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三季度,新冠疫情为全球经济带来持续动荡,全球银行业的贷款减值拨备也随之起伏。由于中国、美国和欧洲的大型银行在2020年度都采用了预期信用损失模型计算贷款减值拨备,正好给我们一次难得的机会在相近的会计准则下进行比较和观察。
在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疫情逐步蔓延,中国疫情最为紧迫,恐慌情绪严重。美国和欧洲的大型银行通过前瞻性系数的调节,大幅度提升了贷款减值拨备的计提。在第二季度,全球疫情持续蔓延,中国疫情得到初步控制并进入复工复产阶段。美国和欧洲的大型银行持续增提贷款减值拨备,但增长幅度有所减缓,而中国的六家大型银行增幅较第一季度明显加大。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全球疫情感染情况并未明显缓解,而中国疫情控制相当成功,全球疫苗研发则曙光初现。美国和欧洲大型银行拨备不再大幅度新增,部分银行甚至有所回拨,中国的大型银行也放慢了增提拨备的步伐。
普华永道在今年前两个季度,结合经济环境和疫情发展,不仅对比两年的贷款减值拨备计提水平,更从信贷成本、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应用范围、标准和参数选择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和比较。从前两个季度的分析中初步得出,欧美银行的贷款减值拨备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更加明显,中国大型银行在前两年为应对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的影响而提前采取了一定程度的逆周期调节,未雨绸缪地提前加大了拨备力度。
我们还发现由于经营、监管环境、公司治理和风险偏好、宏观经济预测和信贷基础数据不尽相同,中美欧大型银行的信贷减值拨备决策和计提机制也不同。我们试图将信贷减值拨备的计提推回到上个金融危机发生的2008年;同时还原核销的信贷资产,细分减值资产和非减值资产;进而对比中美欧信贷资产的历史和现状,为中国的大型银行下一步夯实资产质量寻找更多参照标准。
最近两年的拨备对比能发现不同银行间的短期差异,信贷成本比则说明银行通过自身利润消化的信贷风险水平。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客观衡量中长期银行吸收的信用风险呢?以下普华永道收集了中国、美国和欧洲部分大型银行,自2008年以来的信贷成本比和还原核销贷款后的信贷成本比,分析银行吸收的信用风险水平。
在经济极端时期,包括2008年金融危机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中国六大银行的平均信贷成本比为0.80%,欧洲和美国同行则分别为1.38%和3.24%;而在2011至2019年期间,欧美银行的平均信贷成本比(分别为0.69%和0.64%)则低于中国的银行(0.75%)。一方面,两次危机中,中国政府应对及时、经济受到冲击程度相对较小,因而中国的银行业信贷成本比较低;另一方面,欧美银行在极端时期的拨备波动幅度远大于中国的银行,反映其信贷拨备决策的自主性和顺周期特点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