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中国出口结构:产业转移体现为出口结构的变化
中国加入 WTO 以来,出口一直在经济增长当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自 2001 年至今的 23 年当中,只有 4 年的出口增 速为负。此外,新冠疫情之后中国产业链供应链体现出的韧性,也导致 2020-2022 年出口增速显著提升,贸易顺差在2022 年创历史新高。2023年,受到海外主要经济体加息、企业去库存、总需求回落的影响;根据海关总署披露的数据,2023年 中国出口增速回落至-4.7%,但贸易顺差仍保持在 8226 亿美元的历史次低水平。为观察产业转移的状况,我们从出口的国 别结构和商品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
1.1 国别结构:发达经济体仍是外需主要来源
2023 年,中国出口排名前 25 位的经济体共占据出口份额的 90%,其中发达经济体占 55.11%,新兴经济体占 34.86%。可 见,发达经济体仍然是中国最主要的外需来源。发达经济体中,欧盟、美国、中国香港、日本、韩国为前五大贸易伙伴, 而新兴经济体中,东盟、印度、俄罗斯、墨西哥、巴西、土耳其的出口份额占比较高,东盟已超过美国和欧盟,成为中国 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中美贸易战后,中国出口国别结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转移的特征。对比 2023 年相对于 2017 年的出口国别变化: 一方面,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占比下滑:中国对美国、欧盟、日本等主要发达经济体贸易伙伴的出口占比持续下滑,尤其是 美国从第一大贸易伙伴降至第三位;此外,对中国香港出口占比下降所表征的转口贸易下滑,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发达 经济体对中国产品依赖度的下降。另一方面,对新兴经济体出口占比上升:中国对东盟、墨西哥、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 体的出口占比显著上升,这其中可能包括部分中国企业“国内生产、国外组装”模式带来的出口需求。此外,中国对俄罗 斯的出口占比也有明显提升。
1.2 商品结构:劳动密集型产品趋降,技术密集型重要性提升
我们从出口商品的增速和占比两个方面观察结构变化:其一,各类商品出口金额的增速特征,可反映中国出口商品竞争力 的变化情况。若增速持续较高,则表明该商品出口竞争力在增强;若增速持续偏低甚至负增长,则一定程度表明该商品的 出口竞争力在减弱。其二,各类商品出口额占国内总出口额的比重变化,则可反映中国自身产业结构变化和重心转移。若占比持续提升,则表明该商品及相关产业的重要性在提升;若占比持续下降,则表明该商品及相关产业的重要性下降,并 且可能存在产业的外迁。
1)出口商品增速
观察 2015 年至今三个典型时间段(贸易战前 2015-2017、贸易战后 2019-2023、过去三年 2021-2023)中国主要出口商品 (HS2 编码,前 30 位)的增速及排名变化,可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HS87 车辆及零件的出口表现出色,2019 年以来保持了 20%以上的高增长,尤其过去三年增势进一步明显;各类化 学品也保持较高增长(HS38 杂项化学品、HS29 有机化学品、HS28 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稀土金属);HS72 钢铁产品的出 口增速也有明显提高。第二,HS61 针织钩编服装、HS62 非针织钩编服装、HS64 鞋靴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 则持续偏低。
进一步观察商品细项,中国出口“新三样”商品增速较高。2024 年 1 月,海关总署在对 2023 年进出口情况举行的发布会 上,重点强调了部分产品竞争优势稳固、出口动能丰富活跃的状况,并提及机电产品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 太阳能电池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 1.06 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长了 29.9%。其中,锂电池在 2016 年之后 一直维持两位数的出口增速,太阳能电池出口波动较大,但也在多个年份创造了两位数的高增长;电动车出口则在 2021和 2022 年分别创出接近 1.5 倍和 2.5 倍的高增长。
2)出口商品占比
观察 2014 年至今中国主要出口商品结构变化(HS2 编码,排名前 15 位),主要结论如下:其一,国内出口份额占比持续 下降的商品包括:HS84 机械器具、HS94 家具寝具、HS61 针织钩编服装、HS62 非针织钩编服装、HS64 鞋靴等偏低端的 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二,国内出口份额占比持续上升的商品包括:HS39 塑料制品、HS95 玩具游戏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 以及 HS85 机电/音像设备、HS87 车辆及其零件、HS29 有机化学品等偏中高端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且后 3 类商品占出口总 额的 30%以上。
