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达证券】“IP+AI”新战略开拓成长空间.pdf

2024-04-22
41页
4MB

一、上海电影:全产业链入局电影行业,布局“IP+AI”业务


(一)历史沿革:打造电影发行全产业链,探索“影院+”业态


上海电影基于自身“专业化发行公司+综合型院线+高端影院经营”的电影主业务,积极探 索大 IP 开发业务。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或称上海电影、上影股份)成立于 2012 年,前身为上海东方影视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东方发行),是国内早期领先的专业化电 影发行公司。同时自2023年起,在电影主业务的“第一赛道”外,公司开始立足IP+AIGC 业态,探索大 IP 开发的“第二赛道”。自成立以来,上海电影也经历了多次的资产重组过 程,纵观上海电影的历史沿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资产重组阶段:1994 年,上海电影的前身东方发行作为上影厂的全资子公司被设立, 负责电影发行放映、影视出版发行等业务。2010 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将东方发行的 100%股权无偿转让给上影集团。2012 年,上影集团与精文投资共同给东方发行增资, 同年 7 月东方发行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转制为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2013 年,公 司成立“天下票仓”平台来经营影院网络代理售票,观众可以登录天下票仓来订票。次 年,公司成立上影影视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下称上影科技)来进行影像科技等技术开发、 转让、咨询和技术服务。


2)业绩发展阶段:2016 年,上海电影在 A 股主板 IPO 上市,同年公司发行的《盗墓笔记》 票房突破 10 亿元,上海影城东方巨幕厅在《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4K/3D/120 帧版 本放映期间单月单厅实现票房 2101.9 万元,创造当时的记录。次年,公司精心策划 “2017 我的电影党课”系列活动,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并在 2018 年继续承办“2018 我的电影党课”系列活动并获得更好反馈。2018 年联合 院线实现票房 48.54 亿元,市场占有率 8%,排名全国第三。2019 年公司发行的国庆档 献礼片《攀登者》也是斩获近 11 亿元票房。2020 年,在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公司停业 近 180 天,但在联合院线票房上仍有 14.08 亿元,占有市场 7.57%,位居全国第三。


3)新业态探索阶段:2023 年以来,上海电影在自身的电影发行、放映主业务外,也在积 极探索“影院+”的新业态。2023 年公司“影院+”战略规划落地,通过“电影+IP+周 边+商圈”的形式对“看电影”这一消费行为赋予新的体验,截至 2023 年 6 月 30 日, 公司影院也举办了超过 50 余场诸如电影派对、IP 衍生、首映礼、购物街等活动。此外, 在 IP 业务方面,公司于 2023 年 5 月完成上影元文化 51%的股权收购纳入公司报表范 畴,并给予其授权 IP 对于“消费”和“电影+”以及虚拟现实等新业态的探索。


历经十余年,上海电影目前已有四大业务:电影院线业务、影院经营业务、电影发行业 务和大 IP 开发业务。 电影院线业务为电影发行及影院放映之间的桥梁,主要负责对加入院线的影院进行统一 供片并提供硬件设施及其软件服务的支持,借此提升影院的经营水平。在此业务中,在 取得分账票房后院线会和影院、发行方和制片方进行分账。根据公司的经营业绩报告, 截至 2023 年底,上影已开业直营影院“SFC 上影影城”51 家,银幕总数为 375 块,联和 院线旗下加盟影院总数为 796 家,银幕总数为 5,101 块。


影院经营业务即主要为观众提供影片放映业务并从事餐饮、卖品、衍生品等电影增值服 务,以及映前广告、影院广告等广告经营业务。在上海电影的财务报表中,这一方面的 业务由电影放映收入、卖品收入以及广告服务收入体现。同时,公司直营影院也超过 50 家,并在 2023 年开始探索“影院+”规划,拓宽电影之外的消费行为。上海影城打造“SHO 未来·路演秀场”,周期性组织 SHO·路演秀等活动,提供上海电影的产业应用场景。 电影发行业务主要为院线影片的营销推广策略、院线排片工作洽谈、版权售卖以及网络 电影的投资宣发等工作。电影发行公司从电影制作公司中获得电影宣传发行权,再与院 线公司、宣传公司等合作在合作影院以及平台渠道进行放映。此业务在上海电影的财务 报表中以电影发行收入一栏体现。公司在 2023 上半年度参与发行了《中国乒乓与绝地反 击》《敦煌女儿》《望道》三部电影,总计票房 1.77 亿,占同期票房总额的 1.8%。


