厂家的合作。公司作为市场新进入者,未来该块业务 有望保持远超行业增速的成长,同时在规模效应下毛利率有望稳步提升。据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 动 力 电 池 设 备 收 入 同 比 增 长 700%/100%/40% , 毛 利 率 分 别 为22.5%/23%/23.5%。
(4)储能设备:公司主要供应模具和储能机柜、光伏逆变器结构件等产品。双碳背景下, 光伏和储能需求呈现迸发之势。公司已与华为、新能安、Enphase Energy 等客户建立了深 度合作关系。通过绑定行业头部客户,公司该块业务有望保持高速增长。据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储能设备收入同比增长 200%/100%/40%,毛利率分别为 15%/15.5%/16%。
(5)通信设备:公司主要向华为、中兴、长城等企业供应户外基站金属结构件、IDC 机 箱、功能性插箱等产品,可用于 5G 基站和数据中心建设。2022 年,受益于数据中心的 建设,公司通信设备结构件业务有望高速增长。2022 年后,伴随 5G 和数据中心建设高 峰的过去,该块业务有望保持相对稳定或小幅下滑。据此,我们预计 2022-2024 年公司通 信设备收入同比增长 100%/0%/-10%,毛利率分别为 12.5%/12%/12%。 基于以上假设,我们预测 2022-2024 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 40.00/66.67/87.90 亿元,营 收 YoY 分别为 68.7%/66.7%/31.8%,毛利率分别为 17.78%/19.08%/20.17%。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祥鑫科技(002965)研究报告:汽车冲压专业户,借力新能源踏入发展快车道.pdf
祥鑫科技研究报告:全面布局新能源结构件,客户优质.pdf
祥鑫科技研究报告:需求拐点将至,电池客户突破海外市场.pdf
祥鑫科技研究报告:深耕冲压模具与结构件,多线布局加速兑现.pdf
祥鑫科技(002965)研究报告:拓客户、扩产能,多产品布局迎兑现.pdf
祥鑫科技(002965)研究报告:新能源领域加速导入,订单充足业绩可期.pdf
汽车冲压件龙头华达科技专题报告:布局新能源业务打开成长空间.pdf
2023中国纯电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与用车报告:2023年报.pdf
2023年新能源汽车人才发展报告.pdf
新能源及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交易.pdf
2024年新能源电池需求浅析.pdf
华纬科技研究报告:国内汽车弹簧领军企业,乘新能源东风量利齐升.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