总体而言,从出口商品增速和占比两方面均可见,以服装、鞋靴为代表的部分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增速在持续放缓, 在国内出口商品当中的占比也在逐步下降;同时,以塑料、玩具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机电、车辆、化学品为代表 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则持续高增,在国内产业中的重要性也在逐步提升。中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上述切换,也体现出产 业转型升级的典型特征。
二、 全球贸易结构:中国出口仍有明显优势
全球制造业产业链的重构和转移,将更为直观地反映在全球货物贸易的国别结构上;而对中国而言,中国出口商品占全球 的份额,是表征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力更为直观的指标。若中国发生了较大规模的制造业产业链外迁并造成“制造业空 心化”的后果,则将显著影响到中国在全球货物贸易当中的份额。但事实并非如此。 从总量上看,目前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中仍然占据优势地位,并且尚未明显受到产业链转移的影响。中美贸易战后,中国 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并未明显下滑,甚至在 2019-2021 年期间出现了明显上升。这其中有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中国率先 控制住疫情进而体现出产业链稳定性的影响。截至 2023年,中国出口金额占全球出口总额的比重仍然以14.2%排名全球第 一,高于第二位的美国(8.5%)6 个百分点左右,也高于整个东盟区域(7.6%)的份额。
2.1 国别变化:发达经济体式微,新兴经济体渐起
从各国近年的变化趋势来看,以中国、东盟、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出口竞争力仍在继续增强,表现为出口份额的增加; 而发达经济体的出口份额则普遍出现了回落。其中:1)美国保护主义政策初见成效。美国出口的全球份额自2015年9.1% 的高点几乎连年回落,近年来实施“制造业回流”“小院高墙”等政策后,2022-2023 年的出口份额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反 弹。2)欧洲的衰落和分化明显: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出口份额近年来呈现持续下滑的态势 (2023 年略有反弹),表明其出口产品的全球竞争力日渐衰弱,而荷兰、比利时、波兰的出口份额则有所上升。3)亚洲 新兴经济体出口份额持续提升:东盟、印度的全球出口份额从 2014 年以来呈现震荡提升的态势(印度仅 2020 年受疫情影 响下滑),到 2023 年分别录得7.6%和 1.8%。不过,从绝对体量上来看,东盟与印度的出口份额目前与中国相比仍有较大 差距。
2.2 商品变化:仅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下降
中国各类出口商品占全球总出口额的比重变化,可以衡量该商品是否真的发生了转移。若中国出口该商品的全球份额上升, 证明中国该商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若中国出口该商品的全球份额下降,则一定程度上说明该商品的生产在向中国以外转 移。观察 2022 年中国出口金额排名前 20 位的 HS2 编码商品(占中国出口总额的 82.68%),过去十年来在全球出口份额 的变化,主要特征如下: 1)20 类商品中,有 12 类商品的出口份额在持续增加。其中,HS95 玩具游戏品(59.8%)、HS94 家具寝具灯具 (42.4%)、HS85机电/音像设备(27.2%)、HS73钢铁制品(27.6%)、HS84机械器具(21.7%)长期保持较高份额, 是中国出口竞争力较强的商品。而其中, HS85 机电/音像设备、HS84 机械器具、HS87 车辆及零件的份额增速较快。 2)20 类商品中,仅 4 类商品的出口份额呈现明显下降的趋势,分别是 HS61 针织钩编服装、 HS62 非针织钩编服装、 HS64 鞋靴护腿、HS42 皮革制品;但这 4 类商品的份额下滑趋势已延续近10 年,而并非 2018 年中美贸易战之后才出现的 变化。3)其他几类商品的出口份额波动,其中,HS90 仪器设备/精密仪器设备的出口份额过去几年有显著提升(仅 2022 年出现 回落),体现高端制造品的出口竞争力增强;HS63 其他纺织品的出口份额占比长期维持在 40%以上,2020 年一度升至 61.5%,则是疫情影响带来的口罩等医用产品出口急升。
综上,中国的主要出口商品,在全球的竞争力也大多排名前列,且大部分产品近年来出口份额仍在持续上升;仅小部分劳 动密集型产品(服装、鞋靴、皮革等)的出口份额呈现下降趋势,可能意味着相关产业发生了转移。但此类商品出口份额 的回落已延续近十年,这大概率是由国内生产要素变化(例如劳动力成本上升)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并非仅仅受到 贸易战的影响。
2.3 中国份额减少的商品被哪些国家替代?