大 IP开发业务主要依赖于公司的 IP全产业链开发运营平台——上影元文化,公司的业务 板块涵盖 IP 版权、整合营销、新消费以及沉浸式娱乐体验等。此方面业务在公司的财务 报表中合并在电影发行收入一栏。2023 年 5 月公司收购上影元文化,以此为基础开始授 权 IP的开发。公司 IP的授权分为三个方面:商品化授权,如与麦当劳等企业进行联动; 游戏联动,如公司与网易《蛋仔派对》等游戏展开联动合作;营销授权,如与京东平台 以《小妖怪的夏天》IP 推出京东大电影、衍生品等服务。


(二)股权与管理层:上海电影为国资控股,股权结构稳定,集团资源注入


截至 2023 年 9 月 30 日,上海电影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股东为上影集团(69.22%股 权)和精文投资(2.00%),此二家公司均为上海国资委 100%控股。上海国资委为公司 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自 2021 年以来,上影集团便未曾对 69.22%的股权进行任何 变动,上海电影的股权结构稳定。


上海电影主要控股参股公司为上海影城有限公司与上海联和电影院线有限责任公司,两 家公司均为上海电影 100%控股,分别从事于电影放映与影片发行等业务。截至 2023 年 6月 30日,公司旗下控股公司有 75家,与 2022年年报发生变化的即为上海电影在 2023 年 5 月出资收购了上影元(上海)文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51%的股权,授权其 60 部 IP 来 挖掘 IP 潜力,提升价值与知名度,探索新消费与新场景,推动 IP 的数字化发展。 上影元文化也是上影集团“大 IP 开发”战略中 的 IP 全产业链开发运营平台,着重打造 IP 全产业链的开发运营,深度发掘发扬有着动画“中国学派”基因 IP 的美学风格及人文价值, 在新时代语境和多业务形态来焕新 IP活力之外积极探索在新生代下的爆款 IP内容。截至 2023H1,上影元文化运营众多的动画 IP 及真人影视版权,包括 2023 年开年火热的《中 国奇谭》及《大闹天宫》《葫芦兄弟》等经典动画作品和《日出》《阿 Q 正传》等影视作 品,覆盖全年龄段的人群,我们认为在未来“数字化”“新消费”“大文旅”等 IP 应用场景有着 较大的融合潜力。


公司现有董事会 9 人,高管 4 人。公司管理层来自政治、法律、传媒、金融、会计、编 导等界,团队履历丰富,经验充足。


(三)经营业绩:电影发行与放映为公司主业,盈利能力逐渐修复


1、收入端


从收入端来看,公司在 2020 年后收入波动加大,主要系不可控因素所导致的行业寒冬影 响,公司在 2020-2022 三年间收入较之 2018、2019 两年度有着明显的下滑。从公司最 新披露的 2023 年业绩快报来看,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为 7.91 亿元,同比增长 114.77%。 自近三年的收入情况来看,公司的收入水平已经从 23 年开始呈现修复态势。


而分业务来看,电影放映业务一直是公司主要的收入来源,占比近 70%上下,尽管受到 不可控影响,2020-2022 年公司的经营情况受挫,电影放映业务的收入也直线下滑,但 随着 2023 年以来行业回暖,或可期待未来影院为公司稳健贡献收入。


公司分业务的毛利率中,广告服务业务的毛利率最高,2018-2022 年分别为 80.40%、 87.87%、90.80%、92.18%、87.33%。而电影放映业务虽有着 70%上下的收入占比, 但其毛利率较低,2020-2022 年分别为-29.98%、-18.08%、-44.04%。电影放映业务中, 人员和场地的租赁费为主要成本,而电影的票房分账和消费者的线下附加产品消费为主 要的收入来源,而在疫情影响下,消费者居家不出,影院人流量较低,影院的收入有所 下滑,而租赁成本等固定成本却近乎难以变动,这也造就了在不可控因素影响下公司主 营业务电影放映业务的毛利率较低。


