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兰贝格】工业从欧洲大规模外流的可能性不大.pdf

2023-01-27
14页
1MB

在我们的印度储备银行季刊系列的第二版中,我们将注意力转向欧洲迫在眉睫的去工业化主题。我们首先表明,尽管欧洲制造业在总增加值中的份额已从1990年代中期的水平下降,但自2010年以来基本保持稳定。


然而,当前的能源危机引发了人们的担忧去工业化。在以下页面中,我们评估了能源危机对欧洲工业的影响:哪些行业受到的影响特别大?欧洲工业企业在多大程度上考虑将其制造业务离岸外包?这些是我们分析的核心问题。在这个分析中,我们得出三个结论:•欧洲的繁荣取决于强大的工业部门。


去工业化危及繁荣•预计工业将全面撤离欧洲是不可预期的•明智的欧盟产业政策可以帮助欧洲维护其作为工业区的地位后工业化在欧洲:不是一个新话题如今,去工业化是该镇的话题,但这种讨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让·富拉斯蒂(JeanFourastié)在1950年代提出的三部门假说已经将工业部门的衰落和服务业的崛起描述为所有人实现更大繁荣道路上的自然演变。


在1970年代,经济学家想知道我们是否正在见证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玛格丽特·撒切尔(MargaretThatcher)和罗纳德·里根(RonaldReagan)也认为,富裕国家的商品工业生产正在消失。他们认为,富裕的工业化国家中无法外包给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的一切都将一点一点地自动化,直到后工业社会缓慢但肯定地出现。理论就这么多。经验证据怎么说?欧洲产业的稳步下降去工业化可以说是一个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其特点是工业部门,特别是制造业和重工业的重要性下降。


重要性水平通常以增加值的份额来衡量。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方,工业生产相对于服务业的重要性下降,这并不一定意味着制造业的绝对GVA下降。


事实上,今天的许多主要经济体都经历了这样的过程。最突出的例子可能是美利坚合众国:在1970年代,许多美国公司开始关闭在美国的工厂,并将其迁往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等新兴工业化的低工资国家。留在底特律的工厂实现了自动化,剩余的部分劳动力被机器人取代。因外国竞争和机器人而流离失所的工人被迫在低薪服务行业寻找工作,而美国的工业生产受到侵蚀。这种变化的象征是底特律市,这座城市曾经有近200万人口,但随着美国汽车工业的衰落,人口减少到不到70万。

【罗兰贝格】工业从欧洲大规模外流的可能性不大.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