如上分析,中国主要出口商品中仅 4 类商品( HS61、HS62、HS64、HS42)的全球份额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这可能意味 着相关商品的生产发生了转移。那么,在上述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哪些国家替代了中国的地位?考察 4 类商品的全球出口 份额持续上升、且份额排名靠前的国家,主要特征如下:
第一,4 类商品的份额主要由部分欧洲发达国家和亚洲新兴经济体替代。其中,服装类(HS61、HS62)商品主要由亚洲 的孟加拉国、越南和欧洲的意大利、德国替代;鞋靴类(HS64)商品主要由亚洲的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欧洲的意大利、德 国、比利时替代;皮革类(HS42)商品主要由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国替代,越南、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近年来占比也 在持续上升。
第二,新冠疫情的爆发延缓了中国商品份额下降的进程。4 类商品全球份额的变化显示,2020 年疫情爆发之后,中国份额 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这与国内疫情控制较好、产业链韧性较强有关;但在其他国家生产活动恢复之后,中国份额的下降 趋势将会延续(2022 年已经开始回落)。
第三,从份额变化来观察各国的优势产品:孟加拉国的服装;越南的服装、鞋靴;柬埔寨的皮革制品增势迅猛,而意大 利、法国的皮革制品竞争优势较为明显。 总体而言,替代中国出口份额的主要是两类国家:一是欧洲部分老牌发达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等),他们仍然拥有 完整成熟的产业链,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二是部分亚洲具有人口红利优势的新兴经济体(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 等),他们具备更加廉价的劳动力,对劳动密集型产品有明显的替代优势。
总体而言,当前中国在全球贸易结构当中的份额及变化趋势,体现出两方面特征:一是中国出口的总金额及其在全球出口 中的占比均没有明显下降,甚至受到疫情影响而有所上升;二是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当中,低端劳动密集型商品的出口呈现 增速、占比下降的态势,这些被东南亚和欧洲部分国家替代;而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以“新三样”为代表的出口商品增 速、占比持续上升。这意味着,尽管中国的低端产业确实在向外转移,但部分中高端产业已经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 在全球贸易份额中占据主要地位。这一方面表明,中国目前体现出的“产业转移”是相对健康的产业转型升级的自然结果, 而暂时没有表现出“制造业空心化”的特征;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出海刚刚起步,并未在出口结构的 变化当中体现出来。此外,美国近年来制造业回流、小院高墙、去风险化等政策确实起到了一定效果,其对中国商品的依 赖度显著下降,其出口商品在全球贸易当中的份额也出现了明显反弹。
三、 龙头企业的产业出海选择
如前文所述,无论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还是中国的出口结构、中国出口在全球贸易当中的份额变化,都尚未反映出 优势产业向外转移的趋势。这可能是由于本轮龙头企业带动的产业外迁尚未扩散形成更大的规模,也可能由于微观企业动 作的相互抵消(既有企业外迁,也有流入)。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动向,来观察相关产业的出海选择。
3.1 制造业出海:产品出海与产能出海
制造业出海,可以分为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两种模式。 产品出海指的是在国内生产制造、通过国际化营销和对外贸易的手段,直接将产品卖到海外。制造业企业通常会选择在海 外布局销售子公司,同时与对外贸易企业、物流企业合作,助力产品的出口。 产能出海则指的是生产环节乃至供应链一体化的出海,主要模式是通过在海外建厂、以及搭建完整的海外供应链体系,将 产能转移到海外。其中,早期产能出海主要是将增加值较低的生产环节布局在海外,这不仅可以利用新兴经济体的廉价劳 动力优势,还可以绕开部分终端市场的贸易壁垒;而随着实力逐渐增强,企业开始越来越多地选择供应链出海。相比单一 环节出海而言,在当地组织供应链生产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尤其对于汽车这类运输成本较高的商品而言,大部分厂商倾 向于选择供应链出海。除此之外,供应链整体出海对于解决当地就业、拉动产业转型发展有更积极的作用,更容易受到当 地政府的欢迎。