2、成本端


从成本端来看,上海电影的电影放映成本占据了主营业务成本的近九成左右,自 2018年 至 2022 年,电影放映业务的成本占总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89.89%、89.78%、 90.95%、91.00%、92.55%,整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而电影放映的成本也主要来源于影 院及相关的增值服务。


3、利润端


从利润端来看,上海电影近年归母净利润也随着公司经营情况而发生波动,在 2020 年2022 年有较大波动,在 2023 年有所回升。2023 年,公司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 1.24 亿 元,扭亏为盈。而 2022年的归母净利润下降也与当年上海受不可控因素影响下资产减值 2.22 亿元有关,线下影城人流稀少,业务开展不足。2022 年公司的归母净利润为-3.35 亿元,同比下降 1630.7%。


4、毛利率及费用率


21Q1-23Q3,公司的毛利率总体呈现“先降后升”的情况,在 2022Q2 达到最低-141.8%, 这也与 2022 年 Q2 上海线下影城人流不足有关,但此情况仅在 2022Q2 出现,2022 三 季度和四季度毛利率水平较之二季度有着明显的下降收窄,而自 2023年以来,上海电影 的毛利率也开始回归 20%以上,2023 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公司的毛利率分别为 23.7%/25.5%/26.9%,逐步回升到 2021 年的相关水准,公司的盈利能力在疫情后有着一 定的恢复。


而在三大费用中,销售费用率在近三年保持稳定,在 0.5%-4.3%之间浮动,管理费用率 在 2022 年期间波动较大,在 2022 年第四季度达到 44.7%,这也与在疫情下公司严格控 制自身的行政支出有关,而财务费用率相比之下波动幅度较小。


二、电影市场概况:优质影片带来总票房回暖


(一)中国电影产业链:由上而下的产业链,由下而上的分账模式


中国电影产业核心业务环节包括电影制片、发行、院线和影院等,此外,电影产业还包 括电影投融资以及电影音像制品等其他渠道版权经营业务,与核心业务环节结合,形成 完整的“大电影”产业。 从业务流程来看,中国电影产业分为制片、发行、院线、影院放映四个流程,这也是中 国电影产业链的核心业务环节。影视制作机构/团队根据前期投资方的金融支持和相关的 投入要素如剧本、演员、制作团队等来制作国产电影片源或向境外电影制作、发行机构 获取进口电影片源;电影发行机构获得制片机构的片源后向合作院线供片,发行方式可 为单独发行,也可为联合发行;院线在已有供片基础下对旗下影院进行排片;影院通过 电影放映服务与消费者直接接触并获得影片票房。


从收入分配来看,电影产业以票房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也由其他衍生产业如主题公园、 玩具、游戏及周边产品等贡献收入。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收入均为分账收入。与产业链方 向相反,收入端先从影院开始,影院通过为消费者提供电影放映业务取得票房收入,在 扣除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与院线约定的适用流转税和附加后,定期或者以单部 影片由影院作为起始环节自下而上进行票房分账。而处在产业链中下游的发行、放映环 节相对于制作环节而言风险更小、收入更为稳定,故在以票房收入作为电影产业主要来 源的情况下会处于产业链中相对强势的地位。 细分来看,影院提供观影服务所获取的所有票房总额(简称总票房)要向国家缴纳5%的 电影事业专项资金,其次要缴纳 3.3%的特别营业税(增值税),这两项由影院从总票房 中直接扣划并缴纳。此两项也可以称为“不可分账票房”,剩下的 91.7%即为“可分账票 房”或称为“净票房”。进入分账环节后,中影数字会征缴净票房的 1%-3%作为发行代 理费,简称“中数代理费”。再之后的票房影院分成 50%,院线分成 7%,制片方和发行 方合计分成 43%。一般来说,发行方会和制片方约定收取 5-15%作为发行代理费用,剩 下的那一部分归属于制片方。


