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催生经济形态发生演变,众多垂直行业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发展出新的商业形态和业务模式,网约车就是其中之一。
从2012年至今,短短几年时间,网约车从一场民众猎奇、平台烧钱的狂欢开始,逐渐恢复理性,沉淀为一种相对成熟的共享出行新业态。未来,随着宏观经济增长、城市化率提高、基础设施完善、政策引导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多元以及出行习惯的改变,网约车市场将持续高涨。
2016年监管政策的颁布和实施,让以“共享”为特征的网约车市场提前迎来拐点。在政府“类出租”的管理模式下,网约车受到总量控制,各大平台也由过去C2C的业务模式向C2C+B2C演进,核心竞争力也由“流量为王”向“流量与合规运力并重”转变。在以滴滴为核心的“一超多弱”竞争格局下,跨界平台、租赁大户、车厂强企不断试探,或利用平台天然的流量能力,或利用传统业务积累的运力及运营优势,切入网约车市场。未来,在需求旺盛但有待开垦的二线城市,运力+平台的区域性网约车企业仍具有一定发展空间。从价值链角度看,“平台化”是网约车市场发展的方向,尤其是背靠汽车租赁、整车制造起家的网约车企业,更需要轻量化资产投入,基于用户数据拓展业务模式。从经济性和环保角度出发,网约车运力将逐渐被油电能耗更低、经济性更高的新能源车替代,“新能源化”趋势已成定局。除此以外,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在共享出行领域的商业化尝试,网约车市场将面临颠覆性革新。
“智能化”不可逆转,未来,谁掌握自动驾驶核心技术,谁就是共享出行的新极点。除出租车、旅游代驾等传统共享出行模式外,分时租赁业务短期内会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政府政策支持和资本涌入支撑其高速增长,但“一重三难”5的问题将长期存在,制约其业务的发展。
P2P租车依靠个人车辆供给,其业务合规性存在风险。顺风车、拼车仅针对私有车辆,依赖司机个人的碎片时间提供运力,服务专业性没有保障。2017年,分时租赁、P2P租车、拼车及顺风车业务总市场规模刚过百亿,且盈利性、成长性前景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