1.新能源车和动力电池
近年来,欧洲多个国家政府相继制定了禁售燃油车的时间表,英国、法国、挪威、荷兰、印度、瑞典等国家已表示要在 2025-2040 年期间全面禁售燃油车,发展新能源成为车企的唯一出路。得益于欧洲各国鼓励发展新能源车的产业政策,中 国新能源车在全球的渗透率逐步提升,车企出海步伐加快。
例如,比亚迪是中国汽车出海最典型的企业之一,早期出海围绕不同类型的产品出口,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早期电池、电 子业务出海,代表性事件是公司分别于 1998 和 1999 年设立荷兰及北美分公司。二是新能源公交、大巴等商用车出海, 2010 年公司提出“城市公共交通电动化”,在全球推广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车;2015 年比亚迪纯电大巴进入了英、法等 20 多个国家。三是乘用车为核心的出海。2021 年 5 月公司正式宣布乘用车出海计划,首站为挪威,完成了 1000辆新能源 车的交付;2022 年公司先后布局了澳、新、日、德等市场,覆盖东南亚、欧洲、拉美等地。 在产品出海的同时,近年来公司凭借“垂直一体化供应链”打造成本和效率优势,加快推动生产线的出海。2017 年,公司 在商用车出海阶段,开始在美国、摩洛哥和匈牙利等国投资建厂。2022 年,公司在乘用车出海阶段,在泰国全资投建了首 个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在乌兹别克斯坦设首个合资公司,此外还在巴西、匈牙利等国设厂。
新能源车的发展又带动了动力电池产业链的需求。中国动力电池行业近年来也经历了快速发展并已具备全球竞争力,但国 内需求市场的增长显著慢于供给的增长:根据 Wind 披露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统计的数据,2019 年动力电池装 车量 62GWh,与动力和储能电池产量之间的比重为 72.9%;而到 2023 年,动力电池装车量升至 388GWh,但与产量之间 的占比却下降至 49.8%。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亟需快速出海寻找更大的市场消化过剩产能。 例如,宁德时代自2014年起先后在德国、中国香港、法国、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地设立子公司,启动了全球化战略;此 后通过海外收购、海外生产基地、全球研发中心等综合布局,进一步完善了全球化体系。近年来,公司投建欧洲生产基地 的步伐明显加快:2018 年 7 月,公司与德国图林根州州政府签署投资协议,在埃尔福特市设立了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制造 技术研发中心;2022年 4月,公司宣布在印度尼西亚投资 59.68亿美元建设动力电池产业链项目;2022年 8月,公司宣布 在匈牙利东部城市德布勒森建设电池工厂;12 月底,其在德国图林根州的电芯工厂实现了锂离子电池电芯的量产。 又如,中伟股份加快在印尼、摩洛哥生产基地的布局:2024 年 1 月,中伟股份在印尼的北莫罗瓦利产业基地正式投产,再 加上此前投建的莫罗瓦利产业基地、纬达贝产业基地,中伟印尼大区迈入“三基地生产时代”;2024 年 2 月,中伟股份与 摩洛哥最大投资企业 AL MADA 及其下属公司 NGI 以及合资公司共同签署《合资协议》,利用摩洛哥的地理位置及其绿色 能源的优势,在摩洛哥建设新能源绿色工业园区。 再如,容百科技在韩国的生产基地获批:2023 年 7 月,公司在韩国新万金国家产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 8 万吨三元前驱体及 配套硫酸盐生产基地,通过韩国政府审核。目前,公司已经在韩国建成2万吨/年正极产能,规划新建8万吨/年正极产能(含 高镍、磷酸盐)及 8 万吨/年前驱体产能。根据公司官网披露,公司未来将在中韩欧美等多地布局高镍材料、钠电材料和磷酸 锰铁锂等方面的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新能源车企与动力电池企业出海的主要区域是欧洲和东南亚。在选址上考虑了具备如下三方面特征的地区:其 一,汽车工业强大的国家,由于当地具有汽车制造历史以及相关配套,能够减少重新布局的成本,例如德国;其二,“一 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欧洲部分国家与中国签订了“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能够给予中国企业一定的优惠政策,例如 葡萄牙、匈牙利;其三,与我国地理距离近,具备人口红利或能够绕开贸易制裁的亚洲国家,例如印尼、韩国。
2.光伏