上海电影业务覆盖范围主要在电影的发行、院线和放映上,电影的内容制作则由其控股 股东上影集团负责。因此在收入分配中主要获得的是院线、影院、发行三方的分账收入。


(二)中国电影行业:从稳定增长到疫后恢复


1.自 2012 年以来,中国电影行业经历一段稳定增长的时期(2012-2019 年)和一段受 挫时期(2020-2022 年)。 2012 年,全国电影票房收入(不含服务费)为 171 亿元,全国观影人次为 4.52 亿人。 全国票房收入和观影人次自 2012 年至 2019 年均保持着稳定的增长,截至 2019 年,全 国电影票房收入已接近 600 亿元,较 2012 年增长 247.67%;全国电影观影人数为 17.28 亿人,较之 2012 年增长 282.30%。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的银幕数量在 2012 年至 2022 年都有所增长,在 2012-2019 年 有着明显的增长,银幕全国总数自 13118 块上升到 2019 年的 69787 块。在 2020-2022 疫情三年间也有所提升,直至 2022 年 12 月 31 日,全国已有 83998 块银幕。2020-2022 年新增银幕数量明显低于之前,2022 年全国新增银幕数量仅 1750 块,占当年银幕总数 的 2.1%。


从电影产量来看,中国电影产量在 2012-2019 年间处在一个相对浮动的范围,总体在 750-1100 部之间变动,自 2020 年开始下降,在 2022 年达到底部仅 485 部,这也与疫 情期间电影开机、拍摄受阻有关。从电影细分品类来看,每年的电影产量主要是故事影 片和科幻影片,而此两种电影 2020-2022 年间产量也在下降,故事影片为最,在 2022 年仅 380 部,电影产量的下降也主要由于故事影片产量骤减。


2.自 2023 年起中国电影市场回暖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2023 年以来中国电影票房较之 2022 年有着不错的提升。2023 年 1 月中国票房数为 100.88 亿元,同比增长 272.6%。除却 2023 年 2 月同比有着 62.7%的 下降外,2023 年其余月份较之 2022 年均有着不错的同比增长,其中 2023 年 4 月及 5 月 更是有着逾 300%的增长。


24 年元旦档表现(12.30-01.01):截至 2024 年 1 月 1 日元旦档期实现票房 15.36 亿元, 近几年除 2020 年之外元旦档期票房在 10 亿元上下波动,24 年元旦档期创历史新高,其 中《一闪一闪亮星星》实现票房 6.1 亿元,《年会不能停!》实现票房 2.34 亿元,《金手 指》实现票房 2.2 亿元,《潜行》实现票房 1.73 亿元,《非诚勿扰 3》实现票房 0.55 亿元, 档期内票房占比分别为 39.6%/15.2%14.3%/11.3%/3.5%,为 24 年全年电影票房增长打 下良好的基础。


24 年电影春节档票房 80.16 亿元也创历史新高。票房前 4 名影片分别为:《热辣滚烫》 27.24 亿元,《飞驰人生 2》24.04 亿元,《熊出没·逆转时空》13.92 亿元,《第二十条》 13.4 亿元。 注:2024 年春节档官方档期时间为 02.10-02.17,为大年初一至初八,共计 8 天。根据 过往年份电影春节档的档期定义,往年春节档档期为大年三十至初六结束,共计 7 天。 因此为保证对比准确性,我们抽取 2024 年春节档前七天(02.10-02.16)票房数据为统 一口径进行同向对比。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2024 年 2 月 10日至 2024 年 2月 16 日(截至 2 月 17日 0:00), 全国春节档电影总票房(含服务费)实现 76.22 亿元,同比 2023 年增长幅度为 12.67%, 总票房进入影史前二,仅次于 2021 年 78.42 亿元。若按照 24 年春节档官方定义为 8 天 时长,则 24 年春节档创历史新高。


而 2024 年的清明档期也较往年有着相当幅度的上升,以 8.34 亿元的票房斩获中国影史 清明档票房的最高记录,清明票房排名前五分别是《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3.88亿;《哥 斯拉大战金刚 2:帝国崛起》2.34 亿;《功夫熊猫 4》0.48 亿;《草木人间》0.44 亿;《黄 雀在后!》0.39 亿。


