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坚持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发展方向,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充分发挥国际交往中心功能作用,深入探索以服务业为主导的开放新模式,在打造“新高地、新格局、新引擎、新机制”方面发展成效显著。
生机盎然,构建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北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十三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复合增速6%。2020年,GDP突破3.6万亿元,人均GDP升至16.8万元(约2.4万美元),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北京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经贸合作持续活跃。“十三五”期间,实际利用外资829.8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超12%。
截至2020年底,超过165个国家和地区、累计超过4.5万家外商投资企业在京设立;3.5万家外国常驻机构、4000多家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55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在京聚集,世界500强企业总部数量连续8年位居世界城市榜首。2020年,高技术产业实际利用外资达96.6亿美元,占全市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68.5%;高技术产业新设立外资企业736家,占全市设立外资企业的58.4%,高技术产业的外资吸引力不断增强。锐意进取,开启“两区”共建新格局。
北京高标准推进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和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区”)建设,在供地、融资、人才、技术、数据等方面落实开放改革举措,持续赋能外资企业和项目,首批或首发项目频频落地。2021年,北京落地了全国首家外商独资货币经纪公司、首家外商独资保险资管公司、首家另类投资保险资管公司,获批了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持牌支付机构,完善了全产业链国际影视摄制服务体系,推进了鼓励外商投资成人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经营性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举措的实施。2021年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379家,同比增长36.3%;合同外资96.3亿美元,同比增长1.3倍。
“两区”政策优势叠加,更多外资享受开放红利,吸引外资的“强磁场”效应持续释放。提质增效,锻造深化开放新引擎。北京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以数字引领高精尖产业发展。“十三五”期间,高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分别累计增长56.9%和58.5%,金融、科技、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进一步提升。截至2020年,北京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9万家,独角兽企业93家、数量居世界城市首位。数字经济占比达38%,居全国前列,成为经济发展量质并举的新动能。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持续壮大,服务业优势进一步巩固,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首善标准,升级开放合作新机制。北京全力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推进营商环境1.0至4.0版改革。推动98%的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网上办、“最多跑一次”,在全国率先推行外资企业登记备案“单一窗口、单一表格”受理模式,企业和群众办事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顶格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十三五”期间为企业和社会减负超过4700亿元。
北京持续增强与天津、河北两地的协同联动,推动京津跨境贸易便利化五项改革、京津通办措施、京津冀自贸区事项“同事同标”办理顺利实施。目前,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累计注册企业超过2000家,中关村企业在天津、河北设立分支机构累计8800余家,京津冀在产业对接、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重点领域的合作进展显著。
经济全球化仍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北京将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021北京外商投资发展报告》以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为主题,向投资者全面展现北京外资工作成效和发展新机遇。希望海内外投资者继续在北京拓展互利合作空间,汇聚合力,实现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