光伏企业出海的动因既有自身竞争优势的主观因素,也有贸易限制的客观因素。一方面,当前中国的光伏企业在全球已经 拥有相当强的竞争力,光伏产品在全球竞争优势明显;根据 InfoLink 统计,2023 年光伏组件出货量排名前十的 13 家企业 当中,仅 1 家为海外企业1。另一方面,由于美国对中国直接出口的光伏产品加征高额关税,我国光伏企业纷纷选择在东南 亚国家布置产能,以达到绕开关税壁垒的目的。 例如,晶科能源的境外业务覆盖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生产和销售网络。其海外子公司和全球销 售办事处广泛分布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地,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均有覆盖;其制造工厂和生产基 地则布局在马来西亚、越南和美国等地,基本实现了全球化经营。根据 PV Tech 的报道,得益于晶科“全球布局,本土化 营销”的战略,其在欧洲、中东、澳洲、印度等全球主要光伏市场,市场占有率在行业都排名靠前;2024 年,晶科将进一 步着力巩固美国、中东非市场。 又如,隆基绿能的海外业务遍及 150 余个国家和地区,大规模在海外设置产销基地。公司已经在美国、日本、印度、澳大 利亚、阿联酋等国家设立销售机构,在越南、马来西亚布局了生产制造基地。近年来,隆基绿能开始在海外布局产业集 群,已建成马来西亚古晋和越南两个集群,印度产业群正在建设规划中。
3.消费电子
消费电子企业的出海主要包括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产品出海,主要目标地区是欧洲,近年来凭借 5G、物联网、人工智能 及应用生态链的优势占据海外市场;二是产业链出海,近年来的主要地区是印度,原因在于2014 年莫迪上任后,一定程度 上放松了企业进入印度的限制,但前提是在当地投资建厂拉动就业,致力于开拓亚洲其他市场的手机厂商纷纷赴印度建厂。 其中,2015 年 4 月,小米和富士康在印度南部纳德拉邦合作开设了第一家手机工厂;此后随着小米手机在印度的畅销,公 司联合富士康、伟创力和 Hipad 在印度一共建成了七座工厂。2017 年 12 月,OPPO 获准在印度大诺伊达地区建造工厂, 2019 年 8 月该工厂完成第一阶段建设,目前已经是 OPPO在海外最大的工厂。 值得一提的是, 2020 年以后,印度出台一系列措施收紧对中国投资的审查,尤其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领域。期间,印度封禁 了 100 多个中国应用程序,还对中国手机制造商展开调查,涉及包括小米、OPPO 在内的中国企业;这导致数百项来自中 国的投资提案遭到搁置,也损害了中国企业的利益。此后,中国对印度的直接投资在 2022 年大幅缩水,降至-3.31 亿美元。
3.2 服务业出海:线下、线上与技术出海的三种模式
作为对比,我们同时简要分析服务业出海的状况。相对于制造业出海而言,服务业的前期投入更小,更容易发挥互联网时 代的优势,近年来的发展更加迅速。 各服务行业的出海模式有不同的特征,总结几个比较典型的模式:一是线下开店模式,典型行业是零售、餐饮。主要通过 在海外铺设门店拓展市场,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与上游厂商的协同及供应链整合的能力。二是线上开店模式,典型行业是跨 境电商。主要途径是在海外运营的线上互联网电商平台,其核心竞争力也是供应链整合能力,全托管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在 前期实现快速出海。三是技术出海模式,典型行业是互联网社交媒体。主要途径也是在海外运营 APP,核心竞争力是内容 和算法,在此基础上,APP 的本土化运营策略是助推其顺利落地海外的重要因素。
1.零售/餐饮业:线下开店模式
零售企业出海主要采取海外线下开店模式,其核心竞争力是与上游厂商的高效协同能力,以及柔性供应链整合的能力。由 于需要线下开店及考虑文化亲和性的特征,主要从周边亚洲国家入手(印度、东南亚等),再扩展到欧美地区。在出海过 程中,品牌通常都会使用本土化策略达到适应当地消费者偏好的目的。 例如,泡泡玛特于 2018 年开始探索出海业务,采用“由近到远、由试到铺”的市场开拓策略,考虑到文化亲和性,从亚 洲逐步扩展至欧美,从 B2B 到尝试多元化商业,最终实现 DTC 战略。从出海的进程来看,公司初期主要与 to B 经销商合 作,而后向 to C 端扩展:2019 年,泡泡玛特在韩国、新加坡成立合资公司;2020 年首家海外直营店落地韩国,向 to C 端 扩展;2022 年,公司的出海业务转型为以 to C 为主导,在英国、美国、新西兰等地的线下首店陆续开业。公司品牌本土 化的战略特征明显,其以数据驱动的方式,试错、调整产品和营销方式,以适应当地消费者偏好;还积极开展海外品牌推 广活动,如推出国际版 APP、在 Twitter、Instagram 等社交平台开设账号等。 又如,蜜雪冰城成立至今 20 多年间,坚持平价市场定位,依靠加盟模式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扩张。近年来中国新茶饮市场趋 于饱和,为规避内卷、寻求新增长点,蜜雪冰城选择出海经营。从出海的进程来看,公司2018 年在越南河内开出第一家海 外门店;随后逐步向亚洲其他国家和大洋洲拓展:2020 年到印尼;2022 年推广到韩国、泰国、老挝、菲律宾、新加坡; 2023 年进一步拓展到日本、澳大利亚。目前,蜜雪冰城已经在海外 11 个国家开设超过 3900 家门店。在策略上,蜜雪冰城 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先从各方面与中国较为类似的东南亚市场着手,再进入文化和消费习惯比较相近、但经济发展程度 较高的日韩市场,最后挑战与中国各方面差距较大的大洋洲市场。