经过中国电影的发展,随着观影人群的电影消费要求不断提升,中国的电影市场已逐步 从依托影院数量的增长而增长,转变为由内容驱动发展的新形态,优质内容成为观影人 群的核心驱动力。根据灯塔专业版,2024 年电影储备情况如下所示,而还有许多知名的 影片如《云边有个小卖部》《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大鱼海棠 2》等还未确定档期, 可以看出中国电影市场的后续储备仍旧充足,不过优质、内容为王的相关影片仍旧是市 场和观众所期待的。


(三)上海电影:上海区域电影龙头,享受一线城市运营红利


上海电影自从成立以来一直从事于电影的“发行、院线、影院”业务,并于 2023年开始 探索大 IP 开发业务。暨公司在 2023 年 5 月收购上影元文化以来,公司进入“电影发行 放映与大 IP 开发运营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单从电影发行放映业务来看,截至 2023 年末,公司的直营影院累计实现票房 6.32 亿元 (含服务费),同比 2022 年增长 129.71%,2021 年增长 19.87%。市场占有率为 1.17%, 较 2022 年同期+0.25pct,较 2021 年同期+0.05pct;累计实现观影人次 1,224.76 万,同 比 2022 年上升 127.34%,同比 2021 年上升 13.72%。截至 2023 年底,公司共拥有已 开业直营影院“SFC 上影影城”51 家,银幕总数为 375 块。公司下属联和院线累计实现 票房 44.83 亿元(含服务费),同比 2022 年增长 105.90%,同比 2021 年增长 23.69%; 市占率为 8.28%,较 2022 年同期提升 1.01 个百分点,较 2021 年同期提升 0.57 个百分 点;累计实现观影人次 9,626.44 万,同比 2022 年上升 104.38%,同比 2021 年上升 17.79%。截至 23 年底,联和院线旗下加盟影院总数为 796 家,银幕总数为 5101 块。


(1)一线城市运营,享有区位优势


公司位于一线城市上海,在上海区域内是电影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直营影院“SFC 上 影城”也与上海本身的电影业务情况息息相关。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 2023年一线城市 的票房收入(含服务费)为 90.93 亿元,较之 2020-2022 年有着明显的回升,也恢复至 2019 年一线城市票房 122.35 亿元的 73.5%。票房占比方面,尽管一线城市有所下降, 但仍在15%上下浮动。在影院数量上,在近五年,一线城市也稳定在1100家影院以上。


(2)控股股东支持,文化传播资源丰富


上海电影的控股股东上影集团在电影行业内表现领先,拍摄故事片 870 余部,创作动画 片逾 600部,翻译 1500部以上外国电影,成为外国电影进入中国的最重要桥梁之一。上影集团以影视产品创作、生产、宣传、销售、发行、放映等为主营业务,不断拓展文旅、 文商、文化物业等影视相关产业,构建起覆盖创作、拍摄、制作、宣发、销售、放映和 周边产品的影视全产业链。 同时,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上海,其也是中国电影对外交流的枢纽。2023 年 6 月 9 日, 第 25 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上海大剧院开幕,以影会友,文明互鉴,共襄光影盛会。此外, 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辐射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动走出上海,让更多的 人分享中外光影硕果。第 25 届电影节期间,“‘一带一路’电影周”将继续前往长三角地 区,在南京、苏州、杭州、宁波、合肥五座城市的六座影院展映来自“一带一路”沿线 国家的最新优秀电影。


三、大 IP 开发战略:IP 授权带来新的市场空间


(一)上海电影:IP+授权开启新业务


2023 年,上海电影在“影院+”和“IP+”上做出了新的探索,其对“大 IP 开发”市场主体上影 元完成 51%的股权收购,开辟出上市公司的第二赛道,开始打造中国本土的 IP 开发体 系。2023 年 12 月 14 日,上影元在上影·联合院线 2023 年度伙伴大会上发布“IP 影院 合作者计划”,上影元将与全国排名第三的上影·联合院线的 774 家影院深度合作,重塑 “人、货、场”的新型玩法。 上影元文化成立于 2022 年 10 月,由上影集团与其实际控制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共同 设立。上影元文化拥有其发起股东方的 60 部作品的著作财产权及许可商标的商标专用权 授权许可,其包含上影集团和美影厂各 30 部独占许可和非独占许可作品,上影独占许可 其中有着《阿 Q 正传》、《三毛从军记》、《庐山恋》等经典影视作品,也有如《大闹天宫》 《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天书奇谈》《小蝌蚪找妈妈》《九色鹿》《哪 吒闹海》等承载记忆的动画作品。


