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药分开、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 等政策逐步落地,“处方外流”进一步提速。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门诊停诊,住院病人量下降,又助推了处方药销售的院外迁移。新形势下,零售渠道对制药企业的战略意义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随着B2C、O2O、互联网医院等新模式的出现,线上零售发展迅猛,对企业零售战略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新冠疫情爆发前的预测,预计2019-2023年,受带量采购扩面、医药分家深化、医保控费提速等政策影响,中国药品零售市场增速将放缓至CAGR 5.5%。2 但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进一步加速“处方外流”至零售渠道,预计2019-2023年的CAGR将会提升至7. 0 %。
05医药零售变局 药企致胜之道| 现状和挑战图 2-3:政策趋势对药品零售市场影响情况分析资料来源:专家访谈、德勤分析同时在零售市场内部,已发生三方面结构性变化:1. 处方药驱动增长预计2019-2023,处方药零售市场将保持8.5%的CAGR,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处方外流深化、互联网医院发展及网售处方药放开;而非处方药增长较低,预计CAGR将保持在约5.4%(见图2-2)。
同时,不同类型处方药因其“零售属性”不同,表现出各异的“零售潜力”。家庭常用处方药、隐私类处方药、急症类处方药以及部分慢病用药,这些药品的购买行为主要由病人自身主导,天然适合零售渠道;新特药虽对院内处方依赖度高,但由于价高、自费、院内药房采购难,院外DTP药房将成为重要渠道;其余处方药类型如临床辅助用药、需定期复查的慢病用药,因临床属性强,购买行为往往发生在院内,零售渠道潜力仍较弱。
2. 城市市场和县域市场需求差异愈发明显近几年,城市市场和县域市场零售药店需求差异逐渐显现:城市市场存量大、单店效益高,但日趋饱和,需要新增长点;县域市场规模尚小,但连锁化率有望提升,单店效益增长潜力大。未来,县域市场增长潜力有望进一步释放。在未来2~3年,新政策将会对药品零售市场产生复杂的影响,量、价有升有降。主要政策趋势及预测的影响时间对药品零售市场的影响•2020年初,25个品种带量采购将从11个试点城市扩围至全国
•全国扩面后,更多的品类将会纳入带量采购,第三轮带量采购35个品类清单已流出,预计2020年将被纳入集采•全国统一中标价,集采价格进一步降低•医院集采品种药价大幅降低导致虹吸效应,价格敏感的患者回流至医院,原研药使用者流向零售渠道•集采品类的非中标产品转战零售市场,为吸引患者购买,零售端价格可能有所下降•零售渠道客单量继续增加,特别是含处方药客单量•由于医院倾向于将价格相对高的药品流出,预计零售渠道客单价会进一步增加•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的高价药在零售渠道购买的频率增加•落标产品零售渠道价格压力进一步增加,迫使药企继续降价或增加促销活动力度
•尽管医院对于处方外流可能导致的医院利益受损仍有顾虑,在药占比压力、全国集采、医保控费等影响下,我们仍可以看到一些特定种类药品加速外流至零售端•容易外流至零售端的药品种类包括:4+7落标产品、高价药、临床使用频率低的罕见病药物、DRGs付费标准中涉及到的药物•更多的创新药、特药(如抗癌药)被纳入医保:国家医保动态调整机制,新版国家医保2020年1月1日生效,药品覆盖范围不断增大•未来预计会针对国家集采品类,以其中标价格为参考设定该品类医保报销价格上限,四川省已出台相应政策,对于同品类高价药品,3年内调整到以中选药品价格为支付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