2.跨境电商:线上开店模式
跨境电商出海的模式,其核心竞争力一是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二是互联网的渠道营销能力。全托管模式能够实现前期快速 出海,Temu、Shein 采用的都是全托管模式。然而公司的跨境物流存在效率低等问题,当订单快速增加时,平台合作的部 分仓储物流服务商能力难以跟上,Temu 也开始逐渐转为半托管模式。 例如,拼多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与全球各地的供应商、制造商、物流服务商等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其以全托管模式 打开市场,并计划进一步推广更灵活的半托管模式。其中,全托管模式是为Temu 实现快速出海提供了核心竞争力:商家 仅负责供货,其他营销、物流及售后等中间环节均由平台负责。这既有助于快速整合国内优质供应链,让产品能在海外快 速上线,又可维持产品性价比、建立用户口碑。 Temu 出海经营主要从美国入局,随后向欧洲、亚洲、大洋洲快速扩张。2022 年 9 月1 日,拼多多海外平台Temu 在美国 上线。美国终端消费能力强,且高通胀环境下 Temu主打低价战略有显著优势。2023 年,Temu 成为美国苹果 App Store 里下载量第一的免费应用。随后,Temu 在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区快速扩张,截至 2024年 1 月,官网已上线 49 个国 家和地区。2024 年,公司计划于 3 月 15 日在美国、3 月底在欧洲开放半托管模式。有望吸引已在海外有仓库物流解决方 案或需要低价清库存的卖家。
3.社交媒体:技术出海模式
以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网络出海,凭借的核心竞争力是内容和算法。“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是较为成功的出海策略, 一方面充分发挥了 app 自身的算法优势,另一方面在内容上进行了本土化改进,迅速进入海外市场。 以字节跳动为例,其自2015 年起探索出海业务,以 Build & Buy 的形式进行海外扩张。其中,Build 是指通过自建产品出 海,公司的第一个自建产品海外版今日头条 TopBuzz 于 2015 年 8 月上线,而后相继推出了 Vigo Video(海外版火山小视 频)和 TikTok(海外版抖音)。Buy 是指公司同时采用投资与收购的方式扩张,例如于 2016 年投资了印度内容聚合平台 Dailyhunt 和印尼新闻阅读平台 BABE,于 2017 年收购了美国短视频应用 Flipagram、美国音乐应用 Musical.ly 等。 字节跳动的出海策略可概括为“技术出海+本土化运营”。以海外版抖音 TikTok 为例:技术出海,是指 TikTok 借鉴了抖音 的内容和算法,同样也旨在简化用户参与、分享过程及视频制作流程。内容和算法是 TikTok 打开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本土化运营,是指 TikTok 在每个地区会调整策略,以适应当地用户的习惯。例如,针对印度的城镇和村庄,TikTok 瞄准位 于三线城市的小微网络名人,投入资金以吸引用户;又如,TikTok 与美国 Musical.ly 合并后,沿用了后者的多个元素,通 过迁移原有用户顺利进入了北美市场。 近年来,TikTok 的用户数量涨势迅猛,且呈现出很强的变现能力。根据《2023 上半年 TikTok 生态发展白皮书》统计2,截 止 2023 年 6 月,TikTok 全球下载量已突破35 亿次,在全球拥有超过 16 亿用户,其中月活跃用户为 11 亿;同时,TikTok 在 2023 年第一季度创造了 10 亿美元的用户消费,成为全球首个单季度用户消费超 10 亿美元的应用程序。
3.3 小结:营销与生产环节各有侧重
若将上述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的出海,从经营环节上分为营销出海和生产线出海,可以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第一,营销出海。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及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链,主要市场在欧美,因此是其布局海外销售公司及产品主要 的主要目的地。消费电子、零售、餐饮等行业与文化和消费习惯的关系较为密切,与中国邻近且文化习惯更为接近的印 度、东南亚国家是主要目的地。 第二,生产出海。无论是单一生产环节(生产基地)还是供应链整体出海,由于涉及更为复杂的生产环节,需综合考虑当 地的人口、土地、政策等生产要素的特征,以及相对于国内的比较优势。因此,一是优先选择了有人口红利优势的亚洲其 他地区,例如光伏主要选择马来西亚、越南,手机选择了印度,二是综合考虑物流成本后,部分产业需兼顾邻近终端消费 市场的地区,主要是欧美地区。例如新能源整车在美国、摩洛哥、匈牙利,动力电池企业选择了欧洲多国(德国、匈牙 利、西班牙、英国等)。