上影元文化是上影集团大 IP开发战略的主体,独家运营众多动画 IP及真人影视版权,业 务涵盖 IP 孵化与管理、授权类合作、商品化业务、空间与体验、跨界艺术合作及 IP+AIGC领域探索等多领域,其授权业务版块覆盖食品饮料、3C 数码、鞋服配、潮流玩 具、家居生活、金融、美妆护肤、宠物用品等众多行业。


1)IP+电商


依托自身丰富且经典的诸多 IP,上影元 IP 运营已卓有成效。IP 授权业务上,上影元在 2023 年“6·18”期间携《小妖怪的夏天》IP 与京东进行了深度合作,并且共同推出了 品牌宣传片、促销 TVC ,以及两款限定礼盒,通过“IP+创新表达”,探索国风 IP 和动画 美学在新国潮趋势下的创新合作模式。2023 年“6·18”期间,上影元合作京东推出的 两款限定礼盒,在各大社交平台热议出圈。京东 20 周年纪念礼盒、上影元与京东自有品 牌京东京造推出的「“猪”事顺利粽」联名礼盒,都成了备受追捧的限定款。


2)IP+文创


上影元基于自身 IP进行产品开发,目前上影元已经推出了诸多 IP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孙 悟空的潮玩手办、小泡蛋与大闹天宫 IP 推出的齐天大圣茶器礼盒、九色鹿丝巾、没头脑 与不高兴鼠标垫、孙悟空手账本乃至葫芦兄弟饮料等,产品类别多样,尽显创意和经典 IP 的再设计。


3)IP+空间


上影元还将 IP 与空间和活动结合,打造主题场景用于漫展、演出等,如《中国奇谭》小 卖部、上海 LEC 授权展、盛泽小满节等。上影元还将自有 IP 用于跨界艺术合作,发起 “艺术元计划”,为具有鲜明艺术风格的创作者、艺术家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整合 艺术家创新力、IP 影响力、品牌传播力 ,共创国潮美学的全新价值体系和美学表达形式。


4)IP+游戏


上影元也与诸多游戏展开过联动,即推出相关的活动,如动画 IP《葫芦兄弟》跨界联动 三国吧兄弟,将动画 IP 与主流割草类游戏相结合,游戏上线仅 3 日,公众号平台阅读量 达 10w+,公众号付费率相较联动前一周提升约 30% ;视频号、抖音平台播放量累计达 10w,比联动前一周提升达 50%;微博话题阅读量 105w+联动上线当天抖音福利观看人 次累计 1w+,联动上线后 1 周抖音直播间观看人次相对上周提升 50%。此外《中国奇谭》 的鹅鹅鹅也与游戏《山海镜花》联动,《中国奇谭》在 2023 年 7 月也与当时火热的《蛋 仔派对》联动。


由上影元授权,《葫芦兄弟》×《塔防精灵》联动活动于 12 月 5 日正式开启,葫芦兄弟 与塔防英雄共闯难关联手救爷爷经典动画与热门游戏的跨界组合共同开启挑战之旅。


2024 年,由互影科技,阅文集团,上影元和上影制作联合出品的双人互动影游《谍影成 双》正式发布海报及核心剧情。这是上影集团旗下的大 IP 开发主体上影元在互动影游领 域作出的首次尝试。《谍影成双》是一个创新型双人联机的叙事作品。两位玩家的选择会 共同影响故事走向,创造双人独特的情感体验。在选择中了解彼此,在配合中培养默契, 双人联机模式为年轻用户们提供了增进感情,寻找“搭子”的又一全新娱乐方式。《谍影 成双》与上海影视乐园中的沉浸式庄园戏剧项目《新世界》来源于同一时代背景。未来, 依托《新世界》IP 的成功开发,上影集团将有望深度挖掘 IP 开发价值,利用现有资源, 扩大 IP 开发广度,形成 IP 内容与科技融合在线上线下联动的新模式。


5)IP+文旅


此外,2023 年 11 月 3 日,上影元与与国贸控股的“文商旅地标”国贸地产商产文旅公 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深化协议。双方基于 IP 引领文旅创新发展理念,开发更具文化特色的 商旅空间。此前,上影旗下上海上影电影制作有限公司与国贸控股集团旗下国贸地产商 产文旅已联手打造首个老厦门骑楼生活情景体验街区——骑楼影巷,该项目在 2023 年 11 月 3 日与哪吒特展同步亮相园博苑。


6)IP+AI


2024 年 2 月 29 日,上海电影在上海影城 SHO 发布 iNEW 新战略,以“iPAi 星球计划”为 抓手,结合 AI 主攻 IP 内容焕新和 IP 商业化,打造 AI+IP 在影视行业的全新重点战略布 局。三大先导行动:探索中国动画学派 AI模型、发起全球创造者计划聚焦 AI在短剧和影 视垂直领域的应用开发、IP+AI 赋能商业开发计划来加速 AI 对海量 IP 储备的商业化放量。 截至 2023 年,上影 IP 授权商品 GMV 总量已超 10 亿元。未来三年,上影力争实现 IP 合 作产品涉足5大领域、30个行业、500个以上品牌,落地全国30个省份,合作商品GMV 超百亿元目标。线下以影院为基本盘打造内容、电商供应链和文旅基地,线上以打造会 员电商平台作为流量入口,推动 IP 在多行业商业化扩张。上美影(AI+动画)、上译厂 (AI+有声)、上海电影技术厂(AI+影视基地)、上海影视乐园(VR、AR+文旅实景)、 上美设计公司(AI 数字展陈+IP)。


2024.04.29-2024.05.19,上海电影“全球 AI 电影马拉松大赛”洛杉矶宣布启动,10 万美 金奖金池助力 IP 二创,在全球范围内发掘和寻找优质 AI 影视创投项目,招募全球 AI+影 视方向人才,建立 AI合作生态。本次全球 AI电影马拉松大赛由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携 手上影新视野基金及青年电影创作者平台 filMarathon 共同主办,上影旗下美术电影制片 厂、上影元公司、上影昊浦影视基地作为大赛协办方,将从制片生产、IP 合作、产业基 地赋能等方向推动“影视+AI”及“IP+AI”合作落地,为上影IP出海注入新动力。中美电影节 组委会作为海外协办方,将与上影携手推动中美电影人在 AI 电影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二)品牌授权行业:国内逐渐发展,授权零售仍为 IP 主要变现方式


根据中国玩协发布的《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自 2018 至 2022 年全国授权商品零售规模持续增长,由 2018 年的 856 亿元增长至 2022 年的 1390 亿元,相较于 2018 年增长了 62.38%。


根据 2023 年《白皮书》,五年间授权商品零售额和授权金持续增长,2022 年小幅增长, 授权商在授权合作期限、合作模式、授权金收取模式上都更加成熟,被授权方对于 IP 授 权的价值认知、合作时间以及合作 IP 数量上均有所提升,2023 年消费者对于购买 IP 授 权产品的支出意愿更加乐观。 2022 年《白皮书》显示,2021 年从品牌授权市场的 IP 类型分布来看,娱乐类 IP(卡通 动漫、影视综艺、电子游戏、肖像形象、网络文学、音像图书等)仍是主要的 IP 类型, 其中卡通动漫占比最高,为 28.2%。


同时从地区来看,2021 年活跃在中国授权市场上的 IP 主要涉及九个区域,其中中国大 陆和美国的 IP 占主流。中国大陆在 2020 年占比为 32.6%,在 2021 年占比为 33.1%, 与中国港澳台加总后,中国 IP 占比为 36.4%(2020 年),37.0%(2021 年)。可以看出, 随着中国国内品牌授权行业的发展,中国本土的国产 IP 有望在国内有更大的市场规模。