四、 结论:两类产业的转移及其特征
从中国出口国别和商品的结构变化,以及全球贸易当中的中国出口份额变化情况,可以得出,中国制造业产业向海外的转 移实际上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不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外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内人口红利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情况下,已经不具备 竞争优势;这类产业一方面是转移到东南亚劳动力成本偏低的地区,另一方面是回流到欧洲部分有产业基础的地区。这类 产业的外移已经反映在中国近年来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出口的结构性变化上。对于这类中国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偏低端产 业,外资企业回撤和中资出海建厂等活动,都可能造成这类产品出口的减少,但这符合中国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是中国 从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迈进所必须经历的过程。中国为此可能需要承受短期出口份额的下降或局部岗位的减少。
二是具备竞争优势的产业外移,以光伏、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为代表。其在国内产能过剩、受到美国制裁的背景下,有强 烈地向海外转移产能的需要,同时也具备在海外布局产业链的能力。这类产业一方面也是布局到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较低 的地区,另一方面则处于靠近终端市场的需要,布局在欧美部分区域。这类产业的外迁尚未体现直接投资、出口等宏观数 据的变化上,这可能表明中国优势产业的转移和出海刚刚起步。不过,通过龙头企业的变化可以见微知著:对于中国有较 强技术竞争力的中高端产业,由于国内产能过剩或国际制裁和贸易壁垒,选择将产能转移到海外,利用外需消化产能或规 避风险的需求将持续增加。这一方面可能会造成相关产品出口的减少;但另一方面,产能出海之后的经营效益会表现为海 外业务收入和利润的增加,利润汇回将带来国际收支当中持续的资本流入。 这两类产业,实际上主要都去向了两类国家:一是欧洲及其周边的部分国家(德国、意大利、法国、匈牙利、摩洛哥等), 他们仍然拥有较好的工业产业链基础,产品具有全球竞争力,且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二是部分亚洲具有人口红利优势的 新兴经济体(越南、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他们具备更加廉价的劳动力,能够大大降低产业链成本。
最后,在全球第五次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中国凭借其自身制造业产业链的优势,在全球货物贸易中仍然具备较强的竞争 力。无论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迁,还是优势产业的产能外移,体现的都是中国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果,以及制造业产 业链和相关企业自身的实力。从投资的角度看,我们认为,未来需要高度关注中国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及其龙头企业的 动向,“出海”将会成为企业摆脱内卷、拓展市场,以及发掘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手段,也蕴藏着丰富的投资机遇。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相关报告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观察(下):出口结构与企业动态中的产业转型映射.pdf
制造业创新指数报告2023.pdf
中国制造业产业链转移观察(上):直接投资嬗变下的产业迁移线索.pdf
2024中国制造行业发展趋势报告:制造业“升级浪潮”汹涌,企业如何智取市场新蓝海?.pdf
制造业一线视角:工人们对如何引入新技术的见解报告.pdf
制造业投资东盟首选哪些国家?.pdf