IP+游戏授权空间推算: 游戏工作室在开展 IP 合作时,一般有几种商业模式选择:1)预付固定版金+版权收益流 水分成;2)固定版金;3)纯版权收益流水分成。同时,根据微信公开课分享的数据, 在超过 30 万微信小游戏开发者之中,30 人以下的小团队占了 80%。在 2023 年,有 70+ 团队旗下小游戏 DAU(日活跃用户)过百万,超过 100 个团队实现季度流水超千万元。 以上海电影葫芦兄弟 ip 授权制作的微信小游戏为例,假设采取固定版金+版权收益流水 分成模式,自 23 年下半年上线后流水达到过排行榜前三十。根据其流水排名,假设其年 流水至少在 2 亿元,按照行业惯例 5%-10%的授权流水分成,则上影在《葫芦娃大作战》 微信小游戏上的收益为 2 亿元*7.5%=1500 万元上下(包含固定版金)。若未来每年在游 戏授权方面有 5-10 款,则此块业务给公司带来的营收贡献有望过亿元。


在商品授权方面,截至 2023 年上影 IP 授权商品 GMV 总量已超 10 亿元。未来三年,上 影力争实现 IP 合作产品涉足 5 大领域、30 个行业、500 个以上品牌,落地全国 30 个省 份,合作商品 GMV 超百亿元目标。 从以上六大 IP的表现方式来看,授权和零售销售仍是当前 IP变现的主流方式。而上海电 影及旗下的上影元也正是采取诸多授权及零售来将自身的 IP 变现。1 月 16 日,上影元 IP《大闹天宫》与咖啡品牌星巴克联名,在专星送平台上推出流冻拿铁,这也是星巴克 中国饮品首次与动画形象联名。同时,恰值中国农历龙年春节来临之际,光明乳业旗下 莫里斯安夜携手上美影经典动画《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葫芦兄弟》《哪吒闹海》《雪 孩子》五大 IP 图片通过创意短片、联名包装等形式演绎醇正的中国年俗文化。新春特别 动画短片《醇正中国年》也于 1 月 15 日上线,带领观众体验安徽鱼灯、吉林冬捕、广东 醒狮、河南打铁花等醇正年俗的独特魅力。


可以看出,上海电影的 IP 业务在 2023 年刚刚起步,现在恰值蓬勃发展的阶段。当下, IP 仍旧以授权和零售为主来进行变现,而上影元也是基于此将自有 IP 授权获得授权金, 同时销售自己的 IP 联名【上影元品】系列。同时现在中国的品牌授权行业也仍在发展中, 中国本土的 IP 热度在逐渐上升,可以期待上海电影的授权变现能力提升,为公司的业务 增长提供动力。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上海电影研究报告:“IP+AI”新战略开拓成长空间.pdf

上海电影研究报告:优质内容叠加AI赋能,大IP开发扬帆启航.pdf

上海电影研究报告:具备稀缺IP及开发能力,成长潜力有望逐步兑现.pdf

上海电影研究报告:背靠上影集团,IP业务繁花盛开.pdf

上海电影研究报告:IP+内容,驱动新增长.pdf

上海电影研究报告:国有电影产业龙头,IP开发乘风远航.pdf

恺英网络研究报告:传奇奇迹赛道龙头,掘金IP向产品、拥抱游戏垂类大模型、布局出海发行.pdf

5G 智慧文旅与IP发展白皮书.pdf

传媒行业专题报告:AI+IP,AI多模态下的卖水人.pdf

卡游公司研究:国内集换式卡牌龙头,IP及产品矩阵持续丰富.pdf

泡泡玛特研究报告:全流程高效IP赋能阿尔法彰显,渠道复苏潮玩龙头再起航.pdf

【信达证券】“IP+AI”新战略开拓成长空间.pdf-第一页
联系烽火研报客服烽火研报客服头像
  • 服务热线
  • 4000832158
  • 客服微信
  • 烽火研报客服二维码
  • 客服咨询时间
  • 工作日8: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